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高校體育專業課程改革

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階段劃分的初步探索

程瑾

(成都文理學院 四川成都610401)

摘要:本論文闡述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劃分為三個階段的初步探索。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是指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目的,以標準舞自身特有的審美屬性與功能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審美認知的教育活動。本文對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提出了感知階段、反復體驗階段和再創造提升階段。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可以非常直接地幫助學生進行健身和健美運動,助學生找到自我、自我感覺、提高自我意識和審美能力、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和高尚情操,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去追求高層次的精神生活,是學生修身養性、提高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審美認知教育;感知階段;反復體驗階段;再創造提升階段

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是指引導學生以生理層面的學習鍛煉為基礎,更好地向心理素質層面方向進行自我鍛煉與提升的過程,是培養學生感受自我美、認識自我美、鑒賞自我美、創造自我美和超越自我美的一種素質教育。本文闡述筆者對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劃分為三個階段的初步探索。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是指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目的,以標準舞自身特有的審美屬性與功能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的自我審美認知教育活動。本文提出了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分為感知階段、反復體驗階段和再創造提升階段。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可以直接地幫助學生進行健身和健美運動,助學生找到自我和自我感覺、提高自我意識和審美能力、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和高尚情操,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去追求高層次的精神生活,是學生修身養性、提高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

1 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的感知階段

在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的感知階段,組織引導學生初步參與認知標準舞特有的外在形態特征,學生會將學習注意力集中于標準舞的色彩、形狀和聲音及其組合規律,通過對動作的邊界和外形、基礎技術技巧、各部分的組合及組合原則以及外在形象的學習、認知,形成較為清晰的對標準舞初步形態的認識。

1.1 標準舞外在色彩及風格特色的初步認知

標準舞在比賽服飾方面,男士穿西服、燕尾服,凸顯出紳士般莊重、高貴的氣質,以及人體的線條美;服裝色彩以黑色為主,顯示出選手的深沉和高貴。源于歐洲宮廷的標準舞,女士標準舞服飾色彩靈活多樣的變化與展現也基本集中于長裙、配飾和妝容方面。根據個人喜好的不同,在現今的標準舞比賽場上,選手們身著華麗多彩的服飾,臉部進行化妝,賽場有舞美燈光的特意設計,起到裝飾烘托作用,使選手們在表演、比賽中大放光彩,更顯示標準舞的色彩美。

從標準舞自身舞蹈風格的表現上來看,不同的舞蹈風格展現不同的情緒反應色彩。華爾茲唯美、飄逸、氣質高雅,典雅的靜面淺色系列能凸顯這一風格,特別是純凈的白色;探戈舞剛勁、頓挫,充滿力量,誘惑的紅色是這一舞種的代名詞;快步舞俏皮、歡快、激揚,輕快的淡色系列恰逢其時;維也納華爾茲旋回、舒展,融飄逸與歡快于一體,清雅的色彩附著于女士的身上甚是得體;狐步舞連綿、灑脫,閑庭信步般在舞池中移動,清幽的綠、天空的藍均能表現這一類風格。

1.2 對標準舞形狀特征的初步認知

標準舞的形狀基本上由身體形態、舞蹈動作、姿態造型以及技術技巧構成。標準舞中,男、女選手各自的身體形態,展現著迥然不同的美學特征。男子健壯有力、修長穩健的體態,與女子勻稱有致、曲線優美的形體構成了陽剛之美、陰柔之美,在對比中顯露出絕妙的和諧統一,在統一中又強調著各自的顯著特征。標準舞舞蹈動作是構成舞蹈最基本的元素,無論是探戈舞還是華爾茲,都是通過人體各種部位連續的有節律的動作完成的。這些舞蹈動作以頭部、上肢、軀干、下肢四大部分很和諧的、有節律的動作構成,又有方向、速度、幅度、力度的不同,產生不同動作效應,并賦予不同的情感,構成豐富多彩、變幻多端的舞蹈形象。標準舞的各種舞步、造型、組合、套路中有不少的技術技巧,如華爾茲的八大基本技術技巧,包括擺蕩、升降、傾斜、步法、方位等。標準舞中還有很多的高難度動作,這些動作的技巧性非常高,使“技”和“藝”和諧統一。

