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殘游記(插圖本)
- 劉鶚著 陳翔鶴校 戴鴻森注
- 6657字
- 2020-05-25 16:38:37
第四回
宮保求賢愛才若渴 太尊[1]治盜疾惡如仇
話說老殘從撫署出來,即將轎子辭去,步行在街上游玩了一會兒,又在古玩店里盤桓些時。傍晚回到店里,店里掌柜的連忙跑進屋來說聲“恭喜”,老殘茫然不知道是何事。
掌柜的道:“我適才聽說院上高大老爺親自來請你老,說是撫臺要想見你老,因此一路進衙門的。你老真好造化[2]!上房一個李老爺,一個張老爺,都拿著京城里的信去見撫臺,三次五次的見不著。偶然見著回把,這就要鬧脾氣,罵人,動不動就要拿片子送人到縣里去打[3]。像你老這樣撫臺央出文案老爺來請進去談談,這面子有多大!那怕不是立刻就有差使的嗎?怎么樣不給你老道喜呢!”老殘道:“沒有的事,你聽他們胡說呢。高大老爺是我替他家醫治好了病,我說,撫臺衙門里有個珍珠泉,可能引我們去見識見識?所以昨日高大老爺偶然得空,來約我看泉水的,那里有撫臺來請我的話!”掌柜的道:“我知道的,你老別騙我。先前高大老爺在這里說話的時候,我聽他管家說:撫臺進去吃飯,走從高大老爺房門口過,還嚷說:你趕緊吃過飯,就去約那個鐵公來哪!去遲,恐怕他出門,今兒就見不著了。”老殘笑道:“你別信他們胡謅,沒有的事?!闭乒竦牡溃骸澳憷戏判模也粏柲憬桢X。”
只聽外邊大嚷:“掌柜的在那兒呢?”掌柜的慌忙跑出去。只見一個人,戴了亮藍頂子[4],拖著花翎[5],穿了一雙抓地虎靴子[6],紫呢夾袍,天青哈喇[7]馬褂,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了個雙紅名帖,嘴里喊:“掌柜的呢?”掌柜的說:“在這兒,在這兒!你老啥事?”那人道:“你這兒有位鐵爺嗎?”掌柜的道:“不錯,不錯,在這東廂房里住著呢。我引你去?!?/p>
兩人走進來,掌柜指著老殘道:“這就是鐵爺。”那人趕了一步,進前請了一個安,舉起手中帖子,口中說道:“宮保說,請鐵老爺的安。今晚因學臺請吃飯,沒有能留鐵老爺在衙門里吃飯,所以叫廚房里趕緊辦了一桌酒席,叫立刻送過來。宮保說,不中吃,請鐵老爺格外包涵些?!蹦侨嘶仡^道:“把酒席抬上來?!蹦呛筮叺膬蓚€人抬著一個三屜的長方抬盒,揭了蓋子,頭屜是碟子小碗,第二屜是燕窩魚翅等類大碗,第三屜是一個燒小豬、一只鴨子,還有兩碟點心。打開看過,那人就叫:“掌柜的呢?”這時,掌柜同茶房等人站在旁邊,久已看呆了,聽叫,忙應道:“啥事?”那人道:“你招呼著送到廚房里去。”老殘忙道:“宮保這樣費心,是不敢當的?!币幻孀屇侨朔坷锶プ圆?,那人再三不肯。老殘固讓,那人才進房,在下首一個杌子上坐下;讓他上炕,死也不肯。
老殘拿茶壺,替他倒了碗茶。那人連忙立起,請了個安道謝,因說道:“聽宮保分付,趕緊打掃南書房院子,請鐵老爺明后天進去住呢。將來有什么差遣,只管到武巡捕房[8]呼喚一聲,就過去伺候。”老殘道:“豈敢,豈敢?!蹦侨吮阏酒饋恚终埩藗€安,說:“告辭,要回衙消差,請賞個名片?!崩蠚堃幻娼胁璺縼?,給了挑盒子的四百錢,一面寫了個領謝帖子,送那人出去。那人再三固讓,老殘仍送出大門,看那人上馬去了。
