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俄羅斯的中國史研究:國內政策

俄羅斯漢學家積極開展中國歷史研究有多種原因,包括俄中有漫長的邊境線,俄羅斯以各種方式參與過中國最重大的歷史事件等因素。這些事件使兩國歷史交織在一起,奠定了俄中人民友好的基礎。發生在20世紀上半期——戰爭年代、革命時期、社會運動時期,包括蘇中友好合作的最初十年(1949—1960)的事件,雖然由于種種原因,正被從兩國人民,甚至一些中俄歷史學家的記憶中抹去,但它們卻深深植入了兩國人民的歷史意識。

俄羅斯漢學界的“黃金寶庫”拉近了史學界與中國歷史的距離。這些大量的政論文章和小冊子,由1920—1940年代中國革命運動和重大政治事件的目擊者與參與者撰寫。除了回憶錄,相關的文學作品也讓人“貼近”對中國歷史的理解。蘇聯及其執政黨和共產國際參與了眾多政治事件,蘇聯方面對中國給予了很大援助,蘇聯代表和共產國際對中國民族意識形成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這表明俄羅斯的中國問題研究者在歷史方面有相對更多的機會。

不能不指出,在個別歷史時期,存在過一些涉及中國國內局勢,以及由之引起的影響俄中關系的消極事件。俄羅斯史學界一直在仔細研究這些主要屬于對外政策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邊境問題。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尤其是在2001年兩國簽署了友好合作條約之后,這些問題已不再突出。在國內政策方面,利益沖突主要包括中國東北鐵路問題,中國新疆問題以及蒙古問題,蘇中國家關系與聯共(布)、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關系的平行協調發展問題。同時我們特別關注俄中史學界關于俄中關系發展的結構性趨勢的主流觀點。

蘇俄歷史學家對兩國和民間的主要合作方向、合作的實施條件進行研究后,認為俄國歷史“參與了”中國歷史。因此俄國的中國史研究者——俄羅斯漢學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歷史意識”,這讓他們能深刻地感知這個偉大鄰國的歷史、過去和現在。

蘇聯解體和俄羅斯社會政治制度的改變對俄羅斯漢學以及俄羅斯的中國史學界有著不利的影響。俄羅斯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直接影響了俄羅斯科學界。把1990年代與過去幾十年出版的研究專著和研究總量進行簡單的數量對比,就能看出研究數量的下降。漢學界失去了一大批專業的歷史學家,他們離開了新俄羅斯的土地。在蘇聯時期整體上已經建立起來的系統的中國歷史學研究出現了裂痕。可是盡管如此,漢學研究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平。中國歷史研究雖然沒有高速發展,但仍在繼續進行。

俄羅斯史學界面臨著一系列重要的科學及政治任務:吸引國際學界對蘇俄研究成果的關注,并為其準確定位;在史料學和史學中確定主要方向,同時集中力量繼續研究中國歷史,展現俄羅斯學界對中國歷史的濃厚興趣,將1950—1980年代的高水平研究繼續下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游县| 来宾市| 兴文县| 阳新县| 湘乡市| 永登县| 锡林浩特市| 和田县| 建平县| 仲巴县| 绥江县| 鄂尔多斯市| 集贤县| 农安县| 漳州市| 元朗区| 徐汇区| 台山市| 克拉玛依市| 大同县| 阳朔县| 南投县| 临澧县| 墨玉县| 化隆| 吐鲁番市| 玉山县| 昌吉市| 灵石县| 高要市| 徐州市| 安义县| 和平区| 龙胜| 汕尾市| 弋阳县| 礼泉县| 淄博市| 文安县| 龙胜|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