1.3 對標準舞音樂的初步認知

音樂是舞蹈中的重要因素,標準舞與音樂的配合是至關重要的。舞蹈的動作、姿態、造型都要和樂曲的節奏、速度、旋律、風格和諧一致,才能烘托出標準舞舞蹈的魅力來。如華爾茲舞多選用施特勞斯等音樂大師創作的不朽的華爾茲舞曲,這種樂曲是3/4節拍,速度緩慢(每分鐘28~30小節)。在這種樂曲的伴奏下,使華爾茲舞流暢起伏又婉轉多變,舒展大方又飄逸欲仙,表現得完美,更激發了人們的審美情趣;探戈舞的音樂由阿根廷探戈舞曲逐漸演變而來,速度較快,2/4節拍,每分鐘34小節,旋律華麗多變,更多地透露出激昂的風格特征;狐步舞以恬愉瀟逸的曲風為主要特征,4/4拍,每分鐘30小節;快步舞則歡快逍遙,速度快,4/4拍,每分鐘50小節;維也納華爾茲多采用奧地利圓舞曲,音樂流暢,旋律流轉輕快,3/4拍,每分鐘56~60小節。

1.4 對標準舞組合規律的初步認知

1.4.1 標準舞空間組合規律

第一,逆時針舞呈現流動空間形式。標準舞以舞者逆時針繞場移動所塑造的舞蹈空間為基本存在形式,多種步法通過不同的技術技巧的組合連接,配合不同空間方位的靜態或動態造型,完成標準舞基本空間形態的塑造展示。

第二,上升和下降引導的舞者身體重心與中心點上下位置變化的空間形式。除探戈舞蹈外,標準舞其他4種舞蹈都需要不同程度地升降起伏來實現其審美特征,其中包括基本垂直的升降運動以及與傾斜擺蕩技術結合的弧形升降運動。

第三,舞者移動過程中身體位置的變化、腳掌或腳跟的轉動技術所塑造的正反螺旋式空間形式。在這種空間形式中,完成反身動作、反身動作位置、開式閉式位置的變化,旋轉、跟轉、軸轉、擰轉、繞轉及盤旋步法等舞者的自轉技術。

第四,男女舞伴雙人配合,是以架型技術為物質載體的摩登舞特有的雙人空間形態。

1.4.2 標準舞時間組合規律

第一,運動過程與規定節奏的融合統一,應充分把握標準舞各舞種的韻律節奏特征,實現其自身舞蹈特色技術與音樂藝術表現的完美融合。

第二,把握差異對比的審美需求,包括快速、動態的移動與緩慢、靜態造型的連接;切分音與延長音的交替使用,等等。

2 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的反復體驗階段

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反復體驗階段,在對標準舞初步認知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模仿和深度體驗標準舞特有的藝術表現層面,強調學生主體個性的獨立解放,并通過學習、觀摩、表演、比賽等不同素質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模仿及再創造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標準舞的評價能力、講解示范能力、非語言交流運用能力、標準舞的欣賞能力、創編標準舞組合的能力,以及音樂、美的鑒賞能力,等等。

以認知和模仿為前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的身體來表現標準舞的動作、技巧,對標準舞動作表現、組合編創、音樂等進行具有自主意識的鑒賞與評價;同時,通過自身的動作展現、語言表達及思維方式,將標準舞的審美屬性進行傳達與交流。由此,除了形體、身體機能及外在形象氣質等身體素質改變外,學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審美心理等方面都有了提高。

第一,在課堂常規教與學的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身體動作的積極思考,實現身體機能與認知思維的同步提高,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標準舞的基本技術技巧、規定組合套路以及標準舞教學內容、方法。

第二,通過競技訓練的組織以及競技比賽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對標準舞審美技術技巧的深層次把握,并運用于實踐中去,提高學生的競技體育精神,以及對標準舞審美的體驗與表達。

