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攝中如何創造可視條件
可視條件,就是與能見度有關的所有飛行要素。
能見度是航空攝影的根本,航空飛行中攝影師能夠見到的才能拍到。以往的航攝觀念主張可視條件是客觀因素造成的,比如:黑暗、遮擋、霧霾、云雨等,只能靠天吃飯無法人為改變。經過多年的航空攝影實踐和研究,我以為:可視條件是需要人們關注的航攝內容,在遵循客觀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人們可以通過努力創造有利于航攝的可視條件。
選擇氣象條件,優化可視條件
雖然攝影師不可能改變氣象條件、地貌環境和地標建筑來提高透視效果和能見、可視程度,但是可以靈活調整航攝時間,爭取好的氣象條件和光線照度。
改變距離遠近,強化可視條件
雖然攝影師無法吹散影響能見度的霧霾,驅除云雨變晴天,但不等于無法消除霧霾對能見度的影響。攝影師可以通過接近拍攝目標的方式,讓更近的距離消除霧霾對能見度的一定影響。
改變視角高度,避開透視障礙
雖然攝影師無法鏟除遮擋鏡頭的山脈、建筑、植物等,但是可以通過飛機機動飛行,避讓這些障礙物。或者利用飛機的升降改變航攝高度,或者通過改變航線避開影響拍攝的障礙物,獲得適合的可視角度。
調整相機感光,增強暗光透視
雖然攝影師無法在黑夜中看到大地,更無法給大面積的地域帶來光照,但是,完全可以啟用相機增感和高感光度設置,讓黑暗中肉眼難于察覺的暗光中的拍攝對象,通過CMOS或CCD得到感光。

1. 飛機在復雜的地理環境中飛行,應特別注意可視條件的局限。

2. 我用長焦鏡頭拉近拍攝對象,提高人的肉眼對遠處景物的識別能力,白雪清晰地勾勒出畫面中陡峭山脊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