老殘從門口回來,掌柜的笑迷迷的迎著說道:“你老還要騙我!這不是撫臺大人送了酒席來了嗎?剛才來的,我聽說是武巡捕赫大老爺,他是個參將[9]呢。這二年里,住在俺店里的客,撫臺也常有送酒席來的,都不過是尋常酒席,差個戈什[10]來就算了。像這樣尊重,俺這里是頭一回呢。”老殘道:“那也不必管他,尋常也好,異常也好,只是這桌菜怎樣銷法呢?”掌柜的道:“或者分送幾個至好朋友,或者今晚趕寫一個帖子,請幾位體面客,明兒帶到大明湖上去吃。撫臺送的,比金子買的還榮耀得多呢?!崩蠚埿Φ溃骸凹仁潜冉鹱淤I的還要榮耀,可有人要買?我就賣他兩把金子來,抵還你的房飯錢罷。”掌柜的道:“別忙,你老房飯錢,我很不怕,自有人來替你開發。你老不信,試試我的話,看靈不靈?!崩蠚埖溃骸肮芩趺茨兀皇墙裢磉@桌菜,依我看,倒是轉送了你去請客罷。我很不愿意吃他,怪煩的慌。”
二人講了些時,仍是老殘請客,就將這本店的住客都請到上房明間里去。這上房住的,一個姓李,一個姓張,本是極倨傲的,今日見撫臺如此契重,正在想法聯絡聯絡,以為托情謀保舉地步。卻遇老殘借他的外間請本店的人,自然是他二人上坐,喜歡的無可如何。所以這一席間,將個老殘恭維得渾身難受,十分沒法,也只好敷衍幾句。好容易一席酒完,各自散去。
那人趕了一步,進前請了一個安,舉起手中帖子,口中說道:“宮保說,請鐵老爺的安?!?/p>
那知這張李二公,又親自到廂房里來道謝,一替一句,又奉承了半日。姓李的道:“老兄可以捐[11]個同知[12],今年隨折一個過班[13],明年春間大案[14],又是一個過班,秋天引見[15],就可得濟東泰武臨道[16]。先署后補,是意中事。”姓張的道:“李兄是天津的首富,如老兄可以照應他得兩個保舉,這捐官之費,李兄可以拿出奉借。等老兄得了優差,再還不遲?!崩蠚埖溃骸俺袃晌贿^愛,兄弟總算有造化的了,只是目下尚無出山[17]之志,將來如要出山,再為奉懇?!眱扇擞至窳艘换兀髯曰胤堪矊?。
老殘心里想道:“本想再為盤桓兩天,看這光景,恐無謂的糾纏要越逼越緊了?!?,走為上計’。”當夜遂寫了一封書,托高紹殷代謝張宮保的厚誼。天未明即將店帳算清楚,雇了一輛二把手的小車[18],就出城去了。出濟南府西門,北行十八里,有個鎮市,名叫雒口。當初黃河未并大清河的時候,凡城里的七十二泉泉水,皆從此地入河,本是個極繁盛的所在。自從黃河并了,雖仍有貨船來往,究竟不過十分之一二,差得遠了。
老殘到了雒口,雇了一只小船,講明逆流送到曹州府屬董家口下船,先付了兩吊錢,船家買點柴米。卻好本日是東南風,掛起帆來,呼呼的去了。走到太陽將要落山,已到了齊河縣城,拋錨住下。第二日住了平陰,第三日住了壽張,第四日便到了董家口,仍在船上住了一夜。天明開發船錢,將行李搬在董家口一個店里住下。
這董家口本是曹州府到大名府的一條大道,故很有幾家車店。這家店就叫個董二房老店。掌柜的姓董,有六十多歲,人都叫他老董。只有一個伙計,名叫王三。
老殘住在店內,本該雇車就往曹州府去,因想沿路打聽那玉賢的政績,故緩緩起行,以便察訪。
這日有辰牌時候,店里住客,連那起身極遲的,也都走了。店伙打掃房屋,掌柜的帳已寫完,在門口閑坐。老殘也在門口長凳上坐下,向老董說道:“聽說你們這府里的大人,辦盜案好的很,究竟是個什么情形?”那老董嘆口氣道:“玉大人官卻是個清官,辦案也實在麻力[19],只是手太辣些。初起還辦著幾個強盜,后來強盜摸著他的脾氣,這玉大人倒反做了強盜的兵器了?!?/p>
老殘道:“這話怎么講呢?”老董道:“在我們此地西南角上,有個村莊,叫于家屯。這于家屯也有二百多戶人家。那莊上有個財主,叫于朝棟,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二子都娶了媳婦,養了兩個孫子。女兒也出了閣。這家人家,過的日子很為安逸。不料禍事臨門,去年秋間被強盜搶了一次。其實也不過去些衣服首飾,所值不過幾百吊錢。這家就報了案,經這玉大人極力的嚴拿,居然也拿住了兩個為從的強盜伙計,追出來的贓物不過幾件布衣服。那強盜頭腦,早已不知跑到那里去了。
