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大學我做主(第四輯)
- 游敏惠 陶丹
- 835字
- 2020-05-28 18:23:14
誠信,立人之本
2015年6月8日 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第十五周星期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學生黨員李柏何,很榮幸能夠站在國旗下演講,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誠信,立人之本”。
我們黨在十八大上賦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深刻內涵: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擲地有聲。今天我想談談我對其中誠信這一條的看法。
什么是誠信?顧名思義,誠,就是真誠、誠實;信,就是信守承諾、講信用。誠信,就是要說到做到,不欺騙他人。我們中國自古就是崇尚“誠信”的禮儀之邦,有“一言九鼎”“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等古語,也有“曾子殺豬教子”“商鞅立木為信”等講誠信的歷史典故,這都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
在當今社會誠信典范更是不勝枚舉,其中最觸動我的就是“信義兄弟”。湖北武漢孫水林、孫東林兄弟倆,二十年來,一直從事建筑工程行業。每年都會在大年三十前給農民工結清工資。2010年2月,哥哥孫水林為趕在春節前給農民工結清工資,在返鄉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遇難。顧不得喪親之痛的弟弟孫東林決定先替哥哥完成遺愿,在除夕前一天,將工資全部送到了農民工的手中。一句“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不知道震撼了多少心靈。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與他人和社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關系,處理各種關系必須遵從一定的規則,而誠信是其中重要的一條。沒有誠信,人與人之間就會失去信任,社會也就變得虛情假意。人無信不立。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精神。
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才能立足于社會;一個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守信用的國家才能為國際社會所信賴。誠信如此珍貴,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守住誠信的陣地,讓誠信之花永遠綻放,永遠絢麗。最后,我在此建議同學們:誠信作業,拒絕抄襲;誠信待人,拒絕欺騙;誠信考試,拒絕作弊。不要心存僥幸,為自己留下不必要的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