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生命的贊歌,無聲的歡樂(1)

  • 世界最美的散文
  • 南懷蘇
  • 5112字
  • 2014-01-20 17:19:45

生命像一面鏡子,對著它皺眉,它回我們以皺眉,當我們對著它微笑的時候,它回我們以微笑。生命又像單行道,沒有回頭的機會。生命像畫布,全靠自己揮灑。莎士比亞說:“人生如戲,生命是舞臺,每個人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且讓每個人都好好走過有意義的一趟。”

生命就像一片荒地,神秘,遼遠,寂靜,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拓荒者,撒下不同的種,采擷不同的果。走著,跳著,唱著,笑著,哭著,躊躇著,嘆息著,有人青春作伴,萬水千山,鏗鏘同行;有人孑然一身,天涯海角,寂寞游吟;有人茍且偷生,甘當傀儡,貽誤一生。開荒的使命是天賦的榮耀,唯有自己才能完成。敬畏生命,熱愛生活!

世界最美的散文第一輯 生命的贊歌,無聲的歡樂

人生的真諦/【美國】亞歷山大·辛德勒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辛德勒(1925—2000),美籍猶太人。曾任美國猶太人聯合會主席。

人生的藝術,只在于進退適時、取舍得當。因為生活本身即是一種悖論:一方面,它讓我們依戀生活的饋贈;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們對這些禮物的最終棄絕。正如先師們所說:人生一世,緊握雙拳而來,平攤雙手而去。

最近的一件事又啟發了我。一天早上,我住在醫院,得去對面病區接受幾個輔助檢查,于是我坐輪椅穿過一個院落。一出病房,迎面的陽光震撼了我的整個身心,我所有的感受只有太陽的光輝。多么美好的陽光啊——那樣溫煦,那樣明亮,那樣輝煌!我留神看了看,是否還有人欣然沉醉于這金光燦爛之中?沒有,人人都來去匆匆。我想到了自己平時也是如此,總是沉湎于日常事務之中,而對大自然出現的勝景則全然無動于衷。

這一經歷所導致的頓悟,其實與這經歷本身一樣,是極普通的:生活的饋贈是珍貴的,只是我們對此留心甚少。由此可知,人生真諦的要旨之一,乃是告誡我們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致忽視了生活的可嘆可敬之處。虔誠地等待每一個黎明吧!擁抱每一個小時,抓住寶貴的每一分鐘。

執著地對待生活,緊緊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過死,松不開手。人生這枚硬幣,其反面正是那悖論的另一要旨:我們必須接受“失去”,學會怎樣松開手。

這種教誨確實不易接受。尤其當我們正年輕的時候,滿以為這個世界會聽從我們的使喚,滿以為我們用全身心的投入所追求的事業一定會成功。而生活的現實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們面前——于是,這第二條真理雖是緩慢的,但也是確鑿無疑地顯現出來。

我們在經受“失去”中逐漸成長,經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只是在失去娘胎的保護才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獨立地生活;而后又要進入一系列的學校中學習,離開父母和充滿童年回憶的家庭;結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又只能看著他們遠走高飛。我們要面臨雙親的謝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對自己經歷的逐漸衰退;最后,我們要面對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們過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夢都將化為烏有!

但是,我們為何要臣服于生活的這種自相矛盾的要求呢?

明明知道不能將美永久保持,可我們為何要造就美好的事物?我們知道自己所愛的人早已不可企及,可為何要讓自己的心充滿愛戀?要解開這種悖論,必須尋求一種更為寬闊的視野,透過通往永恒的窗口來審度我們的人生。一旦如此,我們即可醒悟:盡管生命有限,而我們在世上的“作為”卻為之織就了永恒的圖景。我們建造的東西將會留存久遠,我們自身也將通過它們得以久遠地生存。我們所造就的美,不會隨我們的湮沒而泯滅。我們的雙手會枯萎,我們的肉體會消亡,然而我們所創造的真、善、美則將與時間同在、永存而不朽。這是創造的永恒,也是人生的真諦。

心路花語

人生的真諦即“隨”:隨不是隨便,而是順其自然,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而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慌亂、不忘形;隨不是隨便,而是一種自在的把握,在若有若無之間,把握住萬物的根本。

生命的召喚/【美國】惠特曼

◎作者簡介

惠特曼(1819—1892),美國詩人、人文主義者,其代表作品是詩集《草葉集》。

人生和愛情一樣,不會自己滋長,必須先給予而后才有發展。給予越多,生命便越豐富。

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毀棄他人。互相幫助能使人奮發向上,互相抱怨會使人退縮不前。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影響,就像陽光與寒霜對田野的影響一樣。每個人都隨時發出一種呼喚,促使別人榮辱毀譽、生死成敗。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做蜘蛛網。他說:“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對他人的熱愛、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動一個大蜘蛛網。我影響他人,他人又影響他人。巨網振動,輾轉波及,不知何處止、何時休。”

