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訓練說話的本領(1)

講話要讓人接受,首先要做到發音清楚,吐字清晰。清楚的發音可以依賴平時的練習,傾聽別人的談話、朗讀書報、多聽收音機廣播,這些均對正確的發音有迅速的幫助。說話的時候,每一句子要明白易懂,避免用艱澀詞匯。別以為說話時用語艱深,就是自己有學問、有魄力的表現;其實,這樣說話不但會使人聽不懂,而且弄巧成拙,還會引起別人懷疑,以為是在故弄玄虛。當然成功的當眾講話還需要豐富的詞匯、多變的句型,使講話扣人心弦,讓聽眾欲罷不能。

進行語速訓練

講話要讓人接受,首先要做到發音清楚,吐字清晰。清楚的發音可以依賴平時的練習,傾聽別人的談話、朗讀書報、多聽收音機廣播,這些均對正確的發音有迅速的幫助。說話的時候,每一句子要明白易懂,避免用艱澀詞匯。別以為說話時用語艱深,就是自己有學問、有魄力的表現;其實,這樣說話不但會使人聽不懂,而且弄巧成拙,還會引起別人懷疑,以為是在故弄玄虛。當然成功的當眾講話還需要豐富的詞匯、多變的句型,使講話扣人心弦,讓聽眾欲罷不能。

下面介紹幾種簡單、易行、有效的口才訓練方法。

這里的“讀”指的是朗讀,而非默讀,顧名思義,“速讀”也就是快速的朗讀。

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是在于鍛煉人口齒伶俐,語音準確,吐字清晰。

方法:找來一篇演講辭或一篇文辭優美的散文。先拿來字典、詞典把文章中不認識或弄不懂的字、詞查出來,搞清楚,弄明白,然后開始朗讀。一般開始朗讀的時候速度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讀得快,最后達到你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

要求:讀的過程中不要有停頓,發音要準確,吐字要清晰,要盡量達到發聲完整。因為如果你不把每個字音都完整地發出來,那么,如果速度加快以后,就會讓人聽不清楚你在說些什么,快也就失去了快的意義。我們的快必須建立在吐字清楚、發音干凈利落的基礎上。我們都聽過體育節目的解說專家宋世雄的解說,他的解說就很有“快”的功夫。宋世雄解說的“快”,是快而不亂,每個字,每個音都發得十分清楚、準確,沒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我們希望達到的快也就是他的那種快,吐字清晰,發音準確,而不是為了快而快。

這種訓練的優點是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手頭有一篇文章就可以練習。而且還不受人員的限制,不需要別人的配合,一個人就可以獨立完成。當然你也可以找一位同學聽聽你的速讀練習,讓他幫助挑出你速讀中出現的毛病。比如哪個字發音不夠準確,哪個地方吐字還不清晰,等等,這樣就更有利于你有目的地進行糾正、學習。你還可以用錄音機把你的速讀錄下來,然后自己聽一聽,從中找出不足,進行改進。如果有老師指導就更好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速讀法并非僅為鍛煉講話的速度,說話的速度是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說話太快使聽的人不易應付,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為說話快些,可以節省時間,其實說話的目的,在使對方領會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講話的人,或者是聽話的人,都必須運用思想,否則,不能確切把握說話內容。當然說話太慢,也是不對的,一方面浪費時間,另一方面會使聽的人感覺不耐煩。說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技巧,我們必須認清這種巧妙的方法,然后才能獲得成功。當眾講話時要顧及聽眾的反應,話要說到點子上,千萬別像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更不可以自己為中心,當眾講話是為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所以要清晰、明示、坦白直率。信口開河、放連珠炮,都不是受人歡迎的當眾講話方式,信口開河并不表示你很會說話,相反地,證明你說話缺乏熱誠,不負責任。至于說話像放連珠炮,那只有使人厭煩,因為你一開口,別人就疲于應付,沒有機會發音,最后自然是雙方不歡而散。

