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本書主要闡述筆者在長期的文獻梳理和理論思索過程中所形成的有關經濟增長的觀點和理論,它可以追溯到2015年春,當時的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提出中國可能會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擔憂,這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到了2015年10月,中央政府又進一步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期解決日益凸顯的產能過剩和經濟低迷問題,這實質上是“中等收入陷阱”說的繼續和政策實踐。當然,長期以來,筆者沉寂于經典文獻的爬梳和系統理論的提煉,默默地歸納、整理和撰寫此過程中的所學、所思和所悟,致力于提升自身認知的“為己之學”,只希求能夠為后人留下一些具有啟發性的文字;相應地,也就甚少參與時下的學術會議和討論,更不關注媒體炒作的、不斷變動的應用政策和熱點論爭。不過,在課堂上也曾有學生詢問“中等收入陷阱”等熱點議題,為了給予學生更好的解答,筆者隨后就對長期以來的思考作了梳理并撰寫了系列文章以饗學生。到了2016年下半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旁觀了林毅夫與張維迎、田國強等人的爭論,而這些爭論話題與筆者長期探究的市場和政府這兩大機制的內在缺陷有關,從而又勾起了在一些共鳴;于是,就決定針對論戰者的主要觀點撰寫幾篇評述文章,進而在個人原有的理論和現實認知的基礎上又對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做了解析和拓展。這樣,由長期的文獻梳理和理論思考,進而衍生到近期對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學術之爭的評述,這些文章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筆者對經濟增長理論和產業政策的系統認知。

縱觀本書,很大篇幅都是圍繞著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及其相關論點而展開,林毅夫提出的新結構經濟學也是當前學術界以及實務界非常關注的大事件。不過,本書并不是對新結構經濟學及其相關學說的簡單評述,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筆者對經濟增長理論和制度改革的認知系統中,從而采取了“六經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經”的治學方式。事實上,任何一個新的學說體系,要取得認同和傳播,都不能僅僅依靠一部孤立的著作或幾篇有影響的論文,而必須拓展到包括方法論在內的整個哲學思維的考慮,并將此方法論運用到不同領域和議題的深入探究進而形成整體性的學說框架,否則往往只會是曇花一現。譬如,奧地利學派之所以影響如此深遠,就遠遠不是憑借開創者門格爾的一部或兩部著作,而更依賴于后人的不斷拓展和宣傳,第二代的維塞爾、龐巴維克以及第三代的米塞斯、哈耶克、熊彼特乃至第四代的羅斯巴德、柯茲納、拉赫曼等學者都在不同領域和議題運用和發展了門格爾的思維和思想,最終構造出影響深遠的整體性學說,從而才得以形成獨樹一幟的流派。基于同樣的認知,本書也至少試圖在邏輯和學理上優化林毅夫的學說體系,在研究領域上拓展新結構經濟學以及有為政府說的分析范圍,如提出了公共企業家精神、市場邊際開放原則以及小步跑和大跨步式產業升級的最優結合點,等等。

當然,對經濟增長以及相應產業政策的擴展研究遠遠不能局限于本書所涉及的內容,因為任何社會經濟現象都涉及眾多因素,任何社會經濟問題的解決也不能單憑某一單一手段。實際上,在筆者長期的思考和探索中,與產業政策有關的思考至少涉及市場如何運行、國家如何運行、法律如何運作、企業如何運作、人類如何行為、文化有何特征以及現代經濟學的思維特質和中國經濟學的范式要求諸方面,并且在所有這些方面都撰下了系統性書稿。究其原因,筆者致力于理論尤其是基礎理論的探索,因而對任何事物的分析都不會僅僅停留在表面,不滿足于就事論事,而是要上升到系統認知和理論的高度,進而試圖挖掘整個運作機理以及背后的認知哲學;相應地,在經濟增長和產業政策方面,本書的研究也不會僅僅停留在“標”的層次上,而是致力于探究“本”,致力于理論層面的闡述和提煉,進而強化學說的學理性和思辨性。筆者希望,本書的研究將有助于為讀者提供清晰而系統的思維,進而啟迪和提升讀者對社會經濟現象的認知和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林县| 聂荣县| 泊头市| 恩施市| 永川市| 横峰县| 和政县| 荆州市| 剑阁县| 柘城县| 东兴市| 浙江省| 双桥区| 聊城市| 湖口县| 莎车县| 新龙县| 远安县| 梁平县| 旌德县| 万安县| 红原县| 石河子市| 高平市| 赫章县| 平凉市| 淳安县| 永顺县| 灌云县| 绥德县| 和平区| 石渠县| 博客| 乐业县| 辽源市| 甘谷县| 闻喜县| 潜江市| 临颍县| 佛坪县| 台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