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軌跡:歐洲國家早期的殖民活動

人類文明在交流和碰撞中交替更迭。雖然一些領域看似平淡無奇,但在人類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文明之光依舊熠熠生輝。早期人類之間的差異并不明顯,但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其差異自然顯現。人類離開中亞的棲息地,前往其他區域定居。海洋與陸地交匯,新大陸與島嶼碰撞,人類開始逐漸形成不同種族,在世界各地或落地生根,或東遷西徙,或日趨消亡。在黃河長江流域、恒河平原、幼發拉底河谷地、地中海東部沿岸、尼羅河谷地等地形成了人類文明的中心。人類定居在這些地方,以農業和初級手工業為生。后來,勞動和法律衍生出了社會關系,繼而形成國家雛形。與此同時,許多地區仍處在部落時代或游牧時代。當生活在文明中心的人們忙著耕作、興建城市和廟宇時,其他地方的文明卻停滯不前。居住在亞洲地勢較高地區的韃靼人攻城略地,隨后銷聲匿跡。澳大利亞土著、南非霍屯督人和布須曼人,以及黑人部落一直處在動蕩不安中,止步不前。中國文明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影響不容忽視,而且其早期的影響遠大于后期。在歐洲國家逐漸形成的幾個世紀中,中國的影響力并沒有輻射到西方。印度與歐洲之間的屏障逐漸消失,英印關系日益緊密,影響深遠。棲居在尼羅河谷地、幼發拉底河谷地和腓尼基沿岸的民族與英國唇齒相依,為英國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回顧歷史,從尼尼微、巴比倫、提爾、波斯,到希臘的城市、群島和殖民地,再到勢力范圍波及西亞、南歐和北非的羅馬帝國,人類文明日趨融合,文明中心向北部和西部緩慢推移,直至喀爾巴阡山和大西洋之間的陸地。與人類文明社會相似的初級文明社會逐漸形成。

韃靼人

英國殖民者與澳大利亞土著

霍屯督人

布須曼人

波利尼西亞人

當今世界種族繁多,而且各種族間息息相通。四億中國人、三億印度人和三億歐洲人生生不息。散居的馬來族、非洲部落和波利尼西亞人被歸為一類。在世界文明的變遷歷程中,歐洲歷史獨樹一幟。早期人類發現溫帶地區的自然環境更適宜居住,因此,在這些地方頻繁活動。黑格爾曾說:“人類歷史的真正舞臺在溫帶地區。”如果沒有英國的保護,居住在熱帶地區恒河谷地的民族可能會一直受制于阿富汗和尼泊爾的高山民族。高寒地區健壯的游牧民族經常侵略、盤剝弱小民族,但其盛景猶如曇花一現。歐洲文明在人類宜居的溫帶地區快速發展,并通過人類活動傳播到了其他地區。凱爾特人和皮拉斯基人盤踞歐洲、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半島、撒拉遜人征服北非等活動影響深遠。歐洲擴張是人類尋找棲居地的最后一項偉業,其影響如下:


一、探索地球的形狀、水陸比例、山脈、島嶼、河流等。通過這些地理探索,人類完成了對地球的測量。

黑格爾(1770—1831)

二、提升改造自然的能力。航海業將海洋變成公路,蒸汽機縮短了空間距離,電力解決了時間問題。

三、對人類的科學認識逐漸統一。雖然人類起源和人類命運的一致性都遭到過質疑,但科學與歐洲感傷主義都體現了人性的統一。

四、自由靈活的商業活動與產業組織為人類提供了物質基礎,人類在地球上自由行動,并以資本的形式享用物質資料。

五、自然科學雖然門類繁多、特點各異,但各研究領域都探索出了具有終極性的真理。知識具有世界性,科學屬于全人類,文學因源于生活而顯得豐富多彩,藝術需要百花齊放,道德流派也異彩紛呈,只有自然科學能夠認識規律、揭示真理。

六、超越民族、國家和語言的宗教本質日益顯現出來。深愛至高無上,欲望豐富多樣。宗教信條針對人性的種種特點,數以千計的信徒置宗教于國家之上,投身信仰與希望之中。


現在,各民族逐漸融合,世界相對和平,人類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都市| 惠东县| 百色市| 泗阳县| 平果县| 碌曲县| 岢岚县| 彭泽县| 海丰县| 织金县| 剑川县| 贵南县| 三江| 论坛| 门源| 通河县| 东宁县| 石台县| 利津县| 慈溪市| 武强县| 永寿县| 太和县| 勃利县| 改则县| 前郭尔| 托克逊县| 高尔夫| 贺州市| 河曲县| 屯昌县| 白玉县| 大港区| 浦县| 凉山| 磐安县| 玛纳斯县| 海原县| 云霄县| 彩票|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