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康熙十七年 戊午 1678年

  • 桐城派編年(全集)
  • 俞樟華 胡吉省
  • 2328字
  • 2020-05-21 11:16:14

正月二十三日乙未,命內(nèi)外官舉薦博學(xué)鴻儒。

按:諭曰:“自古一代之典,必有博學(xué)鴻儒,振起文運(yùn),闡發(fā)經(jīng)史,潤色詞章,以備顧問著作之選。朕萬幾余暇,游心文翰,思得博學(xué)之士,用資典學(xué)。我朝定鼎以來,崇儒重道,培養(yǎng)人材。四海之廣,豈無奇才碩彥,學(xué)問淵通,文藻瑰麗,可以追蹤前哲者?凡有學(xué)行兼優(yōu)、文詞卓越之人,不論已仕未仕,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員,在外督撫布按,各舉所知,朕將親試錄用。其余內(nèi)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見,在內(nèi)開送吏部,在外開報(bào)督撫,代為題薦。務(wù)令虛公延訪,期得真才,以副朕求賢右文之意。”(《清圣祖實(shí)錄》卷七一)。

按:選拔才華出眾之士,開局纂修《明史》。此科取中一等朱彝尊等20人,二等毛奇齡等30人,各授翰林院官職,參與修《明史》。

方苞11歲,已讀畢《易》、《詩》、《禮記》、《左傳》等書。經(jīng)書、古文均由其父口授。

方舟往蕪湖,侍大父學(xué)署。

魏禧以疾辭博學(xué)鴻儒征,被舁至南昌,驗(yàn)后放還。

戴名世作《老子論》上、下。

按:其上篇曰:“自孔子沒而出而惑世誣民者有兩家,曰老,曰佛,為后世儒家之所訾誚。顧其言誠怪誕,圣人之所弗取,而學(xué)者之于圣人之道未知果能窺見萬一否,但能訾誚兩家即號曰儒。儒若是易也,則為圣道害者不止此兩家矣。余嘗讀老子之書,反復(fù)紬繹,其言頗有可采,而非佛氏之所及者。佛之盛也,乘中國氣虛而入,其言荒唐不可致詰,而托于天人性命之理,學(xué)士大夫多惑之。其尤荒謬不通者,輪回生死之說,而愚人信之,亦或往往有所忌憚,故亦可藉以懾服天下之人,使稍斂其邪志。嗚呼!孔子之道不能以教天下,而必假手于佛,吾嘆之久矣!昔孔子明王道,述古文,未嘗不于異端為兢兢,假使如后世儒者之論,謂老子為異端,夫子獨(dú)不能辭而闢之耶?既不能辭而闢之,而復(fù)得其弟子間關(guān)道路,從之問禮,且嘆服而許與之,將謂孔子者亦老氏之徒耶?然則老子之負(fù)謗于天下者,非老氏之過也,為老氏之說者之過也。莊周、列御寇之流,其言依倣老子,吾觀其書,大抵憫世之昏濁,為洸洋自恣以適己志,此文人學(xué)士之雄者耳,不得與老子并,而申不害、韓非之流,慘礉少恩,假托老子以自重,其實(shí)未得老子之萬一也。太史公著《史記》,謂申、韓‘原于道德’,吾又疑之久矣。且夫佛之為圣道害也,往往創(chuàng)立名字,分別宗門,顯與孔子為敵,而老子固未嘗有是也。當(dāng)其為周守藏室之史,固非無意于世者,見周之衰,遂去,出關(guān)而隱。自關(guān)令尹強(qiáng)之,乃著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終,亦未嘗有意為文字留人間以逞其說,而冀天下之從己也。吾觀其出處行藏,非有謬于圣人,而其書不過哀斯人之愚迷,而自道其淡泊無為之意,蓋春秋時(shí)之一隱君子耳。后之為老子說者亦莫知老子,或稱之反過其實(shí)。太史公曰:‘世之學(xué)老子者則絀儒,學(xué)儒者亦絀老子。’夫老子與孔子當(dāng)日未嘗相絀也,則學(xué)者過也。嗚呼!自申不害、韓非假托老子之說,而使老子蒙詬于萬世,浸尋而至于秦漢以后,為老子之徒者,筑宮室以祀之,刻木以像之,造立鬼神名字而自異其衣冠,往往禱賽祈請,又依仿浮屠氏之書,作為鄙俚無稽怪誕之言,曰‘是老子也’。則老子之冤,亙?nèi)f世而莫之白也。夫巫覡,自老子未出而其興已久矣。巫見佛之盛也,顧己無所宗,乃假托老子自重,以擬于佛而敢與孔子抗,此豈老子之罪乎?神仙之事不見于經(jīng)傳,其說惝恍荒忽,而嘗見于諸子百家之書,大抵為其術(shù)者,屏繁囂,守清凈,其說近老子,故亦時(shí)時(shí)稱誦老子之道,而世又以老子真怪迂矣!嗚呼!老子一隱君子耳,不幸姓名言語落在人間,尊之者曰圣人,斥之者曰異端,濫觴于莊、列,決裂于申、韓,誣于巫覡,而晦于神仙,而遂以為圣道之害。噫!此后世之老子,而非孔子時(shí)之老子也。”

