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色隨心動——心情的顏色決定人生的顏色(2)
- 心情的顏色決定人生的顏色
- 樂凱
- 3410字
- 2014-01-10 10:00:22
人生的道路充滿荊棘與坎坷,但生命是美麗的,生活是美好的。我們應該保持好心情,笑對坎坷。生活中我們不必去乞求也不可能總是陽光明媚的艷陽天,狂風暴雨隨時都有可能光臨。但只要我們有迎接厄運的勇氣和胸懷,在打擊和挫折面前不低頭,跌倒了再重新爬起來,讓自己重整行裝,以勇敢的姿態去迎接命運的挑戰,只要我們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就能走進人生的輝煌。
用微笑面對人生的挫折和壓力吧,因為它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迎接生活的挑戰吧,因為在它的背后成功就站在不遠處。
消極心態嚴重損害健康
日本著名心理醫學博士春山茂雄說:“心靈所思考的內容物質化,作用于身體。”消極心態,想生氣的事、想煩惱的事、情緒壓抑等,體內將會產生有害物質,即有毒有害腦內嗎啡,如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抑制內分泌,從而破壞人的免疫力。據西班牙心理醫生研究,每3名去醫院就診的病人中就有1名患有“想象病”,他們的病癥表現在生理上,但問題的實質出在心理上。在每天看病的大約100萬人中,就有33萬人被告知,他們的病是因為精神緊張引起的。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人們的疾病大部分與自己的情緒有關,惡劣的情緒對健康的損害甚至比病毒還厲害。據有關資料顯示,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支氣管哮喘、胃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均與心理因素有重要關系。
我們一般人比較注意“病從口入”,但常常忽略“病由心生”,這個“心”主要指心理、情緒而言。癌癥等疾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長期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怨恨、焦慮得不到化解而造成的,要消除癌癥關鍵是要學會寬容、化解,寬容別人,化解矛盾,就是愛護自己。
美國斯坦福大學學者搞了一個呵氣試驗,方法就是用一根試管,裝上一半水,分別找“發火發怒者”、“心情悲觀者”和“心平氣和者”三種類型的受試者,讓他們對著試管呵氣,5分鐘后把試管封閉,然后將試管中的物質加以提煉發現:發火發怒者的呵氣濃縮液是紫色的;心情悲觀者的呵氣是白色的;心平氣和者的呵氣是無色的。將紫色液注入試驗用的小白鼠,小白鼠幾分鐘后就會死去。這個試驗得了諾貝爾獎。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生理狀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為什么把周瑜氣死了?其深刻的道理在于人生氣時會產生一種有毒物質,即有害的腦內嗎啡,這種物質能抑制內分泌,破壞人的免疫力。因此,我們對于可氣之事、可氣之人,要學會轉移、釋放、升華、控制。
人生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首先是“想得開”,當人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和打擊時,一定要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學會自己釋放自己;否則,就可能造成人生悲劇。人在大的挫折或大的災害面前面,能泰然處之,這是一種肚量,更是一種境界。
放開心扉,清除心中黑漬
有些人心中之所以總是布滿陰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所以的心情全部被不愉快的小事傳染,糾結纏繞且難以放手,致使整個人生都會受到牽累。
有些人在面臨大事時能穩住陣腳,但在面對一些小事情時卻慌了手腳,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他們可以經受住生死的考驗,卻被小事所煩憂。也有的人在大事上可以瀟灑地放手,卻對一些小事掛腸而念念不忘,甚至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他們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在這些小事情上,而不是用這些時間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去想一些應該思考的問題。其實,生活有時正是因為我們太看重小事,反而過得很累。所以,如果想要讓自己過得愜意,就不要揪住一些小事不放手。
約瑟夫·沙巴士是芝加哥的一名法官,他仲裁過四萬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他曾感嘆地說:“大部分婚姻不美滿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還有一名地方檢察官也說道:“在我們的刑事案件中,有很多都是起因于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在酒吧里說話侮辱別人,行為粗魯不講禮貌,最后才導致傷害的。許多犯了錯的人,都是因為自尊心受到了小小的傷害,就控制不住自己,結果釀成了傷心事。”
法律不會去管一些小事情,如果一個人希望求得心理上的平靜,也不該為這些小事情憂慮。如果你能對一些小事聳聳肩,那說明你已經變得成熟。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的思想不再顧慮身邊發生的一些小過失時,他才有了一種可以輕松過生活的資本。
要想克服被小事困擾的毛病,只要把自己的看法和重點改變一下就可以了。讓自己注意一些可以令自己開心的東西,做一些能令自己變得更好的事情。這樣在短促的一生中,我們才不會因自己浪費了不必要的時間而傷心后悔。就如吉布林所說:“生命是這樣的短促,不能再顧及小事。”
有位智者說:“在我們的生活中,約有90%的事情是好的,10%的事情是不好的。如果你想過得快樂,就應該把精力放在這90%的好事上面;如果你想擔憂、操勞,就可以把精力放在那10%的壞事情上面。”的確,如果我們能放手那10%的小事,那你就能過得舒心!
