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瑰的名字(修訂版)(翁貝托·埃科作品系列)
- (意)翁貝托·???/span>
- 9208字
- 2020-06-05 18:49:20
第一天 午后經之后
其間,他們參觀了繕寫室,結識了許多學者、謄寫員和書目標注員,還有一位期待敵基督降臨的老盲人。
上樓梯時,我看見我的導師在注意觀察照亮樓梯的窗子。也許我也變得像他一樣機靈了,因為我立刻發現窗子的高度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而且膳廳的窗戶也沒那么容易夠著(那是二層樓唯一朝懸崖開的窗戶,窗下沒有可墊腳的家具之類的東西)。
爬完樓梯后,我們就從東角樓進入繕寫室,到了那里我不禁驚嘆了一聲。樓上這一層不像樓下那樣分成兩個部分,所以在我眼前呈現出一片無比寬敞的空間??槍懯业奶旎ò宄蕡A弧形,并不太高(比教堂要低些,但比我所見過的其他修士會堂要高),由幾根粗大的圓柱支撐著。由于有三扇大窗戶開在寬闊的墻面上,而且每個角樓的五面外圍墻上都有鏤空的小窗,此外,還有八扇高高的窄而長的窗子讓光線從八角形的天井照進來,就此形成一個光線充足的明亮空間。
如此多的窗戶使繕寫室內長年光線充足,即使在冬天的午后也很明亮。窗玻璃不像教堂的窗子那么五顏六色,無色方格玻璃用鉛框固定,讓光線盡量不受人為干擾地照射進來,為閱讀和書寫的人照明。我多次在其他地方見到過一些繕寫室,但沒有一個像眼前見到的這間這么豁亮。陽光自然地傾瀉而入,滿屋生輝,那是光亮本身所體現的精神的原理,即claritas,那是一切美和智慧的源泉。這與繕寫室勻稱的比例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營造出美需要有三個要素:首先是完整或完美,因此我們認為丑惡的東西往往是殘缺不全的;其次是比例適當,或叫和諧;最后是清澈和明亮,確實是這樣,我們把色彩亮麗的東西視作美。由于美蘊含著安寧、善良和美好,我們的欲望也同樣能用安寧、善良和美好來調節,所以我感到無比欣慰,并且我想,在那樣的地方工作該是多么愜意啊。
在那個午后的時辰,呈現在我眼前的似乎是一個令人愉悅的做學問的場所。后來我在圣加倫也見到過一所和藏書館分隔開(在其他地方,僧侶們都是在收藏書籍的地方工作的)的比例得當的繕寫室,但不如這間布局好。古籍研究者、書籍管理者、書目標注員和學者各自坐在自己的書桌前,每扇窗前都有一張書桌。又因為總共有四十扇窗子(這也是一個十分完美的數字,由四角形的十倍推算而得,仿佛十誡是受四德所頌揚),四十位僧侶可以同時工作,盡管那時只有三十來位僧侶在那里。塞韋里諾跟我們解釋說,在繕寫室工作的僧侶可以免去辰時經、午時經和午后經,這樣他們就可以在白天有光線的時辰不間斷地工作,僅僅到了黃昏才去參加夕禱。
最明亮的地方是留給古籍研究者、最專業的繪畫者、書目標注員和謄寫員的。每張桌子上都有繪制和抄寫所需要的一切:角形墨水瓶、僧侶們用薄薄的小刀削尖的纖細的鵝毛筆、用來磨平羊皮紙的浮石、書寫前用來畫線的直尺。在每一位繕寫者旁邊,或在每張桌子的斜桌面頂部,都有一個可放需要謄寫的經書的支架,書頁上覆蓋著鏤空格的小卡片,框出當時要謄寫的那一行。有人用金色的墨水,有人用別的顏色的墨水。有些人就只在那里讀書,在他們自備的筆記本或寫字板上記筆記。
我還沒來得及觀察他們的工作,藏書館館長就已經向我們迎過來。我們早知道他就是希爾德斯海姆的馬拉希亞。他臉上竭力裝出歡迎的表情,但面對如此特別的容貌,我不由得一陣戰栗。他臉色蒼白,盡管他剛剛踏上其人生一半的路程,一臉細密的皺紋在旁人一眼看上去似乎更像是一位老太太(愿上帝寬恕我!),而不像是個老頭子,他那深邃和傷感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女人氣質。他的嘴巴似乎露不出微笑,總而言之,他留給人的印象是:他是為了盡到某種令人不快的義務而痛苦地活著。
