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重新定義交通:人工智能引領交通變革作者名: 趙光輝本章字數: 1080字更新時間: 2020-06-04 15:27:37
序
趙光輝博士從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密歇根大學工程學院訪問。那段時間過得很快,由于擔任繁重的科研和行政工作,雖然他與我在同一個實驗室里工作,但是只有重大事情的時候才能見得上面。有一天下午,我們在吳賢銘教授家里舉辦的師母崔德嫻(Daisy)追思會上坐了一會兒。我問他是從國內的什么機構到密歇根大學的,他說是國家交通運輸部下屬的研究中心,密歇根大學的汽車工程研究在全美是領先的,這個領域也是交通運輸行業重要的領域,他由此展開全球交通運輸制造問題的研究。交談中,他曾問我一個問題:未來制造研究的終極目標將會是什么?我以一枚錢幣切削2萬次、不斷提高精度為例,借助先師吳賢銘教授提出的“改善”精神和理念,認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將借助工程技術變得更加精準、更加人性、更加美好。后來在國內的南京、沈陽等密歇根大學校友會上,與趙光輝博士又見過幾次。雖然每次見面都很短暫,但是每次聽到其一年的工作經歷、研究進展和成績,感覺他過得比較充實。
今天非常高興看到《重新定義交通:人工智能引領交通變革》一書的樣稿,趙光輝博士試圖結合在交通領域工作研究實踐,描述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智慧交通等新技術在現代交通運輸領域的發展現狀、應用方向及未來趨勢,尤其勾勒了一幅未來無人交通的場景,具有一定的畫面感。作為一種基于現有技術,對未來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藍圖的描繪,我認為是非常有價值的。放眼世界,有的人因為看見才相信,有的人因為相信而指引,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的發展往往也因此不斷前行。無論中國還是美國,數字技術、人工智能、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運輸都在深度融合。我們能夠看見的一個個新型的交通運輸產品、一家家新型的交通運輸企業、一種種新型的交通運輸產業層出不窮地服務人類,在其背后,我們看不見的則是一點一滴的技術進步,加上金融資源、政策資源與數據資源等多種資源催化、激活這些技術,源源不斷地使之轉化為我們能夠看得見的成果,將心中美好的想法變成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運輸服務網絡、交通信息網絡、交通能源網絡等以人性化方式服務人類。
技術進步是未來交通運輸發展的基礎,包括人工智能交通技術,但技術只是推動人工智能交通全面展現的一種力量。我們樂見:大學、企業、市場、政府、社會等各方共同努力,早日實現本書所描繪的美好交通運輸未來。
胡仕[1]新
S. Jack Hu
[1]什新(S.Jack Hu)教授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密歇根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工業工程系教授,瑞德和波莉安德森制造學科冠名教授,曾任密歇根大學副校長(主管科研),現任美國佐治亞大學常務副校長。胡仕新教授在汽車裝配與質量、制造系統設計、工程統計等研究領域有很高的國際學術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