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周立波

暴風驟雨

一、作者簡介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紹儀、周鳳翔,湖南益陽人。1931年參加左翼戲劇家聯盟。1934年參加“左聯”和中國共產黨,不久參加“左聯”黨團工作。著作主要有長篇小說《暴風驟雨》(獲1951年度斯大林文學獎三等獎)、《山鄉巨變》《鐵水奔流》等,短篇小說集《鐵門里》,報告文學集《南下記》,文學評論集《文學淺論》等。

二、解析

(一)《暴風驟雨》寫于1946年到1948年間,分兩卷:上卷完成于1947年7月,最初由東北書店于1948年4月出版,下卷最初由北東北書店于1949年5月出版。

(二)內容梗概

小說的第1卷反映了1946年黨中央下達《五四指示》后土地改革第一階段的情況,第2卷反映了1947年10月末《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后的情況。

1946年,土改像一場暴風驟雨在東北解放區轟轟烈烈地展開。7月,隊長肖祥帶領著一支土改工作隊進駐元茂屯。一進屯,工作隊立即商量第一步工作,雖然肖祥反對,但多數人都主張先開大會,殺殺地主威風。聽到風聲,以韓老六為首的地主們便連夜聚在一起商量對策。由于貧苦農民還沒有發動起來,于是,第一次斗爭大會便失敗了。之后,工作隊吸取教訓,改變方法,深入群眾,收集情況,培養積極分子,確定斗爭對象。在一段時間后,趙玉林、郭全海等一批積極分子被發動起來了,工作隊又組織了一次斗爭韓老六的大會;但地主們的活動仍很猖狂,許多群眾對土改還不理解,心里有顧慮,甚至連老孫頭這樣靠近工作隊的窮人,也不敢接受分給他的地主的財產,因而,這一次斗爭大會又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為了徹底打倒封建地主,工作隊幫元茂屯成立了農會,趙王林、郭全海、白玉山等當了農會干部,并召開了第三次斗爭韓老六的大會。但由于韓老六指使狗腿子收買干部,散布謠言,挑撥工作隊、農會干部與群眾的關系,在斗爭會上耍盡花招,因而,這一次斗爭大會還是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之后,肖祥經過總結,確定了工作的三大任務,即擴大農會、監視壞蛋、組織自衛隊等,通過“嘮嗑會”聯絡和教育群眾。趙玉林、郭全海、白玉山等土改先進分子經過斗爭的考驗之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分地委員楊老疙瘩在韓老六的收買下,背叛了自己的階級當了地主的走狗;韓家的小豬倌吳家富參加“嘮嗑會”后,階級覺悟大大地提高,向農會報告了韓家的動向。工作隊和農會開除了楊老疙瘩,挫敗了韓老六的陰謀。韓老六妄圖殺害小豬倌以絕后患,但陰謀未得逞,小豬倌為農會所救,韓老六畏罪潛逃。地主的暴行激起了群眾的復仇火焰。于是,當再一次召開大會斗爭韓老六時,群眾情緒高漲,徹底揭發了韓老六的罪行,并要求槍斃他。縣委批準了這一要求。韓老七帶兵攻打元茂屯,結果,韓老七及其部下全部被農民武裝和解放軍所消滅。在戰斗中,趙玉林犧牲了。元茂屯的工作順利地開展起來。不久,肖祥奉調縣委工作。《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之后,肖祥率工作隊第二次進駐元茂屯。由于屯子里的干部外調過多,因而,領導力量有所削弱。破落地主張富英趁機當上了農會主任,并與文書李桂榮狼狽為奸,排擠走了農會主任郭全海。黨員花永喜則在翻身后一心過小日子,不思進步。屯里斗地主、分浮財的工作因而未能進一步深入展開。針對這種情況,肖祥等決定成立貧雇農團,清查和接收地主財產、清算假農會,讓郭全海當了貧雇農團團長。大地主杜善人、唐抓子等在張富英庇護下,轉移財產,企圖蒙混過關。貧雇農算細賬,公布了他們的罪行,并采取措施分化瓦解地主階級。結果,幾天后就挖出了地主埋藏的財產以及杜善人的變天賬。變天賬使群眾深受教育,覺悟進一步提高,貧雇農團趁熱打鐵,又挖出了杜善人私埋的槍支彈藥。就這樣,屯子里的地主終于被斗垮了。但國民黨特務李振江又利用貧雇農團的缺點,造謠中傷,挑撥貧雇農和中農關系。肖祥和貧雇農團干部根據黨的政策,恢復了農會工作,一面細致地做團結中農的工作,一面進一步清查狗腿子的活動,從而粉碎了敵人的陰謀。為團結廣大農民群眾,肖祥和郭全海等干部幫助落后群眾解決生活困難,并教育他們提高認識,結果,像老王太太這樣原本百事不問的人,也向工作隊提供了潛伏特務韓老五的線索。郭全海、白玉山配合公安機關冒雪遠征,活捉了韓老五,從而粉碎了潛藏的國民黨特務網。元茂屯農民斗倒了地主,推翻了封建勢力,分得了土地、糧食、牲口、衣物等勝利果實,過上了好日子,一片歡喜。童養媳出身的婦女會副會長劉桂蘭和郭全海結為伴侶。解放全中國的號角吹響后,新婚的郭全海帶頭報名參軍,南下作戰,翻身農民積極響應。農民的生活從此又揭開了新的一頁。

