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楊炯

詩人名片

楊炯(650-692)

籍貫: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縣)人。

作品風格:文風雄健,有氣魄

個人簡介:高宗顯慶六年(661),楊炯被舉為神童,在上元三年(676)他考科舉及第被授予校書郎,年僅十一歲。永隆二年(681)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但因恃才傲物,武則天當政時的垂拱元年(685),楊炯被降為梓州司法參軍。如意元年(692)改任盈川縣令(今四川筠連縣),卒于任所。所以,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他是初唐四杰之一,擅長寫五律。和其他三杰一樣,主張詩文風格“雄健”、“骨氣”,反對齊梁時宮體詩的綺靡詩風。有詩文《楊盈川集》流傳于世。

從軍行①

楊炯

烽火照西京②,心中自不平③。

牙璋辭鳳闕④,鐵騎繞龍城⑤。

雪暗凋旗畫⑥,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⑦,勝作一書生。

【注】

①《從軍行》:漢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內容多寫軍隊的戰斗生活。

②烽火:古代邊防軍事通報信息的信號。從邊境到內地,沿途建筑烽火臺,在臺上放置干柴,一旦發現敵情就在臺上點火來報警。并根據敵情的緩急,點燃不同的炬數。照西京:指報警的烽火照到了長安,這暗示著敵情非常嚴重。西京,指長安。

③不平:無法平靜。

④牙璋:一種調兵的符牒。由凹凸兩塊組成,朝廷和主帥各拿一個,兩個相合的地方為齒狀,所以成為牙璋。在這里用牙璋代指奉命出征的將帥。鳳闕:是漢代的宮闕名。漢武帝建設的建章宮上裝飾有銅鳳,所以稱為鳳闕。后來以此泛指帝王宮闕。

⑤龍城:是匈奴名城,漢時匈奴大會祭天的地方,故址在今蒙古國鄂爾渾河東。這里泛指敵方要塞。

⑥凋:原意指草木凋零,這里指失去了鮮艷的顏色。

⑦百夫長:泛指低級武官。

從軍行

【賞析】

根據《舊唐書·高宗紀》中記載,此詩記錄的是永隆二年(681),西北突厥部族進軍唐朝固原、慶陽一帶地區,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征這一事件。描寫了一個年輕的讀書人從軍征戰邊塞的整個過程。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意思是邊防的烽火已經照耀到了京城,我心中因此難以平靜。這兩句交代了事件的背景。這里詩人沒有直接形容邊境緊急情況,而是通過“烽火”這一事物表現了邊防的緊急。并且后邊用一個“照”字突出了這種緊急氛圍。因為“烽火”的原因,引起了年輕人強烈的愛國熱情,心中一時難以平靜,希望征戰疆場,保家衛國。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這首詩短短四十字,主要抓住邊防緊急、辭京、到達邊境、征戰沙場這幾個環節的關鍵片段,完整地寫出了一個書生參戰過程,并將戰士內心保家衛國的愛國熱情表現得淋淋盡致。整首詩語言凝練,節奏明快,感情充沛,激情豪邁。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不僅句子和句子之間對仗,而且,同一句子中,詞語和詞語之間也有對仗。使整首詩節奏感強并交代的是軍隊奉命征戰,軍隊迅速地到達了前線,包圍了匈奴?!把黎稗o鳳闕”寫得非常莊嚴、隆重,表現了出征將士身擔重責,內心懷有崇高的使命感?!拌F騎繞龍城”中的“鐵騎”突出了軍隊的強大,充滿戰斗力。這里的“龍城”并不單指這個地方,而是泛指敵人所在地,這個詞語烘托了戰爭氣氛。“繞”字寫出了當時戰場上的形勢。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這寫的是軍隊作戰中的情況,大雪彌漫,天空黯淡,軍旗因此變得不再鮮艷,狂風呼嘯和戰鼓聲摻雜在一起。這兩句詩一句是從視覺上,一個是在聽覺上描繪了戰場上情況,“雪暗”、“風多”交代了戰場上的惡劣環境?!暗颉焙汀半s”烘托了當時戰場上激烈的戰場氛圍。而“旗”和“鼓”表現了將士們奮勇殺敵、英勇無畏的英雄風貌。

最后兩句“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敝笔阈匾?,抒發從軍的書生甘愿投筆從戎,征戰沙場、保家衛國的豪情。很有氣勢。初唐時,文壇上依然有濃重的綺靡之風。而楊炯這首詩能寫得如此豪邁、雄健,堪稱是對詩風的開拓和創新。

后人點評

《唐詩廣選》蔣正舒曰:“三四句實而不拙,五六句虛而不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城市| 留坝县| 洪洞县| 藁城市| 吴堡县| 朝阳市| 曲麻莱县| 平度市| 广汉市| 舟曲县| 杭锦旗| 雷山县| 东台市| 鄱阳县| 彰化县| 汝阳县| 同江市| 丽水市| 崇州市| 会东县| 本溪| 克山县| 通许县| 吉安县| 醴陵市| 衡南县| 重庆市| 甘德县| 绵阳市| 清流县| 黄浦区| 丹棱县| 罗山县| 洪泽县| 桑日县| 龙川县| 花莲市| 宁波市| 稻城县| 湖州市|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