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明軍收復(fù)衡州 秦王禍起蕭墻

桂林大捷之后,李定國稍作休整,立即布置收復(fù)整個廣西。孔有德下線國安等倉惶奔逃,也有大批清軍奔赴桂林投誠,明軍趁勢收復(fù)梧州。尚可喜、耿繼茂等得知孔有德兵敗被殺,廣西全境再入大明,也如驚弓之鳥,粵省邊境官員、將士均逃亡肇慶,李定國本欲兵鋒直指廣東,與延平王兵馬匯合一處,則恢復(fù)明室指日可待。

正當李定國在趁勢定鼎廣西之時,清廷立即派出敬謹親王尼堪率領(lǐng)八旗兵馬進入湖廣。得知八旗兵主力已經(jīng)進入湖廣,孫可望唯恐清軍占領(lǐng)湖廣,威脅滇黔,急令李定國迅速回師北上。為了確定下一步作戰(zhàn)方針,李定國即刻召開軍事會議。

定國道:“諸位將士,秦王命我速調(diào)兵馬北上湖南,諸位以為如何?”

馮雙禮道:“既是秦王旨意,我等應(yīng)速點齊兵馬,北上湖廣。”

竇明德道:“那不是,即便是秦王令,也應(yīng)當斟酌一下。如今廣西形勢大好,我軍應(yīng)趁勢收復(fù)整個廣西,再站穩(wěn)腳跟,直取廣東,與延平王部匯合,這本是原我軍出兵廣西的戰(zhàn)略意圖,怎么能秦王一下就修改?如我軍現(xiàn)在北上湖廣,廣西勢必得而復(fù)失,數(shù)千將士生命豈不白白葬送此地?”

馮雙禮怒道:“竇將軍,你是什么意思?你敢不遵秦王令?你這是造反!”

頓時劍拔弩張,各方都有擁護者,雙方都爭執(zhí)起來,場面頓時混亂。李定國拍案道:“都給我坐下來,這是軍事會議,成何體統(tǒng)?”環(huán)視一下諸將,接著說:“今天既然是軍事會議,所有人都可以發(fā)言,為我大軍建言,言者無罪。”

羅成躍道:“以末將之意,大將軍還是按照秦王令辦。雖然如今局勢對我軍平定兩廣極為有利,但是末將還是認為,其一,八旗兵馬已經(jīng)進入湖廣,不日將抵達長沙,如果其在我背后斷我退路,我軍危矣。其二,任憑其占據(jù)湖南,則有可能進入貴州,則我大本營危險;其三,自古將帥不合,葬送天下者比比皆是。大將軍還是應(yīng)當以大局為重。”

定國點點頭,靖之則在一旁一直觀察,這里面雖然有馬進忠等原朝廷將領(lǐng),畢竟手握兵馬者不多,自己身處大西軍中,自然應(yīng)當謹慎。定國問道:“依徐將軍看來,當下,我軍應(yīng)當如何?”

靖之站起來,道:“我認為大將軍仍然應(yīng)當繼續(xù)東進,徹底平定兩廣。”

定國道:“這是為何?”

“以當下看來,即便八旗軍進入長沙,在辰州、武岡、寶慶、衡州一線,尚有我軍數(shù)十萬精銳,敵未必能占領(lǐng)湖南。只要雙方進入相持,我軍平定兩廣后,迅速北上,也不遲。此次收復(fù)兩廣,機不可失。”

定國站起來,一直徘徊,只有等他拍板了,諸將都恭敬的站著,不敢出聲。大約一刻鐘,定國緩緩回到座位,命令到:“我命令,全體兵馬三日后啟程,目標,衡州。”

眾將得令而出。

靖之悶悶不樂,但既然大將軍已經(jīng)下了命令,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也不好再爭論。

果然,明軍撤出廣西后,清軍線國安、馬雄等立即再度占領(lǐng)廣西。

永歷六年八月底,明軍進入湖南,九月,命馬進忠、馮雙禮進攻長沙、岳州,命高文貴東進江西,一路攻城掠地,清湖南官員望風而逃。九月尼堪兵馬進入湖南,馬進忠不敵,一路敗逃到寶慶,驚慌失措。十月三十日,李定國率明軍主力抵達衡州;十一月十九日,尼堪軍至湘潭縣,清軍一路披靡,根本不把明軍放在眼里,次日即到達距離衡州三十里處下寨,與明軍對峙。

