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滑坡謬誤
核心提要
“滑坡謬誤”的定義是:聲稱某事件發生之后,必將會發生一連串可怕的后果(或可喜的后果),后果一步一步推,終于“滑坡”了,一路滑跌到溝底。
“滑坡謬誤”的實質是錯誤地使用了一連串因果關系。舉個例子:
甲:遲到的學生要判死刑。
乙:世上哪有這樣的法律!
甲:現在沒有這樣的法律,將來是可以制定這樣的法律的。遲到的后果太嚴重了。
遲到是不用功的表現。如果現在不用功,那么,將來也不會努力工作。
如果將來不會努力工作,那么,就會導致公司損失。
如果公司損失,那么,公司就會倒閉。
如果公司倒閉,那么,會使從業人員失業。
如果從業人員失業,那么,就會造成家庭問題。
如果出現家庭問題,那么,就會導致自殺率上升。為了防止自殺率上升,我們應判遲到的學生死刑。
這個例子中甲犯的是“滑坡謬誤”。
他把假設的一連串“可能性”推演為“必然性”。例如,遲到是否“必然”不用功?不用功將來工作又是否“必然”不努力?答案可想而知。
“滑坡謬誤”的推理形式屬于邏輯上的純假言推理。即“如果甲,那么乙;而如果乙,則丙;如果丙,那么丁;所以,如果甲,那么丁”。要使邏輯上的純假言推理的連鎖引申確保成立,必須確保事件聯系有必然關聯性與合理性,亦即必須確保每個“如果……,那么……”中,“如果”后面的前件,是“那么”后面的后件的充分條件。或者說“如果”后面的原因和“那么”后面的結果有必然的聯系。“滑坡謬誤”既違反純假言推理的規則,也對因果關系作了錯誤的分析。
前面例子雖然夸張,但心理學家分析,“滑坡謬誤”是許多人可能犯的錯誤。很多人在思維時或多或少有“狂想”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