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死之苦:看不穿的生死輪回(2)

  • 人生三道茶全書
  • 清漣 雅瑟
  • 3115字
  • 2014-01-17 10:12:47

人們常常為情所累,將自己弄得疲憊不堪,本來打算給自己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天地,卻不料到頭來是給自己套上一個又一個精神枷鎖,心里的那片藍天在不知不覺中抹上了灰色,伴隨著成長的足跡深植于心,在不經意中折磨摧殘著自己。這時我們真的需要一點遺忘的精神。憂心忡忡的你不妨到大自然中去體會事物本來的神韻,凈化你的心靈,化解你的悲苦,遺忘你應該遺忘的那些東西。

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心靈的空間去反思自己,在這個空間里,學會遺忘可以讓你感受到自己的空間清澈了許多,讓瑣事像漂浮物一樣遠離我們而去,沉淀下來的是我們對生活智慧的領悟。

學會遺忘,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許多你想忘也忘不掉的悲傷、痛苦,它們是那么刻骨銘心。我們要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痛苦,既然已經發生了,就應該去接受它,再忘掉它,不要為你的生活添上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學會遺忘吧,遺忘該遺忘的,留給自己一個清新寧靜的生存空間。

§§§第五節 看穿生死的莊子

莊子有一次到楚國去,在路上碰見一具骷髏,莊子用馬鞭敲著它問:“你是因為違背自然規律而死的嗎?是國破家亡,遭到刀斧之刑而死的嗎?是自己干了罪惡的勾當,有愧于父母妻子而死的嗎?你是因為貧窮凍餓而死,還是壽終正寢正常死亡的呢?”晚上,莊子就枕著骷髏睡覺。

半夜,骷髏在夢中對莊子說:“聽你說話,看來你是個能言善辯之人,但你說的那些都是活著的人的憂患,死了之后便不存在了,你想聽聽死人的道理嗎?”莊子說:“愿意。”骷髏于是說道:“死了以后,上無君下無臣,也沒有為生活而奔忙的四時之事,輕輕松松地以天地為春秋,快樂程度即使是世上的君主也比不上的。”莊子不相信,就說:“我讓掌管生死的鬼神恢復你的形貌,歸還你的肌肉骨骼,送還你的父母妻子和朋友,鄉親,你愿意嗎?”骷髏一聽立即不高興了,緊皺眉頭反對說:“我怎么會放棄比南面稱王還快樂的事去到人間受那些勞體煩心的罪呢?”從此,莊子進一步悟到了死亡乃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安樂之事,既然死比生還快樂,死亡還有什么可怕的呢?莊子對待死和生采取了一種“齊一生死”的態度,即生和死是一樣的,死并不可怕。

莊子妻子死的時候,惠施前去參加吊唁,看到莊子叉腿坐在地上正在敲著瓦盆唱歌,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說:“你的妻子跟你生活了一輩子,為你生兒育女,侍奉雙親,操持家務幾十年,現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罷了,怎么還要敲著瓦盆唱歌,這也太過分了吧?”莊子見惠施這樣說,慢慢答道:“她剛死的時候,我也有些悲哀。但想了想,實際上人間本來是沒有她這個生命存在的,不僅沒有她這個生命,而且也沒有形體,不僅沒有形體,甚至也看不到形體的物質元素‘氣’,氣原來是混雜在冥冥之中的,變化后成為氣,然后才成形,然后才轉化為生命。現在她又由生轉化到死,這不是和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一樣嗎?現在,她的尸體還躺在天地之間,我卻悲傷地在她身邊痛哭流涕,這是沒有真正理解生命現象,沒有看明白生和死,所以后來我就停下來了。”

莊子自己快要死的時候,他的弟子們準備厚葬自己的老師,莊子揮了揮手,平靜地說:“我死了之后,天地就是我的棺槨,日月就是我的連璧,星辰就是我的珠玉寶器,天地萬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難道還不夠豐富嗎?”學生們聽了之后哭笑不得:“老師啊,要是那樣的話,烏鴉老鷹豈不是要把老師吃了嗎?我們怎么能照辦呢?”莊子說:“扔在野地里你們怕烏鴉老鷹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螞蟻吃了我嗎?你們把我從烏鴉老鷹嘴里搶走送給螞蟻,為什么要那么偏心呢?”學生們只好沉默。

人若連死都看得透,那在這人世間還有什么看不透、想不開的呢?莊子這位我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對生和死的參悟和實踐實在是一種凡夫俗子無法達到的境界。人一旦看透生死,也就沒有什么放不下的了,心寬意大,自然活得更加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第六節 超越生死的禪師

嵩岳慧安國師,又稱老安,是一位頗有傳奇色彩的禪師。他年紀輕輕,就已天下聞名。當時,隋煬帝為開鑿大運河,大肆征召勞役,田園荒蕪,饑民如蝗。慧安到處化緣,救濟流民,無數性命因此獲救。隋煬帝慕名請他入宮,他理也不理,潛入了太和山隱姓埋名數十年。唐高宗也曾派遣使臣前來迎請他做國師,他老人家金蟬脫殼,連夜逃到了嵩山。