對于清軍的耀武揚威,定國看在眼里。自己雖然剛剛擊敗孔有德部,可在八旗兵看來,這些都是雜牌武裝,自己才是縱橫天下的不敗之師。在尼堪軍在湘潭之時,定國就做好了戰(zhàn)役部署:命羅成躍率領(lǐng)兵馬一千八百名作為前鋒,令其與清軍接戰(zhàn)后,不得戀戰(zhàn),務(wù)必連輸三陣,命竇明德領(lǐng)兵五千在羅成躍輸?shù)舻谌嚭笄叭ソ討?yīng),但也務(wù)必佯裝失敗,將敵軍引入到自己的精心設(shè)計的包圍圈-演武亭。命令全部明軍,備好引火工具,在包圍圈內(nèi)廣設(shè)干草、硝石、硫磺等,命令馮雙禮部在演武亭外運動,隨時切斷尼堪軍退路,并阻擊可能的援軍,靖之與忠毅營隨中軍行動,只有火槍營隨大軍射殺清軍有生力量。

卻說尼堪自從岳州以來,一路凱歌,所對陣的明軍,無不一觸即潰,對其八旗兵的戰(zhàn)斗力自信滿滿,深信衡州一戰(zhàn),必定擊破明軍主力。在見到羅成躍一觸即潰后,命令前軍即刻追擊,自己也放棄了應(yīng)有的警惕,大軍隨后跟進。羅成躍屢敗屢戰(zhàn),在接應(yīng)的竇明德幫助下,二人與清軍前鋒各有死傷,使得尼堪不得不動用大軍才又擊敗明軍,因此判定明軍主力已經(jīng)潰逃,清軍全軍出擊。

在進入演武亭后,幕僚報告前方敵情不明,待偵查清楚后,大軍才好進入,但尼堪此時已經(jīng)信心滿滿,擔心如果遲疑,將會使明軍逃出衡州,以后再聚殲,就沒那么容易了,因此果斷下令,繼續(xù)追擊。

待清軍進入包圍圈后,看到明軍糧草、旗鼓散落一地,不禁大喜,忽然炮聲隆隆,明軍火槍、大炮、弓箭如雨點般發(fā)出,尼堪一見,知道大事不妙,卻仍然果斷下令保持隊形突圍。包圍圈中所有的干草、硝石都被點起,一時間火光沖天,清軍頓時死傷慘重,陣型大亂。明軍并不急于交戰(zhàn),只是用火槍、弓箭、火炮、滾石等攻擊,持續(xù)半個時辰后,定國下令:全軍攻擊。

清軍已經(jīng)失去了戰(zhàn)斗力,被包圍在火光之中,能夠沖殺出來的,也是筋疲力盡,被在外面的明軍亂刀砍死。此時馮雙禮已經(jīng)迅速切斷清軍退路,并從后掩殺而來,靖之率忠毅營左沖右突,率先突入清軍中軍大營,一桿鋼槍所向無敵,如入無人之境。在見到清軍大旗之下,清軍諸官佐正倉促指揮應(yīng)戰(zhàn)時,靖之大喝道:“賊將,拿命來!”遂拍馬直取。

尼堪大驚,立即沖出兩員戰(zhàn)將來,用滿語朝靖之大叫。靖之見二人一前一后,后者為避免刺傷前者,遮掩不好展開,靖之沉著躲過迎面一刀,卻一槍刺中后者。靖之見已殺一人,拍馬直取尼堪,尼堪大驚,慌忙撥馬撤退,余下諸將皆應(yīng)戰(zhàn)靖之。所幸后續(xù)明軍趕上,頓時再度陷入混戰(zhàn)。靖之刺殺數(shù)人后,直追尼堪,可是周邊已經(jīng)全部陷入亂戰(zhàn),明軍大軍已經(jīng)突入中軍,靖之四下尋之不著,只得一路掩殺,明軍將士喊聲震天,約摸兩個時辰后,戰(zhàn)場漸漸安靜下來,靖之終于在一處看到了遍體鱗傷的尼堪,已經(jīng)斷氣,明顯死于亂軍之中。靖之將其頭顱砍下,挑在槍上,策馬奔馳,大呼:“明軍威武!明軍威武!”軍士們也都雀躍起來,跟著大呼,氣吞山河。值得一提的是,王允成卻也在此役中,被亂兵殺死,實在可憐至極。

