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高考改革政策

大家都知道在2014年的時候,上海市人民政府就頒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考試綜合改革的方案,而這個方案之后,上海市教委陸續出臺了很多很多的文件,包括高考學業水平考試的,高中綜合素質評價的文件。而高考改革我們非常熟悉,可以概括成6個字,就是“兩依據一參考”,依據統一的高考成績,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在201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本市高考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這個意見是干什么的?主要對我們在高考改革推進兩年以來,發生的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說物理選考的人數會比較少,所以我們在這個文件中特意加入了關于學科等級考試的保障機制。2018年的3月22日,市教委頒布了中考改革方案,可以概括為“一依據一結合”這六個字,依據的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結合的是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

先來說一下高考改革。我知道現場除了有初中學生和家長之外,還有很多高中生和家長,你們即將面對的是高考改革對孩子的學習和考試帶來的影響,高考改革的政策我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3+1”變成了“3+3”之后,會有很多方面的變化,在政策背后首先我們想破除唯分數論,因為通常的高考只看到分數,“3+1”的高考當中只看到語數外的成績和“+1”的成績,而運用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將從四個方面考察學生的全面發展,分別是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這四個方面各有側重。在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中,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孩子的社會實踐方面,高考改革方案規定孩子一定要在高中的三年時間當中完成60學時的社會實踐,這個是為了讓孩子在社會的大環境當中學習,這是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非常重要的內容。

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我們在學校當中的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和研究性課程的考試成績和排名,會在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當中記錄。

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更多關注孩子體質健康方面,身體的健康程度是不是符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規定。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們的學習不止在課堂當中學習語數外,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找到自己關注的社會熱點或者自己關注的一些課題,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去運用原來在基礎性課程中學到的知識,去解決他們所關心的問題。

其次,是改變一考定終身。原來高考之后我們好像就定了自己的專業和方向,一次高考就決定你未來的前途命運,現在我們在考試的設置當中會有很多的變化,比如說大家現在都很關注春考,春考現在專業已經非常多,據我知道現在已經有很多非常好的高校的應用型專業,在春考當中招生,很多在應用技術方面,很擅長應用型的人才、學生,這些孩子很適合春考進入到應用型的專業當中,而這些專業是能夠符合這些孩子的發展的需要,所以春考變得很熱門了,你會看到大部分的孩子他都會去參加春考,不管是不是為了進到應用型的專業當中,有的還是高考秋考的同學,他希望在春考當中有一次鍛煉的機會。

我們在高考和秋考當中也有很多批次,比如說高校的自主招生的批次,九所高校綜合評價錄取的批次,這些都是我們在秋考當中給孩子提供的各種各樣不同的發展路徑和考試的機會。從2018年開始,三校生的高考當中也有應用型的本科專業,依法自主招生都在同步地推進,所以說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終身,你會看到每一個孩子都可以選擇適合他的某一條高考的路徑來進行學習和考試,這是我們想達到的第二個高考的目標,讓孩子和家長能夠有更多考試的選擇、發展路徑的選擇。

再次,防止過度的偏科。原來上海的考試是“3+1”,很多時候孩子會選擇物理或者化學一門,而選擇物理的同學,化學是不碰的,但高校當中,是需要綜合運用到物理和化學方面的知識,我們希望通過高考改革,能夠在13門學科全學全考的基礎之上,為孩子打下比較寬的基礎,而從“3+1”到“3+3”,設置合格考和等級考其實也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把各科都學好,為未來的發展打下扎實全面的基礎。

所以在等級考試的設置當中,6選3,每一門科目當中都會分出五等11級,這個是根據我們參加考試的人數比例決定的,也就是在整個的參加某一門學科考試當中的孩子,他們將共同決定他們之間的分配比例,5%的學生會獲得A+的成績,5%的學生會獲得E的成績,其他都是10%。你看到5等11級的構建當中,每一級差三分,最后按照他們的等級當中的成績,對應到任意三門的等級性考試的科目成績當中,也就是現在的高考成績為什么是660分,我們看到語數外三門的高考是由150分的成績構成,而在任選三門的理化生史地政選六選三的等級考當中,我們最終會通過比例的確定,對應到相應比例等級的分數,最后形成每一門70分的總分的成績,所以現在高考的總成績是660分。