其下曰:“或曰:‘子以老子之言頗有可采者,其說可得聞乎?’曰:‘老子之書具在,吾非敢臆而說也,后之人以異端之解解之,此其所以與圣人亂也。孔子適周見老子,其叮嚀付授不過數(shù)語,而孔子嘆異之,其后所著書上、下篇,大抵不出此數(shù)語之中。吾不知孔子當(dāng)日曾見其書與否,而數(shù)語叮嚀夫子不以為非,則其書未可盡非也。吾觀其書,其大旨不過謂恃法則法亡,爭功則功去,不知足者召禍,可欲者喪身,靜可以觀動,柔可以勝剛,其于禍福之相倚,盈謙之相越,天道人事得失,諄諄乎反復(fù)言之而深切,不見其有謬戾圣人者也。而獨(dú)其有數(shù)言不能為老子解者,曰‘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曰‘大道廢,有仁義。’曰‘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蓋所謂大道者,混混之時(shí),悶悶之風(fēng)也。所謂仁義者,煦煦之仁,孑孑之義也。彼見世之溷濁,而慨想于太古荒遠(yuǎn)之事以為憤激之言,又其視仁義太小不可為訓(xùn),此老子所以不得為圣人也。其他所論著,往往多有與圣賢相發(fā)明。而世之蕩檢逾閑、放棄禮法、無復(fù)忌憚?wù)咴弧鲜稀艘鄰亩钢唬恕鲜稀病2恢斯汤鲜现罱洌詳M之,不已謬乎。‘今夫佛氏之為教也,戕賊其身,枯槁其性,歸于空虛無有。夫空虛無有誠不足以治天下。而老子所言皆行己治人,涉歷世故之道,初非等于頹墮滉瀁不可致詰者。而世又有樸遬迂謹(jǐn)、頑鈍寂寞之徒,托之‘老氏’以自掩其無能,不知此又老子之所深戒而不取也。’或曰:‘子之誦法者孔子,孔子之道,亙?nèi)f世莫之及矣,而子猶欲為老氏別白者,何耶?’曰:‘所以尊孔子者也。自三代之后,老也,佛也,儼然與孔子并立而為三者也。夫老子非孔子匹也,周衰之時(shí),一隱君子而不大謬戾于圣人者也。吾所以云云者,以后世尊老子為圣人,而欲以抗孔子,又或斥以為異端,而謂有害于孔子,皆非老子也。吾以告夫世之論老子者也。’”(《戴名世集》卷一四)

戴名世作《贈葉蒼巖序》,哀其不遇。作《芝石記》,諷當(dāng)時(shí)鴻博之窮搜遠(yuǎn)采。又作《答某書》。

戴名世是年秋代張英作《學(xué)博王立極壽序》。

按:《學(xué)博王立極壽序》為佚文。僅見于《南山外編》、《潛虛補(bǔ)遺中》。

曹一士(—1736)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谷城县| 海盐县| 莱芜市| 靖江市| 青神县| 芜湖市| 常熟市| 九龙县| 若尔盖县| 正定县| 永修县| 青阳县| 扶余县| 波密县| 凤庆县| 洱源县| 丰台区| 丰县| 准格尔旗| 根河市| 济宁市| 上林县| 赞皇县| 长宁区| 岗巴县| 修文县| 珲春市| 开江县| 沂南县| 横山县| 汝城县| 比如县| 闵行区| 郯城县| 沾益县| 永州市| 全州县| 镇远县| 武宁县|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