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論點及其表述(2)

科學性,還表現在知識運用和材料選取的準確上。如果是專業型辯題的辯論,這一點更為突出。有關的專業知識、專業資料、專業術語的運用都應準確無誤,不然,小則貽笑大方,大則將辯論引向歧途,甚至阻礙辯論的順利進行。如果是專業型以外的其他類型辯題的辯論,有關的生活知識、社會知識等也應力求準確,才能使辯論正常進行。

科學性,還表現在表述論點的語言上。語言要準確且恰如其分地將論點表述清楚,使論點不生歧義,一目了然。

論點的準確性,是對立雙方的辯者確認辯題的共識點和爭論點的可靠基礎。

◎鮮明性

論點的鮮明性,是保持針對性的需要。因為要與對立方展開攻守,就必須丁是丁、卯是卯,來不得半點含糊,也不能閃爍其詞。我們所說的鮮明性,是指提出論點必須做到:

清楚明確,不含糊其辭,不產生歧義;

論點中的概念、判斷應始終保持同一;

態度明朗,該肯定就肯定,該否定就否定,不模棱兩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時遇到說這類話的人,他們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作為一般的議論,什么也沒有議論清楚。如果是辯論,對方肯定不知其所云,怎么展開“辯論”呢?因此,論點的鮮明性是展開辯論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針對性

辯論是具有對立面的社會語言的互動,所以論點的提出,必須與對立方的觀點、主張針鋒相對,要緊緊扣住爭論的焦點,對方是正,我方必反;對方是反,我方必正。這就是論點的針對性。

具備針對性,要求論點必須集中。辯論是針對一定的辯題展開的,辯題總有一定的復雜性,不然,就不必辯論了。復雜的辯題有著各種矛盾、不同的矛盾方面,它們存在著內部的和外部的千絲萬縷的聯系,具有各種屬性和規律。辯者提出論點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應該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本質和核心問題去確立論點,這樣才有利于集中論題,促使辯論更深入地層開。

具備針對性,要求提出的論點必須切中對方的要害,這樣才能集中力量駁倒對方,使己方處于有利地位,摘取勝利的桂冠。

★辯論論點的表述

論點的表述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圍繞辯題展開的辯論能否成功,己方觀點和主張能否讓聽眾聽明白。要做好論點的表述就要滿足優選的角度,明確定義,適當地概括并且能合乎事理。

◎優選角度

1986年亞洲大學生辯論會決賽中,辯題是“發展旅游業利多于弊”。按照一般的直線思維,是去分析這一辯題的對立分歧的爭論點:“利多于弊”或“弊多于利”。按照常識推論,“利多于弊”容易理解,事實上也確實有一些國家或地區,由于發展旅游業而使本國或本地區經濟得到發展,甚至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旅游業已經成為其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至于“弊多于利”,從經濟角度來看,確實很難找到這樣的實例。擔任這場辯論反方的北京大學代表隊是怎樣來確立和表述己方論點的呢?當正方香港中文大學代表隊列舉了事實,說明發展旅游業“利多于弊”之后,北京大學代表隊第一位辯者發言道:

聽了對方同學的發言,我倒有好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第一,旅游、旅游業和發展旅游業到底是不是一回事?第二,你們談了半天發展旅游業的利多于弊,但是,我還沒有明白你們是怎樣衡量出來的?第三,如果按照你們的邏輯,發展旅游業的利多于弊是無條件的,也就是說,在任何條件下發展旅游業都是利多于弊。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提醒對方,你們的立論就站不住腳了……至于談到發展旅游業,對方同學更是偏得太遠。我們主張發展旅游業,這種發展,應該是健康的、有效的,有利于人類未來的發展。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具備許多客觀前提,比如:第一,自然條件;第二,一定的社會基礎設施;第三,良好的生活環境;第四,政治穩定等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國政府要有發展旅游業適當的政策和規劃。如果像對方同學所說,發展旅游業就可以無條件、無節制地發展,那么肯定是弊多于利,而且很可能是有弊而無利。我們所說的利,不僅考慮到局部的利和眼前的利,更重要的是考慮到長遠的利和整體的利……

北京大學代表隊,選擇了發展旅游業需要一定的物質和社會的條件這一角度,確立表述了自己的“弊多于利”、“而且很可能是有弊而無利”的論點。這個論點確實有一定的說服力,辯論的攻擊力也很猛,令在場的觀眾十分贊嘆。由此可見,優選角度多么重要。

表述論點,要選擇最優的角度。角度好,可以避開難點,還可以別開生面,增強論點的說服力。

◎明確定義

1999年國際大專辯論會A組總決賽辯題是“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正方馬來西亞大學隊的規范陳詞,就是從對“美”、“主觀”、“客觀”這些概念的定義出發來闡述論點的:

美是一個事物或行為的特質,它有著三個特性:第一是形象性,第二是感染性,第三是功利性。第一,形象性指的是,一個事物如何發揮它的美,它就必須擁有一個具體的形象或形式;第二,它也必須擁有一個感染性,讓人們能夠引起本身的歡愉或喜愛的感覺;第三,它也擁有一個功利性,能夠給予人精神及物質上的好處,例如凈化及使用等。由于美的存在必須由這三個特性進行衡量,因此也就產生了一個客觀的規律,而由于要用這個客觀的規律去衡量,對方怎么能夠說這是主觀感受呢!

