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別多時
- 本宮只想做寵后
- 鐵腕
- 3186字
- 2020-07-20 19:40:42
其實王安石的回信中,還提到,這段婚姻本已無可奈何,是以自己今后為了不辜負更多女子,這一生絕不納妾。高容容讀罷王安石的信,不禁想到,自己上大學時,曾經是哪個教授講過的:王安石這人極有意思,做官清廉不說,平時個人衛生也不大注意,而且,不同于別的北宋官員,一生不納妾!講到此,教授又意味深長地添加了一句,同學們,司馬光也是如此哦?
高容容想到此,不由地苦笑了起來,這個王安石倒是記載和史書不差。不過……司馬光日后也是不納妾的?高容容不由意興闌珊起來,如果司馬光以后也成家的話,是不是也是如此?她想著不禁又搖起了頭,不過想到他那個兒子司馬康,卻又不得不信,史上記載,司馬光卻是有一個兒子叫做司馬康的,只是她穿越了一回才知道,原來司馬康并不是司馬光的親生子!那么,還有多少事兒是不同的呢?
高容容來到御花園,到了一處池子內,冬季雖然到了,可是這池子里的兩只仙鶴,卻是一點兒不怕冷!他么伸著長長的脖子,在這池子里一啄一啄的,似是在尋找小魚小蝦!高容容便命宮女退下,自己一個人站在池子邊,看著仙鶴。她只是想這樣坐著,來排遣心中說不來的郁結之氣。除此之外,別無他想。看著這兩只仙鶴還在努力地尋食,高容容不僅對他們心生了同情之心,便命宮女去端些魚食,自己親自喂它們。過了一個時辰,忽聽身后一宮女回道:“太后,蘇軾蘇學士已然到了宮中,他說要面見太后!”高容容聽了,便將魚食遞給宮女,心中想著:這個蘇軾,果然是回到汴京城中來了!她知道神宗一直不太希望蘇軾回京,是以這二個月以來,她只得命蘇軾在汴京城外一處驛館里呆著!
過了這兩個月后,神宗終于還是念著師生情誼,將蘇軾給調回來了!此時的蘇軾一行,風塵仆仆到了汴京城中,他命跟隨著的幾個老仆,趕緊將昔日范鎮送給他的東園給打掃一下,因為這兩個月,一路顛簸,暮雨的身體一直不好,這些時日,面上更是泛黃。偏偏暮雨是個好強之人,蘇軾叫她好生休息休息,她卻偏偏是閑不住,總是在邊上早些事情做做。蘇軾見了,也只得由她去。暮雨雖然表面很平靜,可是心中知道自己得了這個嗽疾,是從娘胎里就帶來的頑癥,一時半會是不會見好的,只恐怕日后會漸漸加重,以至成不治之癥。她的這番心思,蘇軾自己哪里能夠知道?
是以蘇軾在安頓好了家人之后,美美吃了一頓自己做的東坡肉,又喝了幾杯酒之后,便就在榻上囫圇睡了一個好覺。夢中的他,似乎來到了一個碧蓮紅花的荷塘邊,荷塘里,飛的都是鷗鷺百鳥,荷葉挨挨擠擠的,似乎要連到天邊去。在荷塘里,在蓮葉的空隙見,似乎有只狹小的船兒,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兒,就在這小船里,搖晃著木漿,在這無邊無際的荷塘里,自由自在地劃著船兒。那女娃兒似乎還在張口呼喚:“子瞻,你也上船啊!你不知道,這兒的風景又多美!”說罷她口中又吟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盛夏時候的景色,就是這樣特別啊……”女娃兒似乎意猶未盡。
蘇軾聽了高容容這樣喚他,不禁也想張口說些什么,只剛想叫,卻一下子醒了。蘇軾知道這不過是自己一個難以排遣的夢!夢中之景,像極了他童年時給高容容作的那幅畫兒!蘇軾知道自己心中,始終對高容容存了一份難以割舍的牽念!既然睡不著,不如就起床罷!反正明日自己就要見到她了!一想到這里,蘇軾的心便陡然地緊張起來!幾年沒有看見她了,不知她看起來是否一切都好!蘇軾便隨便披了一件衣服,從書房里出來,往自家的后院走去。他在一棵大梧桐樹下坐下,對著天上的明月,心中是胡思亂想。這時,他身后一個溫和的聲音傳來:“大人,這樣冷的天,即便是披了一件衣服在這里,可也是冷的!莫如還是回房去吧!明日……你不是要上朝么,又何必如此萬一凍壞了自己的身子……”暮雨關切說道。蘇軾看了她,便也道:“暮雨,外面既然這樣冷,你又為何要出來!我不比你,我不是病人!好罷……咱們都回去罷!”說著,便和暮雨一前一后地回了房。