“誰知因這一拿,強盜結了冤仇。到了今年春天,那強盜竟在府城里面搶了一家子。玉大人雷厲風行的,幾天也沒有拿著一個人。過了幾天,又搶了一家子。搶過之后,大明大白的放火。你想,玉大人可能依呢?自然調起馬隊,追下來了。
“那強盜搶過之后,打著火把出城,手里拿著洋槍,誰敢上前攔阻。出了東門,望北走了十幾里地,火把就滅了。玉大人調了馬隊,走到街上,地保[20]、更夫就將這情形詳細稟報。當時放馬追出了城,遠遠還看見強盜的火把,追了二三十里,看見前面又有火光,帶著兩三聲槍響。玉大人聽了,怎能不氣呢?仗著膽子本來大,他手下又有二三十匹馬,都帶著洋槍,還怕什么呢,一直的追去,不是火光,便是槍聲。到了天快明時,眼看離追上不遠了,那時也到了這于家屯了。過了于家屯再往前追,槍也沒有,火也沒有。
“玉大人心里一想,說道:‘不必往前追,這強盜一定在這村莊上了。’當時勒回了馬頭,到了莊上,在大街當中有個關帝廟下了馬,分付手下的馬隊,派了八個人,東南西北,一面兩匹馬把住,不許一個人出去,將地保、鄉約[21]等人叫起。這時天已大明了,這玉大人自己帶著馬隊上的人,步行從南頭到北頭,挨家去搜。搜了半天,一些形跡沒有。又從東望西搜去,剛剛搜到這于朝棟家,搜出三枝土槍,又有幾把刀、十幾根竿子[22]。
“玉大人大怒,說強盜一定在他家了,坐在廳上,叫地保來問:‘這是什么人家?’地保回道:‘這家姓于。老頭子叫于朝棟,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于學詩,二兒子叫于學禮,都是捐的監生[23]。’玉大人立刻叫把這于家父子三個帶上來。
“你想,一個鄉下人,見了府里大人來了,又是盛怒之下,那有不怕的道理呢?上得廳房里,父子三個跪下,已經是颯颯的抖,那里還能說話。
“玉大人說道:‘你好大膽!你把強盜藏到那里去了?’那老頭子早已嚇的說不出話來。還是他二兒子,在府城里讀過兩年書,見過點世面,膽子稍為壯些,跪著伸直了腰,朝上回道:‘監生家里向來是良民,從沒有同強盜往來的,如何敢藏著強盜。’玉大人道:‘既沒有勾通強盜,這軍器從那里來的?’于學禮道:‘因去年被盜之后,莊上不斷常有強盜來,所以買了幾根竿子,叫田戶、長工輪班來幾個保家。因強盜都有洋槍,鄉下洋槍沒有買處,也不敢買,所以從他們打鳥兒的回了兩三枝土槍,夜里放兩聲,驚嚇驚嚇強盜的意思。’
“玉大人喝道:‘胡說!那有良民敢置軍火的道理!你家一定是強盜!’回頭叫了一聲:‘來!’那手下人便齊聲像打雷一樣答應了一聲:‘嗏!’玉大人說:‘你們把前后門都派人扎了,替我切實的搜!’這些馬勇遂到他家,從上房里搜起,衣箱櫥柜,全行抖擻一個盡,稍為輕便值錢一點的首飾,就掖在腰里去了。搜了半天,倒也沒有搜出什么犯法的東西。那知搜到后來,在西北角上,有兩間堆破爛農器的一間屋子里,搜出了一個包袱,里頭有七八件衣裳,有三四件還是舊綢子的。馬兵拿到廳上,回說:‘在堆東西的里房搜出這個包袱,不像是自己的衣服,請大人驗看?!?/p>
“那玉大人看了,眉毛一皺,眼睛一凝,說道:‘這幾件衣服,我記得仿佛是前天城里失盜那一家子的。姑且帶回衙門去,照失單查對?!椭钢路蛴诩腋缸拥溃骸阏f這衣服那里來的?’于家父子面面相窺,都回不出。還是于學禮說:‘這衣服實在不曉得那里來的。’玉大人就立起身來,分付:‘留下十二個馬兵,同地保將于家父子帶回城去聽審!’說著就出去。跟從的人拉過馬來,騎上了馬,帶著余下的人先進城去。