這是高考當中我們分享的幾個最主要的特點和目標。如果說高考改革我們已經經歷了兩年還比較熟悉的話,中考改革就是比較難懂的了,在我們2019年3月22日發布的當天之后,每一所初中、小學五年級的家長都進行了相關的培訓,因為初中的整個的中考改革,依據的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結合的是初中綜合素質評價,而中考改革說穿了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叫作初中學業水平改革,就是考試的改革;第二個方面是初中綜合素質評價的改革,也就是剛才我們在高中當中看到的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他會同步地延續到初中,對初中生進行更全面的素質評價;第三個方面是高中階段招生錄取。

高考改革:13門學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

中考改革:15門學科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全學全考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上面都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當中所說的計分科目,為了方便起見這個計分科目我們就稱為中考的科目。

這張表格當中大家可以看到語言、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是我們現在中考已經有的考試科目,而物理化學在現在的中考當中是合并,在一場考試當中兩張卷子里考的。在改革之后,你會發現我們多增加了兩科科目,一門是道德與法制,一門是歷史。

道德與法制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思想政治,最后在我們的計分科目當中還有體育與健身,這個和現在也是一樣的,占30分沒有變化,整個的高中考考試計分的科目,他考試的形式也不是完全一樣的。在語數兩個科當中,我們采用的是閉卷的考試,外語除了閉卷考試之外,還增設了聽說測試,這個跟高考一樣。物理化學除了閉卷考試之外,還增加實驗考試,道德與法制和歷史的兩門科目,采取開卷考試方式,這兩門科目的計分成績也是通過平時的成績和開卷考試綜合而成的。

所以你看到我剛才講的計分科目的考試當中,采用考試的結果用分數的方式呈現,分值會有所不同,語數外的分值仍然是150分,物理和化學,現在物理是90分,化學是60分,合成之后是150分,合成之后,物理的成績是降到70分,化學的成績會降到50分,合起來是120分,還有30分、15分是剛才說的理化實驗考試,理化實驗考試會計入到中考的成績當中,而另一部分我們看到,還有15分,我們講會考察的是跨學科的案例分析,跨學科的案例分析為什么會加在這里?其實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跨學科的案例分析的試題,能夠讓孩子更多取得了解總舵性的一些社會當中的不只是學科當中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未來的世界,我們要面對的世界和解決的問題都是非常復雜的,并不是一個學科就能很好的解決的,而我們面對的真實的問題,必然是跨學科的。

剛才講的計分科目的部分,現在我們要講的是非計分的部分。非計分的科目都是開卷考試,由學校綜合評定。為了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因為我們現在15門考試全學全考,為孩子打好全的基礎,但是后面這一部分考試全部是開卷考,或者是由學校根據平時的成績來綜合評定的,而成績評定之后我們也不是用分數的方式來呈現,我們分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不是說一定要分這四個等級,因為現在我們有高中學校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現在都很想去考,很多學生沒有拿到自主招生的報名,不符合自主招生的報名條件,沒有拿到邀請的這些孩子,他會沖到那個學校去,借著學校開放日沖過去想要進行自主招生的考試。這個我們現在用一個詞叫做沖考,沖過去就想考了,這個沖考我們現在是很多學校是不允許的,我們現在把其他的非計分科目考試的成績分成四個等級,在高中學校自主招生當中就可以去定,比如說我的自主招生的條件,是你在信息科技、地理、科學等學科當中,至少要達到良好,甚至有一些比較高要求的學校,在地理或者科學方面要達到優秀,而不是把等級分得很細,當然分等級也會比較避免分分計較的事情產生,如果用分數的話,差一分的話孩子會非常糾結,而這一分根本不能代表他們本身背后的能力水平或者他們的知識儲備,所以我們所有的非計分科目的考試我們采用的都是等級的呈現方式。

在綜合評價改革方面,跟高中的框架是一樣的,是希望通過初中的綜合素質評價和高中銜接起來,可以看到孩子他從初中一直到高中,整個的發展路徑當中,都是從這樣四個方面來評價他的。不過兩者也稍有不同,高中有很多黨團活動,有很多社會性公益的服務,初中的學生更強調的是理解社會,整個的重點落實在初中綜合素質評價當中,是通過初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體現的。

