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團活動項目管理概論
- 梁綠琦
- 13字
- 2020-05-18 16:33:37
第二章
共青團活動項目的選擇
第一節
共青團活動項目必要性分析
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在其九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其組織構架、活動流程,形成了其獨特的工作方法。進入21世紀,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全球化進程和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共青團傳統的工作方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適時地轉變工作方式,對共青團活動實施項目化管理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一、不同來源活動項目的必要性分析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廣大青年的需求呈現出多樣性和變化性的特點,而共青團活動項目的來源也呈現出了廣泛性、多樣性、變化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在眾多活動項目需求中,如何根據共青團組織和廣大青年的需要對項目作出比較和選擇,以確保共青團組織和青年的發展,是共青團活動項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共青團活動項目在選擇上主要是圍繞著黨的中心工作開展,在選擇時要根據各級團組織工作的實際需要,同時結合受眾群體的特點來確定。具體來說,在活動項目選擇階段,我們要對活動本身的特點、優勢和劣勢進行評估及必要性分析,以期篩選掉那些低價值、高成本、低效率的活動項目,減少對資源的浪費,以便能夠獲得預期的活動項目目標。
一般而言,活動項目的構思和發起主要有三種模式: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自外而內式。其必要性分析如下:
(一)自上而下式活動項目必要性分析
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也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因此,共青團的工作必須以青年為主體,以黨的中心工作為主題加以安排,以促進黨政工作的順利開展。這種自上而下式的活動項目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作為黨團的常規性活動項目,比如“紅五月”系列活動,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等;另一種類型是為了配合黨的中心工作或由黨政領導直接安排、團委具體實施的一系列活動項目,比如“我的中國夢”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等。
作為黨團常規性活動這種自上而下式的項目,經過長期的實踐檢驗,一般來說是比較成熟的,并且對個人和社會來說具有一定的價值。這類自上而下式活動項目的優勢在于是由上級黨政領導直接安排的,并且上級政府對這些活動進行了必要性、可行性的分析或者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活動項目一開始就能得到管理高層的支持,獲得充分的資源保障,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即項目目標。但這類活動項目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有些上級領導對活動項目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要求各級團組織落實,而不是采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來進行,這有可能導致活動項目目標的不理想或失敗。針對這類自上而下式的活動項目,首先這是共青團必須要完成的工作,但在完成時需要綜合考慮各因素,靈活掌握,來保證活動的效果和創新性。
(二)自下而上式活動項目必要性分析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共青團活動項目的發起往往源于基層團員干部,針對當前共青團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產生了一些較好且成熟的構想,如果這一構想得到領導的批準和支持,并在一定范圍內能夠得以開展,那么這一構想就成為一個活動項目,我們稱這些活動項目為自下而上式活動項目。另外,我們認為,自下而上式活動項目還可以通過“頭腦風暴”的方法來獲得,根據共青團活動項目主要是針對青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務來構思,這種方法的重點是讓所有基層相關的人員能夠充分發揮想象力,盡可能多的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對這些思路和方案看重的是數量而非質量,因此任何人不得對所有提出的方案發表意見或質疑,否則會影響創意性構思的產生。
這類自下而上式活動項目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創新性,也因其接地氣,貼近生活和群眾,能夠切實解決共青團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能夠充分發揮基層人員的積極性,促使項目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但這些活動項目的具體實施也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現在這類自下而上式活動項目的實施因經費問題,需要不斷與上級黨政領導進行溝通,以獲取批準和支持,另外還可能在實施過程中因其達不到預期效果或超出其控制范圍,而面臨被相關黨政領導緊急叫停的風險。因此,我們對這類自下而上式活動項目的選擇需要考慮這些因素:項目目標、項目成本、項目資源計劃、項目效益、項目風險等。
(三)自外而內式活動項目必要性分析
共青團活動項目主要圍繞著教育、服務和管理青年來展開,在社會工作中存在各種各樣的教育、培養、引導青年的機會,或者當社會公眾群體有什么需求時,這些需求恰巧能夠為教育、培養、引導青年提供適當的機會,共青團組織可以通過整合這些相關資源來設立活動項目,同時積極引導青年參與到這類活動中來,充分利用機會、資源使活動項目取得成功,我們稱這種方式為自外而內式活動項目。
共青團活動項目的選擇與實施是以青年為主體,植根于社會和大眾,加之其他黨政機關或自治組織的配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服務、教育和管理青年。這類自外而內式活動項目因其來源于社會需求,其優勢在于活動項目直接與廣大青年的利益和興趣相關,能夠充分調動青年群體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在青年與社會的交流中形成良性互動,切實引導青年服務群眾、服務社會,在實踐中實現青年的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然而,這類自外而內式活動項目也有其局限性,項目需求來源于社會,必然活動項目的實施也需要整合社會的各種資源和力量,同時將這些資源與共青團自身原有的品牌活動建立某種關聯性和持續性,才能保證項目取得預期效果。
二、共青團活動項目必要性分析的方法
當項目構思形成或項目發起之后,就應該考慮項目的選擇和目標的確定。項目的選擇和確定是進行共青團活動項目管理的前提條件,如何對項目進行選擇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共青團活動項目的選擇重點在于對各種項目進行比較,然后對其優化,以最低的成本投入獲取最大的效益,確保共青團組織的健康穩定發展。因而,對共青團活動進行項目化管理,在項目的選擇階段我們必須考慮到多種因素,包含共青團活動的特色、成本(資源成本、時間成本、財務成本等)、效益和其他相關的因素等,所以在共青團活動項目的選擇過程中,需要將活動項目看成是復雜的、動態的、系統的投資,對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和論證,并對項目的投資方案進行制訂和選擇,以及對方案進行評估,以確保我們所要開展的共青團活動項目是必要的和有價值的。項目選擇受各種因素的制約,選擇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方法包括重要性-迫切性、SWTO分析法、劉易斯決策模型等。
(一)重要性-迫切性模型
一般而言,共青團工作中會有多個活動項目可以選擇,這時在可供選擇的活動項目中,根據所從事的工作重要性程度和時間的緊急性將項目分為四種類型:緊急重要型、緊急非重要型、重要非緊急型和不重要不緊急型,然后根據項目的重要性和緊急性對項目排序,來決定我們如何選擇項目,這種方法稱為重要性-迫切性模型法,又稱為PQM模型。
根據這一模型在對共青團項目進行選擇時,實際上將項目分為了重要性和緊急性兩個屬性,根據這兩個屬性我們可以確立四個象限,然后將可供選擇項目置于四個象限中,以確定優先考慮的項目。
例如:某高校團委根據下半學年的工作要求,擬定了六個可以操作的活動項目,A.舉辦慶國慶詩歌朗誦會;B.舉辦心理知識健康講座;C.團代會;D.舉辦暑期社會實踐表彰大會;E.舉辦迎新晚會;F.讀書活動。但由于人力、物力、時間等原因,只考慮實施其中的兩個活動項目,我們就可以根據PQM模型進行選擇。
我們作出以下假設:
重要性程度:C>E>D>A>B>F;
緊急性程度:D>A>C>B>F>E。
根據PQM模型,我們可以將這六個活動項目置于四大象限,如圖2-1和表2-1,進而得到實施的兩個活動項目。

