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射頻識別(RFID)技術
在“沙漠風暴”戰爭中,美軍成堆的軍用物資擁擠在各個貨?;騻}庫之中,或者沒有標記,不知集裝箱或貨柜中所裝為何物;或者沒有人認領,不知道這些貨物是發給誰或是誰要的。要搞清楚集裝箱內所裝何物,有時甚至要打開包裝箱才知道。為此,美國國防部主持開發了一個“聯合后勤管理信息系統”,對軍中一切資產進行自動識別和跟蹤,包含從供應商訂貨開始,直接運輸、倉儲及送達用戶手中的全過程。這套系統利用了“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標簽”取代原有識別技術——條形碼,安裝在每個集裝箱、貨柜或特定的裝備上。在美軍運送貨物的每條路線的關卡或檢查站,都裝有“射頻詢問器”。射頻詢問器可從集裝箱或貨柜所帶的“射頻識別標簽”上取得所載物資的標號信息(圖2-1)。美軍的這項軍用信息技術很快就向民用轉移,并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使得自動識別技術發展成一種能夠讓物品“開口說話”的技術。當前RFID技術研究與應用的目標是形成在全球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自動識別任何物體的物品識別體系。RFID技術為物聯網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圖2-1 軍事物資倉儲管理
推薦閱讀
- 物聯網智慧安監技術
- 光網絡評估及案例分析
- 萬物互聯:蜂窩物聯網組網技術詳解
- Force.com Development Blueprints
- 互聯網基礎資源技術與應用發展態勢(2021—2023)
- Spring Cloud微服務架構進階
- Go Web Scraping Quick Start Guide
- 面向云平臺的物聯網多源異構信息融合方法
- Getting Started with nopCommerce
- AIoT應用開發與實踐
- 無線傳感器網絡定位技術
- Intelligent Mobile Projects with TensorFlow
- 區塊鏈社區運營手冊
- Cisco無線局域網配置基礎
- Microservices Development Cook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