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特療法調治近視花眼
- 相世和等
- 4164字
- 2020-06-05 10:15:42
四、中西醫對近視的分類
(一)按中醫辨證分型
1.心陽不振型 多見于假性近視或中低度近視、視遠不清,視近清楚,兼見頭昏,心悸,失眠多夢,健忘,舌質淡苔白,脈沉緩或弦細。
2.脾胃虛弱型 多見于中、低度近視。遠視力下降加速,兼見頭昏神疲,食少體瘦,面色無華,舌質淡苔薄白,脈濡緩。
3.氣血不足型 多見于病后體虛及輕中度近視。遠視力迅速下降,兼見頭昏眼脹,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舌淡少苔,脈細弱。
4.肝腎虧虛型 多見于高度近視。遠視力嚴重障礙,矯正視力達不到正常,眼底有退行性改變及玻璃體液化混濁,黃斑變性出血者。舌紅少苔,脈細數或細弱。
5.陰虛陽亢型 多見于遠視或老花,視遠尚清,但不能持久,視近模糊不清,兼見頭痛眩暈,甚則惡心嘔吐,舌質紅少苔,脈弦細稍數。
6.肝氣不和型 多見于散光及調節性視疲勞。視久眼脹頭昏,眉骨酸痛,性情急躁,或婦女更年期,舌質黯紅,少苔,脈弦或澀。
(二)按近視程度分類
1.輕度近視眼 近視度小于300度,一般眼底無病理性改變。
2.中度近視眼 近視度大于300度小于600度,部分眼底呈豹紋狀改變。
3.高度近視眼 近視度大于600度,常引起玻璃體和眼底的退行性病變,其中大于1000度、眼底病理性改變嚴重的也稱為惡性近視眼,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所致。
(三)按調節因素分類
1.假性近視 亦稱調節性近視。一般為晶狀體調節過度,因此遠處的光線入眼后成像于視網膜前,其眼球軸徑長度正常,眼組織沒有發生變性和變形,故又稱功能性近視。應用睫狀肌麻痹藥物,如阿托品等滴眼后,或雙眼作遠霧視訓練后,遠視力恢復正常,近視屈光度消失,呈現正視或遠視狀態。
長時間近距離工作,用眼姿勢不良,伏在桌上、躺在床上或動蕩不穩的車廂里看書,光線過強過弱等因素均可使眼睛睫狀肌常常處于緊張、疲勞狀態,從而造成視力減退,引發假性近視。
假性近視通常見于中小學校年齡較小,發生時間較短,近視屈光度較低,一般不超過300度的近視,以及眼底無異常者。假性近視的遠視力波動性很大,時高時低,時好時壞,在青少年中發生率較高。假性近視具有治療或休息后消失,停止治療則又復發,各種方法都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所有方法療效都不能持久的特點。
2.真性近視 這種近視平時表現為近視,檢查遠視力低于5.0(小數記法1.0),近視力正常,應用近視鏡片,遠視力可矯正到正常,但使用睫狀肌麻痹藥物后,視力無改變,近視屈光度數也不改變。這說明眼組織已發生近視性變性或眼軸變長,稱為真性近視。
真性近視常見于年齡較大,發生時間較長,近視度數較高,眼底有弧形斑或呈豹紋狀等變化者。又可分為軸性近視和屈光性近視兩種。
(1)軸性近視 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徑過長,超過正常范圍,而眼的屈光力正常,焦點成在視網膜前面。這是近視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有人稱之為單純性近視。高度近視大多數是軸性近視。
眼軸的長度決定近視度數的高低,眼軸每延長1mm,近視度數就增加3D(即300度)。
(2)屈光性近視:是指眼軸長度在正常范圍內,但由于角膜或晶體的彎曲度較大或眼的屈光間質密度大而使屈光指數增大,使眼的屈光力增強所致的近視,例如圓錐角膜、糖尿病和老年性白內障早期晶體屈光密度的變化、晶體懸韌帶斷裂所致晶體屈光力增強、外傷所致的近視等。這種近視較為少見。