圖2-1 六個項目的PQM模型象限分布
表2-1 六個項目PQM模型分布表

(二)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用來確定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的一種科學的分析方法。所謂SWOT分析法,即基于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在分析中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的內部優勢、劣勢以及外部的機會、威脅等,通過調查和討論列舉出來,并填寫到矩陣排列中,然后用系統分析思想,將各種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從中得出我們所需要的相應結論,這一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
SWOT分析法分析組織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將SWOT分析法運用到共青團活動項目的選擇中,是從共青團組織內部的優勢(S)與劣勢(W)和共青團組織外部的機會(O)與風險(T)入手,可以將共青團組織的資源和項目的特征進行綜合的分析和匹配,正確選擇具有可操作性和價值的活動項目,SWOT分析法的分析方式主要有列表分析和象限分析。
在對項目進行選擇時,我們通常會考慮項目的優勢是什么,如何發揮這種優勢?項目的劣勢在哪,如何降低劣勢的影響?項目實施面臨的機會是什么,如何把握機會?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風險是什么,如何降低這些風險?我們可以首先將這些問題和答案進行列表分析,如表2-2所示。
表2-2 SWOT列表分析

通過表2-2,我們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某一項目的基本情況及其解決措施,也便于考察我們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所要采取的戰略策略,形成SWOT戰略選擇矩陣圖,如表2-3所示。
表2-3 SWOT戰略選擇