不過,他彬彬有禮地招呼了我們,并且把我們介紹給許多正在那里工作的僧侶。馬拉希亞還把每人正在從事的工作告訴我們,我對他們那種求知欲和研讀圣人教誨的虔誠態度深感欽佩。在此,我認識了薩爾維麥克的韋南齊奧,他是希臘語和阿拉伯語的翻譯,睿智過人,是亞里士多德的忠實信徒;烏普薩拉的本諾,一個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年輕僧侶,他研讀修辭學;藏書館館長的助理、阿倫德爾的貝倫加;亞歷山德里亞的埃馬洛,他正在謄寫從藏書館只能借出來幾個月的著作。還有一批來自各國為書籍繪圖作畫的人,有克朗麥克諾伊的帕特里奇奧,托萊多的拉巴諾,尤奧納的馬努斯,赫里福德的沃爾多。
當然,這個名單可以繼續說下去,沒有比名單更奇妙的了,它是生動地形象化描寫的手段。但我得言歸正傳,從中會得到許多有用的啟示,以揭示縈繞在僧侶們中間那種淡淡的不安心緒,以及他們言談中表露出來的某種難以言喻的沉重感。
我的導師跟馬拉希亞談論起來,他贊揚繕寫室的美觀和勤學的氣氛,并向他詢問在這里進行工作的程序。他十分慎重地說,因為他所到之處都聽人談論這座藏書館,有許多書他很想在這里查閱。馬拉希亞對他解釋了修道院院長已經說過的那些話,僧侶向藏書館館長借閱圖書時,只要他的要求是正當而合理的,館長就會到上面的藏書館去取來。威廉問他怎么能知道收藏在樓上書柜里的那些藏書的名字,馬拉希亞就讓他看用一條金鏈子固定在一張桌子上的目錄,一本厚厚的、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書名的圖書目錄。
威廉把雙手伸進長袍,從一個口袋里取出了一件東西。在旅途中我就曾見到他把那東西拿在手里或戴在眼前。那是一個叉形的夾子,可以夾在人的鼻梁上(夾在他的鼻子上更好,他有那么突出的鷹鉤鼻子),好似騎在馬背上的騎手,也像是一只棲息在樹枝上的鳥兒。叉子的兩邊,正對眼睛前面,鑲有兩個橢圓形的框子,中間嵌著有酒杯杯底那么厚的呈杏仁狀的玻璃片。威廉看書時總喜歡戴上這個夾子,說那樣可以比造物主賦予他的視力好一些,或者說比他衰老的年齡所允許的視力強一些,尤其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但這副夾子只在他看近物時有用,遠看的時候用不著,因為那時他目光銳利。戴上這副夾子,他可以閱讀那些字體細小得連我也難以辨認的手稿。他曾對我解釋過,人生過了半百之后,即使視力一貫很好,眼睛也逐漸老化了,眼球難以完成視物的使命。所以,很多有學識的人在度過了五十個春秋之后,就閱讀和書寫方面來說,像是已經壽終正寢了。對于還可以多年貢獻智慧碩果的人來說,那是極大的不幸。為此,人們得感謝上帝,有人居然發明和制造出這種儀器。他跟我這么說是為了支持他的羅杰·培根的思想,即做學問的目的也是為了延長生命。
其他僧侶好奇地望著威廉,但他們不敢貿然提問。而我發覺,即使在這樣一個令人珍惜和自豪的專門供人從事閱讀和書寫的地方,那件神奇的儀器卻還沒出現過。我導師擁有的東西,居然能令以智慧聞名于世的那些人感到驚奇,我為自己能師從這樣一個人而感到自豪。
威廉把那夾子戴在眼睛上,俯身瀏覽圖書目錄。我也看了目錄,發現藏書館收藏著很多我們從未聽說過的書籍,有些是聲名顯赫的傳世之作。
“赫里福德的羅杰的《所羅門五棱論》《希伯來語的雄辯和智慧》《論今屬》;花拉子密的《代數學》,由洛博托·阿利科翻譯成拉丁語;西利烏斯·伊塔利庫斯的《布匿戰記》;拉邦·毛爾的《法蘭克人的業績》《贊美神圣的磨難》;弗拉維奧·克勞迪的《書籍中所記載的世界人物和文人:從A到Z》?!蔽业膶熞灰荒畹?,“輝煌的著作??伤鼈兪前凑帐裁创涡蚺帕械哪兀俊彼昧艘欢卧?,我不知道是從哪里引出的,不過馬拉希亞肯定很熟悉:“藏書館員必須對所有的書籍都作目錄,按科目和作者分別編排,把書籍按數字編碼和分類的標記上架。怎么知道每本書放在哪里呢?”
