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D-WAN 架構與技術
- 盛成主編
- 1418字
- 2020-06-02 15:41:27
推薦序一
初識華為,要從二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說起。那時候我剛入職中國電信,華為的MA5200也剛發布,正于上海的城域網中試用。后來聯調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思科、華為的工程師和我一起趕到現場通宵診斷,最終確定是以太網后退時延賦值不正確以及緩存過小所致。原以為項目會因此延期,沒想到僅過了一天,華為工程師就拿出了新版本,使得聯調順利通過。這樣的效率和實力讓我又驚訝又欽佩。我想,這也正是華為公司快速發展、成為業界翹楚的重要原因吧。
感謝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廣域網絡領域總裁顧雄飛先生邀請我為《SDWAN架構與技術》一書作序,讓我能有機會和同行們分享對SD-WAN的個人見解,拋磚引玉。在我看來,就像二十多年前的以太網,SD-WAN是生長在互聯網沃土上的野雛菊,雖然在技術上未見得有革命性的突破,卻能野蠻生長,最終在數據通信市場上傲然綻放。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SD-WAN的扁平化架構使其組網更為便捷、經濟,可管理性也更強。與傳統的組網方式相比,SD-WAN因其具有統一管理、細分策略、集約部署、安全增值和終端現場零配置等優點,逐步被市場所接受,尤其在連鎖業中率先得到運用。企業既可自主組網,也可由SD-WAN運營商提供服務。近兩年來,金融業、制造業中的很多企業,包括跨國企業,對SD-WAN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其次,SD-WAN為數據通信行業的繁榮創造了一片新天地。眾所周知,傳統通信運營網絡都比較“重”,投資大、回收期長,業務變革也嚴重依賴設備制造商,中小企業想要從事通信運營,心有余而力不足。現如今,以云基礎設施為底座,只需幾個月時間和少量的花費,任何一家數據通信企業都能構建起覆蓋全國的SD-WAN,對外提供組網等服務,于是一大批與SD-WAN產品研發、運營相關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各大云商也紛紛推出了以SD-WAN技術為重要支撐的虛擬網絡平臺,如華為的iMaster NCE(Network Cloud Engine,網絡云化引擎)、阿里巴巴的洛神和騰訊的云聯網,這些平臺既可作為自身云網融合的管道,又可對外提供通信服務,可謂一舉兩得。
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SD-WAN運營商異軍突起,組網業務“五馬分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全球的通信運營商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唯有轉型才能浴火重生。近年來,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先后發布了云戰略,陸續開發了多款智能連接產品,其中就包括SD-WAN。通信運營商具有熟悉客戶需求、接入網資源豐富、骨干網品質可靠、服務體系健全等先天優勢,因而必將成為提供SD-WAN服務的主力軍,比如中國電信的SD-WAN已對接亞馬遜的AWS Direct Connect和萬國數據的Xelerator,為云計算廠商提供服務。
面臨同樣挑戰的還有通信設備制造商。坦率地講,前幾年大部分通信設備制造商并不太關注SD-WAN這朵通信市場中的小花,但華為卻敏銳地洞察了這一技術的前景,較早開展了SD-WAN的研發。在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向業界同行展示了相關產品、網絡和服務成果。近兩年來,華為更是集中了一大批研發人員來支持通信運營商開展SD-WAN產品研發,在實現SD-WAN全國組網的基礎上,開發入云網關和融合網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云網融合。
SD-WAN前景廣闊,百家爭鳴。但同時,缺乏統一標準也成為制約SDWAN發展的障礙。不過,從混沌到有序是任何一種新技術都必然要經歷的過程。據我了解,通信行業的相關管理部門也正著手制定針對SD-WAN運營的規范性文件,這會為SD-WAN業務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關于SD-WAN的文章已有不少,見仁見智,但系統地介紹SD-WAN的起源、工作原理、關鍵技術、增值服務、應用場景和發展前景的專業圖書并不多見。《SD-WAN架構與技術》出自華為廣域網絡的“硬核”研發之手,干貨滿滿,特推薦給同行們認真一讀。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信息網絡部黨委書記、總經理 張慷
- 智慧城市: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城市治理(第4版)
- 微商之道
- 物聯網安全(原書第2版)
- MERN Quick Start Guide
- SEO 20日
- 無人機通信
- SSL VPN : Understanding, evaluating and planning secure, web/based remote access
- 電力物聯網工程技術原理與應用
- Uni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gramming
- INSTANT KineticJS Starter
- INSTANT LinkedIn Customization How-to
- RestKit for iOS
- Corona SDK Application Design
- Architect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 物聯網傳感器技術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