“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頭痛哭。這十二個馬兵說:‘我們跑了一夜,肚子里很餓,你們趕緊給我們弄點吃的,趕緊走罷。大人的脾氣誰不知道,越遲去越不得了?!乇R不艔埖幕厝ソ淮宦暎帐靶欣?,叫于家預備了幾輛車子,大家坐了進去。趕到二更多天,才進了城。
“這里于學禮的媳婦,是城里吳舉人[24]的姑娘,想著他丈夫同他公公、大伯子都被捉去的,斷不能松散,當時同他大嫂子商議,說:‘他們爺兒三個都被拘了去,城里不能沒個人照料。我想,家里的事,大嫂子,你老照管著;我這里也趕忙追進城去,找俺爸爸想法子去。你看好不好?’他大嫂子說:‘很好,很好。我正想著城里不能沒人照應。這些管莊子的都是鄉下老兒,就差幾個去,到得城里,也跟傻子一樣,沒有用處的?!f著,呈氏就收拾收拾,選了一掛雙套飛車[25],趕進城去。到了他父親面前,嚎啕大哭。這時候不過一更多天,比他們父子三個,還早十幾里地呢。
“吳氏一頭哭著,一頭把飛災大禍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吳舉人一聽,渾身發抖,抖著說道:‘犯著這位喪門星[26],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妥了!我先去碰一碰看罷?!B忙穿了衣服,到府衙門求見。號房上去回過,說:‘大人說的,現在要辦盜案,無論什么人,一應不見?!?/p>
“吳舉人同里頭刑名師爺[27]素來相好,連忙進去見了師爺,把這種種冤枉說了一遍。師爺說:‘這案在別人手里,斷然無事。但這位東家向來不照律例[28]辦事的。如能交到兄弟書房里來,包你無事??峙虏唤幌聛?,那就沒法了。’
“吳舉人接連作了幾個揖,重托了出去。趕到東門口,等他親家、女婿進來。不過一鐘茶的時候,那馬兵押著車子已到。吳舉人搶到面前,見他三人面無人色。于朝棟看了看,只說了一句‘親家救我’,那眼淚就同潮水一樣的直流下來。
“吳舉人方要開口,旁邊的馬兵嚷道:‘大人久已坐在堂上等著呢!已經四五撥子[29]馬來催過了,趕快走罷!’車子也并不敢停留。吳舉人便跟著車子走著,說道:‘親家寬心!湯里火里,我但有法子,必去就是了?!f著,已到衙門口。只見衙里許多公人出來催道:‘趕緊帶上堂去罷!’當時來了幾個差人,用鐵鏈子將于家父子鎖好,帶上去。方跪下,玉大人拿了失單交下來,說:‘你們還有得說的嗎?’于家父子方說得一聲‘冤枉’,只聽堂上驚堂[30]一拍,大嚷道:‘人贓現獲,還喊冤枉!把他站起來!去!’左右差人連拖帶拽,拉下去了?!蔽粗笫氯绾?,且聽下回分解。
[1] 太尊——對知府的尊稱。
[2] 造化——運氣、命運。
[3] “拿片子送人”句——片子,名片。舊時地方上的豪紳或與官府有勾結的人,隨便叫仆役拿了私人的名片,就可以將觸犯了自己的平民百姓,交給地方官懲罰。
[4] 亮藍頂子——清朝官員的禮帽頂子,隨著官品的高低,分別用紅寶石、珊瑚、藍寶石等物制成。亮藍頂子即藍寶石頂子,三品銜所用。
[5] 花翎——即孔雀翎,清朝官員拖在帽后表示榮耀的裝飾品。本來由皇帝賞賜給建有軍功的人或貴族,后來五品以上的官就可以出錢捐花翎戴。
[6] 抓地虎靴子——一種薄底短筒,便于行走的靴子。
