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論司法在經濟發展中的調整功能——經濟法語境下的思考

姜麗麗[1]

一、引言

在經濟法的基本理論中,經濟法奠基于市場經濟,為國家干預市場與市場干預國家的有機統一體,而現代意義的經濟法體現了政府的管理職能,[2]亦即政府代表國家行使“無形之手”之職能。因此,經典的經濟法概念認為,經濟法是國家管理市場或經濟的法。[3]在經濟法律關系的構成上,作為主權代表的國家和政府為恒定的一方,包括企業在內的經濟組織以及中介組織則為另一方,而后者在某些條件下又具備一定的管理職能,可視為國家在一定領域的替代物。對于司法在經濟法語境下與市場、政府之間的關系,現有的研究著墨不多,學界對此也主要圍繞與市場秩序規制有關的反壟斷行為、反不正當競爭以及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有關的訴訟案件展開。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上,司法僅起著協助經濟法實施的輔助作用。然而,事實上,由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特殊歷程,司法的個案裁決乃至規則確立,出人意料地發揮著經濟法意義上的“調整”[4]功能。本文擬通過梳理三十余年來司法工作的整體脈絡,力圖展現司法在經濟體制改革及經濟法體系發展過程中的調整思路,以更客觀、全面地評價司法在“政府—市場”關系構建中的價值,以及司法在經濟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都昌县| 佛冈县| 阿拉善右旗| 青岛市| 双辽市| 罗田县| 萨迦县| 行唐县| 华亭县| 宜昌市| 临泉县| 绵竹市| 邢台县| 静宁县| 静安区| 和平区| 公安县| 安平县| 延津县| 余干县| 贵溪市| 浪卡子县| 涪陵区| 读书| 桐梓县| 酉阳| 诸城市| 六枝特区| 北辰区| 阳高县| 绍兴县| 龙游县| 威信县| 齐河县| 永仁县| 全南县| 蓝山县| 陇南市| 井陉县| 东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