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共青團活動與項目管理

第一節
共青團活動概述

所謂活動是指由共同目的聯合起來并完成一定社會職能的動作總和。活動包括三要素:目的、動機和動作。通常情況下,活動都會指向一定的對象:制約著活動的客觀事物;調節活動客觀事物的心理映象。活動一般由需求推動,人們通過活動改變客體使其滿足自身的需要。人們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主體與客體的關系都是通過活動實現的。

共青團活動是指由共青團的性質決定、以達成共青團職能為目的所開展的一系列動作和行為的總和。共青團的性質總體上表現為黨的需要和青年使命,決定了共青團的光榮職責。共青團的根本職責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團結帶領廣大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圍繞這一根本職責,共青團需要通過各類活動的開展來發揮和承擔其特殊的社會作用和社會功能。

一、共青團的性質

共青團的性質是指團的內在屬性,是共青團組織的本質特征,決定著共青團的社會作用及其功能。

《中國共產黨章程》(后簡稱《黨章》)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后簡稱《團章》)規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黨章和團章對于共青團的性質做了明確的規定和表述,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深入剖析:

(一)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這是團的性質的根本點。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發起并組建起來的,黨在自身建設發展過程中組織和領導了共青團。每當重大的歷史關頭,都是黨為共青團指明方向,確定任務,領導共青團在革命和建設中不斷發展壯大。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任何階段,都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這一共青團的根本生命線。黨章和團章中明確規定:“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受黨中央委員會領導,共青團的地方各級組織受同級黨的委員會領導,同時受共青團上級組織領導。”

共青團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既具有群眾性,又具有先進性,是先進性與群眾性的統一。共青團的先進性主要表現在:① 共青團是一個用先進思想教育引導青年的組織。共青團擁護黨的綱領,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行動指南;② 共青團是由青年中的先進分子組成,是積極的、進步的政治力量,在歷史的不同階段始終在青年群體中發揮著核心作用;③ 共青團有著嚴密的組織系統和嚴明的組織紀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進行決策。共青團的群眾性主要表現在:① 共青團積極開展適應青年特點的活動,以青年特點為活動出發點,積極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② 共青團的組織制度和活動方式更民主化、群眾化,以吸引、凝聚青年為核心,團的活動形式更加靈活、多樣;③ 共青團是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是黨開展青年工作的主要渠道,黨通過共青團把廣大青年團結在黨的周圍。共青團的先進性和群眾性是辯證統一的,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只有使共青團的先進性和群眾性兩個方面都得到切實的加強,才能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

列寧在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創建之初,就確立了把共青團辦成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這一原則,提出共青團是共產主義事業的需要和對青年的要求,是引導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列寧在《青年團的任務》中指出:“青年團和所有想走向共產主義的一般青年都應學習共產主義。”黨在創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時,確定青年團為“廣大青年學習的學校”。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后,團章明確規定“共青團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當前,學習共產主義,就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把實現共同理想同實現局部目標相結合,同各自崗位職責和人生追求結合起來,共同努力,艱苦奮斗,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而貢獻青春。

共青團強調“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是有其特殊意義的。共青團的教育是通過實踐而不是課堂實現的,是通過活動而不是行政指令來完成的。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主要有三種方式:① 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和公共服務活動;② 青年群體參加所在行業的本職工作活動;③ 根據黨的需要所開展的各類革命斗爭活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出現了各種思潮且不斷地影響著廣大青年群體,通過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教育和培養團員青年,能夠有效地引導青年拒腐防變,使其成長為堅強的共產主義者。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共青團把實踐活動作為培養教育青年學習共產主義的主要途徑,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更好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這一根本學習方法。

(三)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之日起,就把它看做是自己的親密助手和后備軍。黨的十二大把助手和后備軍聯在一起作為共青團的性質之一載入黨章,既完整地體現了黨團之間的親密關系,又說明我們黨的事業需要有新生力量來繼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靠青年一代來完成。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機遇下,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共青團的作用,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具體地說,它的作用體現在:

1.認真組織開展理論學習。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思想為指導,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全面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之中,帶領團員青年完成黨交給的各項任務,在“五個文明”建設中凸顯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2.正確代表和維護青年群體利益。共青團要主動關心青年的學習、勞動和生活,傾聽青年的呼聲,真正代表廣大青年群體的利益,要及時向黨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勇于同一切影響青年身心健康,嚴重危害青年正當權益的現象作斗爭。

3.積極投身改革,主動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工作。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提出要在公共服務領域充分發揮共青團等人民團體作用,這為共青團組織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工作提供了難得機遇。共青團組織要主動抓住政府職能轉移的契機,做好政府部門與青年之間的橋梁紐帶,拓展做好青年群眾工作的空間,拓寬聯系服務青年的渠道,推動共青團事業實現新發展,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積極貢獻。

共青團承接政府職能轉移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公共服務領域和組織青少年參與社會治理、社會協商等兩個方面。要積極拓展和強化共青團組織在社會管理和服務中的職能,重點在四種承接方式上進行探索:① 作為承接主體,主動承接青少年公共服務領域的職能轉移,主動參與與青少年相關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項目;② 積極發揮橋梁作用,聯系和培育青年社會組織,推動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訂單”;③ 作為購買主體,向青少年事務中心等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推進工作項目化;④ 充分發揮團組織體系健全、工作積累豐富、社會聯系廣泛的優勢,建設信息共享平臺,作為政府與服務提供者之間的橋梁,暢通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信息的渠道。