馬拉希亞讓他看每個書名旁的附注。我讀道:“三,第四排,第一類希臘著作第五本;二,第五排,英語類著作第七本。等等?!蔽颐靼琢耍谝粋€數字是指書本所處的書架的位置,第二個數字所指的是架格位置,第三個數字是指分類的書柜。我也了解到另一些字標識藏書館的一個房間和一個走道,我大膽地問了有關這些的最后的區別標志。馬拉希亞嚴肅地看了我一眼,說道:“莫非你不知道,還是忘了,只允許藏書館館長進入藏書館,因此只要館長能解讀這些標識就足夠了?!?/p>
“可書籍是按照什么次序編排在這本目錄里面的呢?”威廉問道,“我看,好像不是按照論題?!彼皇侵赴炎髡咝彰凑兆帜副砼帕械哪欠N次序,因為那是我看到過的最近幾年來所采用的一種辦法,而當時卻用得少。
“這座藏書館源遠流長,”馬拉希亞說道,“書籍是按照購入、捐贈、進入藏書館的先后順序來登記的。”
“那要找到它們不容易?!蓖崾镜?。
“只要館長記得清楚,并知道每本書入館的時間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僧侶,那就得憑館長的記憶了。”馬拉希亞好像在談論別人,而不是在談論他自己;我明白他是在說過去他還不配擔當的職務,不過那是在他以前曾由上百位已過世的人擔當過的職務,他們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個傳一個地傳承下來了。
“我明白了,”威廉說,“如果我想尋找一本有關《所羅門五棱論》的書,且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內容,您就能告訴我,在目錄上有那本書,而且您能指出此書在樓上的位置?!?/p>
“如果您真的想知道有關《所羅門五棱論》的書的話,”馬拉希亞說道,“在我把書交給您之前,要先征求修道院院長的意見?!?/p>
“我得知,你們的一位最優秀的古書繪圖員,”威廉說道,“最近死了。修道院院長向我大大稱贊過他的手藝。我能不能看看他所繪制的古抄本呢?”