掌握背誦方法

每個人幾乎都有過背誦文章的經歷。背誦的目的是因人而異。有的是因為老師要求必須背誦,而不得不背,以完成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也有的是為了記憶下某個名詩、名句,以此來豐富自己的文學素養。而我們所說的背誦,主要的目的是在于訓練當眾講話能力。

為了這個目的,并不僅僅要求你把某篇演講辭、散文背下來就算完成了任務,我們要求的背誦,一是要“背”,二還要求“誦”。這種訓練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記憶能力,二是增強口頭表達能力。

記憶是優秀口才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沒有好的記憶力,要想培養出口才是不可能的。只有大腦中充分地積累了知識,你才可能張口即出,滔滔不絕。如果你大腦中是空空如也,那么你再伶牙俐齒,也無濟于事。記憶與口才一樣,它并不是一種天賦的才能,后天的鍛煉對它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背得越多,記憶力越強,“背”正是對這種能力的培養。

“誦”是對表達能力的一種訓練。這里的“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朗誦”。它要求在準確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聲情并茂的表達。

背誦法,與速讀法相輔相成。速讀法的著眼點在“快”上,而背誦法的著眼點在“準”上。也就是你背的演講辭或文章一定要準確,不能有似是而非的地方,而且在吐字、發音上也一定要準確無誤。

其方法是:第一步,先選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第二步,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分析、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要花點工夫的,需要我們逐句逐段地進行分析,推敲每一個詞句,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思想感情,并注意培養自己的感情;第三步,對所選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進行一些藝術處理,比如找出重音、劃分停頓等,這些都有利于準確表達內容;第四步,在以上幾步工作的基礎上進行背誦。背誦的過程也可分步進行。首先,進行“背”的訓練。也就是先將文章背下來。在這個階段不要求聲情并茂。只要能達到熟練記憶就行。并在背的過程中,自己進一步領會作品的格調、節奏,為準確把握作品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第二,是在背熟文章的基礎上進行大聲朗誦。將你背熟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大聲地背誦出來,并隨時注意讀音的正確與吐字的清晰,而且要帶有一定的感情。第三,是這個訓練的最后一步,用飽滿的情感,準確的語言、語調進行朗誦。

這里的要求是準確無誤地記憶文章,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比如,我們要背誦高爾基的《海燕》,我們首先就應明白,這是篇散文詩。它是在預報革命的風暴即將來臨,謳歌的是海燕——無產階級戰士的形象。整篇散文詩都是熱烈激亢的表達了革命者不可遏止的革命激情。那么我們在朗讀《海燕》時就要抓住這個基調。當然僅僅抓住作品的基調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對作品進行一些技巧上的處理,比如劃分段落、確定重音、停頓等等。平平淡淡,沒有波瀾,沒有起伏,一調到底的朗誦是不會成功的。有些人在背誦《海燕》時把握了它激昂奮進的基調,卻沒有注意朗誦技巧,開口就定在最高的音上,結果到了表達感情的最高點時,就只能是聲嘶力竭。我們說這也是把握欠準確的緣故。如果注意了朗誦技巧和作品感情脈絡的發展,此類錯誤就完全可以避免。

這個訓練最好能有老師的指導,特別是在朗誦技巧上給些指導。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找朋友幫助,請朋友聽自己背誦,所謂“旁觀者清”,別人容易發現的不足可以成為我們改進口才的依據。

感受自己的聲音

練聲也就是個人聲音的訓練。在生活中,我們都喜歡聽那些飽滿圓潤、悅耳動聽的聲音,干癟沙啞的聲音往往讓人生厭。所以鍛煉出一副好嗓子,練就一腔悅耳動聽的聲音,是高超的當眾講話水平的必備條件。

練聲的方法是:第一步,練氣。俗話說練聲先練氣,氣息是人體發聲的動力,就像汽車上的發動機一樣,它是發聲的基礎。氣息的大小對發聲有著直接的關系。氣不足,聲音無力;用力過猛,又有損聲帶。所以我們練聲,首先要學會用氣。

