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情感記憶(一)
- 演技六講
- (美)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
- 4611字
- 2020-05-21 15:16:13
你還記得一年前來找過我,說自己“簡直太愛演戲了”的那個可愛的姑娘嗎?今年冬天她又來了。她安靜優雅地走進我的房間,滿臉微笑,神采奕奕。
姑娘 您好!
跟她握手時,我可以感覺到她的手堅定有力;她大方地直視我的目光;她的身形控制得很好,舉止也優雅得體;相比去年她真是大變樣啊!
我 你好嗎?又見到你我真是非常高興。雖然自從你上次離開后就沒來找過我,但是我一直關注著你的演藝發展。我沒想到你還會來。我還以為上次我把你嚇到了。
姑娘 哦,不,哪會呢!您上次確實讓我做很多事情,實在是太多了。為了訓練專注力,我可真是下了一番苦功,那真是一段艱難的日子。大家都在笑話我呢——有一次,我走在大街上,正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存在的幸福感”上,就在進行得很有成效時,卻差一點兒被一輛電車給撞了。您看,現在我確實就像您當初說的那樣,自己給自己出題目進行練習了。剛才跟您講的那件事,就發生在我被工作單位解雇后,想要試著對自己說這沒什么大不了的時候。然后我就成功地做到了。您知道嗎,我比從前變得更加堅強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試著放下一切,讓自己開心起來。我感到自己像是得到了一個很棒的角色要去扮演一樣快活。我是那么地專注,以至于開心得都沒注意到路上駛來的電車。還好我幸運地跳著避開了。我當時嚇壞了,我的心一直在撲騰撲騰地跳,但是,我依舊記得當時我體驗到的“存在的幸福感”。所以,我沖電車司機笑了笑,示意他我沒事,告訴他放心地開車走吧。他朝我說了一些話,但是我卻沒聽明白——我只看到他的嘴在車窗玻璃后面一張一合地動著。
我 我猜你最好還是不要知道他說了什么。
姑娘 哦,我明白。您認為他的做法——沖我吼難聽的粗話對嗎?
我 我得替他說句公道話。就像他破壞了你的注意力一樣,你也破壞了他的注意力。你們的這場“戲”就是從這里開始的。戲的結局就是——他在玻璃后面對你爆了粗口,而你讓他開車繼續走。
姑娘 哦,您真是,拿什么事情都能開玩笑。
我 不,我不是在開玩笑。簡而言之,我認為你所說的事情就是一場“戲”,一場真實生動的戲。
姑娘 那您的意思是說,這件事對我的表演能力提高有所幫助?它提升了我對戲劇的理解?
我 是的,我就是這個意思。
姑娘 您怎么會這樣認為呢?
我 這個我得花點兒時間給你解釋。你難道不想坐下來,先告訴我你今天為什么來找我?你又演了一場《李爾王》嗎?
姑娘 哦,請別提這個了!(她的臉羞紅了——她往鼻子上拍了點兒粉——摘下帽子——理了理頭發。然后坐下來,她又往鼻子上拍了點兒粉。)
我 (我像抽美了雪茄一樣和顏悅色地和她說話)你不必感到難為情,尤其是不必為上次你表演的《李爾王》感到不好意思。你那時的態度很誠懇。那可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你當時所奢望的確實多了點兒,可是你很快就走到了正路上來。你做得很好。你是自己愿意學,主動去追求的,而不是等著別人來督促你。你聽說過那個要走很長的路去上學的金發男孩的故事吧?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對自己說:“哦,要是我會飛就好了,那樣我就能快點兒到學校了。”你知道他后來怎么樣了吧?
姑娘 不知道。
我 他從紐約飛到了巴黎,獨自一人——他的名字就是林德伯格(美國著名的飛行家。)。他現在是一位上校了。
姑娘 哦,這樣啊,我現在知道了。(她沉默了一會兒)我可以鄭重地跟您談點兒事嗎?