第三,引導學生參與并組織關于舞蹈作品的編創表演以及競賽組織活動的實踐工作,積極發掘學生的創造能力及創新精神;同時,除處理與舞伴之間的雙人關系外,更進一步體驗團隊合作精神,初步實踐標準舞禮儀審美活動。

由此,借助輔助課程實踐體系的平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通過主體實踐,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從而實現標準舞教學活動關于模仿及深層體驗階段的教學目標。

3 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的再創造提升階段

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再創造提升階段,引導學生實現自我審美能力和人格的再塑造。

標準舞非常講究紳士風度和文化禮儀,這是其自身從產生到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積淀下來的精神碩果。在英國,標準舞自然地保留了這種可貴的風范:“紳士風度是英國民族精神的外化,起源于貴族精神,升華于騎士精神。貴族精神就是英國上流社會的精神,它是勇敢尚武、崇尚正直的人生態度、優越的主人意識、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矜持待人、保守、固步自封等諸多品質的一種奇妙混合體。”就舞蹈項目而言,標準舞中男士穿著考究,燕尾服、白領結,盡顯紳士般瀟灑的良好風度;女士飄逸多姿的長裙盡顯高貴典雅的氣質。在比賽或表演開始時,英俊瀟灑的男士手挽動人美麗的女士出場,單手引導女士做一個旋轉向全場觀眾敬禮。男士舉止謙和、彬彬有禮,女士則向觀眾行屈膝大禮。在比賽或表演結束時,標準舞運動員也有一套嚴格規范的動作向全場觀眾和裁判們致謝,致謝完畢,男士手挽女士優雅地走下賽場。由于標準舞的前身是西方上流社會的社交舞,因此,溫文爾雅的舉止、良好的修養成為傳承下來的禮儀風范。這些從歷史長河中積淀出的優良傳統已成為標準舞文化中寶貴的精神財富,展現了舞者良好的個人氣質,對人們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

第一,標準舞自身的審美情趣與風格特征有利于逐步同化與影響學生身體形態及言行舉止。

第二,在日常的教學活動及實踐活動中,促進標準舞自身文化內涵與學生與日俱增的文化素養的融合,最終形成自身的素養及人格。

第三,在對于標準舞認知體驗的學習實踐過程中,以學生自身為活動主體,有利于自主發掘創新精神與再創造能力。

4 結結

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感知階段實現對標準舞舞蹈特征的初步認知;反復體驗階段以感知為前提,在實踐的基礎上完成相關技術動作、審美表現以及舞蹈理念的反復自主模仿體驗;再創造提升階段將學生所知、所練進行更深層次的認知體驗,在實踐的基礎上把握具有學生自我意志的標準舞相關特征,進而實現自主創新精神的發掘與再創造能力的提高。這是由簡單的感性審美認知進入審美實踐體驗的過程,在反復審美實踐體驗的基礎上獲得更多更深層次的理性審美認知,進而形成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和品質并再作用于實踐體驗。標準舞審美認知教育的三個階段劃分以審美教育的基本規律與認識論的基本要求為理論依據,充分利用理論認知與實踐體驗的相互作用關系,引導學生在這三個階段中逐步把握標準舞的基本技術特征、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達到自我的審美創造境界,實現審美認知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清澍,李小芬,王子文.體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朱立元.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平心.舞蹈美育與素質教育[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9(4).

[4]郭惠秋.試論高等院校體育舞蹈對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功能[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6(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永春县| 富源县| 岳池县| 铅山县| 湟中县| 团风县| 秦皇岛市| 靖远县| 奉化市| 新津县| 温宿县| 通辽市| 曲阜市| 临桂县| 色达县| 右玉县| 启东市| 嘉善县| 德昌县| 芦山县| 靖西县| 古丈县| 石门县| 仪陇县| 安岳县| 咸丰县| 建宁县| 嵊州市| 山西省| 江油市| 开化县| 陆良县| 准格尔旗| 盐山县| 娄烦县| 兰考县| 清河县| 聊城市| 库伦旗|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