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涉老法律制度概覽
- 孫穎等
- 1792字
- 2020-05-14 17:46:48
第一節
中國涉老律師服務
一、中國涉老律師服務概況
律師制度是現代國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律師制度的健康發展以及律師權利的充分實現,對保障司法公正、保障人權都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律師業的發展往往是一個國家依法治國、法制健全的重要標志。中國律師制度恢復以后,律師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律師隊伍不斷擴大,律師素質也不斷提高,律師執業的制度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中國現代律師制度發展的歷史較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專業化的律師隊伍建設時間不長,目前法律服務市場還沒有出現專業服務老年人、解決涉及老年人法律問題的律師事務所,而擅長涉老法律服務的律師只有少數,還未形成專業化、規?;内厔?。律所內部進行專業化分工時,很可能將涉老法律問題歸入擅長婚姻、繼承等家庭法的律師部門。但是,除了老年人的遺囑、繼承等問題有關家庭法外,還有一些涉及老年人的經濟糾紛,以及老年人作為受害人的刑事案件等,這類案件的處理應當予以特殊對待。因此,在涉老法律服務專業化的建設過程中,建立律師事務所內部的專業涉老服務部門與培養專業從事涉老領域的律師都相當關鍵。
隨著新的經濟、金融關系的出現,涉老法律問題也日益復雜,早就超越了遺囑、繼承等傳統的老年業務。老齡金融業務越來越獨具特色并占據現有金融業務的“半壁江山”,老齡地產也將是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養老企業的發展也如火如荼。居家養老形式已經被法律確定,老齡法學有望日后推出,老齡事業正不斷向制度規范化努力前行。因此,有資深律師認為,老齡法律服務專業律師的社會需求必將十分搶手,許多律師事務所進軍老齡業的轉型發展勢在必行。
二、中國涉老律師服務的前景
縱觀近年來的政策形勢,國家積極應對老齡化,說明老齡事業是一個重要的、龐大的復雜領域。當前,老齡法學研究不夠深入,老齡法律制度嚴重缺位,這種情況下,律師能否提供專業的涉老法律服務就顯得更加重要。
目前,除了現行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外,大多數法律制度的規制都散見在民事、行政法及各項政策之中。相比其他法律部門,老齡法律的缺位與社會的客觀需求矛盾最為突出。因此,在現行法律不盡完善的形勢下,急需一批老齡法律服務團隊為老年人提供及時、專業、精準的法律服務和援助。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領域,律師可以通過合同完善服務關系,來彌補立法的不足??梢哉f,律師的專業團隊建設,是應對老齡化的大勢所趨。
可以預見,隨著“老齡時代”的來臨,涉老法律服務的市場化發展是必然的。在中國已經有個別律師事務所開始著手打造老齡法律服務的平臺,構建律所內部專門從事涉老領域服務的老齡法律事務部,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法律幫助,同時也在不斷發揮律師的作用,助推老齡事業的規范化發展。老齡法律事務部的成立,不僅僅是國內老齡人口比例急劇增高形勢背后的無限商機需求,更是為被忽視的弱勢群體發聲、出力,是律師事務所及執業律師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的體現。
一方面,已經有律師事務所與老年人公益機構和社會團體共同協力,推動涉老律師服務的專業化之路。例如,由律所或者由律所內部專業的老齡法律事務部承擔起社會福利院、廣大養老社區、軍隊干休所等養老機構半公益性的常年法律顧問職責,或者擔任養老服務中心的監事。
另一方面,專業從事老年法領域的律師積極從事涉老法律問題的理論研究,并取得學術進展。舉辦論壇、出版學術著作、提出立法建議、提供公益服務等成為涉老律師服務的工作重點內容。例如,北京市一法律師事務所成立的老齡法律事務部內的五位資深律師,在2015年共同編撰了《養老法律那些事兒》一書,并計劃繼續出版《老齡產業法律實務》《維護老年人權益案例精選》等著作。通過把專業律師的工作經驗、研究成果和心得匯集成冊,促進老齡普法宣傳、涉老法律服務規范化發展。該律師團隊還在2016年9月28日舉辦了“促‘養十條’落地法律專題研討會”,并于2016年10月15日召開了首屆全國老齡法律論壇,推動國家應對老齡化法律戰略的構建,將集體研究的專業法律服務經驗向社會推廣。該論壇還討論了向全國人大提出的應對老齡化的立法建議。該律師事務所還將成立老齡法學研究中心,其內部的老齡法律事務部是該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究機構與動力源泉。該研究中心聚攏了一大批各法學院校研究老齡法學的專家學者,以及各律師事務所老齡法律服務的專業律師。但是,整體上說,中國目前涉老專業法律服務還處在低級的起步階段,未來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