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非凡的表達力,撐起孩子的未來與夢想
以前,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聽、少說,只要乖乖聽話就是好孩子。現在,父母們漸漸意識到了,表達力對于孩子未來的重要性。然而,表達力恰恰是我國大部分孩子都欠缺的重要能力。
前些時日,筆者有幸看到了一篇一位父親分享的育兒小故事,在這里把它分享給大家。
這位父親正在伏案疾書,門外傳來女兒的哭聲,父親急忙推門出去查看,女兒正垂著腦袋一臉無助,淚花盈盈、滿臉委屈,手中失落地摸索著那把彈弓,身后傳來幾個小男孩嬉笑的聲音。
父親一看,就大致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但還是沉住氣問女兒:“女漢子要堅強一點兒哦!這是怎么了?”女兒一抬淚眼,小聲嘀咕了四個字:“寡不敵眾!”這位父親說他當時就被震驚了,硬是強忍著才沒笑出聲。
他說,一個受盡委屈,還沒讀到三年級的小女孩兒,能在這種情形下,用四個字精準表達她的情感體驗和對事件的定性,這是多么不容易。
這個故事給筆者的感觸頗深,身邊的許多孩子,無論是與父母交流,還是與身邊的小朋友交流,都很難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很難靜下心來傾聽別人說話。表達能力上的不足,無形中對他們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以及性格養成都造成了不利的影響。而許多父母,對于怎樣幫助孩子提升表達力,也是不得其法。
但是有一個好消息可以告訴父母,兒童的表達能力不是天生的,更多的是通過后天培養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正向的語言信息刺激,得到父母積極和正確的引導,就會萌生表達的熱情,同時形成良好的表達習慣。
就本質而言,表達是為了更好地溝通,因此,表達力包含了傾聽、語言表達、肢體語言、表情語言等各方面的能力。表達力的培養,僅憑知識的積累是無法達到質變的,也不是父母給孩子講多少大道理就能實現的。
孩子喜歡什么?當然是游戲!相對于文字,孩子更喜歡涂鴉。因此,孩子表達力的培養,要尊重表達的本質和孩子身心發育的特點,制訂合理的規劃,這需要長時間的耐心引導才能夠有所收獲。
本書參考了大量國內外兒童表達力培養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我國兒童自身的心理發育特點與傳統文化教育撰寫而成。本書是一本可以閱讀的故事書,是一本可以涂鴉的小冊子,也是一本可以親子互動的游戲書……
全書囊括了語言表達、傾聽、非語言表達、自信心培養、溝通禮儀、應變能力等多方面提升孩子表達力的知識、親子游戲和各種互動方法,可以閱讀,可以玩耍,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全方位提升表達力。
良好的表達力對孩子而言,是成就未來的基石,是撐起夢想的階梯。希望本書能為廣大父母提供有益的幫助,成為成就孩子未來夢想的登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