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吳中地區歷朝歷代都是中華傳統文化集粹的地方,北宋時期的杭州更是達到了空前的鼎盛繁榮。每一年這里的上元燈節都把歌舞升平推向新的極致高潮。西湖長堤和斷橋上賞燈的男女老少擁擠得只能隨著人潮緩緩移動,轉身欲退都不可能。西湖里的船只燈火交相輝映,船與船經常因為躲避不及撞到了一起,船夫們的吆喝聲淹沒在急管繁弦和人們喧囂的歡歌笑語中。

天上地下一片煙火與花燈交織。喜慶熱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此刻的目光所及處處令人感到意外和驚喜,偶遇親朋顧舊更是喜上加喜。杭州通判姜佐城的樓船和京東轉運使段筠生的樓船因為躲避不及撞在了一起。兩船上的人都在搖晃中望向對方的船只。彼此的船夫們都迅速調整方向。不想兩船船主都立在船頭,彼此互相拱手作揖以表歉意,才發現竟是同榜進士兼縣學好友。兩人大喜過望,趕緊命船家立刻將兩船靠攏,隔著船姜佐城邀請段筠生到他的船上來飲酒小敘。段筠生道:“倉促中難以盡情,待明日到府上暢飲。””如此更好。“兩人再次拱手作別。

姜佐城宅院里的琉璃燈,紗燈,羊角燈,各式花燈在府中各放異彩,一派喜慶祥合交相輝映。翌日段筠生果不食言,掌燈不久,車馬便停在了姜佐城的宅邸前。管家急忙進去通報,姜佐城出門相迎,兩人寒暄過后共同進入廳堂落座。姜佐城命人趕緊奉茶,目光落在了段筠生身后的一個孩子身上。段筠生把孩子拉到面前笑道:“這是犬子段靈南。”男孩機警聰慧,趕緊躬身施禮。姜佐城上前扶起,贊道:“果然麒麟之子,不同尋常。”段筠生笑道:“犬子與賢弟令郎年紀相仿,將來若如你我二人同時及第,豈不更是美談。”“段兄所言及是。”說罷命仆人趕緊去后面叫兒子出來見禮。

正在說話間傳來一個小女孩尖銳的哭聲,姜佐城微皺了一下眉,兒子姜渚芳剛一進來還未站住,姜佐城便問:“又是你妹妹在哭鬧不成?”“回父親大人,奶娘給她纏足,她死命掙扎不肯……”“非得在節日下鬧,快去命她哄好。”身邊一個貼身仆人趕緊領命進去了。段筠生怕姜佐城臉面上不好看,趕緊岔開話題:“這就是令郎吧?”姜渚芳趕緊上前躬身施禮,“晚輩姜渚芳見過段伯伯。”段筠生從座位上伸出手拉過他,仔細打量了一番,“好相貌,將來必定棟梁之材,前途不可限量。”姜佐城方從剛才的尷尬中挽回一點顏面,“段兄謬贊了,就怕他不成器。該多和令郎相伴才能有所長進。”段筠生命段靈南上前與姜渚芳見禮。兩人施禮之后一見如故,言談甚是投契。

姜佐城見段筠生飲了幾口茶,便閑談了幾句漕運方面的事宜。剛想起身邀他去花廳入席,沒想到小女兒赤著腳跑了出來,一下撲倒在他腿上。姜佐城趕緊抱起,見她滿臉啼痕。眼睛水汪汪蓄淚,一副嬌憨可愛的模樣,不忍斥責。只得對段筠生歉意地笑笑。段筠生見狀忍不住站起身來道:“令愛生得粉雕玉琢,未及總角之年纏足豈不讓人心疼死。”姜佐城訕訕道:“此乃庶出之女,只因嫡母怕她將來嫁得不好,未免心急了些。”段筠生搖頭嘆道:“姻緣乃是上天注定,非人力所能強為。”話音剛落,這時站在一旁觀看的段靈南怯生生的看著姜佐城,上前拱手施了一禮說道:“姜叔叔,妹妹無需纏足,若是因天足嫁不得豪門公子,叔叔若不嫌棄靈南愚鈍,我愿三書六禮,娶她為妻。”姜佐城望著段靈南大吃一驚,同時哈哈大笑起來,“令郎一番豪情,甚是可貴。不禁讓人想起漢武帝年幼時對長公主所說的‘金屋藏嬌’了!”段筠生笑道:“犬子最是心善,素來不忍看任何苦楚,何況令愛這般嬌美柔弱,怎能不生憐香惜玉的惻隱之心。你我二人的性情向來投契,若是能結為連理更是難得的美事。只是遵從俗禮,若是令愛與我兒八字無礙,那自是天作之合。我此番前來倒是不需此行了!”姜佐城大喜過望,“若因小女一番啼泣成就一段良緣,真乃天意了!”段筠生又看了看他懷中女兒又紅又腫的小腳,勸道:“三寸金蓮源于南唐后主李煜,此種怪異審美想不到竟在我大宋有風靡之勢。我對此頗不以為然,也未見得不纏足就嫁不得如意郎君,我的長女傾媛就是天足,如今已與京都汴梁開國公霍家的后人霍清遠定了親,不日就將進京完婚。所以賢弟別再難為孩子,不可助長前朝的不正之風。”姜佐城聞聽,連忙作了一揖,“段兄所言甚是,小女何嘗不是我的掌上明珠,若不為她將來有個好歸宿,哪能如此。如今聞得兄臺得了顯赫高門的貴婿,可喜可賀,小弟在此向段兄由衷道喜了。酒菜都已齊備,今晚不醉不歸,方能一抒襟懷。”說完拉著段筠生前往花廳入席。