接下來各位最關心的,是上海市中考改革后高中階段的學校招生錄取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先來看一下中考改革高中招生錄取的批次是怎么樣的,普通高中會分成三個步驟,第一個是高中,市重點高中和市特色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也就是學校自己來決定我要不要這個學生的自主招生,通過面試他們會確定要不要錄取這個學生。

第二個是市重點高中的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這個非常復雜,這個名詞本來就很長,又分成兩個概念在里面,一個是名額分配,一個是綜合評價錄取,非常的難懂,這里我們先看一下流程,后面會給大家具體來解釋名額分配,這是自主招生名額分配評價錄取,最后是統一招生錄取,也就是我們說的裸考,而在中職校里面也會發生一些變化,中職校的一些專業我們現在也有自主招生,同時中職校里面還有中本貫通,也就是中職直接讀到本科的貫通的項目和中高職貫通,中職直接對接高職,不用考試,直接可以讀上去的貫通的項目。

所以你看到其實現在初中學生選擇的路徑也是非常多的,一個可以從普通高中這個步驟來選擇,是不是參加市重點特色高中的自主招生,是不是能夠在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當中獲取名額分配,通過綜合評價的方式進入到高中當中或者通過裸考的方式。

中職校也一樣,是不是要參加中職校的自主招生,是不是要參加中職校的中本貫通的項目,或者中高職貫通的項目,我們剛才說有很多的孩子他本身動手能力非常強,或許他更適合去中本貫通和中高職貫通的項目。

除了中職之外,大家基本上更關注的是市重點及特色高中的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錄取的部分。

自主招生在中考改革之后是56所學校加4所學校,56所學校是上海市的市重點高中,4所高中是我們現在已經命名的上海市的特色普通高中,包括曹楊中學、甘泉外國語中學、海事大學附屬北蔡高級中學、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這四所高中是有非常明確的辦學特色的,所以我們定名為特色普通高中,而特色普通高中也有一部分特定的通過自主招生招收自己需要的學生的權利。但是整個的自主招生在中考改革之后比例在下降,原來我們的自主招生大概是占整個高中招生數的8%,中考改革之后降低到6%,還包括藝術體育特長生,包括4所特色高中的名額。他們需要的一些拔尖創新的人才,一些具有特長的人才,偏才、怪才。我們不希望這類孩子被埋沒,這些孩子可以通過自主招生進入高中,招生的程序是這樣的,先獲取自主招生的資格,然后去學校校測面試,學校確定我要你這個學生了,他會給你發一個預錄取資格,也就是學校預錄取你了,你整個自主招生的志愿填的是我們學校的話,在中考成績計分科目達到控分線就可以進入到高中。

接下來是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

名額分配怎么配?所有參加名額分配高中的學校,是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市重點的名額拿出來分配當中的比例是怎樣的?我們的文件規定的是不低于50%,不超過65%,你現在想象一下,市重點所有的名額里面,大概一半到65%,在未來的招生改革當中是要拿出來分配的,分配是什么意思?我一定要分配到某個區或者分配到某個學校,分配的方法是這樣的,50%到65%的名額拿出來之后,這些名額當中再三七開,30%分配到區,由區里面統一的在自己的區里面的初中學校里面進行分配,而70%會給分配到所有的每一所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

所以你會看到不選擇生源的學校校內會共享機會,而我們剛才說的另外30%會分配到區,由區里面統一的來分配這個在補充的規定當中已經說了,在30%分配到區的名額當中,某一個區當中的市重點的學校,有5%到10%的名額是要分配到本區的,而90%到95%的名額是往外分配的,這30%到區的名額的話,選擇生源和不選擇生源的學校它是共享機會,而70%的名額只有不選擇生源學校的學生。

另外,我們建立了一條叫作可統籌使用本部和分校的招生計劃,其實是為了鼓勵我們的學校去在郊區去開辦一些分校,比如說現在格致在奉賢有分校,復旦附中在青浦有分校,交大附中在嘉定有分校。這些分校和總校的教育方式和課程設置都是一樣的,我們通過這個方式其實是希望去鼓勵好學校去開辦更多的分校,能夠來提升整體的高中學校教育質量。

