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4冊)
- 華杉
- 1203字
- 2020-05-11 18:38:18
20 久戰得不償失
原文
其用戰也貴勝①,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②,久暴師③則國用不足。
注釋
① 用戰也貴勝:作戰求速勝。
② 屈:不能伸張,指窮盡。
③ 久暴師:暴,暴露,指軍隊長期在外。
譯文
用這樣的軍隊作戰,要求速勝。作戰時間久了,就會造成軍隊疲弱,士氣銳減;攻城就會力竭;如果軍隊長久在外,必使國家財用不足。
歷史故事
窮兵黷武的漢武帝
漢武帝之世被稱為“盛世”,在他之前的文景之治則是“治世”。所謂治世,就是休養生息,稅收極低。煮海造鹽、開礦煉鐵,甚至開銅礦鑄錢全部自由。文景之治就是這樣的治世,所以經過文景兩代皇帝后,西漢國庫的錢財糧食堆得裝不下,錢都沒地方花。可這樣巨大的財富,卻在漢武帝一朝就被揮霍殆盡,因為漢武帝在位時,正是西漢與匈奴作戰最猛烈的時期。
漢武帝對匈奴總共發動了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三次大的遠征,連續征戰八年,且每次軍隊數量眾多。雖然西漢最終取得了戰爭勝利,徹底消除了匈奴對西漢的威脅,但是也將國家逼到了破產的邊緣。為了充實國庫,漢武帝開始由朝廷壟斷鹽鐵制造。此外,他還隨意加稅,下令全國人民對沒如實交稅者相互舉報。這一下子,官吏勒索之風盛行,沒虛報的,也被誣成了虛報。到漢武帝晚年,在空前巨大的政治壓力下,他給全國人民寫了一份檢討:“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意思是說,我即位以來,所作所為狂妄悖亂,讓天下的百姓愁苦,我追悔莫及。從今天開始,凡是那些傷害百姓和花費巨大的政策和項目,全部停止!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帝王的罪己詔:《輪臺罪己詔》。
漢武帝

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文學家。漢武帝在位期間,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和軍事上都有很大建樹,歷史影響深遠。但晚年也因崇信方術、窮兵黷武等引發統治危機。漢武帝時期是漢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有很多爭議。
華杉詳解
戰爭是為了獲利,如果打的時間太長,消耗太大,就得不償失了。漢武帝對匈奴的長期作戰就是深刻教訓。
可在我們的歷史教材和電影電視里,漢武帝的形象一直是相當高大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也很令人激動。但研究一件事,還要多角度地去思考,在輝煌的對匈奴作戰背后,是從國家到民間的全國破產。
在中國的歷史上,好日子常常就用治世和盛世來命名。治世就是文景之治或唐太宗的貞觀之治,簡單說,就是自由和自治社會。政府不干預民間文化經濟和生活,法律不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而那時候禁止的東西極少,比劉邦的“約法三章”多不了幾條。人們對盛世津津樂道,卻不知道治世才是人間天堂,盛世對于百姓來說,反而可能要家破人亡。
所以孫子的偉大,就在于雖然他是兵家,卻不會拼命鼓勵主君打仗,從而為他自己建功立業。恰恰相反,孫子拼命勸人別打,因為他是真正的智者,而且是真正的仁者,是負責任的人!
漢武帝的身上,有振興國家的一面,也有好大喜功的一面。同學們也可以多找找他的生平和事跡,想一想你對他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