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蘇
16世紀的法國,學習制作流蘇需要當七年學徒,被稱為“Passementiers”。貴族們的服飾不留余地地垂墜著金銀絲線的流蘇,家中各處也時時有一綹流蘇搖曳。直到19世紀初,歐洲人對流蘇的摯愛非但沒有減弱,反而隨著新古典藝術風格的崛起,凡上流家族至中產階級幾乎全都被流蘇俘虜,難以自拔。
這一獨特的審美至20世紀新藝術時期才有所收斂,新藝術風格崇尚的自由簡潔逐漸取代了社會主流曾認同的華麗繁瑣,包括曾經無處不在的流蘇也逐漸淡出。如今,現代人簡潔利落的生活方式已不再允許流蘇傍身,但偶爾點綴一縷,依然獨具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