吸氣:吸氣要深,小腹收縮,整個胸部要撐開,盡量把更多的氣吸進去。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你聞到一股香味時的吸氣法。注意吸氣時不要提肩。

呼氣:呼氣時要慢慢地進行。要讓氣慢慢地呼出。因為我們在演講、朗誦、論辯時,有時需要較長的氣息,那么只有呼氣慢而長,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呼氣時可以把兩齒基本合上。留一條小縫讓氣息慢慢地通過。

學習了吸氣與呼氣的基本方法后,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園去做這種練習,做深呼吸,天長日久定會見效。

第二步,練聲。人類語言的聲源是在聲帶上,也就是我們的聲音是通過氣流振動聲帶而發出來的。

準備工作:先放松聲帶,用一些輕緩的氣流振動它,讓聲帶有點準備,發一些輕慢的聲音,千萬不要張口就大喊大叫,那只能對聲帶起破壞作用。這就像我們在做激烈運動之前,要做些準備動作一樣,否則就容易使肌肉拉傷。

聲帶活動開了,我們還要在口腔上做一些準備活動。我們知道口腔是人的一個重要的共鳴器,聲音的洪亮、圓潤與否和口腔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口腔活動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

進行張閉口的練習,活動嚼肌。這樣等到練聲時嚼肌運動起來就輕松自如了。

挺軟腭。這個方法可以用學鴨子叫“嘎嘎”聲來體會。

人體還有一個重要的共鳴器,就是鼻腔。有人在發音時,只會在喉嚨上使勁,根本就沒用上胸腔、鼻腔這兩個共鳴器、所以聲音單薄,音色較差。練習用鼻腔的共鳴方法是,學習牛叫。但我們一定要注意,在平日說話時,如果只用鼻腔共鳴,那么也可能造成音量太重的結果。

我們還要注意,練聲時,千萬不要在早晨剛睡醒時就到室外去練習,那樣會使聲帶受到損害。特別是室外與室內溫差較大時,更不要張口就喊,那樣,冷空氣進入口腔后,會刺激聲帶。

練習吐字。吐字似乎離發聲遠了些,其實二者是息息相關的。只有發音準確無誤,清晰、圓潤,吐字才能“字正腔圓”。

我們在小學時,都學習過拼音,都知道每個字都是由一個音節組成的,而一個音節我們又可以把它分成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這三部分從語音結構來分,大體上字頭就是我們說的聲母,字腹就是我們說的韻母,字尾就是韻尾。

吐字發聲時一定要咬住字頭。有一句話叫“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在發音時,一定要緊緊咬住字頭,這時嘴唇一定要有力,把發音的力量放在字頭上,利用字頭帶響字腹與字尾。

字腹的發音一定要飽滿、充實,口形要正確。發出的聲音應該是立著的,而不是橫著的,應該是圓的,而不是扁的。但是,如果處理的不好,就容易使發出的聲音扁、塌、不圓潤。

字尾,主要是歸音。歸音一定要到家,要完整,也就是不要念“半截子”字,要把音發完整。當然字尾也要能收住,不能把音拖得過長。

如果我們能按照以上的練習要求去做,那么你的吐字一定圓潤、響亮,你的聲音也就會變得悅耳動聽了。

這里應多做一些這樣的練習:

深吸一口氣。數數,看能數多少。

跑20米左右,然后朗讀一段課文,盡量避免喘氣聲。

按字正腔圓的要求讀下列成語:

英雄好漢兵強馬壯爭先恐后光明磊落深謀遠慮

果實累累五彩繽紛心明眼亮海市蜃樓優柔寡斷

源遠流長山清水秀

讀練口令:

八面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坡炮;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哥挎瓜筐過寬溝,趕快過溝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滾筐空怪看狗;