在科羅拉多州長山的山坡上,躺著一棵大樹的殘軀。自然學家說,它有400多年的歷史。它初發芽時,哥倫布剛在美洲登陸;它長到成年的一半時,第一批移民剛剛到美國。400多年來,它無數次地被狂風暴雨襲擊過,被閃電擊中過,但它戰勝了它們,存活了下來。不幸的是,它最后被一小隊甲蟲擊倒了。那些甲蟲從它的根部開始咬,在這種持續不斷的攻擊下,這個森林中的巨人終于倒下了。歲月不曾使它枯萎,閃電不曾將它擊倒,狂風暴雨也不曾使它動搖,但小甲蟲卻使它傾倒了。
林肯說過:“人只要心里決定快樂,大多數都能如愿以償。”快樂是內發的,它的產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個人所產生的態度和觀念。如果我們感到可憐,很可能會一直感到可憐。如果放棄不快樂的來源——過度的自尊,那你就能在交通堵塞或被踩腳趾頭這類小事時避免火冒三丈。
好心情自己定
如果你的心情一直被黑色所籠罩,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斗志,整個的人生軌跡自然也會被蒙上灰色的陰影。但是如果我們給自己的心靈豎起一面鮮紅的旗幟,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來不斷激發自己,那么,即使我們身處逆境,也會看到光明。
有兩個重病人同住在一家大醫院的小病房里。房子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見外面的世界。其中一個病人的床靠著窗,他每天下午可以在床上做一個小時。而另一個病人則終日都得躺在床上。
靠窗的病人每次做起來的時候,都會描繪窗外的景致給另外一個人聽。從窗口可以看到公園的湖,湖內有鴨子和天鵝,孩子們在那兒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輕的戀人們在樹下攜手散步,在鮮花盛開,綠草如茵的地方人們玩球嬉戲,后頭一排樹頂上則是美麗的天空。
另一個人傾聽著,享受著每一分鐘。他聽見一個孩子差點跌倒湖里,一個美麗的女孩穿著漂亮的夏裝……朋友的訴說幾乎使他感覺到自己親眼目睹了外面發生的一切。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午后,他心想:為什么睡在窗邊的人可以獨享外頭的景色呢?為什么我沒有這樣的機會?他覺得不是滋味,他越是這么想,就越想換位子。一定得換才行!
這天夜里,他盯著天花板想著自己的心事,另一個人忽然驚醒了,拼命的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鈴叫護士進來。但是這個人只是旁觀而沒有幫忙——他感到同伴的呼吸漸漸停止了。第二天中午,護士來的時候那人已經死了,他的尸體被靜靜的抬走了。
過了一段時間,這人開口問,他是否能換到靠窗戶的那張床上,終于,他如愿以償,他感到很滿意。人們走后,他用手肘撐起自己,吃力地往窗外望……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墻。
一個人只有心存美的意象,才能看到窗外的美景。命運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只看你有沒有一顆看風景的心情。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的一生不可能只在輕松與灑脫當中度過,人的一生需要為學業而清苦,為工作而奔波,為生活而忙碌,為競爭而拼搏,一些意想不到的突發事情和情感坎坷,隨時可能出現,即使平淡的生活也有風風雨雨,好心情還需要人善于自我調適,自我安慰,自我美容。
擁有好的心情就要有一顆平常的心,坦然面對生活。有了心靜安神的境界和淡泊名利的情操,平常心就能喚起好心情,做到凡人而樂。
擁有好心情就要學會認識自我,珍惜自我,發展自我,人的認識具有指向性的特點,即可指向外部環境,認識紛紜變幻的大世界,又可指向自己的心靈世界,給自己的心態做出評價,認識自我,做到自知自明是人生感悟的較高境界。當遇到挫折而帶來煩惱時,應迅速轉換環境,將精力轉移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去。
擁有好心情要學會排除煩惱。把憤怒和不滿埋藏于心中,無異于飲下毒酒,如果能及時地把煩惱傾訴給親人或朋友,就好比服下一劑良藥。
擁有了好的心情,人生便握住了成功的契機,擁有了好的心情,身心便獲得了極大的營養,目光看得更遠,思想的觸角會伸得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