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南北二閣與俄文樓

南北二閣建于1924年,位于俄文樓草坪以西,與俄文樓組成一個品字形的獨立單元。不同于大部分呈長方形的庭院式燕園建筑,南北閣是一對方形的“孿生”式建筑,均為重檐四角方形攢尖頂式,外部造型、體量、色彩完全一樣,所以又稱姐妹閣。兩座閣樓相依而立,方正中不乏清秀,玲瓏中兼帶雍容,好像是親情依依的孿生姐妹。

關于南北二閣的修建原因,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是司徒雷登思念遠在大洋彼岸的兩個女兒,特意在燕園里修建了這兩座完全一樣的閣樓,以寄相思之意。還有人說,司徒雷登的兩個女兒曾分別居住在兩個閣樓中,方圓十幾米以內是不輕易讓男士入內的。據說這也是姐妹閣命名的原因之一。這樣美麗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傳說在燕園中傳了一代又一代,使這兩座閣樓蒙上了一層溫暖的親情。遺憾的是,傳說終歸是傳說,如果考察燕大各個建筑的歷史變遷,就會發現歷史的本來面目并非如此。

北閣

實際上,南北二閣原名分別叫甘德閣和麥風閣,英文名統稱為Miner Hall。北邊的麥風閣為音樂教室和男女學生活動室,南邊的甘德閣當時作為女部的辦公樓使用。至于為什么叫做甘德閣和麥風閣,北大校友沈弘在《燕園姐妹樓以誰命名》一文中曾有比較詳盡的考辨。原來它們是以麥美德博士的名字來命名的。麥美德博士是原華北協和女子大學的校長,華北協和女子大學并入燕京大學以后,便自動成為燕大的女部,麥美德就成為燕大首任女部主任。麥博士在任只有三年,但是為燕大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因而在海淀新校園落成時,依據當時給建筑命名的慣例,就將這兩座美麗典雅的閣樓以麥美德的名字來命名了。從甘德閣和麥風閣到南北閣的轉變,估計也是緣于錢穆先生的提議。從那時開始,甘德閣和麥風閣的名稱就逐漸被人們淡忘在歷史的角落了。

目前駐地南閣的辦公機構是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北京大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香港中文大學駐北京大學聯絡處和臺大駐北大聯絡處;北閣則是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所在地。2014年秋,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將遷至新太陽學生中心,這里也將迎來新的主人——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

俄文樓建于1924年,原名Sage Hall,簡稱S樓,又稱“圣人樓”,1931年改稱適樓。由羅素·塞奇基金會(Russel Sage Foundation)為紀念塞奇夫人(Mrs.Sage)而捐資興建,時為燕京大學女子學院的教學樓,內有教室、圖書館和小禮堂。俄文樓坐東朝西,為二層仿宮殿式建筑,屋頂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以斗拱,灰瓦白墻,紅色門窗嵌套其中,充滿古典之美。俄文樓曾為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的教學場所,主要教學對象是外國留學生?,F在這里即將成為元培學院的教學和辦公場所。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已遷至南門內的新大樓。

俄文樓

南北閣

從初建至今,南北二閣和俄文樓內的主人和周圍的環境幾經變遷,但時光人事的變遷并沒有減少它們的風采,多少年來,它們一直是燕園里代表性的景觀之一。

1983年,七九級的學生在畢業前夕捐款在俄文樓與南北二閣之間辟建了一個小型的園林景區,他們利用業余時間義務勞動,種植樹木、草皮,還搬來假山點綴其間,把幽靜和美麗永遠留在了燕園。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師生們課后休憩、漫步、讀書的地方。南北二閣就像是一對美麗而高雅的仕女,俄文樓則像一位氣宇軒昂的君子,共同守護和裝點著這方小天地,而它們優雅的姿態和背后的歷史神韻也常常惹人駐足、沉思。

(文/楊虎 翟淑華 李文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方正县| 宜黄县| 中卫市| 海晏县| 灌南县| 阿瓦提县| 朝阳市| 普陀区| 阿克苏市| 墨玉县| 浏阳市| 宁陵县| 融水| 九江市| 洪洞县| 西昌市| 长兴县| 平昌县| 水富县| 南靖县| 保亭| 朔州市| 孟州市| 嵩明县| 海阳市| 平昌县| 常德市| 靖远县| 开封市| 邢台市| 平利县| 图们市| 五台县| 称多县| 平阴县| 镇雄县| 平陆县| 米泉市| 西华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