洪小波和白小果,拿著籮筐收蘿卜。洪小波收了一筐白蘿卜,白小果收了一筐紅蘿卜,不知是洪小波收的白蘿卜多,還是白小果收的紅蘿卜多。

利用復述的方法

復述法就是利用重復敘述別人講話的方法,訓練人的敏捷思維、暫時記憶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其方法是:選一段長短合適、有一定情節的文章。最好是小說或演講辭中敘述性強的一段,然后請朗誦較好的人進行朗讀,最好能把它錄下來,然后聽一遍復述一遍,反復多次地進行。直到能完全把這個作品復述出來。復述的時候,你可把第一次復述的內容錄下來,然后對比原文,看你能復述下多少,重復進行,看多少遍自己才能把全部的內容復述下來。這種練習絕不單單在于背誦,而在于鍛煉語言的連貫性。如果能面對眾人復述就更好了,它還可以鍛煉你的膽量,克服緊張心理。

這要求我們在開始時,只要能把基本情節復述出來就可以,在記住原話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話把意思復述出來;第二次復述時就要求不僅僅是復述情節,而且要求能復述一定的人物語言或描寫語言;第三次復述時,就應基本準確地復述出人物的語言和基本的描寫語言,逐次提高要求。在進行這種練習之前,最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所選文章的情況,制定一個具體的要求。比如選了一段共有10句話的文章,那么第一次復述時就要把基本情節復述出來,并能把幾個關鍵的句子復述出來;第二次就應該能復述出5~7個句子;第三次就應能復述8~10個句子。持之以恒,必然可提高語言連貫性和記憶力。

開始練習時,最好選擇句子較短、感興趣的材料進行,這樣便于你把握、記憶、復述。隨著訓練的深入,你可以逐漸選一些句子較長、情節少的材料進行練習。這樣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效果會更好。

這種練習一定要持之以恒。有的同學一開始就選用那些長句子、情節少的文章作為訓練材料,結果常常是欲速則不達。這就像我們學走路一樣,沒學會走,就要學跑是一定要摔跤的。這個訓練枯燥乏味,沒有耐心與毅力,很難達到練習目的。

模仿有專長的人

人的知識其實從幼兒開始就是靠模仿學來的,其實模仿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小時候學說話是向爸爸、媽媽及周圍的人學習,向周圍的人模仿。那么我們練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這方面有專長的人模仿。日久天長,當眾講話能力也必然隨時間遞增。

具體方法如下:

模仿專人。在生活中找一位當眾講話能力強的人,記錄他最精彩的講話供你進行模仿。也可以把你喜歡的、又適合你模仿的播音員、演員的聲音錄下來,然后進行模仿。

專題模仿。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請一個人先講一段小故事、小幽默,然后大家輪流模仿,看誰模仿的最像。為了刺激積極性,也可以采用打分的形式,大家一起來評分,表揚模仿最成功的一位。這個方法簡單易行,且有娛樂性。茶余飯后只要有三四個人就能進行。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講的小故事、小幽默,一定要新鮮有趣,大家愛聽愛學。而且在講以前一定要進行一些準備,一定要講準確、生動、形象,千萬不要把一些錯誤的東西帶去,否則模仿的人也跟著錯了,害人害己。

隨時模仿。我們每天都聽廣播,看電視、電影,那么你就可以隨時跟著播音員、演播員、演員進行模仿,注意他的聲音、語調,他的神態、動作,邊聽邊模仿,邊看邊模仿,這種方式還可增加詞匯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彰化市| 井冈山市| 墨脱县| 泗水县| 涿鹿县| 寿宁县| 广宗县| 林甸县| 峨边| 泌阳县| 阳曲县| 南城县| 南部县| 萨嘎县| 钟山县| 麻栗坡县| 耿马| 枣阳市| 桐庐县| 高尔夫| 宁德市| 苗栗市| 永福县| 瓦房店市| 博白县| 冀州市| 江阴市| 莱芜市| 上高县| 武平县| 新竹县| 苏尼特左旗| 柳江县| 平山县| 华安县| 久治县| 东阿县| 桦川县| 太仆寺旗|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