翌日,蘇軾本欲梳洗一番,就要進宮面見太后的了,就在前腳剛踏出門的瞬間,只見家仆急匆匆地向他趕過來,口里直直說道:“大人,你的信!”蘇軾見了,不由納悶起來,他接過信,是一封快馬加鞭信,是誰寄來的?看著封面一瞧,哎!原來是黃庭堅,在當日的烏臺詩案中,他為自己辯解的緣故,可也是給皇上貶到江西撫州去了,算來,也是有幾年沒有見面了。蘇軾的心不由地難過起來,想想自己的弟弟子由,難道不也是如此?弟弟給貶到了泉州一帶,此刻還沒有回京!蘇軾便停下自己的步子,就在庭院里,打開黃庭堅的信來。蘇軾匆匆瀏覽了幾頁,原來是黃庭堅家人不堪撫州氣候,撫州不似汴京,一年四季多雨多霧,晴天極少,是以他的家人在撫州住不慣,都得了風濕病。黃庭堅中幾個月以來,聽聞蘇軾要給調了往汴京城了,心中在替自己的老朋友高興之余,便寫了封信,懇請老朋友也幫幫自己,去求求太后,將自己也給調到汴京來。
蘇軾讀罷這封哀求之信,心中是難過陣陣。若是在烏臺詩案中,黃庭堅不替自己辯護,那么自不會有什么貶官之事!想來,他所受的苦,都是由他蘇子瞻而起啊!還有弟弟,還有好些親朋,蘇軾的心是內疚不已……他想了一想,既然黃庭堅有求于他,那么這個忙,他是一定要幫的。
就在高容容在御花園內出神地喂著仙鶴吃食時,就聽得身邊太監回話,高容容聽了,便提起精神,從御花園離開,回到自己的玉清宮去。到了殿中,果然聽見宮女來報,說是蘇軾蘇學士已經在殿外等候了。高容容便溫言說道:“快請蘇學士進來!”話音剛落,就在宮女退下時,殿外果然進來了一人,自是蘇軾。蘇軾在抬腿之間,和坐在案幾上的高容容是打了個照面。二人心中都在感慨,高容容看著蘇軾,她知道他比她還小一歲,可是經歷了種種,她發現蘇軾的神情看起來是那樣疲憊。雖說他還是個年輕人,可是從那一雙憂患的眼睛中,能看出他已然是飽經滄桑了。而蘇軾呢,他一進殿,就觀察了高容容一眼,雖說坐在殿中案幾上的那個女子,看起來還是那樣的年輕,可是,他能感覺出她的力不從心和……竭力隱藏住的痛苦。蘇軾見了她,沉身回禮道:“臣見過太后!”高容容聽了,便站了起來,命眾人退下,她走到蘇軾面前,笑道:“子瞻,你我之前,何必如此?你還是叫我的名字吧!我聽了方覺得親切呢!這幾年你在外面,呆的一向可好?”說著,便也命蘇軾坐下。
蘇軾坐了下來,說道:“嗯……容容,臣在外間呆的很好,難道姐姐還看不出子瞻,是個樂觀隨心之人么?我到了哪里,都是能夠泰然處之的!”蘇軾是朗朗說道。高容容聽了此言,停了半響,放道:“既然如此,那么……也好!不過,你這次來了汴京,我是不會讓你再走的了!我大宋此刻需要你這樣的人才!”蘇軾聽了,便苦笑說道:“人才?介甫兄還是真正的人才呢!”高容容便笑道:“子瞻,其實介甫他一直是關心你的!這次將你調了往汴京,也是他說動皇上的!”高容容有意將王安石和蘇軾之間的隔閡縮小。
蘇軾聽了,便也笑道:“是嗎?若是真的,我蘇子瞻自會好好謝謝他!”說罷,蘇軾心中又猛地想起黃庭堅寫給他的那封信,他陡然地站起來,對著高容容,誠懇說道:“太后,既然您和介甫兄,能將我從梅州給調了回來,那么臣就再多說一句話!向太后您再求個情!懇請太后能夠答應!”高容容看著蘇軾,口中又恭敬稱呼她“太后”二字,心知他說的事兒,不是小事,當下她便問道:“子瞻,什么事兒,你說出來無妨!”蘇軾便直言道:“太后,能否將黃庭堅也調了往汴京!其實他是無辜的!他只不過是替我說了幾句好話!我心中對于他很是愧疚!”高容容聽了,原來是這樣一件事兒,蘇軾都能回到了汴京,當然黃庭堅,也能夠回來,變法到了中期,許多事沒有按她預期的所想,這讓心中頗為失望,看來歷史就是歷史,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她一心想著變法能夠惠及百姓,造福黎民,充盈大宋的國庫。可惜,現在還是出現了諸多弊端,此刻一一都涌現出來了,看來,這歷史記載的倒也客觀。當下既然是用人之際,將黃庭堅調回,也不是不可以,因此高容容便輕輕點了點頭,對著蘇軾說道:“這件事兒,可以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