不集中分配到特定班級,這是因為我們有一些公辦學校大家也知道,在公辦學校當中也開了一些拔高班、創新班,所以名額分配原則上是不集中到某一個班級當中的學生的,最后部分的區里面,有一些區已經有一些藝體特長生和自主招生的名額不共享的原則,每個區是不一樣的,可能需要家長多去了解區里面政策設計的情況。

舉個例子,如果以黃浦區某一個市重點的學校,他的招生計劃是100人的話,自主招生會占15人,這個自主招生包括了藝體特長生,全市的不管是不是民辦的,選擇不選擇生源的學校,都可以報名,獲得自主招生的資格,進入到自主招生的環節,獲得預錄取的資格。

在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不超過50%不低于65%當中的70%會分配到每一所不選擇生源的學校,這個是指區內的,30%會分配到本區有5%到10%,外區有90%到95%,所以大概算一下你會發現,在名額分配的綜合評價錄取當中,大概分配到區會有15到20人,如果是100人當中的話,這15到20人會有5%到10%也就是一到兩個人是本區當中的名額,而其他的15個區會共享13到18個名額,我們知道上海一共有16個區,15個區共享13到18個的話,可能會按照區的體量,比如說浦東新區那么大的體量那么多的學校,可能會多配幾個名額,而這些名額是定點要發到區里面的學校的。

你會看到35到45人他是黃浦區所有區內的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會共享35到45人的分配,也就是說區里面的所有學校至少會配到一個名額,是這個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額,最后是20到35人,他會做統一的裸考的招生。

所以名額分配是什么意思?名額分配就是說我們把名額劃分一下,去保證這個初中一定會有某一個學生進入到這個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而區里面由區統一劃出去的這些名額分配,也同樣會保證某一些學生會進入到我們的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

這當中還有一個競爭機制就是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這樣的。首先一所學校里面,將填某一個市重點高中的學生的中考成績排一下序。比如這個學校有10個名額分配到某一所市重點高中,填這所市重點高中志愿的學生,前20位都可以進入到綜合評價錄取的資格當中,綜合評價錄取的成績是800分,750分加校測的50分成績。我們剛才說20個學生都去了面試,給20個學生打了分,這個分和中考成績合一合,再重新進行排序,錄取前10位。

這些考試改革給家長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有:

基礎教育就是給孩子打好全面的基礎,所以有那么多的考試,但是在考試的結構和實行方式上面會進行優化,不給孩子帶來特別大的負擔。

在初中和高中的綜合素質評價當中,突出了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導向,我們不是只注重分數,在初中和高中全面實施四大板塊的綜合素質評價,在高水平高校和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錄取環節,設置了綜合評價錄取。而在整個高考改革的導向之下,我們剛才講了綜合素質評價當中突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一個是學校的社會實踐,孩子都會到社會上去,現在每一年的暑假都可以看到,好多好多高中生到社會實踐的場館去做公益服務和社會實踐,而這些讓孩子更多地接觸了社會,更多地了解社會上發生了什么,更多地去體驗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是如何來學習和發展的。

另外就是研究性學習。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當中,我們突出研究性學習,希望孩子通過自主的或者合作的課程的完成,能夠發展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他們研究的思維,發展他們合作的能力。

目前,上海地區的高中幾乎實行的都是走班的方式,6選3,有20種不同科目的組合,也就是根據學生自己選學選考的科目,來組織整個的教育教學,每個人都會有一張屬于他自己的課表,每一個教室都會有一張屬于這個教室的課表。提供路徑選擇,注重生涯規劃。我們現在特別注重生涯規劃的概念,這個生涯規劃的概念就是因為中高考改革背景之下,現今教育更多要關注到孩子未來的發展了,而不是當前為了應付中考、高考。

未來的社會是不確定的,孩子在未來是否能根據自己的內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這才是教育所應該做的,也就是家長所應該做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九龙城区| 日照市| 剑河县| 铜川市| 黄陵县| 元氏县| 广昌县| 富阳市| 赤城县| 景洪市| 二连浩特市| 河池市| 长沙市| 贡山| 饶平县| 鸡西市| 沙河市| 唐海县| 罗源县| 托克逊县| 西昌市| 丰县| 育儿| 池州市| 夹江县| 正阳县| 红桥区| 黑龙江省| 石渠县| 宁武县| 含山县| 洛阳市| 汽车| 绵阳市| 双柏县| 罗江县| 新乡市| 鹤峰县| 普陀区|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