“奧特朗托的阿德爾摩,”馬拉希亞疑惑地看著威廉說道,“因為他年紀輕,只做書籍頁邊的裝飾。他的想象力很活躍,可以從已知事物構想出未知的和令人驚訝的事物。比如說,把人體連接在馬的脖頸上。他繪制過的書就在那邊,還沒有人動過他的桌子?!?/p>
我們走近阿德爾摩工作過的地方,書桌上還放著一本贊美詩集的書頁,上面繪制了許多圖畫。紙張細薄——羊皮紙之王——,最后一頁還固定在桌上,剛用浮石刮過,用白堊粉揉搓過,還用砂紙打過光,從頁邊用尖筆畫出細小的洞孔,看得出那應該就是藝術家畫出來的線條。前面一半已經寫上了文字,僧侶已經在書邊畫上了形象的草圖。其他的頁面都已繪制完,看著那幾頁圖案,我和威廉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贊嘆。那本贊美詩集的頁邊描繪的是一個與我們感知的完全相反的世界。就像人把話說過了頭,確切地說,就是真理說到了極限,也會變成謬誤,用玄妙的影射來演示一個完全顛倒了的宇宙:狗為躲避兔子而逃跑,小鹿追逐著獅子。人的小腦袋上長出鳥的爪子,動物背上長著人的手,腳長在有著濃密頭發的腦袋上,龍身上有斑馬的條紋,四腳動物的脖子上纏繞著蛇,猴子長著鹿角,美人魚背上長著飛鳥的翅膀,形似駝背的人體長在沒有胳膊的人腰間,一個人利牙長在肚子上,長著馬頭的人和長著人腿的馬,有鳥翅的魚和有魚尾巴的鳥,一個身子兩個腦袋或者一個腦袋兩個身子的怪物,長著公雞尾巴和蝴蝶翅翼的母牛,腦袋上長著魚鰭、身上披掛著鱗片的女人,雙頭怪獸與長著蜥蜴嘴的蜻蜓扭打在一起,人首馬身的怪物,巨龍,大象,盤繞在樹枝上的蜥蜴,半獅半鷲的怪獸尾巴上長出一位彎弓欲射的弓箭手,脖子長長的怪物像魔鬼般可怕,像人的動物和像動物的侏儒聚合在一起。在同一頁上還不時出現田園生活的畫面,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有犁田的農夫、采摘的果農、收割的男人、紡紗的婦女、身邊蹲著狐貍的播種者、拿著弓弩的貂鼠攀登著由猴子守衛的一座城池。這邊是彎成L的字母,下面盤踞著一條巨龍;那邊是一個大大的V字,是verba的開首字母,一條形似葡萄藤的大蛇盤在上面,那蛇還繁衍出多得像縱橫交錯的葡萄枝葉般密密層層的小蛇。
在贊美詩集旁邊,有一本講述祈禱時辰的精致小冊子,顯然是不久前才繪制完的,版面令人難以想象的小,我簡直可以把它攥在手心里。字體很小,頁邊的圖案不能一下子看清楚,得湊近細看才顯出全部的美(你一定會納悶,繪制者是采用了什么超凡的工具,才在那么有限的空間里勾勒出如此生動的圖案來的)。整本書的所有頁邊都畫滿了微型的小圖案,簡直就是自然的發揮,從字母的結尾處巧妙地延伸出來:美人魚、奔跑的鹿、吐火的怪獸、無臂的人體上身,它們像蚯蚓一樣蜿蜒盤繞在書本頁面的周邊。書中有一處,在不同的三行中重復了三個“圣潔的,圣潔的,圣潔的”,你可以看到三只長有人頭的野獸,其中兩只相互親吻,一個俯著身子,一個仰著腦袋,如果你不相信其中所蘊含的深義,你會毫不遲疑地判定那是猥褻的畫面,盡管不很清晰。
我一頁頁看著,心里既默默地欽佩,又忍俊不禁,因為那些圖像太有趣了,盡管圖案是對圣書的評注。威廉修士微笑著一一細看,并且評價說:“在我們島國,人們把它們稱之為狒狒?!?/p>
“在高盧,人們管它們叫黃狒狒。”馬拉希亞說道,“阿德爾摩正是在貴國學的手藝,盡管后來他也在法國學習過。狒狒,也就是非洲的猴子。一個顛倒了的世界,在那里,房子矗立在尖塔頂上,大地在天空之上?!?/p>