席間倆人推杯換盞,珍饈美酒,談到朝中政事更加興起,兩人就新法舊法利弊各抒己見,一直到三更天才意識到夜已闌珊。臨別之時,姜佐城命人備好了一份厚禮送到了段筠生的車上。說是為段家長女備的一份新婚賀禮。段筠生回到府中,打開錦盒一看,是一塊唐朝李廷珪古墨,自知價值不菲。深知其意,遂擇了一個良辰吉日派媒人前去行問名之禮。

姜佐城心里還有些憂慮,不知兩個孩子的八字能否相合。妻子吳氏在一旁埋怨,“如今大戶人家的女孩哪有一個不是三寸金蓮,只聽一個黃口小兒的就不纏足了,萬一這門婚事結不成,一雙大腳將來讓她去配小廝嗎?”姜佐城只得安撫,“先別急,等媒人回了消息再定。況且段家的女兒也是不纏足的,還許配給了京城開國公霍家的二公子。這全在兒女自己的姻緣造化,不是為人父母操心就能成全的。”吳氏冷笑了一聲,“皇上不急太監急,我這是多操哪門子心,只怕將來被別人笑話說我這個嫡母不盡責。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竟然是天足!”“玄黎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況且此時正是開蒙的年紀,若是纏足必然受到影響。”“別因為我的一片好心,耽誤了姜家的一個女秀才。如今段家攀上了霍家的高枝,將來怕是要進京做官的,哪里還能和我們結親家。只不過礙于顏面不好直接回絕罷了。”“段兄不是那樣的人,你一個婦道人家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無事生非。”吳氏氣得一甩袖子,“那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過了兩日,媒人上門道喜,并且送了一枝金釵,“真是天作之合,兩個孩子的生辰八字極合,將來伉儷情深,子嗣顯貴,這金釵是作為定親的信物。段大人說了,姜大人上次的禮太過貴重,權作令愛的結親信物收下,否則不敢收取。”姜佐城忙命人接過信物,賞了媒人兩匹絹帛作為謝禮。待媒人去了,回到后院,一見到吳氏便說:“你看究竟是你想多了。玄黎就是有這樣的福份。”吳氏含酸譏諷,“要說還是我這陪嫁的丫鬟有福,生了一個女兒竟像下了個金蛋。”“惠雯自從生下這孩子就一直病在床上,哪有什么福氣可言。只是有一件,老爺子要親自教導玄黎開蒙呢!我這就把女兒定婚的事告訴她去,她定歡喜得不得了。”說完轉身要走。吳氏道:“她嫁了你就是福氣。”姜佐城又轉回身笑看向她,“娘子唯有此言極是。”吳氏氣得一跺腳。

姜佐城繞過側廊盡頭的月亮門進入一個跨院,在窗邊聽見里面正在說話,聲音很熟悉,原來是附近鶴來庵的一個女尼正在里面講佛教故事。姜玄黎的母親赫氏自從生下她,便一直抱恙在床,因未生孩子之前經常陪夫人吳氏去庵中燒香拜佛,與庵中的這個女尼很是投緣,如今唯有請這個女尼上門給她講解佛教故事以遣愁悶。

姜佐城輕咳了一聲抬腳進入堂屋中,女尼知是男主人到來,急忙起身出了寢室在堂屋中與姜佐城施禮之后告辭。姜佐城來到床前坐下,赫氏掙扎著坐起來,見姜佐城滿臉喜色,不知何事,用探尋的目光打量著姜佐城。姜佐城未言先握住了她的手,“近來可說是雙喜臨門,玄黎的親事定了,許給段家嫡出的公子段靈南,此其一,還有一樁喜事,以后玄黎跟隨父親大人啟蒙受教,你再也不用擔心她受委屈了。”赫氏聽完喜得眼泛淚光,“如是這樣,我就是死也瞑目了。”“以后不要說這種不吉之言,你的心病從此解除,定會一日好過一日。”赫氏用清瘦的手握住姜佐城的手,“妾身原指望給姜家再生一位公子,想不到事與愿違,妾身無能,又平添了許多愁病。玄黎能有這樣的造化,全賴城郎不棄,妾身在這里給您磕頭了。”說完要在床上行禮。姜佐城急忙攔住道:“一家人怎么說兩家話,都是我的骨肉,豈有親疏之別。”“妾身無福,怕是今后無法再侍奉你左右了,若是先走一步,玄黎就全靠你了。”姜佐城一皺眉,“怎么又說這種喪氣話?看來是那女尼整日講經說法,反倒移了你的心性。今后再不能讓她進門。赫氏聞聽趕緊哀求道:“人各有命,城郎斷不可誹謗三寶,阿彌托佛,妾身今后不說便是,唯愿早日養好了身子,報達相公。”“這樣才對。”說完看了一眼放在桌邊已空的茶碗,起身倒了一杯茶,侍候赫氏的小丫鬟此時不知跑哪兒去了。“若是下人侍候的不周全,你便跟我直說,不必顧慮夫人。”“自從我隨夫人來到姜家,原想著多年服侍夫人左右,不曾想與城郎還有這樣的緣份,每想到此都心懷感恩,哪里還有別的可挑剔。”姜佐城滿意的點點頭。