?此類近視又可因屈光間質的某一部分病變而導致屈光指數不一致,造成近視散光。近視散光的視力模糊較為復雜,有時有視物變形,驗光配鏡矯正也較困難。
(3)混合性近視:這種近視平時表現為近視,當用腱狀肌麻痹藥物如阿托品后,近視屈光度數有所降低,遠視力有增進,但視力不能完全恢復正常,近視屈光度數和近視癥狀不能完全消失。這說明它既有調節因素,又有眼球近視性器質改變的因素,故稱為混合性近視。調節松弛后減少的屈光度數為調節緊張的后果,余下的屈光度則為器質性因素的后果。
也就是說,這種近視既有一部分是假性近視,又有一部分是真性近視,所以混合性近視又稱為半真性近視或中間性近視。
此階段也是眼從假性近視向真性近視發展的過渡時期。
(四)按性質分類
這是目前國際上一般公認的分類方法。
1.單純性近視 單純性近視亦稱后天性近視、良性近視、對抗性近視、功能性近視、靜止性近視等。多由學齡開始發生,到20歲左右停止發展。主要是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和用眼習慣的不良,造成調節過度緊張或眼軸輕度延長,而引起的近視,故也稱青少年近視眼或青春期近視眼。這種近視的遠視力不良,近視力正常,應用近視鏡片遠視力可矯正到正常。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單純近視并不能看作眼的病態變化。近視度數一般在600度以下,眼球一般正常,很少有并發癥。在廣大青少年學生中,絕大部分屬于此類近視。
2.變性近視 變性近視也稱病理性近視。以前也曾有人稱進行性近視或惡性近視。指某些高度近視,從幼年時期即進展很快,眼軸不停地加長,其長度多與屈光度成正比。在15~20歲時發展更快,近視度數高于600度,甚至高達2500~3000度,常因眼底病變嚴重而視力不能矯正到正常。這種近視眼軸明顯延長,眼球多種組織都相應發生病變,并發癥較多,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
(五)按發育情況分類
1.先天性近視 是指由前代遺傳給后代,出生后就有的一種近視眼病。主要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其發病率約占全部近視的5%。但由于病情嚴重,易引起眼球多種組織發生病變,故又稱變性近視或惡性近視。近視度數一般在600度以上。雖然出生時度數較小,但發展速度很快,通常為1000度或更高,而且視力差,配鏡也不易矯正。眼軸極度拉長,調節能力消失。視網膜、脈絡膜、鞏膜發生變性,出現鞏膜向后膨隆形成后鞏膜葡萄腫、玻璃體液化,眼底呈豹紋狀,嚴重者可并發視網膜脫離。
2.后天性近視 是指在出生后,主要由于環境因素和后天用眼習慣不良等原因造成的近視。近視度數多在600度以下,成年后不再繼續發展或發展緩慢,視力矯正良好,無或有輕微器質性改變,并發癥較少。絕大多數近視都屬于后天性近視。
(六)按器質性功能性分類
器質性近視就是近視度較重,近視狀態是長期的,眼部相關器官不同程度發生了不可逆的改變。
功能性近視就是沒有器質性改變,近視度較輕,近視狀態是暫時性的,情況改變了以后,近視度就會逐漸降低,最后消失。這類近視實際上是一種功能性的屈光變化,所以叫功能性近視。功能性近視可有以下幾種情況。
1.高空近視 高空近視是指飛機駕駛人員在高空飛行的特殊條件下產生的近視狀態。飛機駕駛人員在高空飛行中,眼睛通過透明的艙蓋向外面看的時候,前方沒有任何物體,呈現一片空虛的視野。由于沒有注視目標的吸引,眼睛就會自發地啟用調節功能,表現出輕微的近視狀態。在茫茫的雪原、沙漠或海洋中旅行的時候,如果前方出現空虛視野,也會有類似的近視狀態發生。
