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處理問題

砰!宇宙出現了。然后猿人誕生了。猿人不斷進化,腦不斷長大,之后體型縮小了一點兒,就變成了我們。誠然,關于人類如何誕生這一問題,這不是最科學的簡介,顯然還有很多別的事情發生。但我們想知道的是:為什么我們的腦長大了這么多?現在的我們真的需要這么多腦子嗎?以后呢?

開始進一步探討之前,我要特別提一下,為什么我們會想到這個問題——人類需要多少腦子?這源自偶然聽到的一段對話,發生在兩位杰出的精神科醫生之間。當時,醫生們在討論一項研究的結果,腦部掃描顯示,一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期間,會出現腦萎縮的癥狀。他們想知道這種萎縮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樣的現實意義,而這項研究并未記錄相關結果。這引發了一場爭論,如果沒有進行腦部掃描,個體會發現自己腦萎縮了嗎?換句話說,腦萎縮真的重要嗎?由此,我們開始思考,腦萎縮僅見于這項研究之中嗎?除了這些患者,我們一般人也應該擔心自己的腦子會出什么問題嗎?

實際上,腦萎縮并不罕見。一個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壞消息的事實是,從35歲左右開始,我們的腦就開始萎縮了。好消息是,我們通常對此毫無察覺。怎么會這樣呢?我們想知道,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其實不需要那么多腦子?

我們人類都有腦。誠然,在“一部分真人秀節目參與者和政治家到底有沒有腦子”這個話題上,人們爭論不休。但無論如何,我們確實都有腦。這些顫顫巍巍的細胞和連接,高居身體的最頂部,精密而微妙地控制著我們的每一個動作與思想。它是一個極度復雜的器官,比身體中其他任何器官都要復雜,對我們的一切都負有責任。盡管不同種群的人類形態有很大差異,健康、發育完全的腦結構卻幾乎是一樣的。

現代人腦由許多關鍵部分組成,大致可以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每一部分都有很多組件(我們試圖用一張基本結構圖方便你理解,見圖1)。大腦是腦中最大的一部分,通常,當我們想到“腦”這個詞,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這一部位,它看起來就像一團宛如皺縮海綿的香腸。小腦比大腦小得多,位于頭的后部,大腦的下面。腦干則位于小腦的前面,大腦的下面。然而,毫無疑問,這只是關于腦解剖結構最簡單籠統的概述。

圖1 腦的主要結構

將動物界的平均頭身比例應用在人類身上,根據人類的身體大小推算出的腦尺寸,遠比實際上小許多。有人認為,為了讓如此龐大的腦得以存在,人類的嬰兒必須比其他物種出生得更早。因此,人類新生兒非常弱小,無法覓食,也無法逃離危險。從生存觀點來看,這是種非常不合理的現象。所以,為什么人類要進化出這樣的腦?尺寸特別大的腦子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好處?

腦是我們所知最復雜的系統。在人生下來的第一年,這一硬件設備的體積就增大了2倍,此后,它會對每一項新的生命經驗做出反應,不斷地在微觀層面上重塑與重設自己。一部分生命經驗(如教育)會導致腦細胞增多,腦體積變大。而另一部分經驗(如飲酒,甚至是正常老化)會導致腦細胞死亡,并且無從替換。平均而言,腦比較大的人,腦功能比較強,壽命也比較長。然而,在人類這一物種內部也存在很大區別:男性的腦比女性大10%左右;為了更好地保存熱量,祖祖輩輩生活在較冷地區的人的頭和腦都更大更圓。這些“硬件”上的差異帶來的影響,也會經過“軟件”差異調整:腦功能的峰值不僅僅取決于腦的大小,也關乎使用的效率。

與神乎其神的傳言不同,我們其實使用了10%以上的腦,但即使是現代神經科學,也無法準確地測量我們每一次,或終其一生究竟使用了多少腦子。我們已經知道,哪怕是大得驚人的一部分腦組織受到損害或破壞,許多似乎起著核心作用的腦功能(例如語言、思考和情感)也不會消失。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如果失去了一些部位的部分腦細胞,自己壓根兒也不會發現?

無論是為了對自己和周圍的人有更深入的理解,還是對腦的錯綜復雜與無數秘密驚嘆不已,人們對腦和心靈的癡迷永不止步。盡管已有許多作家試圖展示思維的內在運作和精神成就的輝煌燦爛,但本書試圖挑戰你對腦的不同看法。我們不僅關注腦能做的許多奇妙的事情,還要探索,如果缺失了一部分腦,人類是否還能生活得很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环江| 日土县| 双牌县| 正镶白旗| 晋州市| 响水县| 溧阳市| 杭锦后旗| 新巴尔虎左旗| 北海市| 定兴县| 抚宁县| 嘉义县| 保亭| 贡觉县| 姚安县| 尼木县| 民勤县| 江西省| 贵州省| 温州市| 封开县| 罗田县| 宜章县| 文登市| 岱山县| 琼中| 孟津县| 旌德县| 游戏| 资源县| 循化| 娱乐| 钦州市| 南郑县| 邓州市| 应城市| 卓尼县| 当涂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