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譯的技巧
- 錢歌川
- 3159字
- 2020-06-03 18:27:40
(2)動詞的種類和變化
一個英文動詞本身雖只有現在形、過去形、過去分詞形和現在分詞形四種形式,例如“看見”這個動詞,則有see,saw,seen,seeing四個不同的變化,但這四種形式運用起來,也可變出十六種不同的時態,即
1.He sees(現在)
2.He saw(過去)
3.He has seen(現在完成)
4.He had seen(過去完成)
5.He is seeing(現在進行)
6.He was seeing(過去進行)
7.He will see(現在推量)
8.He would see(過去推量)
9.He has been seeing(現在完成進行)
10.He had been seeing(過去完成進行)
11.He will have seen(現在完成推量)
12.He would have seen(過去完成推量)
13.He will be seeing(現在進行推量)
14.He would be seeing(過去進行推量)
15.He will have been seeing(現在完成進行推量)
16.He would have been seeing(過去完成進行推量)
這便是英文動詞的變化和用法。奇數是現在,偶數是過去。所謂“完成”是英文特有的動詞時態,它本身又有現在、過去、未來之分,現在完成所代表的時態,是從過去到現在,過去完成是指過去的過去,未來完成是說未來的過去。所謂“進行”是真正的現在,即正在進行中的動作,英文的現在時態,只是一種經常的現象而已。所謂“推量”即指未來的事現在加以預測,并不怎樣確實的。
所謂現在、過去、未來三種基本的時態,每種又包含得有單純的,以前的,以后的三個時期,現舉例說明如下:
Ⅰ. PRESENT
1. Simple present:
I take three meals a day.
2. Before-present:
I have finished my meal.
3. After-present:
I am about to start my meal.
Ⅱ. PAST
1. Simple past:
Last Wednesday at two o’clock my plane left.
2. Before-past:
Last Wednesday at two o’clock I had just returned from London.
3. After-past:
Last Wednesday at two o’clock I was about to give my speech.
Ⅲ. FUTURE
1. Simple future:
Next Wednesday at two o’clock I will land at New York.
2. Before-future:
Next Wednesday by two o’clock I will have landed at New York.
3. After-future:
Next Wednesday at two o’clock I will be about to land at New York。
再就性質來說,英文動詞又可大別為兩類:自動詞(Intransitive Verb)和他動詞(Transitive Verb)。自動詞是說明主語的動作或狀態的,它自身已能完成一個意念,不必要補足什么要素,而成為一個完整的動作。例如唐詩人賈島的名句: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譯成英文時,便是
Birds dwell in a tree by the pond.
A monk knocks at the door under the moon.
又如,
皓月當空。
The moon shines brightly.
涼風起天末。
A cool breeze sprang up in the sky.
日出于東而落于西。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and sets in the west.
到了春天美麗的花朵開遍原野。
In spring beautiful flowers bloom in the open country.
我今天覺得好多了。
I feel much better today.
我對他那貴重的援助非常感謝。
I am deeply indebted to him for his valuable assistance.
在以上例句中有主語 Birds及其述語 dwell
在以上例句中有主語 monk及其述語 knocks
在以上例句中有主語 moon及其述語 shines
在以上例句中有主語 breeze及其述語 sprang
在以上例句中有主語 sun及其述語 rises
在以上例句中有主語 sun及其述語 sets
在以上例句中有主語 flowers及其述語 bloom
在以上例句中有主語 I及其述語 feel
在以上例句中有主語 I及其述語 am
前七例是說明主語的動作的,后二例是說明主語的狀態的。
他動詞就不同了,若單說have,make等字時,意念是不完全的,必得再加上賓語,才能表出一個完全的意念,例如:
我在新加坡有許多熟人。
I have many acquaintances in Singapore.
我早已跟他結識了。
I made his acquaintance long ago.
我害了重傷風。
I have taken a bad cold.
我帶著照相機到檳城去玩了一星期。
I made a week’s trip to Penang with my camera.
有的他動詞都要有賓語,否則不成句,因為他動詞沒有賓語就不能表示出一個完全的意念來,上舉四例:

這兩種動詞又可以再細分為四種,即:完全自動詞(Complete Intransitive Verb)與不完全自動詞(Incomplete Intransitive Verb);完全他動詞(Complete Transitive Verb)與不完全他動詞(Incomplete Transitive Verb)。現在分別舉例說明如下:
完全自動詞本身已能表示一個完全的意念,無須再加補語,例如
昨夜下了大雨。
It rained heavily last night.
一輪明月在東方升起。
A beautiful moon has risen in the eastern sky.
在晴天眾鳥歡鳴。
In fine weather birds sing merrily.
以上各例句中除主語和述語外,便沒有其他的要素了,那就是說,沒有賓語或補語,有的只是無關重要的形容詞,副詞,或形容詞片語,副詞片語之類罷了。如第一句中的heavily是副詞,last night是副詞片語。第二句中的a和beautiful是形容詞,in the eastern sky是副詞片語。第三句中的in fine weather是副詞片語,merrily是副詞。這些都是修飾語,不是文句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這種完全自動詞的句子,在語言學上稱為favourite sentence(最普通的句子),因為它只需要“動作者+ 動作”就行了。
不完全自動詞本身不能表出一個完全的意念,必須補上另外的字才能成句。你單說He is,即“他是”,聽者必然要問“他是什么”?又如你說He becomes,即“他變得”,聽者必然要問“他變得怎樣了”?我們如果在這兩種說法的后面,加上rich一字,意念便完全了。即變成He is rich. “他是有錢人”。He becomes rich. “他變得有錢了”。這個rich的字,在文法上就叫做補語。又因為這是補足主語的意味的,所以稱為主格補語(Subjective Complement)。加上補語的不完全自動詞,便能表示出一個完全的意念來了。
他是一位教師。
He is a teacher.
他好像很誠實的樣子。
He seems quite honest.
他直到最后都是很忠實的。
He remained faithful to the last.
天氣變得很熱了。
It has become much warmer.
她漸入老境。
She is growing(or getting)old.
那謠言證實了。
The rumour proved true.
霜葉紅于二月花。
The frosted maple leaves have turned red,much redder than the flowers in spring.
在上面的例句中,有三個要素,舉出如下:

完全他動詞是不要補語的,但它非有賓語不可。有時采用一個賓語,有時采用兩個賓語。先看采用一個賓語的造句。這是任何他動詞都可以用的,只要有賓語,就可造出一個句子來,別的字多也無用。
樹大招風。
Tall trees catch much wind.
我們每天學英語。
We study English every day.
我昨天在理發店遇見他。
I met him at the barber’s yesterday.
他的法國話比英語說得好。
He speaks French better than English.
在上面的例句中,有三個要素,舉出如下:

采用兩個賓語的完全他動詞,又叫做授與動詞(Dative Verb)。這是由“授物與人”(give something to a person)或“授人以物”(give a person something)的基本觀念而產生的。這個“人”與“物”,都是句子當中的賓語,所以就變成一個句子有兩個賓語了。通常“物”是直接賓語(Direct Object),“人”是間接賓語(Indirect Object),因為真正給的是物,接受那物的才是人。
把貨物交給我,我就會付你錢。
Give me the goods,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oney.
她問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She asked the boy his name.
醫生不許他的病人喝酒。
The doctor forbade his patient wine.
我羨慕你的健康。
I envy you your good health.
請你幫我一個忙好嗎?。
Will you do me a favour?
付一塊錢給車夫。
Pay the driver one dollar.
他們對我們并無惡意。
They meant us no harm.
通常是把間接賓語放在直接賓語之前,如果為加強語氣等原因而把直接賓語放到前面去的話,就要在間接賓語前加介詞to,for,of等而做成一個片語,例如:
我寄了一封信給她。
I sent her a letter. = I sent a letter to her.
我為她買了一襲新衣。
I bought her a new dress. = I bought a new dress for her.
我想求你一件事。
I wish to ask you a favour. = I wish to ask a favour of you.
這樣一來,采用兩個賓語的授與動詞,就變成采用一個賓語的普通動詞了。句中的to her,for her,of you,都是介詞的片語,等于一個形容詞的作用。不過有人還是把它視為兩個賓語的句子。
單有賓語還不能表示一個完全的意念,必得再加以補語的,便是不完全他動詞。這種動詞含有使動的作用,是有所作為的,所以又稱為作為動詞(Factitive Verb)。例如:
他使父母快樂。
He made his parents happy.
總統任命他為將官。
The president made him a general.
結果是父母感到快樂(His parents were 〔or became〕happy.),那人成為將軍(He was〔or became〕a general.),這都不外是那動詞有所作為的結果。第一句中的happy是形容詞補語(Adjective Complement),第二句中的general是名詞補語(Noun Complement),二者都是補足句中的賓語的,所以就叫作賓格補語(Objective Complement),跟上面說過的主格補語不同。
英文的動詞,自動或他動,完全或不完全,都不是固定不移的,任何一個動詞,常有變化發生,一定要看它用在什么句子中,才能確定它的性質乃至它的意義。例如:
(a)鴕鳥不能飛。
The ostrich cannot fly.(這個fly是自動詞)。
(b)我會放風箏。
I can fly a kite.(這個fly是他動詞)。
同是一個自動詞,也有完全及不完全兩種用法,例如:
(a)車輪徐轉。
The wheels are turning slowly.(這個turn是完全自動詞)。
(b)樹葉轉黃。
The leaves are turning yellow.(這個turn是不完全自動詞)。
同是一個他動詞,也有完全及不完全兩種用法,如
(a)我們用葡萄造酒。
We make wine from grapes.(這個make是完全他動詞)。
(b)把你的故事說得有趣一點。
Make your story interesting.(這個make是不完全他動詞)。
又如
(a)I think it is right.(完全他動詞)。
(b)I think it right.(不完全他動詞)。
英文的自動詞照規矩是不能接上一個賓語的,不過有時用一個介詞為媒介,也可以接用賓語,如
人人都笑我。
Everybody laughed at me.
思君令人老。
To think of you makes me 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