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讓欲望成為動力而不是禍根
- 二十幾歲要懂得的人生經驗(大全集)
- 水中魚 穆清
- 2274字
- 2014-01-13 08:56:25
欲望是與生俱來的,它是生理和心理的要求,是人的一種本能。合理適度的欲望會給人以動力,但是欲望過度就會釋放出破壞性的力量。
心懷貪欲要不得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電腦已走入千家萬戶,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豐富了人們精神世界。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借助電信、網絡進行詐騙也時有發生。比如手機短信中獎、匿名來電中獎、QQ信息中獎……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警醒,這是一種比較先進的詐騙手段,他們利用你貪便宜的心理,從你的個人信息中有可能破解你的賬戶密碼等重要信息,使你損失慘重。社會上的很多騙子之所以能行騙成功都是利用了人們貪婪的心理。
1856年,亞歷山大商場發生了一起盜竊案,共失竊8只金表,損失16萬美元。在當時,這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數目。
案子尚未偵破時,有個紐約商人到此地批貨,隨身攜帶著4萬美元現金。當他到達下榻的酒店后,先辦理了貴重物品的保存手續,接著將錢存進了酒店的保險柜中,隨即出門去吃早餐。
在咖啡廳里,他聽見鄰桌的人在談論前一陣子的金表失竊案,因為是一般社會新聞,商人并不當一回事。
中午吃飯時,他又聽見鄰桌的人談及此事。他們說有人用1萬美元買了兩只金表,轉手后就凈賺了3萬美元,其他人紛紛投以羨慕的眼光說:“如果讓我遇上,不知道該有多好!”
然而,商人聽到后,卻懷疑地想:“哪有這么好的事?。俊?
到了晚餐時間,金表的話題居然再次在他耳邊響起。他吃完飯,回到房間后,忽然接到一個神秘的電話:“您對金表有興趣嗎?老實跟您說,我知道您是做大買賣的商人,這些金表在本地并不好脫手,如果您有興趣,我們可以商量看看,品質方面,您可以到附近的珠寶店鑒定,如何?”
商人聽到后,不禁怦然心動,心想這筆生意可獲取的利潤比一般生意優厚許多,便答應與對方會面詳談。結果以4萬美元買下了傳說中被盜的8只金表中的3只。
第二天,他拿起金表仔細觀看后,卻覺得有些不對勁。于是,他將金表帶到熟人那里鑒定。鑒定的結果是,這些金表都是假貨,最多只值幾千美元而已。直到這幫騙子落網后,商人才明白,從他一進酒店存錢,這幫騙子就盯上了他,而他聽到的金表話題也是他們故意安排的。
騙子的計劃是,如果第一天商人沒有上當,接下來他們還會有許多花招用來誘騙他,直到他掏出錢為止。
故事中的騙子是很可怕的,他們讓商人損失慘重。但是更可怕的是商人自身的貪婪,貪婪是人性的弱點。貪婪、自私的人往往目光短淺,他們只瞧見眼前的利益,看不見身后隱藏的危機,也看不見自己生活的方向。貪欲越多的人,往往生活得越痛苦,一旦欲望無法獲得滿足,他們便會失去正確的人生目標,陷入對蠅頭小利的追逐中。這種貪婪被騙子利用,會使自己陷入一種困境,甚至將自己推入痛苦的墳墓。
要適可而止
社會上,很多年輕人都想要過一種富足的生活,當你有這樣的欲望時,你就會積極努力地工作,靠自己的智慧獲得應有的財富。但是,如果你對財富的欲望過度,就會將自己引入一個極端,讓自己掉入金錢的陷阱中不能自拔。所以,不管是對金錢還是權力的欲望,我們都要掌握一個適度的原則,這樣欲望才不會成為坑害我們的禍根。在這一點上,唐代的李泌做得不錯。
經安史之亂唐肅宗收復京師之后,李泌去見肅宗。唐肅宗留李泌宴飲,同榻而眠。當時,李泌常受小人的猜忌和陷害,為了保全自己,他決定退隱山林。在隱退之前,他決心盡最后一次努力,保護自己愛護的皇太子廣平王李豫。
當天晚上,李泌對肅宗說:“臣已略報圣恩,請準我做閑人。”
肅宗驚異,說:“我同先生憂患多年,應該與先生同樂,你為何要離去呢?”
李泌答道:“臣有五不可留,愿陛下讓我離去,免于一死。”
唐肅宗問:“這五不可留指什么呢?”
李泌答道:“我遇陛下太早,陛下任我太重,寵信我太深,我的功勞太高,事跡太奇,有此五慮。陛下若不讓我走,就是殺了臣。”
肅宗不解地問:“先生為什么懷疑我,朕不是瘋子,為什么要殺先生呢?”
李泌答道:“正是陛下不殺我,我才敢請求歸隱,否則我怎么敢說?并且我說被殺,不是指陛下,而是指那五點原因。我想,陛下對臣這么信任,有些話尚且不敢說,等天下安定了,我哪敢再說什么呢?”
肅宗說:“我知道了,先生要北伐,我不聽從您的建議,先生您生氣了?!?
李泌回答:“不是,我說的是建寧王一事?!?
原來,不久前,肅宗聽信奸臣誣告,建寧王李倓被賜死。
肅宗說:“建寧王聽信小人的話,謀害長史,想奪儲位,我不得不賜死他,難道先生還不知道嗎?”
李泌又說:“建寧王倘若有此心,廣平王必定會怨恨他,可是廣平王每次與我談話,都說弟弟冤枉,淚如雨下。況且,以前陛下想用建寧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我請改任廣平王。建寧王要是想奪太子的儲位,一定會恨臣,為什么他認為我是忠心,對我更加親善呢?”
聽到這里,肅宗也不禁流淚道:“事已至此,我也不想再聽這件事了?!?
李泌說:“我不是要追究以前的責任,是為了讓陛下警戒將來。當年武則天皇后有四個兒子,她錯殺了太子弘,立次子李賢為太子。次子內心憂懼,作《黃臺瓜》一詞,想感動則天皇后,但則天皇后不予理睬。李賢被廢之后,死在貶所黔中?!饵S臺瓜》一詞是這樣說的:‘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更摘使瓜稀,三摘尤可為,四摘抱蔓歸?!菹乱呀浾艘粋€大瓜了,千萬不要再摘了。”
肅宗驚奇地說:“怎么會有這種事呢?我當把這首詩寫在紳帶上,時時警惕?!?
李泌說:“只要陛下記在心中就行了?!?
之后,李泌就歸隱泉林了。
李泌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他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在功成名就的時候,拋下功名利祿,全身隱退。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也要學習這種做人的智慧,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最重要的是適可而止,不可“燃”無度;否則貽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