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

一、作者簡介

艾蕪(1904—1992),原名湯道耕,四川新繁人。1932年參加“左聯(lián)”,曾任執(zhí)行委員。1933年因從事工人文藝通訊工作被捕,不久獲釋。抗戰(zhàn)時期,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桂林分會理事。著作主要有短篇小說集《山中牧歌》《南行記》《南國之夜》《夜景》《海島上》《荒地》《黃昏》《萌芽》《秋收》《荒地》《黃昏》《鍛煉》《煙霧》《冬夜》《南行記續(xù)篇》《南行記新篇》等,中篇小說《春天》《芭蕉谷》《江上行》《落花時節(jié)》《我的青年時代》《鄉(xiāng)愁》《一個女人的悲劇》,長篇小說《故鄉(xiāng)》《山野》《百煉成鋼》,散文集《漂泊雜記》《初春時節(jié)》《歐行記》,理論著作《文學手冊》,論文集《浪花集》等。

二、解析

(一)《人生哲學的一課》原刊于1932年12月出版的《文學月報》第1卷第5至6期上,最初收入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于1935年12月出版的小說集《南行記》中。

(二)內容梗概

“我”——一個知識青年,為爭得生存與讀書的權利,徒步三千里來到昆明,孤苦窮愁,無依無靠,像被人遺棄一樣;但“我”依然頑強地掙扎,奮斗。“我”在漂泊途中用盡最后一文錢,被雞毛店老板安排與一個渾身長滿惡瘡的人同睡一鋪。“我”雖窮困潦倒、饑腸轆轆,但為了不被人識破,只好裝模作樣擺出一副老道的生意人的架勢,拿自己唯一的一雙草鞋與車夫小販討價還價,以換點錢救急。“我”想去做黃包車夫,工廠學徒,但因沒有足夠的保證金和擔保人,因而連這種變牛變馬求生存的資格也無法獲得。最后,“我”僅有的一雙舊布鞋被人偷走了,于是,借機與店老板大吵大鬧,索賠到一雙不合腳的布鞋,于是,倒拖著繼續(xù)南行流浪。“我”已經在漂泊流浪的擠軋與掙扎中上了一堂人生哲學課,明白生活就是磨難,在這個社會不容“我”立足的時候,“我”也要鋼鐵一般堅強地生存!在苦難中堅忍地前行而決不能屈服。

(三)主題

小說通過“我”這一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人在惡劣環(huán)境中頑強的生活意志、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堅定的生活信念的肯定。

(四)藝術特色

1.采用了第一人稱敘事,帶有濃郁的自敘傳色彩

雖說小說中的“我”不能與作者完全等同,但作者富有傳奇色彩的南行經歷肯定是小說最主要的現(xiàn)實素材和情感基礎。小說所塑造的“我”是一個能克服種種苦難、直面人生、砥礪自我的青年漂泊者形象,在這一人物形象上,深深地滲透了作者堅強的生命意志和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2.善于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捕捉在特定情境中人物內心的細微變化,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深化了人物的性格,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如小說中“我”丟了布鞋之后向店老板索賠的那段描寫,細膩而真切地表現(xiàn)了這位無奈的漂泊者在理直氣壯之下所掩蓋的心虛軟弱,以及勝利后的懊悔等。其他如對賣草鞋、買燒餅、找工作等細節(jié)的描寫以及相應的心理描寫,也頗為成功。

3.善于通過描寫景物來烘托氣氛,刻畫人物

如對昆明的秋景的描寫增加了小說濃重的浪漫主義氣息,籠罩著抒情主人公的人生經歷,使人物的心理描寫與自然風情交融為一體。

4.語言從容、舒緩、自然、洗練、樸實、流暢

小說語言從容、舒緩、自然、洗練、樸實、流暢,敘述真切動情,且含有哲理意味。這與漂泊的主題和樂觀的人生哲學是相一致的。

山峽中

一、作者簡介(略)

二、解析

(一)《山峽中》寫于1933年冬,原刊于1934年3月出版的《青年界》第5卷第3號上,最初收入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于1935年出版的小說集《南行記》中。

(二)內容梗概

一個陰郁、寒冷、怕人的夏日山中之夜,大約十來個被世界忘卻的人進了一座破敗的神祠,一邊取暖一邊烤咸肉,但小黑牛痛苦無力地呻吟著;夜白飛給他揉腰擦背,并為他的重傷而感到驚訝和憤怒;魏大爺不以為然——認為不必大驚小怪。鬼冬哥附和魏大爺?shù)挠^點。野貓子手抱木頭人兒,一邊同眾人打趣,一邊在父親魏大爺面前撒嬌。“我”不由得想起白天里與野貓子扮作一對農家夫妻、野貓子趁機從一個小商販手里偷走一匹上好的布之事。半夜,“我”在驚醒之際見小黑牛被魏大爺?shù)葋G到江里。第二天早晨醒來時,野貓子想對“我”隱瞞小黑牛被丟到江里之事,“我”憤怒地揭穿了真相。“我”向野貓子坦言適應不了她及其父親等的生活,決定離開,她耍刀威脅“我”。午后,“我”與野貓子遇到了魏大爺?shù)膶︻^,“我”倆扮作一對小夫妻騙過了他們。晚上,魏大爺們帶著許多財喜回來了。第二天,“我”醒來時已近午,發(fā)現(xiàn)只有“我”及灰堆、灰堆旁邊的小木頭人兒和夾留在“我”書里的3塊銀元。