明軍趁勝追擊,清軍大營剩余兵馬在貝勒屯齊率領(lǐng)下,退回長沙。衡州大捷的消息立即傳遍全國,一時間人心思明,舉國振奮。清軍主力喪失,一片哀慟,清廷認識到明朝實力依然強盛,再加上各地此起彼伏的反正,清軍已經(jīng)疲于應(yīng)付,如若全國范圍內(nèi)再揭竿而起,即便不是全國,只是這明軍主力再創(chuàng)造幾個演武亭,可能回到遼東都成為奢望,因此清帝做好與明朝劃江而治的準備。此役實不亞于岳飛之于郾城,韓世忠之于黃天蕩。

許多降清的明臣,也都紛紛反正,隱居在湘、粵的明朝遺老也紛紛出山,祝賀朝廷取得桂林、衡州大捷。尼堪首級被傳送貴陽,安龍,百姓歡騰鼓舞,在滇黔各地,自發(fā)組織起各種慶祝活動,李定國一時作為全國英雄被頂禮膜拜。孫可望也大為震驚,未料李定國竟立下如此戰(zhàn)功,這是自萬歷遼事以來,明軍陣前斬殺的清軍最高級別將領(lǐng),因而發(fā)出“知匡復(fù)之不遠,識中興之有期”的感嘆。

靖之向定國舉薦郭都賢來軍中效力,定國大喜,他知道這位大儒乃崇禎朝大臣,現(xiàn)明清大臣中,有不少曾出于他門下,又是靖之的恩師,因此速派人帶他的親筆信,前往武岡,邀請先生務(wù)必來衡山一聚。

郭先生本已經(jīng)歸隱山林,如今聽聞朝廷大軍連續(xù)大捷,光復(fù)湖廣乃至全國指日可待,因此決定前往衡山,面見這位曠世英雄。

靖之見到先生,也是激動萬分,忙跪拜道:“先生駕臨,學(xué)生不勝欣慰。”

先生說:“居士請起,貧僧早已遁入空門,不必如此。老衲在路上已經(jīng)聽軍士說起,如今居士已經(jīng)身為天子皇親,身居極品,可喜可賀。”

靖之聽到先生如此一說,慚愧萬分,當年先生有意讓其迎娶純貞,可惜造化弄人,因此只能起身道:“先生,如此說來,真是讓學(xué)生無地自容。只是這時事艱難,學(xué)生僅以身報國而已。”

先生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將軍不必拘于舊事,老朽真心祝賀,并無責備之意。聞得你如今如此英雄,老朽也是安慰的很,不虛當年栽培有加,果然不負我所望。”

靖之道:“先生過獎了。他日光復(fù)武岡,學(xué)生定會再拜會先生。先生請,我為先生引薦李大將軍。”

李定國見先生過來,也是作揖道:“聞得先生光臨,蓬蓽生輝啊。先生乃本朝大儒,此次前來,定國有意請教。”

先生道:“督師言重了。老朽閑云野鶴,如何談?wù)埥潭帧B犅劥髮④妰啥却蠼荩瑮n首兩王,貧僧甚是高興,務(wù)必拜會督師,以解平生之愿。”

二人相談甚歡。最后定國想請先生出山輔佐,先生道:“督師抬舉了。貧僧已經(jīng)燈干油枯,又已遁入空門,豈有再玷污將軍圣地?貧僧只愿相伴佛祖,為國禱告,此生足矣。”

靖之道:“將軍,末將曾向朝廷舉薦先生,天子下詔,命先生擔任戶部尚書,先生都辭謝了。將軍不必強求。”

定國道:“既是如此,我必不強求,多謝先生賜教。靖之,好好陪陪先生。”

靖之準備帶先生回自己軍中,再敘思念之情,也向先生匯報這些年自己的遭遇。先生執(zhí)意不肯,道:“靖之,軍士已經(jīng)告知我,關(guān)于你的很多事情,為師真的為你高興,也遂了你少年之志和對我的承諾。如今天下非你等不能平,為師在山中靜候佳音。”

先生執(zhí)意不肯留,靖之只好在衡州安排了一間禪院,讓先生暫住一宿,第二日再依依惜別。靖之心中既安慰又惆悵,安慰的是,如今竟然能在衡州見到先生,惆悵的是,先生如今日益蒼老,自己不知道還能見到先生幾次。只是山河如此,豈能盡如人愿?

