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一介與《儒藏》
-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 2382字
- 2020-05-18 16:45:49
編纂《儒藏》 傳承文明——2009年9月9日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成果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各位媒體的朋友:
大家好!
值此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我很高興代表《儒藏》工程的參與者出席這次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成果出版座談會,并借此機會向教育部領導及各位來賓匯報《儒藏》工程的情況。
一、《儒藏》工程的意義
《儒藏》工程作為一項重大的基礎性的學術文化工程,其目標是要以現代的學術眼光和技術手段,對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典籍文獻做一次全面的整理,并像《佛藏》、《道藏》那樣,集大成地編纂成為一個獨立的文獻體系。《儒藏》工程得以在教育部立項,是我們國家為傳承中華文明和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文化建設上所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
明、清兩朝都曾有學者提出編纂《儒藏》的構想,但都未能實行。現在中國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適時編纂《儒藏》,必將有力地推動中國乃至世界范圍的儒學研究。在新世紀,我們國家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而在儒家文化中就包含著“和諧社會”的理想,并可以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大量有意義的思想資源,批判地繼承這筆文化遺產,符合時代的需要。因此,《儒藏》工程的開展不僅具有學術研究的價值,而且具有文化傳承的意義。
二、《儒藏》工程的構想
《儒藏》工程由編纂與研究兩部分構成,它既要對儒學文獻作全面的整理,又要對儒家文化作系統的研究。編纂部分又分兩步進行,先編“精華編”,再編“大全本”。經研究論證,《儒藏》“精華編”收錄中國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儒學文獻——包括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400余種。另外,收錄歷史上受到儒家文化深刻影響的東亞地區——韓國、日本、越南等國以漢文撰寫的重要儒學著作100余種。《儒藏》“精華編”將傳世文獻、出土文獻與域外文獻萃為一編,這在中國古籍整理編纂史上還是第一次。《儒藏》“精華編”按傳統的四部分類,經簡明校勘、標點,以繁體、豎排的方式排印,這既可避免與近年來影印的一系列大型古籍叢書重復,又便于閱讀及制作成電子文本,能夠更好地滿足當代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的需要。《儒藏》“大全本”還將進一步收錄5000余種、約15億字的儒學文獻。
三、《儒藏》工程的實施及經驗
《儒藏》工程規模浩大,非北京大學一家所能獨自承擔,教育部要求北京大學“認真組織跨學科、跨學校、跨部門和跨地區的聯合攻關,積極開展實質性的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力爭取得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的標志性成果”。為此,我們與合作單位一道做了大量的學術研究和組織工作:
首先,我們在整合北大人文學科力量(包括文史哲、圖書館、東方學)的基礎上,陸續邀集了海內外30多家高等院校及研究機構、400多位專家學者開展合作,并根據《儒藏》各部類的特點及各單位的專長進行分工,組織聯合攻關。
其次,我們按照總的學術目標,陸續制定出《〈儒藏〉精華編凡例》、《〈儒藏〉精華編編纂條例及補充說明》等文件,并印制成《〈儒藏〉工程工作手冊》,以統一編纂體例,規范質量標準。
第三,我們每年都召開學術及行政工作會議研究問題、協調工作。在會上,專家學者們對如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議,為《儒藏》工程提供了智力和精神支持。
第四,我們每年都走訪各合作單位,與部類主編和校點者交換意見,及時解決校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保證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第五,我們聘請了多家出版社的近30位資深編審,成立編審專家組,專職負責稿件的通審。專家們豐富的經驗及認真的態度為保證稿件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六,我們大力培養新人,至今已招收6屆博士、2屆碩士研究生,并有3名博士后進站,他們大多參與了編纂《儒藏》的工作。這些年輕學者已經逐漸成長為既能從事學術研究、又能從事古籍整理的復合型人才。其他兄弟院校也有類似的做法。《儒藏》工程促成了一批青年學術骨干的迅速成長,使我們的事業后繼有人。
第七,《儒藏》工程也是一項大型的國際合作項目,我們與韓國成均館暨成均館大學、日本東方學會暨二松學舍大學以及越南國立河內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了實質性的合作。我們既尊重外國同行的意見,在選目上充分體現各國儒學的特色,同時又要求他們按照我們制定的編纂體例,統一規范。
第八,我們還逐漸摸索建立了一套編纂出版大型古籍叢書的工作流程,并注意落實重點環節。
在《儒藏》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有三點整理古籍的具體經驗:第一,要慎重選擇合作單位和校點者;第二,要慎重選擇底本和參校本;第三,要嚴把審稿關。根據我們的經驗,開展大型學術文化工程必須做到事不避難、義不逃責,有錯必改、精益求精,一定要對得起古人和后代。
四、《儒藏》工程的成果
目前,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已收到完成稿件250余種,《儒藏》“精華編”已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36冊,2000多萬字,其中包括韓國、日本、越南各1冊。經專家評定,從已經出版的成果看,其選本之精善、校勘之精當、標點之精準能夠媲美甚至超過前人。同時,各項儒學專題研究也正在進行之中,9卷本的《中國儒學史》以及《儒藏總目·經部》已經完成,《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集刊已出版1集,“儒家思想與儒家經典研究”叢書已完成第1期和第2期招標工作。
在此,我要感謝教育部,沒有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儒藏》工程便不可能有目前的規模和進展。教育部先后為《儒藏》的科研工作投入了1000萬元,給予工程極大的資助力,這充分體現了教育部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對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高度重視。我也要感謝參與《儒藏》工程的所有專家學者及工作人員,他們“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學術態度及敬業精神為學術界注入了一縷清風。我相信,有教育部的堅強領導,有各兄弟院校及海內外專家學者的鼎力支持,《儒藏》工程必將為傳承中華文明和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