高空近視可以使遠視力降低一半左右,對于高空搜索和安全飛行,都有很大影響。高空近視也是一種暫時性的屈光變化,一旦進入一般的生活環境,前方有注視目標的吸引,近視度就會很快消失,恢復原有的正常屈光狀態。
2.黃昏近視 黃昏近視又叫夜近視,是指人在夜晚極昏暗的環境里向遠處看時產生的近視狀態。黃昏近視發生的原理和高空近視相似。由于夜晚的光線很暗,致使瞳孔散大,所以它的近視度要比高空近視高一些,一般為100~150度。
受黃昏近視影響比較大的是天文學家,使他們在夜晚觀測星象時增加不少困難。黃昏近視也是一種暫時性的屈光變化,一旦進入了明亮的環境以后,近視度就會迅速消失,恢復原有的屈光狀態。
3.糖尿病性近視 糖尿病性近視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近視狀態。糖尿病的起因,是胰島素分泌功能不足,使體內的葡萄糖不能正常的分解和利用,在血液里大量聚集,尿液里也會有葡萄糖出現,所以叫做糖尿病。當血液里的糖含量增高的時候,眼睛里的糖含量也要增高,結果就使晶狀體出現代謝紊亂,發生腫脹,屈光力增強,形成近視的屈光狀態。
糖尿病性近視多見于重度糖尿病患者,近視度常不穩定,可以隨著血液里糖含量升高而增高。糖尿病性近視狀態,一般都是暫時性的。一旦糖尿病得到了有效治療,血液里的糖含量降低以后,近視度就會逐漸減低,最后消失,恢復原有的屈光狀態。不過,如果糖尿病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近視度也可能不會消失,成為真性近視。
4.藥物性近視 藥物性近視是指使用某些藥物治療別的疾病時所產生的近視狀態。最常見的是治療青光眼的時候,使用了毛果蕓香堿或依色林一類的眼藥。這類藥物能夠使瞳孔縮小,同時也能夠使睫狀肌發生痙攣,調節功能呈現緊張狀態。結果就會形成像假性近視那樣的屈光變化。有機磷農藥中毒,也會使睫狀肌發生痙攣,出現同樣的近視性屈光狀態。
除此,服用磺胺藥、醋氮酰胺、乙氧苯唑胺、雙氫氯噻嗪、氯噻酮、異丙嗪、氯吡嗪、土霉素、乙酰水楊酸等類藥物,有時也會出現一種近視狀態。起因可能是由于這些藥物的毒性或過敏性反應,引起晶狀體腫脹的結果。
這一類藥物性近視的出現,一般也都是暫時性的。停止使用這類藥物以后,近視度就會逐漸減低,最后消失,恢復原有的屈光狀態。不過,治療青光眼的時候,這類藥物通常都是需要長期使用的,由于睫狀肌長期處在痙攣的狀況下,伸縮的能力可能早就喪失,停藥以后,也不再會復原,結果就會形成一種真性近視的狀態。
5.高壓氧性近視 高壓氧性近視是指人在作高壓氧治療時所引起的近視狀態。有些人因為患有別的疾病,需要作高壓氧治療。在連續接受高壓氧治療總量?達到100~300小時以后,絕大多數人都會出現一種近視狀態。起因可能是由于眼內的血管發生擴張而造成循環障礙,使晶狀體腫脹,屈光力增強的結果。
這種近視狀態也是暫時性的。在高壓氧治療的后期,近視度就開始減低,治療結束以后,近視狀態就會逐漸消失,恢復原有的屈光狀態。
6.營養不良性近視 全身有重度營養不良的兒童,往往會出現一種近視狀態,叫做營養不良性近視。起因可能是由于晶狀體腫脹、屈光力增強的結果。
這種近視狀態,也是暫時性的。一旦全身的營養狀況得到改善以后,近視光度就會逐漸消失。當然,如果營養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也有可能出現真性近視。
7.外傷性近視 眼睛受到拳頭、木器、石塊等沒有尖刃的器物擊傷,或者碰傷以后,會出現一種近視狀態,叫做外傷性近視。這是因為眼睛受了損傷以后,血液循環會發生障礙,促使晶狀體腫脹,屈光力增強的結果。
這種近視狀態,在一般的情況下,都是暫時性的。經過治療,組織功能康復以后,近視度就會逐漸減低,最后消失。但是,如果傷勢比較嚴重,晶狀體的位置有了變動,近視度也可能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