夜深人靜,段府里的下人也都睡著了。段靈南的長姐段傾媛輕輕來到段靈南的書房前。段傾媛回頭對貼身小丫鬟拾香說:“你在這里等一會兒,我進去略坐一坐就出來。”說完接過拾香手中的食盒,推開門款款走進屋中。段靈南聽著絲綢的窸窣聲知是姐姐來了,從書中抬起頭,也許是新婚將至,人逢喜事精神爽,姐姐看起來越發端莊秀麗,步履輕盈儀態萬方,大家閨秀的意韻神態由內而外散發出來,段靈南站了起來,“姐姐,這么晚還未歇息?”段傾媛把食盒放到書案上,揭開蓋子,把一碗燕窩粥和一塊點心放在段靈南面前。“弟弟還說我呢?哪一夜你不是熬到三更多才睡,雖是全家人都盼望你早日蟾宮折桂,光耀門楣,也不要太苦了自己。”段靈南接過燕窩粥,輕輕嘗了一口,“倒是姐姐成親在即,要注意早點休息,否則舟船勞頓,大喜之日要美中不足了。”

段傾媛含羞淺笑了一下,“想不到弟弟小小年紀竟是一顆多情種子。只可惜我成婚之前見不到弟妹一面深感遺憾。”段靈南聞聽雪白的臉上刷地一紅,“姐姐取笑了。我見那娃娃哭得可憐,一時動情想要救她又沒有別的辦法。”段傾媛到旁邊一個繡墩上坐下,“今日父親從我的陪嫁中要了一支金釵拿去作定情信物。和姜家的那塊唐朝古墨根本不能相提并論。可見父親心里怕是不太滿意這門親事。”段靈南放下了粥碗,“金釵作為信物由來已久,并無失禮之處,本是門當戶對,父親覺得差強人意的真正根源不在嫡庶,而是姜家與段家不分伯仲,若是京城中王侯貴戚的庶出女子父親恐怕毫不介意。”段傾媛點點頭,“你知道就好,父親是希望將來給你紅袖添香之人亦能給段家錦上添花。”段靈南默然低下頭,似有愧意。段傾媛見狀,趕緊安慰道:“罷了,一切皆是緣份,弟弟切莫自責,娃娃親保不準將來就有變化了呢。”“她是因為我放棄纏足的。我若負了她,萬一因此嫁得不好,我豈不從救她變成了害她!”“姐姐也未纏足,夫婿也未比別人的差。”“姐夫是武官,朝廷重文輕武,一直得不到重用。他想娶汴梁城中豪門顯貴的女子為妻,怕是不易。高不成低不就,這門親事說到底也是霍家與段家各取所需。”段傾媛被搶白得站起身,“弟弟是有意取笑姐姐嗎?”段靈南趕緊站起身來賠罪,“弟弟言語唐突,還請姐姐息怒。”“我身為女子不能參與仕途經濟,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段家,只是希望你也能如此。”說完轉身憤然離去。

段靈南望著姐姐的背影,心里感慨著姐姐的脾氣,就是因為小時候性格太過暴烈,沒有纏足,及至將來嫁入霍家,不知能否改一改,心里不由得生起了一絲擔憂。

五年后的清明節,杭州的男女老少都出門掃墓踏青。姜家為避免路上擁擠,一大早便出了城,很少能出門的姜玄黎只能借此機會自由地觀看外面新鮮廣闊的天地。可是每當來到母親的墳前,她又無論如何也沒有了踏青的愉悅心致。五年了,這座墳的周圍又添了一些新墳。姜家的祖墳在這里占了不小的一塊面積。她每次來到這,拜祭完了先祖之墓,就來到母親的墳前鋤鋤草,擺上些果品酒食自己祭拜。而父親礙于嫡母管束的緣故,每次都難得閑暇到墳前來祭奠。

這次不同以往,她發現母親的墳旁長了些薺菜,她用鋤草的小鋤頭開始挖野菜。她曾見過母親喜歡吃這種野菜。難道這是母親在天之靈的饋贈?她欣喜地埋頭挖著,渾然不覺身后不遠處有人正看著她。“妹妹,你可是挖到山參了?”姜玄黎抬頭一看,原來是同父異母的哥哥姜渚芳立在身后,旁邊還站了一個與兄長年紀相仿的公子。姜玄黎站起身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知道自己此時灰頭土臉,一定很狼狽,對著那個陌生公子福了一禮,“山參不曾挖到,鄉間野味倒是得了,不知哥哥們有什么收獲?”姜渚芳笑著搖搖頭,“你不認識他了?”姜玄黎看著那個一身白衣素服的人發愣,那男子也害羞了起來,拱手施手道:“適才路上偶遇兄長,驚擾了姑娘,在下告辭。”說完轉身便走,姜渚芳忙追了過去,喊道:“靈南!”