除此以外,美的三個特性也是獨立于人的主觀意念之外的。人的主觀感受不能改變這三個特性的規律,在欣賞的過程中,主體與客體所產生的關系只能是感受與被感受的過程,是客觀存在的美引起的人的美感,而不是人的美感創造客觀事物的美。美不以欣賞者的個人主觀意念而改變。

反方西安交通大學隊的規范陳詞,也是從定義入手提出論點的:

我方認為美是情感的想象活動所引起的精神愉悅,它需要感受與存在而會于心靈。

而且隨之抓住對方的定義,展開進攻:

如果美是客觀存在,像這張桌子一樣的話,我們根本就不用“感”也不用“會”,只要“看”就可以了,這樣倒也方便!只不過我們看到的將會是千篇一律的美,因為美是客觀存在的,那么只要大家的視力差不多,對美的認識就應該是相同的呀!如果這樣,就有一些問題不好解釋了,為什么我們要不斷地交流,對美術、繪畫、音樂、包括辯論的感受呢?

我們姑且不論這一輪辯論的內容,僅從他們辯論的方法與步驟分析,就可以了解:給概念下定義,是表達論點時經常使用的方法。可以用明確定義的方法去闡明論點,也可以用明確定義的方法去反駁對方的論點。在定義上稍有失誤,就可能使立論失敗;同樣,利用對立方定義的失誤,也可能使駁論成功。

在辯論中,定義是十分重要的問題,無論是辯護還是辯駁,論點上的分歧,往往表現在對概念的理解上。有時理解上僅有細微的差別,也會成為相互對立的焦點和相互攻擊的靶子。為此,在辯論時首先要明確定義,弄清概念。

◎概括適當

我們確立和表述論點時,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從個別事物、現象推導出一般的普遍的道理,這就需要概括。

魯迅在為內山完造寫的《活中國的姿態》序里,這樣寫道:

“一個旅行者走進了下野的有錢的大官的書齋,看見有許多很貴的硯石,便說中國是‘文雅的國度’;一個觀察者到上海來一下,買幾種猥褻的書和圖畫,再去尋尋奇怪的觀覽物事,便說中國是‘色情的國度’。”

這里,旅行者和觀察者的結論都是不可靠的,因為他們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我們所說的概括適當,是指由個別事物或現象概括出普遍性的道理,要使這種推導具有必然性,能由個別必然推出一般,既不擴大也不縮小,要恰好合適。擴大了就會以偏概全;縮小了就會以全概偏。倘若根本就缺乏必然性而要硬推,就會使論點與其依據脫節,成為強加于人的觀點。

◎合乎事理

確立、表述論點,要合乎事理,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倘若與事理不合,此論點即失去了正確性、科學性。

據載有兩國外交人士會談石油問題。輸出國要求每桶石油額外加價的金額超出原來一桶石油的全部價格,購買國對此深為不滿:

“先生,如果我們理智地討論問題,就必須共同遵守一些原則。”

“什么原則呢?”

“例如,沒有一件東西的局部比它的整體還要大。”

“這個原則嘛,站不住腳。好吧,我打個比方,狐貍的尾巴不是往往比它的身子還要長嗎?!”

這是一段狡辯,雙方辯論的理由都不合事理。購買國的原則是局部不能大于整體,其實商品的額外加價與本身的價格,并非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這二者與最后成交價的關系才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輸出國以“狐貍的尾巴比它的身子還要長”為由,來說明局部可以大于整體,也不合乎事理,因為狐貍的整體應該是身子與尾巴之和。這種不合事理的論證,是無法作出正確、科學的論斷的。

◎語無歧義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上中學時,有過這樣一件事:國文課老師要求學生們針對胡適為他自己的詩集《嘗試集》所寫的序詩寫一篇文章。華羅庚就此寫了一篇題為《“嘗試”的概念不能混淆》的文章。文中說,胡適的序詩曰:“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此言未必是。我今為之轉一語,自古成功在嘗試。”這詩中兩個“嘗試”,其概念的含義根本不同。前一個概念是指第一次試驗,而后一個概念則是泛指一切的試驗,既可能指第一次試驗,也可能指無數次試驗。華羅庚辨析了“嘗試”這個概念的語義,揭示了序詩中的錯誤,從而批駁了胡適的觀點。

在辯論中表述論點時出現歧義現象,如果是故意者,則為詭辯,就失去了辯論的意義;如果是無意中不慎出現者,也是一種錯誤,嚴重的可以使其論點站不住腳。

歧義,是指語言,或是詞或是句,其含義不是單一的,既可以解釋成這種意思,也可以解釋成另外的意思,這時它的語義就不確定了。如果表述論點的語言發生歧義,論點的含義就不確定了。

◎謹防矛盾

表述論點不能自相矛盾,如果出現矛盾,就難以自圓其說。這樣的論點自己也可以否定自己,是無法站住腳的。

論點中若有矛盾,只需對方稍加點破,自會敗陣的。濠梁之辯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倏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秋水篇》)

從這一論辯中可以看出,莊子十分機智,他能敏銳地抓住惠子論點中的矛盾進行駁斥。惠子認為“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這其中就包含著矛盾,不是魚就不知道魚的情況,那么,“你不是我,當然也不會知道我的情況”。而我的情況是,我知道“魚之樂也”,你不是我,不知道我的情況,當然你也就不可能以此來反駁我知“魚之樂”了。莊子點破了惠子論點中的矛盾,惠子的論點自然就站不住腳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枝江市| 中牟县| 琼结县| 团风县| 古蔺县| 财经| 常德市| 黑水县| 甘德县| 康平县| 铜陵市| 瑞安市| 罗定市| 叙永县| 崇义县| 大安市| 东宁县| 民乐县| 陵水| 桐城市| 台安县| 甘德县| 灌南县| 库伦旗| 高碑店市| 大兴区| 小金县| 普兰店市| 乌兰浩特市| 新乐市| 辰溪县| 庆云县| 灵寿县| 蒙城县| 长兴县| 太保市| 保靖县| 昌都县| 洮南市|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