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膽小如鼠的騎士
題 目
一位膽小如鼠的騎士將要進行一次遠途旅行,于是他竭力準備好應付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他帶了一把劍和一副盔甲,一大瓶藥膏,一把斧子,一頂帳篷,一條毯子,鍋和盤以及喂馬的草料。
他出發(fā)了——叮叮,當當,咕咕,咯咯,……
那天,他路過一個村莊。
某村民:尊敬的騎士,你帶了那么多東西準備去哪里呢?
騎士:我遠途旅行。路上至少要耽擱三個月。

某村民:尊敬的騎士,遠途旅行用不著帶那么多東西。不客氣地說,作為遠途旅行,你的行裝似乎是一座移動的廢物堆。
騎士:我?guī)У臇|西一樣都不能少。途中的三個月,我一定會遇到敵人,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遇見一大群敵人,為了騎士的尊嚴和榮譽,我會作殊死的戰(zhàn)斗,所以,我?guī)Я艘话褎鸵桓笨住S捎诠巡粩潮姡沂芰酥貍裕規(guī)Я艘淮笃克幐唷N页銎嬷苿伲览锾由裕規(guī)Я艘豁攷づ瘢粭l毯子。為了騎士的尊嚴和榮譽,我要繼續(xù)戰(zhàn)斗,所以先要活下去,所以,我?guī)Я隋伜捅P,帶了一把斧子。騎士不能沒有馬,所以,我?guī)Я俗銐虻奈柜R的草料。
第二天,他來到一座破木橋的中間,橋板突然塌陷,他和他的馬都墜入河中,淹死了。臨死前那一刻,他很懊悔,他忘了帶一個救生筏。
某村民:命運加給我們的困難艱辛,我們即使在最狂亂的夢境里也難以預想。我倒是更相信那種只有一條堅定的信念斷然前行的人,他們的旅行才更輕捷,更穩(wěn)健。
騎士的言論,錯在哪里呢?
邏輯分析
堂吉訶德與風車戰(zhàn)斗的故事,滑稽中自有悲壯。
當我寫完《膽小如鼠的騎士》的問題,一種滑稽感,一種悲壯感也油然而生。
中世紀歐洲的騎士制度,不僅具有政治軍事價值,而且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的思想觀念和文化精神。如荷蘭文化史家赫伊津哈在其著作《中世紀的衰落》中說,“上帝在世上奠定了兩樣事物,如同支撐上帝與人間法則的兩根柱子——失去他們,這個世界將混亂不堪,了無秩序——這兩根完美無瑕的柱子就是騎士制度和學術(shù)。中世紀以后很久,騎士頭銜和博士學位被廣泛地認為是等值的。這種平行性,表明騎士制度被賦予了高度的倫理價值。高貴的騎士和莊嚴的博士均被看做是尊貴的高等職責的承擔者。
盡管騎士和博士地位等值,但畢竟二者反差太大。騎士以戰(zhàn)爭為職業(yè)、以野蠻好斗為傳統(tǒng),所以,很多騎士都是“愣頭青”。
通常,“愣頭青”有思維偏頗的毛病。這位騎士便是一例。
正像堂吉訶德會遇見風車一樣,騎士頭腦只有假想敵。于是,一步一步往下“滑坡”——做殊死的戰(zhàn)斗,身負重傷,自救。我們可以設想,他會拿著斧頭去砍柴,他會自己做飯,他會活下來,他會繼續(xù)同敵人做殊死的戰(zhàn)斗。或許,他會“滑坡”到山底,最后他勝利了。可惜,“他來到一座破木橋的中間,橋板突然塌陷,他和他的馬都墜入河中,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