姜玄黎這才反應過來,原來他就是別人口中常提到的段靈南,從她記事起就未曾見過的未來夫婿,沒想到竟在這種情形下匆忙見了一面。她又羞又惱,心里既怪哥哥不該帶他前來,又惱自己這副模樣示人。他一定厭惡自己了吧,想到此心里不禁忐忑起來。自從母親去世后,她的生活非常無助,唯有寄希望于這個人人稱頌的未來夫君能給她帶來生活的改變。她呆呆地望著段靈南的白色身影隱在一片竹林之中。她跑了幾步藏在一棵樹后,希望還能再看幾眼,只見他和哥哥兩人立在竹林下停住了。一時間她把五年來的思緒都傾注在了雙眼中,可是終究還是太遠看不清面目了。單單只是剛才的一個照面,一場流年,她覺得此刻竹林中立了一只靜好的鸞鳳,等著她的棲息。

姜佐城也為這次郊外偶遇倍感意外,命人備了酒菜邀段筠生和他的幾位男性親族們在溪邊石上小酌,盡情體味鄉野間的景致。段家和姜家的女眷們在一個亭子里用膳。段靈南的母親第一次見到姜玄黎,握著她的手噓寒問暖。姜玄黎本著敏感的天性,回答得巧妙得體。讓段母和嫡母都挑不出什么,段母最后低頭看了看她的腳,微微皺了皺眉。這歷來是姜玄黎的短處,她向后退了兩步,鞋尖露出了裙底一截。她的嫡母趕緊打圓場,“這孩子整天由我公公教導,論詩文現在能考個女秀才了。”“飽讀詩書固然重要,女紅也不能落下,這才是女人的本份。”“那是自然。我豈能疏忽了這點。”段母點了點頭,“靈南今年考完解試,還要埋頭苦讀去考進士。男人嘛,要封妻蔭子,總要自己先成就了功名。你說是不是?”姜玄黎看了看嫡母,她的臉上還殘留著笑意已失的笑容,勉強應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來圣賢的意思要并行不悖為好。”姜玄黎又看向段靈南的母親,那張風韻猶存的臉上現出一抹牽強的笑。

姜玄黎聽著心里越來越黯淡,想著本是兒時的一句戲言,縱是訂了親,怕也經不起時事變遷。正在這時,一個段家的仆人從溪邊走過來,手里還拿著一個東西。走近了才看清是半根山參,來到亭子外面,先向兩位夫人施了一禮,道:“少主人命老奴把這塊山參送給姜姑娘,問能否以此換一些她的薺菜嘗嘗鮮。”姜玄黎心中一喜,忙命奶娘接過山參,把自己挖的一籃薺菜交由那個老仆拿去。她接過山參,見是不完整的半根,心中一驚,再仔細看斷處,上面竟刻著字,她仔細辨認,方識出刻的原來是“齊”字。她心中大喜。這是心有靈犀嗎?剛說過的話,竟在此印證了。她把參交給嫡母過目,嫡母嘖嘖贊道:“這孩子哪來的山參啊!”在姜玄黎的暗示下,她看了截面上的字,“真是有心了,你瞧瞧!”說完遞給段靈南的母親過目,段母看過立時臉色難看,把參還給了姜玄黎,“好生收著吧,吃慣了山參想薺菜,孩子的心性哪說得準呢!”話雖如此,姜玄黎看著這山參上的“齊”字還是安心了不少。

回到家,姜玄黎唯恐山參保存不當風干變形,失了這上面的刻字。于是連夜用山參蘸了朱砂,像繡花描花樣子一般印到一方白色蠶絲帕子上。用紅色繡線將這個“齊”字仔細地繡了出來。她小心翼翼地把帕子疊好,和金釵放在一個紫檀木小盒子里,她的心事從此又多了一重保障。誰知際遇難料,命運跟她開了個玩笑,等不及她成年,便將她無情拋擲到人世邊緣。