有些人專會鼓吹人生沒有意義、沒有希望。他們的言行使人放棄、退縮或屈服。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自己受了委屈或遇到不幸;但不論原因如何,他們孤僻冷淡,使夢想幻滅、希望成灰、歡樂失色。他們尖酸刻薄,使禮物失值、成績無光、信心瓦解,留下來的只是恐懼。

這種人使人覺得沒有辦法應付人生,從而灰心喪氣、自慚形穢、驚慌失措。而我們可能又會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別人。因為我們受了委屈,一定要向人訴苦。

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勵別人奮發,令人難以忘懷的人又怎樣呢?和這些人在一起,會感到朝氣蓬勃、充滿信心,他們使我們表現才能、發揮潛力、有所作為。

我們誰不愿像他們,使別人的生命之火燃燒?最重要的是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熱愛生命,是否具有活力。熱愛生命的人才能與他人分享。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熱情,應該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也應該同樣尊重別人的意志。我們應當了解別人的生活和理想與我們不同,應當傾聽別人的訴說,找出他們的長處,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并讓它繼續生長。任何生物都要生長。生長是生命的過程——生命是棵生長著的樹,不是毫無生機的雕像。

是的,人的一生非常曲折,甚至艱辛。但前途無窮,富有生機,充滿機會。那些有希望的人都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力,便也使他人分享了你的活力。有給予,必有報答。人生和愛情一樣,不會自己滋長,必須先給予而后才有發展。給予越多,生命便越豐富。

心路花語

每個生命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在人生這個蜘蛛網上,他人生命的善意與溫度時時影響著我們,我們的也一樣。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別人,給人以奮進的力量,這是一種生命的召喚。

要使生命越來越豐富,就要懂得給予。給予,是最大的回報。你所能給予別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擁有的也就越多。這樣你才不會成為一個吝嗇而貧窮的人,才不會產生一種恐懼:“我或許會失去越來越貧瘠的生命。”

生命的五種恩賜/【美國】馬克·吐溫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現實主義作家。著有《湯姆·索耶歷險記》、《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等。

在生命的黎明時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帶著她的籃子跑來,對少年說:“這些都是禮物,挑一樣吧,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擇!因為,這些禮物當中只有一樣是寶貴的。”

禮物有五種:名望、愛情、財富、歡樂、死亡。少年迫不及待地說:“無需考慮了。”他挑選了歡樂。

他踏進社會,尋歡作樂,沉湎其中。可是,每一次歡樂到頭來都是短暫、沮喪、虛妄的。它們在行將消逝時都嘲笑他。最后,他說:“這些年我都白過了。假如我能重新挑選,我一定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仙女出現了,說:“還剩四樣禮物。再挑一次吧!哦,記住——光陰似箭。這些禮物當中只有一樣是最寶貴的。”

這個男人沉思良久,然后挑選了愛情。他沒有覺察到,仙女的眼里涌出了淚花。

好多好多年以后,這個男人坐在一間空屋里守著一口棺材。他喃喃自忖道:“她們一個個拋下我走了。如今,她——最親密的,最后一個——躺在這兒了。一陣陣孤寂朝我襲來。為了那個滑頭商人——愛情——賣給我的每小時歡娛,我付出了同樣多個小時的悲傷。我從心底里詛咒它呀!”

“重新挑吧,”仙女道,“歲月無疑把你教聰明了。還剩三樣禮物。記住——它們當中只有一樣是有價值的,小心選擇。”

這個男人沉吟良久,然后挑了名望。仙女嘆了口氣,揚長而去。

好些年過去后,仙女又回來了。她站在那個在暮色中獨坐冥想的男人身后。她明白他的心思:“我名揚全球,有口皆碑。對我來說,雖有一時之喜,但畢竟轉瞬即逝!接踵而來的是忌妒、誹謗、中傷、嫉恨、迫害,然后便是嘲笑,這是收場的開端;一切的末了,則是憐憫,它是名望的葬禮。哦,出名的辛酸和悲傷啊!聲名卓著時遭人唾罵,名聲狼藉時受人輕蔑和憐憫。”

“再挑吧,”這是仙女的聲音,“還剩兩樣禮物。別絕望!從一開始起,便只有一樣東西是寶貴的。它還在這兒呢!”

“財富——即是權力,我真是瞎了眼呀!”那個男人說道,“現在,生命終于變得有價值了。我要揮金如土,大肆炫耀。那些慣于嘲笑和蔑視我的人將匍匐在我腳前的污泥中。我要用他們的忌妒來喂飽我饑餓的心靈。我要享受一切奢華、一切快樂,以及精神上的一切陶醉、肉體上的一切滿足。這個肉體人們都視為珍寶。我要買,買!遵從,崇敬——一個庸碌的人間商場所能提供的人生種種虛榮享受。我已經失去了許多時間,在這之前,都作了糊涂的選擇。那時我懵然無知,盡挑那些貌似最好的東西。”

