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寺一菩提:古寺探秘之旅
- 高偉
- 1356字
- 2020-05-21 18:02:02
藍毗尼花園
古寺的起源,源于佛教。佛教的誕生,源于佛陀釋迦牟尼。佛陀的故鄉,在今天尼泊爾境內的藍毗尼花園。對古寺的回憶,讓我們從藍毗尼花園開始……
2013年7月,從拉薩飛至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中途可以看到珠穆朗瑪峰出現在飛機的右邊,比在地面上看到的更加神圣。到達加德滿都后,再轉機飛行一小時到達尼泊爾南部派勒瓦。
正值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達酒店時天已快黑。大多古寺遺址都位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這些地方的生活條件不能與發達國家相比。位于尼泊爾的藍毗尼花園,既是佛陀誕生之地,也是他感悟到人類被生、老、病、死等痛苦現實圍困之處。佛陀悉達多在這里,將舊有的生活完全拋棄,丟下皇宮、全部的財富與整個家庭,包括他的妻子與幼兒。這些行為讓一些人認為他過于激烈或懦弱,然而,那些追尋真理的人,卻能欽佩他真正超凡的勇氣。而那種勇氣、那種無畏、那種膽識,正是在藍毗尼誕生的。
第二天一早,從酒店步行十分鐘到達藍毗尼花園。藍毗尼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之一。這地方的人大多生性樂觀,隨遇而安。而正是這種善良開朗的民風更體現出了藍毗尼這個佛陀故鄉的靈氣。
對于佛陀喬達摩·悉達多的出生年代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大體是公元前600年間的事,和中國的孔子屬于同一時期。傳說,佛陀的母親摩訶摩耶夫人和佛陀的父親凈飯王結婚多年沒有生育。有一天,夫人夢見一頭白象進入她的身體,從而懷孕。她在懷胎十月后,按照當時的習俗回娘家待產?;啬锛視r路過藍毗尼花園,被花團錦簇的美景所吸引,就住在那里欣賞起來。第二天入夜后,圓圓的月亮掛在空中,銀輝似的月光灑滿了美麗的花園,端莊的王后沉浸于這良辰美景之中,毫無痛苦地扶著園中的娑羅雙樹,生下了王子——悉達多。悉達多王子相貌端莊,天資聰穎,父親凈飯王對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在他16歲時,就為他娶了鄰國一位美麗的公主。但悉達多很有思想,對人生的苦難有深深的思考。在29歲那年,悉達多拋棄了王子的高貴地位,離別妻兒,剃掉須發,在深山曠野中遍訪名師,以求解脫人生的痛苦。他在中年時期,終于在一棵菩提樹下大徹大悟,創建了佛教學說。由于他是釋迦族人,所以他的追隨者和信徒都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圣人”。
佛陀創建佛教后,藍毗尼就被視為佛教圣地,因為,圣人是在這里誕生的。藍毗尼是尼泊爾的驕傲,也是世界級的文化圣地。每年尼歷正月十五都要舉行釋迦牟尼誕生紀念活動,緬懷這位給人類思想帶來巨大影響的歷史偉人。
有本美國的書,叫《前世今生》,講的是一個人能夠回憶起自己前世今生,共十六世。書中記載,每個人在生命的每個階段,周圍最重要的人一般不超過七個人。而且不管是哪一世,都有這些重要人的存在。佛陀在當王子時,也是一個凡人。當年的關系是:
父親:古代印度北部釋迦國的老大,凈飯王;
生母:摩訶摩耶夫人;
養母:摩訶波阇波,是佛陀生母的妹妹;
愛人:耶輸陀羅,當時拘利國的公主,母親芭蜜莎,是凈飯王的妹妹;
兒子:羅睺羅,沒看錯,是佛陀悉達多的兒子。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出家之前,曾娶妻生子,羅睺羅十五歲時隨父出家,并成了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F在的山西五臺山有羅睺寺。

進入藍毗尼花園,首先看到的是一塊石碑

傳說園中的圣池是佛陀母親生產之前沐浴以及之后她給佛陀第一次沐浴的地方

池邊的樹在我國高僧法顯著作中曾有提及

當地隨處可見的佛陀降生形象雕塑

花園內古老的講法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