因宋徽宗親政,朝廷再次啟用新法,擁立蔡京為相,受到元祐黨人的牽連,父親被罷官流放嶺南,嫡母和哥哥被編入奴籍。祖父眼見著家中變故,急火攻心,很快撒手人寰。她因剛滿十歲未及金釵之年得以幸免獲罪。奶娘因常陪著姜玄黎的母親去鶴來庵進香,所以把她安頓到庵里相熟的那個尼姑的住處。用平日積攢的瑣碎銀倆許了些香油錢,明知是權宜之計,遂硬著頭皮對庵里的住持道:“姜姑娘原是與京東轉運使段家公子定了親的,只是現在家里突遭變故,總不好提前去催婚。暫且先讓姑娘在這里有個安身之處,待到及笄之年才好完婚。老身與姜家主仆一場,主人素來對下人不薄,她娘生前常來庵中進香,可見與這里有緣。如今樹倒猢猻散,住持師傅看在佛菩薩的份上,舍她一口飯吃,老身我每逢初一十五都來給庵里添點香油錢。求師傅發發慈悲,老身在這兒給您磕頭了。”住持趕緊上前攙住了她,“阿彌陀佛,施主免禮,佛救自救之人,庵里并不寬裕,她可幫著做一些雜活權做是修行,如此兩相成全豈不更好。”奶娘看了一眼姜玄黎,問道:“師傅讓你帶發修行,你可愿意?”姜玄黎自家中遭了變故,性情比原來更謹慎謙卑了,“承蒙師傅不棄,玄黎愿侍奉師傅左右。”住持再念了一聲佛,“小施主芳靈慧性,能入我門下必是佛緣深厚,此乃一大幸事。”

待奶娘走后,住持命一個尼姑給她拿來一身尼姑的僧衣。并對她道:“小施主雖是待發修行,入鄉隨俗,亦不可壞了出家人的規矩。這個你可懂得?”姜玄黎趕緊道:“師傅放心,母親在世時一心向佛,禮敬三寶,我耳濡目染,深知其中的利害和道理。”住持欣喜地端詳起姜玄黎的眉目,“善哉善哉!果然佛緣甚深,你隨我來,我帶你去見一個人。”

穿過佛堂來到后面小院,青磚鋪路,雖然簡素但是很整潔。門口還蹲著一只黃色的花貓。見有人來懶洋洋地叫了兩聲,算是打招呼。進到屋里,住持先念了一聲佛號,意在通知里面的人。住持挑起門簾領著姜玄黎進入里間臥房,只見一個年邁的女人半臥在床上,見住持領人進來,忙起身堆出笑臉:“師傅,今日得空來坐坐?”“慧通,我給你帶了一個俗家弟子來,今后在你跟前侍奉,她有緣待發修行,暫住在這里,你們做伴學佛也是修來的緣分。”說完回頭看了看姜玄黎,姜玄黎也迎上了臥榻上女人探詢的目光,“如是這般甚好,不必過多牽累師傅們。”女人伸手欲拉過姜玄黎上前,姜玄黎被這舉動嚇了一跳,反倒向后退了一步,閨閣之中獨處久了,她還不習慣很快和陌生人接觸太近。住持見狀忙解釋道:“這孩子原是段通判家的千金,因父親貶官流放,無處安身,遂來此地與我們結緣,不過她已有婚約在先,或許幾年之后完婚也未可知。”幾句話使床上的女人頓時釋然了剛才姜玄黎的躲閃。“老身福份不淺,暮年能與這位官家小姐相識做伴。”姜玄黎也意識到自己剛才失禮,學著住持的樣子,走上前單手施了一禮,“阿彌陀佛,弟子今后愿聞慧通師傅教誨。”

住持笑道:“姜姑娘既入鶴來庵,說明甚有佛緣,今后法名就叫來安,取隨遇而安的隨緣之意。”“多謝師傅賜法名”,姜玄黎趕緊深施一禮。慧通亦對姜玄黎贊嘆一番,“來安,這個法名很好。”待住持走后,私下里又問道,“敢問姑娘俗家的閨名叫什么?”“玄黎,玄學的玄,黎明的黎。”姜玄黎不假思索地答道。“玄黎。”慧通的臉上露出揣摩深思的神情,仿佛這個名字有可探究之處。

“你在家時可讀什么經書?”“《道德經》,《詩經》。”慧通師傅點了點頭,指著香案上一本經書道:“這里有本《金剛經》,你先拿去抄寫吧。我并不隨著其他女尼們打坐修行,平日里抄經就是我的功課了,”說完用手一指自己的床下面,“這底下裝的都是我歷年來抄寫的經書。”姜玄黎俯下身看了看,只見床底下并排列著三個大書箱,不禁嘆道:“慧通師傅果然虔誠。”慧通慢慢下了床,“身子骨越來越不聽使喚,以前十天半月便能抄完一本,現在磨完了墨卻沒力氣寫了。”“今后我來為師傅研墨。”慧通拉過姜玄黎的小手,輕輕摩挲著仔細端詳著她的臉,“真是個美人坯子。想必你母親也很好看。她把你丟在這里一定是萬不得已吧?”“母親已經過逝五年了。”慧通愣了一下,“也是個可憐的孩子,出身官宦人家,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敗落,日子更是難挨。這里的布衣素食,粗茶淡飯,你初來肯定不習慣,就是我也很長時間才適應。”“一切都是暫時的。”“倒也是,聽住持說你已有婚約,怎么不去投靠夫家,可是路途遙遠?”姜玄黎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如實相告,“就是本地的,他父親是京東轉運使。”“哦。”慧通只說了這一個字便沉默了,姜玄黎想從她的臉上看出下文,但慧通卻絲毫未露端倪。慧通趕緊接過剛才的話題,“《道德經》和《詩經》是道家和儒家的經典,一個深沉凝練,一個風流嫵媚,若是能集二者之大成于一身就是一流的人物了。”說完看了姜玄黎一眼,拿起書桌上的《金剛經》遞到姜玄黎面前,“也許你現在不能完全看懂,但抄寫經文也是修福報,有百利無一害的。遲早有一天你會明白這其中的妙處,道家,儒家,釋家,何以為家?”姜玄黎接過經書,懵懂地看著慧通,只覺得面前這個女人很不一般。慧通看著她,兩人相視一笑。