她此刻好像在睡夢中一樣。她已經很好地掌握了如何利用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無論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哪怕是極其細微的一點情愫,她都不會放過。她就像一把小提琴,任何振動都會激起琴弦的顫動,并且她能記住所有這些震顫。我可以確定,她現在已經能承受人生中的任何境況了。只有堅強、健全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能把它們挑選出來,她也知道什么東西對她來說無足輕重,然后把它們統統拋棄。她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員的。
我 好啊,不過不用這么嚴肅吧。
姑娘 我想跟您說說我自己的情況。(她笑了笑)還有……(她有些憂郁的樣子)我的藝術。
我 我不喜歡你用這種態度說“我的藝術”。為什么一說到這個話題,你就變得那么嚴肅呢?你要對自己笑。就在幾分鐘以前,你還告訴我,你活著的唯一動力就是“存在的幸福感”。為什么人們一談到只給他人帶來愉悅而無任何其他目的的事物時,就立刻變得鄭重其事了呢?
姑娘 其他人為什么這樣我不知道,但是我變得嚴肅是因為藝術對于我來說意味著一切。這也是為什么我又來這兒找您的原因,我確實想把它做好。我剛剛得到了一個角色,并且已經排練四天了。我現在覺得非常沒有把握。還有三天的時間,如果我再做不好,這個角色可能就得給別人了。他們說我演得不錯,但是我知道我演得不夠好——問題是好像沒有人知道該如何幫助我演得更好。他們只是說“再大點兒聲”“再感情投入些”“接住尾白往下演”“大笑”“抽泣”,等等,但是我知道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一定有一些東西遺漏了,是什么呢?是哪里做得不對嗎?我該從哪里著手呢?我已經按照您說的做了。我認為我能掌控好自己了——我的身體現在能夠收放自如了。我練習了整整一年。角色扮演所要求的任何身體姿態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了。不論扮演什么角色,這方面我都能輕松應對。我能夠順暢、合理地運用我的五種感官。演戲的時候我很高興,但是我還是不知道怎樣才能演得更好!我不知道該怎么做!我要怎么做呢?如果他們把我換掉,我就完了。最糟糕的是,我非常清楚他們會怎么說。他們會說:“你表演得已經非常好了,但是還缺點兒經驗”——除此以外,別無其他。但是他們所說的該死的經驗到底是什么?關于那個角色,沒有人能給我提供一點兒有價值的意見——我對這個角色了解得很透徹,我跟它很像。我對戲里的每一個片段,每一個劇情變化都了如指掌。我知道我能演好這個角色。可是他們卻說我欠缺——“經驗”!哦,我真希望我能用差點兒撞上我的那個電車司機爆出的一些粗口罵他們一通。雖然我沒聽清楚他罵的是什么,但我可以從他的表情判斷出來,我知道自己的猜測錯不了。實際上,我基本上猜得到他罵了什么——哎,我現在也想那么罵人了!
我 那就罵吧,就那樣罵他們。不要顧及我在這里。(她罵了他們。)高興點兒了嗎?
姑娘 嗯,好受多了。(她笑了,緊接著哈哈大笑起來。)
我 好了,現在你已經準備好了。我們現在就來談論下你的角色吧。你自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而且,你一定能做得很好。如果你說的你都做了,并且這個角色在你的掌控之中,你就不可能演砸。別擔心,只要下點兒功夫,耐心點兒,你就一定會成功。
姑娘 哦,老師……(她受到鼓舞激動得跳了起來。)
我 請坐下。我是實話實說。一年來,你一直在不斷地完善自己,就像一部人體機器一樣,從未停止過收集各種素材。你深入觀察生活,并從中汲取了不少有益的東西。你把自己的見聞、感受以及從書中讀到的知識都積攢起來,然后一并儲存在大腦中。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你都做到了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儼然已經變成了你的第二天性。
姑娘 我倒是認為我沒有在無意識地做事情。我是個非常實事求是的人。
我 我知道你是這種人。演員必須是這樣的人才行——否則,他怎么敢有夢想呢?只有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人才能夠去追求夢想。這也是為什么愛爾蘭警察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警察的原因。他們從不玩忽職守。即使是睡夢中,他們也警醒著。這樣,壞人就絕無可乘之機。
姑娘 請您別再跑題了。我拿到了一個角色,我想要把它演好,而您卻在跟我談論愛爾蘭的警察。
我 不,你沒明白,我不是在說愛爾蘭的警察,我是在談論夢的實用性。我說的是規律問題、方法問題。我是在談論如何利用夢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夢,所有有用的夢、所有必需的夢、所有受你指使的夢、所有你隨叫隨到的夢的問題,所有那些自然而然生發而被你稱之為“經驗”的美妙夢境中的角色的問題。
姑娘 好吧。可這跟我扮演的角色有什么關系呢?
