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國學·增廣賢文
- 蕭史
- 425字
- 2020-05-22 15:35:06
季札掛劍
原文
許人一物,千金不移。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釋義
做事情要講信譽,答應給人家的東西,哪怕價值千金也不能違背諾言。一句話說出去了,就不能反悔,哪怕是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來。
故事

明刻本《三才圖會》中的季札畫像
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季札(zhá)很講信義、重友情。一次,他奉命出使北方各國,途經徐國。徐君見季札佩戴的寶劍華貴精美,不禁流露出喜愛之意,只是不好意思開口索取。季札看出徐君的心思,有心相贈,但想到還要繼續出使他國,便打算完成出使任務后再把劍送給他。

清刻本《孔子圣跡圖》之《題季札墓》,講述孔子贊許季札事跡,并為其墓題字的故事
沒想到,季札完成使命回到徐國時,徐君已經去世了。季札十分后悔,摘下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隨行的人不理解他的行為,季札解釋說:“當初我雖然沒說要把劍贈予他,但心里已經許諾,怎能因為他去世就違背自己的心愿呢!”

清末民初馬駘繪《古今人物畫譜》之《季札掛劍》,講述季札守信,在徐君去世后,把當初暗自許諾的寶劍掛在徐君墓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