我想起在家鄉聽到過的一些方言詩句,忍不住順口背誦出來:
面對一切奇異的景觀,
人們啞口無言,
大地在天空上面,
這無疑被視為奇觀。
馬拉希亞接著背誦了一段,是同一篇詩里的:
大地在上面,
天空在下面,
這無疑是奇觀中之奇觀。
“你真行,阿德索,”藏書館館長繼續說道,“實際上,這些圖像是在告訴我們那個乘坐藍色天鵝才能抵達的地方,在那里,兀鷹在小溪里釣魚,熊在空中追逐老鷹,龍蝦與鴿子比翼齊飛,三個掉入陷阱的巨人被一只公雞啄食?!?/p>
一絲淡淡的微笑掠過他的嘴角,那些怯生生地聽著這番談話的僧侶們也開心地笑了起來,好像他們一直在等待館長的認可。但是,當僧侶們繼續笑著贊美阿德爾摩的技藝,競相指著那些奇異的畫作時,他的臉卻陰沉下來。眾人的笑聲未落,一個莊重而又嚴厲的聲音從我們背后傳來。
“此處不宜空談和嬉笑?!?/p>
我們回頭去看。說話的是一位因年老而微微駝背的年長修士。他全身雪白,我說的不僅僅是皮膚,連面容和眼球也泛白。我發現他是個盲人。盡管歲月的重負壓彎了他的身軀,他的聲音依然威嚴,四肢依然有力。他凝視著我們,好像他看得見,而且我接著看他的言談舉止,好像他仍具視覺能力。他說話的語調儼然是個有先知先覺天賦的人。
“在您面前的是位德高望重的人,”馬拉希亞指著這位新來的老人對威廉說道,“他就是布爾戈斯的豪爾赫。在這座修道院里,除了格羅塔菲拉塔的阿利納多以外,他是最年長的,許多僧侶都私下向他告解自己的罪孽,以解除精神的重負?!闭f完他就轉向老人,說道,“站在您面前的是我們的貴客,巴斯克維爾的威廉修士。”
“希望我的話沒有讓您動氣,”老人用唐突的口吻說道,“我聽見有人在為可笑的事情發笑,所以我提醒他們遵循我們教規的一條戒律。正如贊美詩集的作者所說,要是修士許下了愿保持沉默,那他就得忌諱善意的言談,更得回避邪惡的言談。就如同有邪惡的言論存在一樣,世上也有邪惡的形象存在。那些形象扭曲了上帝創造物本來的形象,展現與原本世界,與現在、過去、將來,與直到世界末日的世世代代出現過的或將會出現的世界完全相反的世界。但你們來自另一個修會,聽說在那里,即使對于最不成體統的行為也是等閑視之的?!彼f的就是本篤會指責阿西西的方濟各會的出格言行,或許也指各種類型的托缽僧和屬靈派的奇談怪行,就是方濟各會中最新分離出來的那些令人窘困的尚處在萌芽狀態的分支。但是威廉假裝沒有領會他的影射。
“頁邊的圖案常常引人發笑,但有教誨人的作用,”他回答說,“就像我們在布道中,為了激發虔誠的信徒們的想象力,必須引入不乏道德內容的軼事奇聞,插圖也是這樣,得不介意用這些看似無稽之談的東西。每一種善行和罪孽,都可以從動物中找出例證,而動物形體則能展現人類塵世。”
“噢,是的,”老人不帶笑容地譏諷道,“每一個圖像都能啟迪人的美德,哪怕讓上帝杰出的造物頭朝下變為笑柄。上帝的圣言也通過彈七弦琴的驢子、用盾牌耕作的貓頭鷹、獨自套在犁把上的耕牛、逆流而上的河流、著火的大海、當隱士的狼來演示!你帶著牛去狩獵兔子,讓貓頭鷹教你學語法,讓狗去捉跳蚤,讓獨眼龍去看著啞巴,讓啞巴去要飯,讓螞蟻生出一頭牛犢,讓烤雞凌空飛翔,讓屋頂上長出蛋糕,讓鸚鵡教授修辭學,讓母雞使公雞受精,讓牛車駕駛公牛,讓狗睡在床上,讓所有的人都頭朝下行走!這些無稽之談的圖案想說明什么呢?一個與上帝創立的世界完全顛倒和相反的世界,卻借口是為了傳授神的訓示!”