(三)人物分析

1.趙玉林

趙玉林是小說上卷中的中心人物,元茂屯的農會主任。他原為一個貧苦的農民,曾受日本帝國主義和惡霸韓老六的雙重壓迫,給人扛活、當勞工、住監獄,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無路。妻子領著孩子要飯,全家三口都“光著腚”——他因此被人稱為“趙光腚”。他性格倔強,意志堅強,敢于斗爭,無論遭受多大的打擊也從不掉一滴淚。在土改運動中,他雖曾有一定的猶疑、膽怯,但隨后義無反顧地走在斗爭的最前列,積極地參與了打地主、打土匪的斗爭。他思想覺悟高,能先人后己,大公無私,不計較個人利益,如在分配財物時,群眾將他定為一等一級的窮戶,他卻只領三等三級的東西,只要了三件小布衫,三條舊褲。他積極勇敢、不怕犧牲,當敵人瘋狂反撲時,他懷著滿腔的階級義憤投入戰斗,奮勇當先,結果,壯烈犧牲——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勇敢堅定、視死如歸的崇高的革命精神。他是小說中所塑造的最具光彩的農村新人形象之一,也是土改運動中最先覺醒的先進農民典型之一。

2.郭全海

郭全海是下卷中的中心人物,他原為一個農民,苦大仇深。他的父親在舊社會被韓老六害死,他自己則十三歲就當了韓家的馬倌,與韓家有兩代人的血海深仇。因而,在土改時,他一受到工作隊的動員啟發,就產生了強烈的革命要求與熱情。他沉著、老練、機智、能干、大膽而又細心,在領導大伙斗爭大地主杜善人時,巧設機緣,節節突破。他思想覺悟高,能先人后己,一心為公,忠于革命,如,在分配勝利果實時,把本來是分到自己的好馬讓給人家;結婚不到一個月就帶頭報名參軍,投身于解放全中國的戰斗。他深明大義、有領導才干、有政治修養,在處理民信屯農民來元茂屯“掃堂子”的事件時,虛懷若谷,從團結的大局出發,從而使情況轉危為安。他是小說中所塑造的最具光彩的農村新人形象之一,也是一位在土地運動中成長起來的青年農民。

3.老孫頭

老孫頭是一個趕車把式,一個暫時殘存著落后自私的缺點卻又熱切盼望翻身解放的開朗風趣的農民;他貫串于小說的始終——從接工作隊,斗地主,直到商量如何分配果實,幾乎都有他在場。他雖趕了半輩子車,但仍窮得常揭不開鍋。趕車的生活經歷即使他長了不少見識和豐富了不少閱歷,知道許多掌故軼聞,形成了開朗、風趣、幽默的性格特點;又使他形成了見風使舵、貪小便宜的性格特點,如世故圓滑、膽小自私、愛吹牛、好面子、江湖氣味濃。工作隊來后,他還學會了一些似懂非懂的新詞,常逗得人哈哈大笑;郭全海被張富英等排擠走后,他喝酒壯膽說了句公道話,結果被張富英踢了一腳,但為“維護”自尊,他始終不承認這一事,并聲稱張不敢踢他。他始終跟隨著時代潮流前進,但又始終處于時代潮流的邊沿;當看到地主勢力開始真正崩潰時,他也抑制不住內心的高興,積極地投入了斗爭,但斗了韓老六之后,又偷偷將分到的馬送回去,還編一套話來搪塞,怕人笑話;處處關心干部,希望多分一點勝利果實給他們,但又夾雜某些私心。最后,當土改勝利時,他和小青年一起報名參軍,這表明老一代農民經過土改斗爭,階級覺悟有了很大提高。小說通過這一人物形象說明了歷史潮流的不可逆轉,在舊社會飽受苦難的勞動者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只要他們甩掉因襲的思想包袱,就可以大步前進。

4.肖祥

肖祥是進駐元茂屯的土改工作隊隊長,也是貫穿整部小說的中心人物。他是一個久經磨煉的、思想和作風都比較成熟、具有黨員領導者風度的人。他的第一次到來,使元茂屯的土改斗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他的第二次到來,又使元茂屯被壞分子篡奪政權、惡勢力卷土重來的現象得以扭轉,復查深入的斗爭得以展開。他階級立場鮮明,認識問題尖銳清醒,既實事求是,善于走群眾路線,敢于在斗爭的重要關頭替群眾撐腰;又具有遠見卓識。但小說存在著將其理想化的傾向——對其重要性的強調有些過分,在小說中,他離開村子地主就實行“翻把”,這顯得經過土改斗爭考驗并組織起來了的廣大農民有些過于軟弱。然而作為一個比較正確、比較理想的人物,他的形象又是真實可信的。