衡陽戰(zhàn)役前夕,孫可望聽到桂林大捷,便心生妒忌,于永歷六年十一月初一,親率大軍來到沅州。二十一日,攻克辰州,斬殺清辰常總兵徐勇,副將張鵬星,辰常道劉升祚等;兩路大軍遙相呼應(yīng),勢不可擋。

本來孫可望對李定國就心有猜忌,加之李定國將桂林大捷的塘報,抄送一份給了安龍朝廷,令孫可望大為震怒,認為有朝廷與外軍勾結(jié)的可能,今日能繞過自己直接匯報天子,他日更待如何?又加上有人報告孫可望,說李定國在擊斃孔有德后,私吞了全部金銀珠寶,而只是將定南王金印等信物上交給了自己,孫可望更加憤怒,于是在衡陽之戰(zhàn)后,便將馬進忠、馮雙禮調(diào)離衡州,致使李定國不得不撤出衡州。

而原出征四川的劉文秀,因為被吳三桂擊敗,直接被孫可望罷官,奪取其軍事指揮權(quán),幽居昆明,李定國得知此事,也是悶悶不樂,唯恐下一目標就是自己。可僅僅是一種擔心,自己對與秦王數(shù)十年來的兄弟情義還是充滿信心,誤解總是會有的,可是手足之情足以釋去一切流言蜚語,至少不會刀斧相加。

這一日,孫可望派人傳李定國前來武岡參加軍事會議,定國準備安排一下后,即刻前往,心中還在盤算,此次軍事會議,必是商討兩路大軍如何合圍長沙,全殲在湖南的全部清軍,如此,在長江以南,再無清軍重大武裝,恢復(fù)王室,可大功告成。

定國正準備出發(fā),靖之心事重重的找到他,假裝跟他匯報一下情況。定國見他滿臉緊張,便道:“靖之,有何事請快講,不必如此。”

靖之通過觀察,以及周炳榮之前講的一些事情,擔心此次大將軍前往武岡,必定兇多吉少,因此說道:“大將軍此次前往武岡,末將以為將兇多吉少。”

定國一聽大驚:“靖之何出此言?”

“將軍,我素聞秦王心胸狹隘,此番將軍連續(xù)大敗清軍,手中盡是明軍精銳,怎能讓秦王放心?況且前次,秦王封將軍為西寧王,將軍以不能以王封王為由,不受封,秦王以為將軍不再甘愿受其節(jié)制。”

定國道:“靖之,莫再說這些影響軍心的話,你這番話,論罪當斬!”

靖之道:“將軍,我見你是忠義之人,國之棟梁,有管仲、樂毅之才,不忍將軍此去兇險。將軍不知,自古有多少這種兇險的飯局?不可不察也!”

定國道:“靖之別說了,我不信大哥會因此害我。”

靖之眼見定國上馬,沒有辦法,只能說:“將軍必去武岡,請末將率精兵護衛(wèi)。”

定國沒有辦法,只好讓靖之率中軍營三百精兵護送,并做好一切準備。

一路上,靖之想著自己竟然馬上又回到武岡了,自己甚至還想去見一下純貞,即便自己不能再為她做什么,也是應(yīng)當告知純貞,還有自己的爹娘,兄長,自己也經(jīng)常在夢里見到他們。靖之看著越來越接近寶慶地界,心中越是擔憂,這種擔憂甚至超過當年隨先生去長沙的感覺。此時正是隆冬季節(jié),白雪皚皚,路無行人,甚至路旁的農(nóng)家也是看不到炊煙,樹木光禿禿的站在寒風中戰(zhàn)栗,寒氣逼人,風吹在臉上,如同刀割一般。

過了寶慶府,走到紫陽渡時,見有快馬過來,靖之迅速沖上去,問道:“來者何人?還不速速下馬。”

來人道:“此行可是李大將軍?”

靖之道:“正是。”

來人道:“我乃三將軍劉文秀門人,奉少將軍命,速來送書,務(wù)必讓我見到將軍。”

李定國拍馬上前,道:“我就是李定國,我曾經(jīng)見過你,你不是三弟府上的人嗎?怎么到這里來了。”

那人道:“將軍,事情緊急,我不能再多耽誤了。你知道,我家將軍已經(jīng)被軟禁在昆明,現(xiàn)在少將軍隨孫將軍在武岡,命我在此等候?qū)④姡瑢O將軍欲殺將軍,少將軍已經(jīng)在信中說明,將軍趕緊走,否則來不及了。”