“但古希臘雅典最高法院的法官教導說,”威廉謙卑地說道,“上帝只能通過最畸形的東西被認知。圣維克托的雨格提示說,相似的東西越是變成相異的東西,就越能在恐怖和不成體統的形象遮掩下向我們揭示真理,而想象力就越是不會在肉欲的享受中磨滅,從而不得不去探索隱藏在猥褻形象下面的奧秘……”
“我知道這類論題!而且我羞愧地承認,當克呂尼修會的院長們和西多會斗爭的時候,這也是我們教會的主要論題。不過圣伯爾納說得對,代表惡魔和大自然載體的人類,通過形象和謎語來揭示上帝的創造物,卻欣然揭示他所創造的惡魔可怖的本性,并以其恐怖為樂,從中得到愉悅,他們就只能通過那些恐怖的形象看到事物的真相。你們還有視力,只需看一看我們庭院的柱頭,”他用手指著窗外的教堂,“在專心致志地默禱著的僧侶們的眼前,那些可笑的魔鬼形象,那些變態的豐腴的體態,那些奇形怪狀的圖像,那些骯臟的猴子,那些獅子,那些人首馬身的怪物,那些嘴長在肚子上、僅有一只腳、耳朵像風帆的半人半獸的怪物,究竟意味著什么呢?那些身上長有斑點的老虎,那些搏斗中的武士,那些吹著號角的獵人,那些一身多頭和一頭多身的怪物,究竟意味著什么呢?還有長著蛇尾的哺乳動物,長著哺乳動物腦袋的魚,這里有一只前看像馬,后看像羊的動物,那里有一匹頭上長角的馬,不一而足。如今,僧侶們更喜歡看大理石上面的雕像,而不是讀手稿;與其默想上帝的法則,還不如欣賞前人的杰作。羞愧呀!瞧你們那貪婪的眼睛和你們的微笑!”
老人停住不說了,氣喘吁吁。我欽佩他的記憶力,盡管他也許已失明多年,可仍然記得他跟我們談的那些邪惡的形象,以至于我懷疑他當時見到的那些圖像是不是對他太具誘惑力了,不然在描述它們的時候為什么還那么有激情。不過我也正是常常在最有道德修養的圣人所寫的那些篇章里,發現那些罪惡的最誘惑人的畫面,盡管他們在書中是批判和譴責那些罪惡的。這就表明這些圣人有渴望證實真理的熱忱,他們出于對上帝的愛,毫不遲疑地揭開罪惡誘惑人的外衣,使人們更好地識破邪惡所用的種種伎倆。豪爾赫的話確實激勵了我,使我特別想看看庭院柱頭上的那些老虎和猴子的圖案,這之前我還未曾欣賞過。但是豪爾赫卻打斷了我的思路,他又以比較平靜的口吻說道:
“我們的主沒有必要用這些扭曲的東西來指引我們走上正道。在他教誨人的格言中沒有任何引人發笑和令人恐怖的東西。你們現在痛悼阿德爾摩的死,恰恰相反,他對他所繪制的妖魔鬼怪是那么陶醉,以至于看不到他所描繪的具體事物的最終形象。他沿用了一切魔鬼般恐怖的手法,我說的是一切手法,”他的聲音變得莊重而具有威懾力,“因此上帝懲罰他?!?/p>
在場的人一陣沉默,氣氛凝重。薩爾維麥克的韋南齊奧大膽地打破了沉默。
“尊敬的豪爾赫,”他說道,“您的崇高品德使您有失公道。阿德爾摩死去的前兩天,您也出席了一場就在這繕寫室里舉行的學術性辯論。當時阿德爾摩曾擔心他那種藝術,雖然旨在頌揚上帝的榮耀,但不介意描繪妖魔鬼怪和奇形怪狀的圖像,能否有助于讀者對天國事物的了解。威廉修士剛才提到了古希臘雅典大法院的法官,有關借助扭曲的形象來認識事物的論點。而阿德爾摩那天引用了另一個更高的權威,阿奎那博士的論證。他說,用污穢卑賤的軀體圖像比用高貴的軀體圖像能更好地詮釋神圣的事物。首先是因為人的心靈更容易擺脫謬誤;很顯然,事物的有些特征實際上是不可能依附在神圣的東西上的。倘若用高貴的有形物體來表示神圣的東西,就會令人產生疑惑。其次,這種表現方式更適合我們塵世對上帝的認知。事實上,上帝在表現‘非我’的時候比表現‘真我’更加真實,因此,離上帝最遠的類似的事物更容易引導我們準確認識他,因為這樣,我們就知道上帝是高于我們的言談思維的。最后,這樣可以更好地讓上帝創導的圣潔避開卑劣者的耳目??偠灾?,那天我們研討的是有關以怎樣的方式來發現真理,即如何通過令人驚訝的、詭譎的和謎一般的手法來表現真理。我還提醒他說,在偉大的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我找到了這方面相當精辟的論述……”