短暫的三年過去了。一天,那個男人在一間簡陋的頂樓里瑟瑟直抖。他憔悴,蒼白,雙眼凹陷,衣衫襤褸。他一邊咬嚼一塊干面包皮,一邊嘀咕道:“為了那種種卑劣的事端和鍍金的謊言,我要詛咒人間的一切禮物,以及一切徒有虛名的東西!它們不是禮物,只是些暫借的東西罷了。歡樂、愛情、名望、財富,都只是些暫時的偽裝。它們永恒的真相是——痛苦,悲傷,羞辱,貧窮。仙女說的對。她的禮物之中只有一樣是寶貴的,只有一樣是有價值的。現在我知道,這些東西跟那無價之寶相比是多么可憐卑賤啊!那珍貴、甜蜜、仁厚的禮物呀!沉浸在無夢的永久酣睡之中,折磨肉體的痛苦和咬嚙心靈的羞辱、悲傷,便一了百了。給我吧!我倦了——我要安息。”

仙女來了,又帶來了四樣禮物,獨缺死亡。她說:“我把它給了一個母親的愛兒——一個小孩子。他雖然懵然無知,卻信任我,求我代他挑選。你沒要求我替你選擇啊!”

“哦,我真慘啊!那么留給我的是什么呢?”

“你只配遭受垂垂暮年的反復無常的侮辱。”

心路花語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載不動太多的物欲和虛榮,要想使之在抵達彼岸時不在中途擱淺或沉沒就必須輕載,只取需要的東西,把那些應該放下的“堅果”果斷地放下。

遺囑/【俄國】果戈理

◎作者簡介

果戈理(1809—1852),俄國19世紀前半葉最優秀的諷刺作家、諷刺文學流派的開拓者、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死魂靈》、《欽差大臣》。

現在我的神志完全清醒,思考能力健全,特立遺囑如下:

(1)我的遺體如尚未出現明顯的腐敗跡象,不可埋葬。我提出這一點,是因為我的病中曾經有過生命暫歇的時刻,心臟和脈搏都停止過跳動……我一生中親眼見過許多悲慘的事件是由于我們不加詳察而草率從事所造成的,甚至在喪葬一事上也是如此,因此我在遺囑一開始時就鄭重地提出這一點,是希望我死后的聲音也許能夠提醒大家辦事要細致謹慎。我的身體埋入土內即可,無須選擇安葬的地點,遺骸聽其自然,不必過問;以后有誰偶然注意到腐爛的尸體,那已非我所有,他向咀嚼腐肉的蛆蟲致敬,是會羞愧難當的。我請求為我的靈魂多作認真的祈禱;也不要舉行任何葬禮,用我的名義邀請幾位無以為食的人吃一頓便餐即可。

(2)不要為我建立紀念碑,也不要考慮諸如此類與基督教徒不相稱的無聊的舉動。親友之中有誰真正愛惜我,他應該為我建立另一種紀念碑,即在他自己身上以他那貫徹一生事業的不可動搖的堅定意志和周身奮發蓬勃的朝氣為我建立紀念碑。有誰在我死后成長發展,精神境界比我在世時有了提高,那就表明他以前是真正地愛我,是我的朋友,這也是為我建立了紀念碑。因為無論我的力量多么薄弱、微不足道,我始終在鼓勵朋友們;而近年來與我結交的人,從沒有見過我在憂愁和悲傷的時刻垂頭喪氣,盡管我的日子過得并不愉快,我的苦悶不比別人少——他們之中如有人在我死后考慮我對他說的每一句話,重讀一年前寫給他的每一封信,就讓他去回想這一點吧!

(3)我要求大家不要為我哭泣,有誰認為我的去世是什么重大的損失或全民的損失,他的靈魂是要受到譴責的。假如我幸而做過一點有益的事、開始真正按我的本分盡我的職責,又假如死神在我的事業開始之初把我帶走,而我這一事業并非為了博取某些人的歡心,而是真正為眾人造福——即使如此,也不應該為此徒然悲傷。假如死去的不是我,而是俄國當今局勢中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那么生者之中也不應該有任何人為此而頹喪,因為過早被捉去的人即使是大家所不可或缺的,這也表示上天發了怒,使用這種辦法奪去能幫助別人向那召喚我們的目標前進的工具和手段是公正的。任何時候遇到突如其來的損失,我們都不應當悲觀,而要嚴格地反省自己;不要去考慮別人和整個世界的黑暗,要反省自身的黑暗。靈魂中的黑暗是最可怕的。但是直到鐵石心腸的死神站在面前時才看清它,這是什么緣故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綦江县| 内丘县| 皋兰县| 凌海市| 泾川县| 宁陵县| 靖宇县| 烟台市| 福海县| 泸州市| 通榆县| 独山县| 湖口县| 屏山县| 西青区| 吴堡县| 乐都县| 收藏| 南城县| 雷波县| 景宁| 进贤县| 潢川县| 汝南县| 武城县| 合川市| 黔西县| 越西县| 焦作市| 麻栗坡县| 南岸区| 龙泉市| 汪清县| 东乌| 富蕴县| 夹江县| 延津县| 盐源县| 恩平市|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