(四)主題

小說通過對東北地區松花江畔一個叫元茂屯的村子土地改革運動的全過程的描寫——從工作組進村發動群眾、斗地主、分田地、挖浮財、起槍支、打土匪、捉特務,一直寫到掀起參軍熱潮,具體、生動地再現了土地改革運動和發生于土改運動中階級斗爭的“暴風驟雨”;揭示出土地改革不僅鏟除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推翻了地主階級的統治,消滅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改變了農村的階級關系和社會風貌,而且還有力地啟發了各階層農民的階級覺悟,改變了農民的精神面貌,并且還使一些先進農民成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戰士;歌頌了中國農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沖決封建羅網,朝著解放的大道迅跑的革命精神。

(五)藝術特色

1.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有機結合

小說雖然寫實性較強,但又是以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相結合的筆調行文的,因而,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濃郁的地方色彩。

2.注重對不同類型農民形象的塑造

小說塑造多種類型的農民形象,他們之中,有深受地主壓迫并最早起來斗爭的趙玉林、郭全海,有經歷了曲折的思想歷程終于奮發起來的田萬順、白玉山,有從普通的農村婦女經過斗爭的磨煉而成長起來的婦女骨干趙大嫂、白大嫂等;此外,還有像李常有、劉桂蘭等先進農民和像老孫頭這樣的“中間”型農民。

3.注重挖掘正面人物的心靈美

趙玉林在斗爭中始終站在最前列,但這個窮到被叫做“趙光腚”的人,在分配土改果實時,雖被評為一等一級,卻只要了三等三級的東西,并開導妻子應該多想想先前的苦日子,衣著只要“不露肉”就行。在他犧牲之后,他的妻子繼承了其好品質——作為烈屬的趙大嫂,在分勝利果實時,被排為第一號,各種東西任她挑揀,但她盡挑壞的。其他如白玉山用自己的近地交換別人的遠地以方便別人。郭全海在分馬時主動照顧他人,還把自己的小駒讓給了別人,后來新婚不到一個月又帶頭參了軍。

4.注重通過人物的言行去刻畫人物性格

小說在刻畫各類人物時,注重通過人物的言行去刻畫人物性格,幾乎沒有用心理獨白和心理分析等直接的心理描寫手法。如對趙玉林、郭全海、白玉山、趙大嫂、李常有、老孫頭等人刻畫均如此。

5.結構單純,線索清晰,節奏明快,情節連貫

小說上卷以斗韓老六為主要線索,逐層展開,下卷以斗杜善人為主要線索,按清地、挖浮財、起槍支幾個事件井然有序地表現了土改斗爭的擴大深入。上下卷各有正反面中心人物,在結構上呈現出一種單純的美。同時,在具體行文時,小說沒有采用多線索的交叉并進,而是借鑒了某些古典小說單線發展的寫法,把一個人物編織在故事線上。小說從工作隊進村寫起,由隊長訪貧問苦而發現并啟發趙玉林提高覺悟,趙帶頭斗爭韓老六,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在斗爭會上,郭全海脫穎而出,之后,又由郭的串連活動引出了白玉山。因受謠言的蠱惑,白玉山與白大嫂吵架,遂引出了勸架的李常有。李常有的出場距趙玉林的登臺,已間隔了一段時間,斗爭已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這種寫法使每一個重要人物都有在情節發展的某一段落得到集中描繪的機會,加上對主要人物在出場時地都交代了他們的特殊經歷,因而,很快給讀者以較深的印象。但這種寫法也給這都小說帶來一些缺憾,即全書缺乏一個或幾個貫穿始終的中心人物,每個人都只在某一片斷中較為充分地得到表現,而不能在各種復雜多樣的環境條件下多方面地展現性格。

6.以敘述為主,輔以描寫

小說用大手筆勾勒事件的輪廓,又精細地描繪某些重點的場面;它既能潑墨揮灑,寫那些陡起陡落的大波浪,又能細膩刻畫,不放過一些關鍵部位的描繪,如寫斗爭韓老六,先從渲染整個屯子的熱烈氣氛入手,然后以人們的表現,感覺、情緒、反應來作多方面的烘托,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其他如分馬的場面描寫等,也用的這種方法。

此外,大量地使用東北的方言土語,大量地描寫了東北景色、風俗、人情、習慣,地方色彩較強……這些也是小說重要的藝術特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铁力市| 九江市| 东乌珠穆沁旗| 清远市| 顺平县| 莎车县| 土默特左旗| 绥阳县| 贞丰县| 肥乡县| 修水县| 耒阳市| 板桥市| 大丰市| 秭归县| 江阴市| 望奎县| 阜城县| 天全县| 中卫市| 方正县| 资溪县| 齐河县| 枣强县| 锡林浩特市| 河北省| 鄂托克旗| 开化县| 阿尔山市| 务川| 石门县| 西乌珠穆沁旗| 榆树市| 新疆| 呼伦贝尔市| 顺昌县| 顺平县| 南宁市| 芦山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