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的炎熱也沒能燒斷父母把小孩送到祖母手里寄養的決心。
在印象之中,小孩第一次“真真正正”的瞧見祖母慈祥和藹的樣子,也是在那年的夏天......
父母堅決而又執意的心意將小孩親手送進四面環山、漫山遍野的青翠高樹之中隱藏極好的鄉下村莊里。
兒時的記憶當中,那片鄉下之地被小孩親切的稱為“桃花源”。因為從五歲開始到十二歲期間,小孩可謂在鄉下中度過了一段美好而又悠閑地童年生活。
但只可惜,那段記憶之中始終都沒有父母陪伴的身影……
“祖母住的地方呀,有小溪和湖泊,那里的魚抓都抓不完,還有大山,山里面還有可多小動物了,小孩不是最喜歡小動物了嗎。”
父親屈膝半蹲在地上,粗糙的手掌撫摸著小孩的腦袋。這是他們臨走前說的最后一句話,而這段話以及他們臨別時頭也不回的背影,像把刀子深深的刮開了小孩幼小的心靈。
每當想起來這段不堪的往事,他都會有莫名的心酸……
拍了拍肩膀,祖母將小孩從地上抱起,安慰的說道:“孩兒啊,爸爸媽媽出外打工去了,他們回來呢……會給你買可多可多好吃的,孩兒要是想爸爸媽媽了,那祖母給他倆打電話好不好?”
“可我……不想要吃的,小孩兒想讓他們回來陪孩兒。”
揉了揉濕潤的哞子,小孩怯怯的說道:“他……他們不會不要小孩兒了吧?”
“怎么會呢?他們倆呀愛你都來不及呢,怎么會不要你了呢。走吧,祖母帶你回家,給孩兒做好吃的去。”
“祖母家呀,有可多小動物了,孩兒不是最喜歡小動物了嘛。”
“嗯,小孩想和它們一起玩可以嗎?”
“當然可以了,不過你不能欺負它們哦,要不然咱們可就沒吃的啦。”
……
“天真的孩子總是那么好騙。”大人們總會這么想,以為搪塞幾句就會讓孩子們放下心中的所有的疑惑。可是…他們錯了,而且還是大錯特錯!
因為小孩他親身經歷過大人們不守承諾后那段失落低迷的心情……
與祖母生活八年的時光,突然的某一天,小孩不記得是哪年了,他認識到一個嶄新的詞語:
“留守兒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