二、共青團的職能

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青年和共青團工作歷來非常重視,2007年3月“兩會”期間,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在同工會、婦聯、共青團一些委員代表座談時,就共青團組織工作職能進行了詳細闡述;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參加青年活動,在2013年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之際參加共青團主題團日和少先隊主題隊日活動,與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同各族少年兒童共度節日;出席團十七大開幕式、與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并分別致信北京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青年志愿者,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青少年一代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對共青團工作的高度重視和熱情關心。2015年7月黨中央召開首次群團工作會議,發布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對新時期群團工作方向和重點工作作出了明確的指導。

圍繞共青團的根本職責,各級共青團組織需要發揮和承擔特殊的社會作用和社會功能。總的來看,新時期共青團具有四項基本職能: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1.組織青年。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需要,通過組織化動員和社會化動員兩種方式,有效團結和凝聚廣大青年投身于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切實提高青年群體的能力,為共產主義事業貢獻青春的力量。

2.引導青年。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探索適合于不同領域、不同年齡段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不斷堅定廣大青少年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包括:① 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青少年工作的核心任務,牢固樹立對黨的科學理論的信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的信念、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② 積極探索分類教育引導青年的方式方法,以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將理想信念教育融于活動之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青少年;③ 構建“立體化”傳媒體系,充分學習和使用新媒體技術,將傳統媒體和微信、微博等各類新媒體結合起來,打造全方位共青團宣傳教育平臺和體系,使得共青團的宣傳教育活動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3.服務青年。深入調研,準確把握青年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以青年需要為導向,做好青年服務工作。包括:① 創造和提供青年學習成長的空間和平臺;② 為青年就業創業提供服務與幫助;③ 為青年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服務與幫助;④ 關愛困難青少年群體,為困難青少年群體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4.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堅持法制化、組織化、社會化維權的方向,以重點開展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與預防犯罪工作和推進“青少年權益工作創新”試點為載體,提升團組織維權的整體形象。包括:① 加強青少年權益保護;②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③ 構建社會化維權工作體系。

三、共青團活動開展的基本要求

任何組織和個人目標的達成、職能的發揮離不開各類活動的實施,共青團四項基本職能的實現,也必然以各類活動為載體。與其他社會組織如社會經濟單位、非盈利性組織等的活動相比,共青團組織的活動因其特殊的性質有著顯著的區別,在活動開展中也有著明確的要求。

(一)政治性要求

共青團的性質決定了共青團組織的各項活動具有先天的政治屬性。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共青團有著特殊的政治關系,在《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中有著明確的規定,在九十多年的歷史發展中有著深刻的實踐,而這種關系正是共青團的生命,是共青團事業和中國青年運動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共青團任何活動的開展,都始終堅持政治性這一特點,始終貫徹“黨有號召、團有行動”這一傳統,始終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意志和主張,能夠為黨分憂,勇于發聲,引導青年不為任何干擾所惑,始終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

(二)青年性要求

共青團活動的獨特性是指團的活動必須要立足青年、照顧青年群體的特點,使活動既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又能激發青年的熱忱和創造性。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青年團要照顧青年的特點,要有自己系統的工作,青年就是青年,不然,何必要搞青年團呢?”習近平同志指出,共青團工作既要服務于黨的中心工作,又要適合青年特點。新時期團的活動要具有獨特性,就要抓住青年的興趣點,選準突破口,在內容上要力求做到黨和政府的要求、社會需要同青年需求的統一,在形式上要力求做到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的統一。

(三)先進性要求

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贏得群眾、贏得事業勝利的力量源泉,同樣也是共青團永葆活力、為黨贏得青年的保障。共青團作為青年群體的先進組織,在各項活動開展中,就必須旗幟鮮明的體現先進性,要堅決將黨的先進思想、理論和政策貫徹到全部活動之中,使其深植于廣大青年思想之中并轉化為行動。必須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時代主題,引導廣大青年不斷堅定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帶領廣大青年在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建功立業。

(四)開放性要求

共青團組織要最大程度的吸引、凝聚和服務廣大青年,就必須將立足本職與面向社會有機統一起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青年在哪里,團組織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團組織就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努力使團組織成為聯系和服務青年的堅強堡壘。打破行業、地域和行政隸屬關系,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情況,使活動走向社會,開辟新的活動領域,從而使團組織有效得擴大覆蓋面,團的活力得到有效提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馆陶县| 揭阳市| 通化市| 江北区| 和田市| 澄江县| 惠水县| 阿坝县| 通山县| 临海市| 西贡区| 漯河市| 黄山市| 咸阳市| 洛南县| 万年县| 达日县| 星子县| 丹棱县| 景谷| 社会| 平昌县| 南汇区| 教育| 高清| 济源市| 潮州市| 黄冈市| 绥芬河市| 交城县| 察哈| 诏安县| 迭部县| 广汉市| 镇平县| 双牌县| 凤山县| 宜宾县| 阳西县| 霞浦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