他比五祖弘忍年長整整二十歲,而且名氣也比弘忍大得多,然而,他卻不管不顧,一頭拜倒在弘忍面前。他比六祖慧能大了五十六歲,按年齡,他完全可以給慧能當爺爺了,但他與慧能十分投機,多次向朝廷推薦慧能,說慧能才是禪宗的真正傳人。慧能最重要的弟子懷讓,本來先投在了他的門下,他說:“我教不了你,與你投緣的師父是慧能。”

然而這個老頑童卻沒有拗過武則天,被皇家的轎子抬到了京城。當時,他已經一百二十多歲了,松姿鶴形,銀髯飄飄,好像天地精魂所化,恰似太虛神仙下凡。

武則天很是好奇,問他年紀多大了?他說我不記得了。武后說怎么可能呢,一個人怎么會忘記自己的年齡呢?慧安禪師淡淡一笑,道:

“人之身有生有死,如同沿著一個圓周循環,沒有起點,也沒有盡頭,記這年歲有何用呢?何況,此心如水流注,中間并無間隙,看到水泡生生滅滅,不過是幻象罷了。人哪,從最初意識到有死亡,一直都是這樣,有什么年月可記呢?”

武則天這個鐵血女皇,因此心服口服地跪倒在了慧安膝下。

神龍三年,一百二十八歲高齡的慧安大師帶著唐中宗賜給他的袈裟與國師封號,回到了他鐘愛的嵩岳。三月三日,他對弟子們說:“再等五天,為師就入滅了。我死后,你們將我的尸體放置在山坡上的樹林中,自有野火來荼毗(火化)。”

到八日那天,慧安大師安然而逝。門人遵囑將他的遺體放到山林中,果然野火自燃,燒出了無數晶瑩剔透、五彩繽紛的舍利。

生死都已看破,記這年歲又有什么意義呢?

“無生戀,無死畏”,對于活著,并沒有什么留戀;對于死,也沒有什么畏懼。人生如同空中的浮云,從何處來,就向何處去。唐代的本凈禪師曾說過:活著,好像睡覺在做夢;死了,好像睡覺不做夢。看穿了生死,其實,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佛門中,參透生死的人還有很多,普化禪師也是其中一位。

普化禪師在臨濟禪師座下。有一天,他在街上向人乞求法衣的布施,有信徒拿上好的袈裟給他,但他又不接受人們供養的法衣。

有人把此事報告臨濟禪師,臨濟就買了一口棺材送他,普化非常歡喜地說道:“我的衣服買回來了。”

普化立刻扛起了棺材,跑到街上大聲叫著,說道:“臨濟為我做了一件法衣,我可以穿它去死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東門。”

第二天,普化準時扛著棺材到了東門,一看,人山人海,人們都想來看這一怪事,普化對大家說:“今天看熱鬧的人太多,不好死,明天去南門死。”

如此經過三天之后,從南門到西門,從西門到北門,再也無人相信普化禪師的話,大家說:“我們都被普化騙了,一個好端端的人,哪能說死就死?再也不要上他的當了。”

到了第四天,普化扛了棺材至北門,一看,沒有幾個看熱鬧的人,就非常歡喜地說道:“你們非常有耐心,東南西北,都不怕辛苦,我現在可以死給你們看了。”說罷,普化進入棺材,自己蓋好蓋,就無聲息了。

得道的高僧為什么能預知生死?因為他們已看破了生死,超越了生死,生死全然在掌握之中。

面對死亡,絕大多數禪師都顯得極豁達,極灑脫,毫不以此縈懷,言笑自若。并且還在死法上變出許多新奇的花樣來:有坐著去世;有站著去世;有倒立著去世;有手搖鈴鐺自己走進棺材;有在海水退潮時,坐在木盆中,吹著鐵笛,唱著歌,當木盆翻倒在海上的一剎那將鐵笛擲向空中而去,告別眾人時還要說一通水葬的種種好處,全然沒有一絲悲涼的氣氛。

這種瀟灑,這種自在,唯有參透生死的禪師才做得到。

品茶話人生:

人若連死都看得透,那在這人世間還有什么看不透、想不開的呢?人一旦看透生死,也就沒有什么放不下的了,心寬意大,自然活得更加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溪县| 奈曼旗| 涟源市| 习水县| 卢湾区| 武冈市| 罗源县| 余干县| 松溪县| 卫辉市| 宁都县| 保定市| 河西区| 五峰| 昭觉县| 浦江县| 翼城县| 宁南县| 石景山区| 河源市| 天祝| 崇信县| 武夷山市| 邮箱| 黑山县| 哈密市| 深州市| 茌平县| 阳城县| 如东县| 临桂县| 始兴县| 沙田区| 福清市| 郓城县| 从化市| 宁德市| 成武县| 遂昌县| 大丰市| 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