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攝中如何運用機動視角
機動視角,指借助飛行器運動獲得全方位視覺界面。
隨著航空攝影的廣泛應用,飛行器成為大眾觀察世界、獲取影像的機動支撐。人們說,航空攝影,為人類提供了俯視視角。我同意這種說法,但是它并不全面,因為航空攝影為我們提供的不僅是俯視功能,而是全方位觀察空景地物的視線和角度。
機動視角的俯視局限
當下,俯瞰視角出現了濫用現象,許多人為了炫耀“神仙視角”,無論什么題材,一律“開著飛機向下看”。但是,人類傳承的觀察習慣和表現形式告訴我們,不是任何景物、事物都適合從上向下觀察。俯瞰雖然能夠產生令人陌生的視覺沖擊,但也存在著觀賞的局限與死角。因此,航空攝影提供的“頭頂上看世界”視角,只能作為影像表現的視角補充。
機動空間的萬向視角
由于飛行器的機動飛行,加上攝影鏡頭的自由指向,為航空攝影架起了立體觀察的萬向平臺。確切地說,航空攝影解決了攝影師觀察世界、獲取影像的“自由視角”。飛行器離開地表束縛,能夠不受限制地把人類視線范圍擴充到高點俯視、等高平視、低點仰視,以及近距、中距、遠距等不同觀察距離的廣闊立體空間。
航空攝影的萬向意識
既然飛行器托舉產生的自由視角已經成為影像表現的重要形式,那攝影師在影像創作思維中,也應該形成相應的機動視角的“萬向意識”,打破“坐著飛機往下看”的模式,把航空攝影的視角范圍立體化。根據不同題材的影像表現需求,讓航空機動優勢成為渲染主題的視角精準保障,使之成為影像紀實和藝術表現的萬向視角平臺。

拍攝角度的高低,關乎前后景的透視關系。拍攝角度太高或太低,前面的大型軍艦與香港的背景都無法完美結合。

高幅垂角,較好地展現了天安門重大活動的場面。

在空中用平視視角,尋找直升機群局部機體和拉出的彩煙形成的幾何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