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宗泣竹
原文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釋義
父母叫你,就應該趕快答應,不能拖延遲緩;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就應該趕緊行動,不要拖拖拉拉,懶懶散散。

清任伯年繪《二十四孝圖》之《哭竹得筍》圖(局部)
故事
三國時期,吳國江夏有一個叫孟宗的孝子,對母親照顧得十分周到。一年冬天,孟母生病,連續幾天都沒有胃口,身體日漸消瘦。孟宗急壞了,問母親想吃什么。孟母說想吃竹筍。孟宗聽后,馬上跑到山上的竹林中,四處挖掘,希望能找到竹筍。可是當時正值冬天,哪里有竹筍呢?
孟宗無計可施,急得大哭起來。這一哭,奇跡竟出現了,地上忽然冒出了竹筍。原來,孟宗的孝心感動了上天,天帝很同情他,滿足了他的要求。孟宗高興地把竹筍拿回家給母親吃,母親的病竟神奇般地好轉。這個故事雖然具有神話色彩,卻表達了古人認為孝心可以感動天地的愿望。

清王素繪《二十四孝圖》之《孟宗哭竹得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