李定國大驚,打開信一看,果然是劉文秀之子劉震的親筆信。火速命隊伍掉頭,立即返回永州。對靖之道:“我年少時,因為不幸,就一直在軍中效力,這么多年來,歷經(jīng)了千辛萬苦,如今有幸真正的為國而戰(zhàn),希望建功立業(yè),匡扶王室,未料因為立下大功,而遭到孫將軍的猜忌。而且撫南將軍劉文秀,同樣都是起自云南,只是因為一仗失敗,竟然被軟禁昆明,奪其兵權(quán)。如今猜忌我,肯定比對待劉文秀更加嚴重,只可惜我家眷都在昆明,可如何是好?”一路仰天長嘆,只恨天不佑中華。

靖之回道:“將軍不必過于憂傷,還是以大局為重,我想秦王雖有此意,也恐偏聽讒言所致。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他日秦王自會明白將軍一片赤誠報國之心。”

李定國嘆道:“希望如此吧。只是目前猜疑已成,我必不能再與其相見,直至嫌隙消除。我看還是按照靖之的意見,再取兩廣,與延平王匯合,他日取道江西,順江直下南都也未可知。”

靖之道:“大將軍,如今之勢與當初不同,清軍大敗,元氣大傷,我軍應(yīng)當按照計劃,攻取長沙,陳兵江上,威逼武漢,這才是大事,如若舍棄長沙、武漢而取桂林、廣州,是放棄了衡州之勝,拱手讓人而已。末將不以為然!”

定國道:“如若秦王不能容我,在我兵臨長沙之時,斷我退路,不指清軍卻反攻于我,則不僅我性命不保,亦讓我大明將士自相殘殺,而使清軍坐收漁利。即便其不攻我,而糧草也斷難供應(yīng),我軍孤軍直入,豈不危矣!”

靖之無言以對。

回到永州后,迅速整理兵馬,經(jīng)過龍虎關(guān)撤退到廣西境內(nèi),因此湖南的一片大好形勢,頃刻間化為烏有。從此,定國盡量避免與孫可望見面。

孫可望得知李定國退出湖南后,立即與白文選、馮雙禮等率軍進入寶慶,駐軍周家鋪。清軍定遠大將軍屯齊得知孫可望兵馬調(diào)動后,也率兵緊逼寶慶,駐軍岔路口,兩軍相持三十里。

孫可望準備趁清軍新敗,一鼓作氣擊敗之。當天大雨,孫可望指揮兵馬向清軍發(fā)起攻擊,雙方展開激戰(zhàn)。

明軍本來以步軍為主,雨水將道路變得泥濘無比,致使行動遲緩,攻擊距離較遠,也使得鋒芒盡失,清軍以逸待勞,盡管兵力處于劣勢,充分發(fā)揮了弓箭和火炮的作用,致使明軍傷亡慘重。清軍很快占據(jù)上風,屯齊命令清軍從兩翼進攻,一個突擊,明軍便陣腳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shù)。此時,馮雙禮見敵軍中軍空虛,大吼一聲,從中軍中揮刀帶領(lǐng)衛(wèi)隊和本部騎兵殺出,直接攻擊屯齊大帳,一時間明軍見到馮將軍旗號,也跟著興奮起來,左沖右突,屯齊大驚,慌忙撤退。卻被左翼兵馬牽制住馮雙禮,馮雙禮大怒,一刀將梅勒章京韋征斬于馬下,但卻失去了再沖擊屯齊大帳的機會,被清軍團團圍住。雙方從早上激戰(zhàn)到午后,均傷亡慘重,只是八旗兵野戰(zhàn)實力確實還是勝過明軍。孫可望見大勢已去,只得鳴金收兵,清軍盡管獲得勝利,卻也傷亡過大。孫可望未能獲勝,以為清軍實力大增,因此主動撤出寶慶,退守武岡,清軍趁勢再度攻占寶慶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隆县| 枣庄市| 乳山市| 洪泽县| 彭州市| 喀什市| 涿州市| 庆安县| 巫溪县| 子长县| 资讯 | 金沙县| 屯昌县| 贡觉县| 马尔康县| 揭西县| 仁怀市| 察雅县| 黄石市| 新民市| 萨嘎县| 尉氏县| 建平县| 和龙市| 萨迦县| 祁门县| 满洲里市| 涞水县| 郸城县| 布尔津县| 志丹县| 澎湖县| 十堰市| 陆川县| 福贡县| 孝义市| 德庆县| 敦化市| 嘉鱼县| 东山县|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