在鶴來庵中的日子單調枯燥。偶與庵中其他女尼相遇,女尼皆沉默回避,不愿與姜玄黎親近。姜玄黎以為她們本就是化外之人,不愿與她這個紅塵中的不速之客來往亦是情有可原。她便專心與慧通呆在一處,吃齋禮佛抄經。她照料慧通的日常起居,端茶倒水之時不免念及自己往昔在祖父跟前無憂無慮的日子,時常黯然神傷,感嘆造化弄人。

夜深人靜之時,偷偷取出自己的包袱,拿出里面的那方帕子和金釵,唯有這時她才獲得一些蔚籍。一日她的這個舉動被慧通發覺了,慧通披衣起身,執了一盞油燈走到她的床前,她慌忙收拾起來,臉上滿是羞容。“怕什么?縱然我是個外人,也不至于防我像防盜賊一樣。”姜玄黎沉默地緊握著她還未系好的包袱,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慧通把油燈放到窗戶旁邊的香案上,走過來坐在床邊,“我都這把年紀了,會不懂你這女兒家的心思嗎?‘“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即便是武媚娘在趕夜寺中,何嘗不像你一樣相思難眠。跟我說說和你定親的那個人,你見過他嗎?”姜玄黎抬起頭,打量著慧通的眼睛,“他憐香惜玉,不忍心看我纏足……”

推心置腹的一夜長談拉近了兩個人的距離,姜玄黎對段靈南的情意像一片陰影投在慧通的心上。世事洞明的她不免有些心疼地看著面前的這個孩子,讓她把夢做久一點吧,哪個女孩兒不是豆蔻年華里的一個過客。

當姜玄黎得知慧通是在丈夫死后,被正妻趕出來的妾室,面對她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生母,心里上自然多出了一分同情,兩人的相處比以前更多了溫情和默契。這里亦有慧通對姜玄黎未來不可知命運的憐惜。她甚至不忍心去想像她未來可能因失望而承受的巨大傷痛。

可現實總是從容不迫的來到眼前,來不及招架卻刻不容緩。

一日侍候慧通用過齋飯后,慧通命姜玄黎自去抄經,她自己要小睡一會兒。姜玄黎便回到自己的廂房中,研好了墨還未寫一行字,卻聽見外面住持和一個陌生婦人的聲音。住持無事不到她們這個后院來的,姜玄黎趕緊起身走到門前張望,只見一個姿色嬌好中年婦人,穿著淡紫色的褙子,深青色的襦裙,手里拎著一個包裝精美的盒子,在住持的引領下寒暄了幾句便走進慧通的屋里,她想著來人了要不要進去倒茶侍候,便走出來也要進去。結果迎面碰上剛從里面出來的住持,住持攔住她道:“來安你不必進去了,那是慧通的妹妹來看她,兩人說些體己話,你在旁邊反而不便。”姜玄黎便停住了腳,向里望了望,只聞到一陣香風是剛才走過時留下的。姜玄黎不禁暗自私忖,有這樣的妹妹何必住到庵中來帶發修行,頗感詫異。不覺放慢了腳步,只聽得里面一句:“姐姐這次你可要幫我,那金風綿欺人太甚!”姜玄黎見住持還在看著她,她趕緊回到自己房中繼續抄經。可是心里總難平靜,她一直以為慧通師傅世上再無親人才像她一樣來到庵中茍活。她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索性放下筆,倚到門前等著來人離去時,她好再次打量一番,或許不是至親的姐妹,剛才乍一看面貌上亦毫不相像。

大概過了半個多時辰,她眼見著自己案上的一柱香燒完了,來人從屋里走了出來,慧通一直送到后院的入口,“姐姐保重身子,我下次再給你拿些燕窩來補補,不用送了,就到這兒吧。”“下次再穿得簡素些,”慧通叮囑了一句。“再簡素就成村婦了,姐姐可饒了我吧。我這無事不登三寶殿,還要錦衣夜行不成?”慧通還想再說什么,扭頭看見姜玄黎正在門前看著她們,便沒有再言語,轉身快步回房了。