我 你要將“自我”與你所扮演的角色聯系起來,使它們彼此融合在一起。那么你所有的創作自然就變得美妙絕倫了。
姑娘 好的,那我們開始吧!
我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我堅信——在這一點上你必須要相信我——你過去扮演的很多角色都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完成的。我們現在開始吧。你扮演的那個角色,最重要的一幕戲是什么?
姑娘 我告訴我的媽媽,為了一個奇特的理由,我想離開她,離開她那貧窮昏暗的家。因為一位富有的女士看上了我,想把我帶到她家里去,給我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教育、旅行、朋友、上好的環境、漂亮衣服、首飾、社會地位等。這真是太棒了。我受不了這種誘惑。我很想去,但是我又很愛我的媽媽,舍不得離開她,我為她感到難過。我在幸福的誘惑與對媽媽的愛中掙扎,難以做出抉擇,但是我對這幸福的渴望實在是太強烈了。
我 很好。現在你跟我說說,你要怎么表演呢,你的導演又是怎么說的呢?
姑娘 他說我要一方面高興地想走,另一方面因為舍不得我的媽媽,不愿意走。可我沒辦法將這兩種感情融合在一起。
我 導演說得沒錯,你必須既感到高興又感到難過。你要臉上帶著喜悅,心中卻感到很悲傷。
姑娘 確實是這樣。但是我就是沒辦法同時體驗到這兩種感情。
我 確實沒有人能做到。但是你可以“感同身受”地把這種復雜的感情表演出來。
姑娘 沒有體驗到,怎么可能“感同身受”地表演出來呢?
我 這就得靠你的潛意識記憶——情感記憶的幫助了。
姑娘 潛意識里的情感記憶?您是說我必須下意識地記住我的情感嗎?
我 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人類對于情感的記憶很特別,我們總是下意識地記住某種情感,又下意識地把它調動起來。這種情感的記憶是真實存在的,每一位藝術家都不可或缺。正是這種情感記憶,使得經驗成了我們生活和藝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學會如何利用這種情感記憶。
姑娘 可是,這種情感記憶在哪兒呢?怎么樣才能找到它呢?有人知道怎樣找到它嗎?
我 哦,有很多人在研究它。法國心理學家忒阿杜勒·里博在二十多年前就首次提到了這個問題。他將其稱之為“情感記憶”。
姑娘 那它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我 它是通過生活中所有外在表象和我們對這些表象的感悟發生作用的。
姑娘 您能舉個例子嗎?
我 例如,在某個城市里,住著一對老夫婦,他們結婚已經有二十五年了。他們結婚時都很年輕。在那個晴朗的夏日夜晚,他們在一片黃瓜地旁散步時,小伙子向姑娘提出了求婚。他倆當時都很緊張,年輕人在那種情況下大抵都是可愛的。他們時不時地停下腳步,摘一根黃瓜嚼在嘴里,享受著黃瓜的清香、脆爽和夏日的陽光留在上面的余溫。他們倆就這樣,滿嘴嚼著黃瓜,一邊說一邊吃,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一個月后,他們結婚了。在結婚的晚宴上,一盤新鮮的黃瓜被端上來——沒有人知道當他們看到這盤黃瓜時,為什么笑得那么開心。接下來是多年平淡如常的日子,也有生活的艱辛,他們后來有了孩子,也自然增添了不少生活的困苦。他們有時也吵架、生氣,甚至彼此不說一句話。不過他們最小的女兒發現,要想讓他們和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餐桌上放一盤黃瓜。就像有魔力一般,他們一看到黃瓜,就會忘記爭吵,然后又變得彼此溫柔相待和互相理解。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女兒都認為他們的這種忽然改變是因為他們都愛吃黃瓜,直到有一次媽媽給她講了那段求婚的故事,她才恍然大悟,明白事情原來是這樣。我在想你在這種情況下會不會也破涕為笑呢?
姑娘 (她非常爽朗地說)一定會的,外部環境勾起了內心情感嘛。
我 要我說可不是勾起了情感。我更愿意說是外部環境使這兩個人不知不覺間重溫了往日的舊夢,他們拋開了時間、理性,或許甚至是——欲望的束縛,就這么下意識地進入了多年前的舊夢。
姑娘 不對吧,他們不應該是下意識地重溫起了舊夢,因為他們知道黃瓜對于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