[7] 哈喇——外國進口的一種上等呢料。
[8] 武巡捕房——清朝總督、巡撫、將軍的官署中,設有文巡捕房和武巡捕房,前者供公務上的使令,后者負責保衛衙門秩序,官員謁見時充當司儀。
[9] 參將——清朝兵制:漢軍用綠旗,通稱“綠營”,分駐各省,最高的統軍官叫提督,下設鎮(總兵)、協(副將)、營(參將、游擊、都司、守備)、汛(千總、把總等)四級,逐級統屬。參將是綠旗兵中營的軍官,正三品銜。
[10] 戈什——滿語的音譯,也寫作戈什哈。督、撫等高級官員的侍從武弁。
[11] 捐——清朝自三品以下的官,都可以用多少不等的錢向政府買得,名叫“捐”。
[12] 同知——清朝地方行政組織分四級:省、道、府(直隸州、直隸廳)、縣(州、廳)。府的長官叫知府,次官叫同知,一府同知視政務繁簡,數目不等,各有專門職掌,是正五品的官。
[13] 過班——清朝官場術語,官吏遷升官階叫“過班”。
[14] 大案——“專折”、“隨折”是各省長官向中央政府保舉下屬晉級的兩種辦法,參閱第28頁注②?!按蟀浮笔峭瑫r列名保舉一大批人,沒有上兩種保舉鄭重。
[15] 引見——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帶領朝見皇帝,叫“引見”。保舉提升的道員級以下的地方官(從六品以下至末入流擔任次官、雜職的人不在內),照例要在十月中引見皇帝,然后發布正式升任的命令。
[16] 濟東泰武臨道——簡稱濟東道,下轄濟南、東昌、泰安、武定四府,臨清一直隸州,是山東省內轄區最大的一個道。以上幾句是說由同知升知府,知府升道員,最后得到濟東泰武臨道的實缺。
[17] 出山——古人將在山喻隱居,出山喻做官。
[18] 二把手的小車——后面有兩個木柄,人力推挽而行的一種獨輪車。也叫羊角車或雞公車。
[19] 麻力——口語“麻利”的異寫,敏捷、能干。
[20] 地?!宄牡胤街伟步M織為保甲制,保長也叫里正、地方、地保、總甲,職責是稽查盜賊、催討錢糧、戶口遷移、應接官府等。
[21] 鄉約——與保甲制相輔而行的一種“鄉自治”組織,全鄉推舉出“年高德重”、“眾所素服”的人,報經州縣政府承認,即正式授為“鄉約”。職責是勸人奉公守法,宣傳封建倫理、官府禁令等。
[22] 竿子——長矛。
[23] 監生——全國最高學府——國子監生員的簡稱。本來是考試成績優等的生員(秀才),或大官的子弟才能入監讀書,后來沒考取秀才的人可以出錢捐得監生的名目,就有了參加鄉試的資格和相當于秀才的社會地位,且無須入監讀書。
[24] 舉人——科舉時代,每逢子、午、卯、酉年舉行鄉試,取得秀才或監生資格的人才能應考,考中名叫“中舉”,中舉的人就是舉人。
[25] 雙套飛車——兩頭牲口拉的快車。
[26] 喪門星——迷信說法:喪門星是值年的兇神,主掌人口喪亡的兇事。這里指玉賢。
[27] 刑名師爺——州、縣官聘請來襄理政務的幕賓,俗稱師爺,其中專管訴訟等司法事務的叫“刑名師爺”。
[28] 律例——法律術語。“律”是法律條文,“例”是早先判定、經皇帝批準頒布通行的則例;凡法律條文規定不夠明確的案件,可以就其性質、情況,在不違反“律”的原則下,比照已定的則例來判案?!奥伞奔由蠚v年頒布、更定的“例”,是當時全國官吏判案的法律根據。
[29] 四五撥子——四五批、四五起。
[30] 驚堂——即驚堂木,官員公案上的硬木塊,用來擊案,震懾受審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