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視野下的化石能源企業財務再思考
- 王峰章 劉國紅
- 1376字
- 2020-11-12 17:19:37
1.4 文獻綜述
目標是前行的方向,沒有明確的目標,任何行為都是盲目的,也就不存在順流和逆流。知道要去哪里,有時候比怎么去那里顯得更重要。正確認識并確立財務管理目標,不僅是財務管理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財務管理實踐的客觀需要。現就財務管理目標研究的主要觀點進行簡要梳理,以便尋求適合自身的管理目標和具體要求。
1.4.1 利潤最大化
該觀點認為財務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不斷增加企業利潤,并在一定時期內達到最大利潤額,這是20世紀50年代以前西方比較流行的一種觀念。其優點在于反映了企業的基本要求,便于操作和考核評價。其缺陷是將利潤理解為企業的財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沒有考慮利潤取得的時間,沒有考慮所獲利潤和投入資本額的關系,沒有考慮獲取利潤和所承擔風險的大小。
1.4.2 每股收益最大化
該觀點把企業的利潤和股東投入的資本聯系起來考察,用每股收益來概括企業的財務目標,以避免利潤最大化目標的不足,這是20世紀60年代西方企業的主流觀念。其優點在于收益有時間概念,每股收益充分反映了投資額與獲利額之間的比例關系。其缺陷是沒有充分體現未來獲取收益的風險性,過分強調股東的利益有可能會損害到企業其他產權主體的利益。
1.4.3 股東財富最大化
該觀點把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中心目標,這是20世紀80年代后興起的新觀念。其優點是體現了股東作為公司所有者的利益關切,股東對公司進行投資的目的就是取得盡可能大的投資收益。其缺陷是只適用于上市公司,不適用于非上市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可能忽視或損害與公司相關的其他利益集團的利益,從而影響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單純以股價評價經理層經營業績會打擊經理層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加劇兩權分離后所產生的代理問題。
1.4.4 經濟效益最大化
該觀點可以作為定性要求或理財目標的總思路,不適合作為具體的理財目標。經濟效益是指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即以一定的資源消耗獲取最大量的收益。經濟效益本身并不是具體經濟指標,要借助具體經濟指標表現出來,在實踐中難以計量,缺少可操作性。
1.4.5 相關者利益最大化
該觀點在國內外越來越被認可和接受,認為企業只有處理好與各利益支持網絡的利益關系,才能保證本身網絡正常高效地運行。其優點是考慮到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把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融為一體,集聚企業的各種力量形成合力,從而使企業長期高效地運轉。其缺陷是財務主體不是利益相關者的簡單相加,財務目標也不是各個利益相關者的目標之和。
1.4.6 社會責任最大化
該觀點認為凡是與企業有關系的各類利益集團都應該從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受益,理財主體是全部利益集團,企業不能脫離其周圍環境而存在,必須不斷地從外部環境獲得能量以維持其生存和發展。其優點是認識到外部環境對企業財務活動的影響。其缺陷是過多強調社會責任、為社會服務,而忽視了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不適宜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1.4.7 企業價值最大化
該觀點體現了相關權益主體利益最大化的思想,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其優點是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職能,促進企業長期穩定發展,不斷提高盈利能力。其缺陷是企業價值難以度量,在實踐中不便操作也難以控制。
研究發現,以上觀點無所謂對錯,只是選擇與側重點不同,發展階段和關鍵訴求有所差異,不同類型的企業可能選擇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同一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也會有不同的選擇,內外環境、自身實力、關聯期許等都是影響因素,要用辯證且發展的思維看待財務管理目標的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