“我不記得了,”豪爾赫生硬地打斷了他的話,“我年歲太大了,記不得了。也許我過于嚴厲。現在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您怎么不記得了呢?太奇怪了。”韋南齊奧堅持道,“那是一場很有意思的學術討論,本諾和貝倫加也發言了。討論的內容是探索詩人情有獨鐘的暗喻、雙關語和謎語是不是會以一種新的方式引導我們思索,當時我說這也是智者所應該具有的一種美德……當時馬拉希亞也在場……”
“倘若尊敬的豪爾赫真記不得了,那就看在他年事已高和心智疲憊的分兒上原諒他吧……誠然,平時他的思維總是那么活躍?!币晃宦犞@番討論的僧侶插話了。這話是以十分激動的語氣說的,至少開始的時候是這樣,因為說這話的人發現自己說到這位老人年事已高要別人原諒的時候,實際上反而暴露了老人的虛弱,所以他后來對自己插話時的沖動情緒有所收斂,到最后簡直變成了低聲的道歉。插話者是藏書館館長助理,阿倫德爾的貝倫加。他是一位面色蒼白的年輕人,當我注意觀察他的時候,不由得想起烏貝爾蒂諾對阿德爾摩的一番描述:他好像有一雙蕩婦的眼睛。在眾目睽睽之下,貝倫加把雙手的指頭絞在一起,像是為了抑制內心的緊張。
韋南齊奧的反應卻不同凡響。他望了貝倫加一眼,后者當即低下了頭?!昂冒?。兄弟,”他說道,“如果記憶力是上帝的恩賜,那么忘卻的能力也同樣是值得稱道的,也應該受到尊重。不過,我尊重我談及的年長兄弟的健忘能力。我本指望對圍繞這個問題所討論的事情,你的記憶是比較清晰的,當時我們都在這里,跟你的一位最親密的朋友在一起……”
我不能確定韋南齊奧是否在“最親密的”一詞上加強了語氣。我發現當時在場的人都顯得很尷尬,這是事實。他們每個人都朝不同的方向看,沒有人看滿臉通紅的貝倫加。馬拉希亞立刻用權威的口吻插話說:“您過來,威廉修士,”他說道,“我讓您看另外一些有意思的書籍。”
人群散了。我瞥見貝倫加掃了韋南齊奧一眼,目光里充滿了怨恨,作為回敬,韋南齊奧也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以示無聲的挑戰。而我呢,見到老豪爾赫就要走了,一種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便俯身去吻他的手。老人接受了我的吻,摸了摸我的頭,問我是誰。當我向他說出我的名字時,他臉上神采飛揚。
“你有一個了不起的美麗名字。”他說道,“你知道蒙梯艾-盎-德爾的阿德索嗎?”他問道。我坦誠地說不知道。于是,豪爾赫接著說:“他是《評敵基督》一書的作者,那是一本令人恐怖的書。在書中他預言了將來會發生的事情,但他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p>
“那本書是在千禧年之前寫成的?!蓖f道,“而書中預言的事情并沒有發生……”
“只有那些有眼無珠的人看不見,”瞎眼的老人說道,“敵基督所走的路是平緩而又曲折的。他會在我們沒有預想到的時候來臨,并不是因為傳道者測算有誤,而是因為我們沒有識破他使用的手腕?!比缓笏涯樲D向大廳,高聲大喊,繕寫室的拱頂也發出巨大的回響:“他就要來了!別再浪費最后的日子,別看著花斑獸皮、卷曲著尾巴的惡魔笑了!別浪費最后七天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