(三)人物分析:野貓子

野貓子是山賊首領的女兒,是一個中國式的吉卜賽女郎。她美麗、潑辣、機警、狡黠、勇敢——“她的兩條眉峰一豎,眼睛里露出惡毒的光芒,看起來,卻是又美麗又可怕的”;假扮小媳婦扯謊偷竊;大大咧咧地和男山賊們吵鬧;撕肉大嚼;在夜里參與父親把小黑牛活活拋進江心之事,可向“我”謊稱送小黑牛去治傷了;在遭遇敵人時勇敢面對。兇狠、殘忍——得知“我”決定離開她們后,她以耍刀恐嚇“我”,參與將小黑牛扔進大江之事。活潑、乖巧、玲瓏、善良、溫柔、直爽、有情有義——在同伴們面前歡蹦雀躍,在父親面前是個既懂事又不時撒嬌的孩子,在木頭人兒面前儼然是個善良的母親,與“我”合作成功地偷東西和騙過敵人,與其父親一起放“我”走留給“我”她所喜歡的木頭人兒。追求美好的生活、向往愛——喜歡木人兒、想當媽媽、反復吟唱“江水呵,慢慢流,流呀流,流到東邊大海頭,那兒呀,沒有憂!那兒呀,沒有愁!”便是其具體表現(xiàn)。

(四)主題

小說通過“一群被世界忘卻的人”的生活,揭示了社會下層人民的痛苦、扭曲的人生,揭露和批判了黑暗社會對人性的戕害,表達了作者對山賊及其人生的同情、否定、批判以及對新的生活所寄予的希望和追求。

(五)藝術特色

1.浪漫、神秘的傳奇色彩濃郁

“我”身為一個讀書人,卻混跡于一群亡命之徒之中,并協(xié)助他們干了一些偷盜的勾當;“我”在正想離開他們之際,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他們不見了,“我”不禁覺得如同置身于夢境中一般;魏大爺?shù)葋頍o影、去無蹤,出沒于險峰驚濤之中,在“刀口上過日子”;江水好似一個神秘的精靈,時而咆哮奔騰給人以威脅,時而好像在嘆息山賊的悲慘命運;野貓子的歌聲凄婉悵惘、悠悠回蕩……這一切使小說呈現(xiàn)出濃郁的浪漫、神秘的傳奇色彩。

2.題材新穎

小說所寫的山賊及其生活以及我國西南邊疆風土人情,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前所未有——頗為新穎。

3.人物個性鮮明

除小野貓之外,魏大爺、小黑牛、夜白飛、鬼冬哥、野老鴉等也個性鮮明:魏大爺殘暴、殘忍而又人性未泯,小黑牛善良、憨厚、老實、心地純正而又懦弱,夜白飛善良,鬼冬哥圓滑,野老鴉沉默。

4.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山賊們的世界與文明社會、自然景物的美與人生社會的丑、江水咆哮洶涌所呈現(xiàn)的陰冷怕人的氣氛與小黑牛的悲劇、山賊對小黑牛的態(tài)度和對“我”的態(tài)度、人物的善良品行與其周圍環(huán)境的愚昧荒涼殘酷、野貓子爽朗的笑聲和廟外的黑暗、山賊的野蠻和殘忍與其至善和至美……均構成了對比。

5.敘述者及敘述視角獨特

“我”既是觀察者,又是故事的敘述者、評判者、感情的抒發(fā)者,還是一個探秘者。“我”的所見所聞也獨特——既是耳聞目睹,又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我”并沒有親眼看見山賊們對社會的危害,所看到的主要是他們閃現(xiàn)著人性光芒的一面,他們兇狠的外殼下面包藏著的是一顆顆受傷流血的心靈,他們首先是時代與社會的受害者,即使殘害同人也主要是出于求生……

6.通過景物描寫來渲染氣氛

小說一開始就描寫了大江及其兩岸的景物:江上橫跨著“頑強古怪”的鐵索橋,橋下“兇惡的江水,在黑暗中奔騰”、“咆哮”、“發(fā)怒”,大江兩岸是“蠻野”的山峰。岸邊上是“破敗而荒涼”的神祠、煙焰搖曳的篝火……

在敘述小黑牛的悲劇時,小說幾次寫到了野老鴉的慨嘆:江水吼得太大了,像要吃人。它不僅渲染了氣氛,而且烘托了人物的悲劇命運。

在小黑牛在夜里被拋到江里之后,小說接著描寫道:“峰尖浸著粉紅的朝陽。山半腰,抹著一兩條淡淡的白霧。崖頭蒼翠的樹叢,如同洗后一樣的鮮綠。峽里面,到處都流溢著清新的晨光。江水仍舊發(fā)著吼聲,但卻沒有夜來那樣的怕人。清亮的波濤,碰在嶙峋的石上,濺起萬朵燦然的銀花,宛若江在笑著一樣。誰能猜到這樣美好的地方,曾經發(fā)生過夜來那樣可怕的事情呢?”

7.語言簡潔、明快,動作性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龙山县| 云林县| 西乌| 乐安县| 镇原县| 武乡县| 双牌县| 定西市| 贵德县| 星座| 镇巴县| 教育| 遂溪县| 开远市| 富裕县| 成武县| 政和县| 潞城市| 壤塘县| 新余市| 辽源市| 运城市| 泾源县| 从化市| 岳西县| 新巴尔虎左旗| 夹江县| 洪洞县| 名山县| 淮滨县| 阳曲县| 通海县| 沅江市| 沧州市| 蕲春县| 汉沽区| 蒙自县| 汉沽区| 东乡县|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