姜玄黎也隨著走了進去,倒上一盞茶端給慧通,“剛才住持師傅沒讓我進來侍候。”只見慧通臉色有些難看,“不要緊的,那婦人是我一個遠房親戚,偶爾來看看我。”說完接過茶盞,低頭看了一眼,繼續道:“平日我們喝的茶,也是她送的。”姜玄黎目光落到那婦人送來的錦盒上,“哦。看她出手大方,許是夫家境況好吧?”慧通的臉色更加難看了,姜玄黎自知可能言語有失,想岔開話,“師傅,您的臉色不好,哪里不舒服嗎?”“沒什么。她是寡婦。”姜玄黎感到有些難為情,慧通亦拿起一串念珠,開始低聲念經。姜玄黎見慧通眉頭緊皺,拿念珠的手指因為太過用力而關節發白。姜玄黎便趕緊退了出來。她安慰著自己,何必在乎太多俗事呢。只要段靈南不負她,那么這里的一切都是可以忍耐的。

一連幾日,慧通師傅都三更天還未睡,她每次前去勸她早點休息,都看見她在打坐。“年紀大了,睡不了多久就會醒。哪像你們年輕人,不用管我,快去睡吧。”雖然姜玄黎明顯看出慧通是有心事,她隱約感覺這和前幾日來拜訪的那個遠房親戚有關。她骨子里有種不愿多管閑事的清高,遂不愿再多想。

過了幾天有個女尼悄悄找到姜玄黎,對她說:“來安,庵門外有人想見你。”姜玄黎心想許是她的奶娘來看她了,為了省點錢不愿進到里面添香火錢。于是趕緊跟著女尼出來,女尼走得行色匆匆,讓姜玄黎幾乎要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她。到了門口,小心叮囑道:“住持并不知道這件事,你說幾句話就快點進來,免得被人看見。”姜玄黎越來越覺得蹊蹺,只好答應著出了庵門。

只見門外空空如也,并無一人,她正發愣,發現不遠處的一棵柳樹下拴著一匹白馬,從那邊正向她走過來一個人,一身白色長衫,這身影她千想萬盼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心里叫道“段靈南!”她喜出望外,來人卻漸漸放慢了腳步,怔忡地望著她。姜玄黎一時忘了自己是一身尼姑的裝束,及至走到近前看清了他的表情才意識到,尷尬低頭看了看自己腳上的僧鞋。“玄黎,我一直不知道你家中遭了變故。昨日才偶然聽到下人談起,我不知道你竟在這里受苦!你怎么不寫信差人告訴我!”“靈南,那婚約還作數嗎?我怕你會后悔。”段靈南望著眼前這個靈秀的小尼姑,雖然穿著出家人的裝束,卻眉目如畫,神采飛揚,再憶起清明時匆匆一別時的樣子,心中一陣酸楚,“怎么可能!我馬上就要參加解試了,等我考完,我馬上來接你回家。”“你父母還會同意我們的婚約嗎?”“當然,有金釵為證。”姜玄黎突然想到一件事,“你在這里等我,我去去就來。”說完轉身跑回庵中,氣喘吁吁沖進自己房中取出包袱,翻出里面的金釵和帕子,揣進懷中急急又跑了出來。那個白衣少年依然立在柳樹下,她跑過去掏出帕子和金釵,“帕子你收好,上面是我繡的字。”段靈南低頭看了一眼上面的字,“這是我刻的那個‘齊’字!”,他驚喜的樣子,使本就俊逸的面容更加增添了光彩,姜玄黎滿目含情看著面前這個她千想萬盼的人,一時心醉神迷。段靈南小心的收好帕子放進袖中,見姜玄黎一言不發的定定看著自己,反倒有些局促了,“你再忍些時日,我便接你來家里住。”姜玄黎有些懷疑的問道:“你還會娶我為妻嗎?如果不會,住在哪里都一樣。”“我回去便和父母商量完婚之事,你等著我。”姜玄黎仿佛做夢一般,拿出那支金釵,“你幫我把它戴上吧,我還從來沒有戴過,說完她摘下尼姑的帽子,露出高綰的發髻。”段靈南伸手接過金釵,他白皙修長的手指使姜玄黎一時想到玉人這個詞形容面前這個俊美的人再合適不過了。等他仔細地找好位置,小心翼翼地把金釵插進她的發髻里。“好看嗎?”“當然好看。在我眼中你永遠都是那個可愛的嬌娃娃。”姜玄黎滿意地笑了,“我等著你。”她看著段靈南騎馬離去的背影,心里滿是甜蜜,臉上卻不知不覺流滿了淚水。

姜玄黎快樂的像只小鳥飛回庵中,拿起掃帚把后院打掃了一遍,又打了一桶水,來到慧通房間,把窗欞格子和桌子一一仔細擦過。慧通看在眼里,念了一聲“阿彌陀佛,”手里的念珠撥得更快了。