運用SWOT分析法在對項目選擇的方式除了列表分析外,我們還可以對活動項目進行象限分析,通過建立一個坐標體系,以橫坐標作為內部因素,并以Y軸將其分為優勢和劣勢兩個部分;以縱坐標作為外部因素,并以X軸將其分為機會和風險兩個部分。在相關區域列出項目的優勢(S)、劣勢(T)、機會(O)和風險(W)。在活動項目選擇的評估中,我們可以組合成四種戰略選擇,分別分布于四個象限,如圖2-2所示。

圖2-2 SWOT象限分析與戰略選擇
利用表2-2、表2-3、圖2-2僅可以列出單個活動項目的評估,針對多個共青團活動項目的抉擇,可以構建一個雙指標模型來進行選擇。項目機會作為橫坐標,項目效益作為縱坐標,構成四個象限,如圖2-3所示。每一個項目經過先前的評估分別給出項目機會和項目效益得分,將其置于坐標軸,凡是落于三角框中的項目方案均可以考慮予以采納。如果希望所選擇方案更加具有科學性,還可以建立其他坐標體系,然后予以綜合考慮選擇。

圖2-3 SWOT模型“項目機會—項目效益”雙指標項目選擇
(三)劉易斯決策模型
共青團活動項目管理就是對共青團工作的各項活動進行項目化的運作。針對團組織確定的目標,制訂備選方案,然后對其進行充分論證和評估,優先選擇能夠實現既定目標的合理方案作為最終方案加以落實。除了使用重要性—迫切性模型和SWOT分析法對活動項目進行篩選,還可以使用劉易斯決策模型進行活動項目的論證選擇。確定目標、協調項目相關方的利益、權衡利弊與優劣是劉易斯決策要考慮的三個問題,根據圖2-4,我們可以看出劉易斯決策模型是典型的框架式思維模式,項目選擇和確定的流程依次是:

圖2-4 劉易斯決策模型
1.首先根據共青團工作要求,結合社會現實狀況,確定活動項目的宗旨目標,制訂備選方案。
2.分別對備選方案進行利弊分析并給予評估結果。備選方案評估合格,則進入下一個環節。如果評估不合格那就返回備選庫,選擇下一個方案進行評估,直至選出一個合格的備選方案為止。
3.在入選的備選方案的基礎上需要制訂計劃,然后進行計劃審核。項目計劃審核通過,則進入下一環節。如果審核被否定,確定是否因方案不可行,如果是方案不可行則回到備選庫重新選擇方案或者修改方案。如果不是方案問題,那么就是計劃本身的問題,修改計劃,直至計劃通過審核。
4.項目計劃審核通過后報相關主管部門審核批準立項,進入計劃執行環節。
5.執行過程中要進行績效評估,很多問題在計劃時未必想到,但在執行過程中暴露出來。如果績效評估不理想,首先確定目標是否可行,如果目標不可行,則重新制定目標,然后重新選擇方案;如果目標沒有問題,其次是確定方案是否可行。如果方案不可行,回到備選方案庫,重新選擇方案或者修改方案;如果方案沒有問題,繼續確定計劃是否出現問題。如果計劃有問題,修改計劃;如果計劃沒有問題,就一定是執行過程的問題了,糾正執行過程中的偏差。
6.如果績效評估通過了,即進入項目驗收階段。如果驗收沒通過,因為目標、方案、計劃都已經審核過,一定是執行的問題,糾正執行過程中的偏差,直至項目驗收評估通過。
7.如果驗收評估通過,項目完成。
劉易斯決策模型因其根據起初設定的程序完成項目方案的選擇、制訂、計劃、實施和驗收等,一般不會出現決策失誤。即使出現失誤,也可以被迅速察覺并及時得到調整,能夠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主要介紹了共青團活動項目選擇的三種方法,但是共青團活動項目管理是一個開放、復雜、動態的系統,在項目實施時只有將項目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緊密結合起來,給項目運行提供動力支持,才能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完成項目目標。共青團活動項目管理的外部環境就是對項目的實施有著重要影響的共青團系統的外部所有因素的集合,主要包括政策法規、社會因素兩個方面;內部環境就是對項目實施有著重要影響的共青團系統的內部因素的集合,主要包括活動項目的經費、組織的管理和協調能力等。在對共青團活動項目實施中,要協調好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使之更好地為項目目標服務,保證活動項目目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