可是姜玄黎沒有等到段靈南,當段母出現在鶴來庵時,她就預感到情況不妙。住持在段母面前滿臉陪笑。經堂里檀香繚繞,段靈南的母親在逆光中看著緩緩走進來一身尼姑打扮的姜玄黎,放下了手中的茶碗,沖住持使了個眼色,住持把手中的帕子交給姜玄黎,姜玄黎接過帕子已然明白一切。她躬身施了一禮,便轉身要走。段母見狀有些不甘心,“好歹也是大家閨秀,怎么進了佛門眼里只有菩薩了!你且聽我說完。”姜玄黎站住,轉過身眼睛看著地面,為了避開段母那張驕橫的臉。段母不以為然,“不要以為我背信棄義,段家只有靈南這一個嫡子,此一時彼一時,你要清楚你現在的處境,不要讓他為了兒女私情分心。只要你安分守己在這里等著,待他功成名就之時,我命他回來納你為妾。你若不肯,那就自作打算吧。”姜玄黎的眼淚還是忍不住滾落到臉上,住持念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來安,識時務者為俊杰。退一步亦是海闊天空。”姜玄黎向住持單手施了一個佛禮,又面向段母,“多謝段伯母美意,來安豈敢誤了段公子的前程。即便是為妾,怕也有所掛礙,來安愿與佛結緣,終生侍奉菩薩。”段母一時血氣上涌,站起身來冷笑了一聲,“不識抬舉!你當段家的大門那么好進嗎?”說完拂袖要走。住持忙在一旁勸道:“阿彌陀佛,施主息怒。來安還是個未諳世事的孩子,待貧尼好好規勸她再做決斷不遲。”“不必了,菩薩也倫不到她侍奉,就讓她在這兒侍奉那個老妓女吧!”段母的話讓姜玄黎大吃一驚,住持臉上立時現出難堪的神色,只好再次口誦佛號,“阿彌陀佛,佛門清凈地,請施主勿口出妄言。”段母用鼻子哼了一聲,懶于再和住持多言,盛氣凌人瞥了一眼姜玄黎,由貼身侍女陪著走了。

經堂里有風穿過,姜玄黎抬眼看著住持,“住持師傅,這是怎么回事?”住持不得不向姜玄黎透露了原委。“慧通原來是西湖銜月樓上的花魁,后來好不容易有人出重金為她贖身,納她為妾……”

聽完住持講述慧通的身世,姜玄黎沉默了片刻,“師傅,我要落發為尼,請您為我剃度吧!”住持打量了姜玄黎一番,“佛門并非避世之所,一時沖動就要削發為尼,厭倦了再想著還俗,豈不成了兒戲,一切要看機緣。”“我不會還俗的,師傅求您收我為徒!”說完抓住住持的衣袖跪在地上。住持單手施禮,“阿彌陀佛,你還是個孩子,待兩年之后心性圓熟再做定論。”說完一甩袖子掙開了姜玄黎的手。姜玄黎一個人跪在經堂里看著高高在上供奉的菩薩,她的眼淚再也抑止不住洶涌而下,喃喃念道:“菩薩,來安愿長伴青燈黃卷,求你渡我吧……”

姜玄黎從此開始密切觀察慧通的言行舉止,想不到面前這個面容滄桑憔悴的女人竟然是曾經的花魁。姜玄黎試圖想像慧通年輕時的風姿容貌,而她探究又略帶怯意的眼神被慧通看在眼里,心中早已知曉她的想法。正是這眼神使慧通下定了決心,不再猶豫。

兩年時間的耳濡目染,足以潛移默化改變一個孩子的心性,慧通經常若無其事提到外面的繁華與多年前的活潑記憶和風雅趣事。比如告訴她用荷葉裝酒,再用簪子刺通葉莖與葉心,把葉莖彎曲繞成弧狀,就可以拿著葉莖吸酒了,這有個名字叫“碧筒勸。”

端午之時慧通的遠房妹妹送來幾只粽子,慧通叫來姜玄黎一起吃。感慨年輕時喜歡積攢蘭花在端午之日燒水沐浴,只因執著喜歡《楚辭·離騷》中的那一句“浴蘭湯兮沐芳華。”這些小事總能聽得姜玄黎心馳神往,奈何庵中哪有這些器物可尋,久而久之讓姜玄黎逐漸悵然若失。

庵中的日月像佛前的香火寂然無聲,每月的初一十五,她看著值事的尼姑把一爐爐的香灰清掃倒掉,隨風而散,她的心事卻越積越重,剃度的決心也日漸動搖了。

夏至的晚上,慧通點了一柱檀香,將香爐拿至院中的石桌上,把姜玄黎喚到身邊。姜玄黎莫名其妙,慧通指著織女星旁的一顆小星星,說:“這顆星叫始影,女人在夏至晚上祭拜它,會得到上好的容顏。你想拜一拜嗎?”姜玄黎抬頭望了望那顆小星星,微皺了一下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何況自古紅顏薄命,難道師傅還嫌我的命不夠薄嗎?”慧通聞聽笑道,“你我師徒一場,我愿將自己平生所知傾囊相授于你。人為一口氣,佛為一柱香。我只愿你好上加好。難道為了一個段靈南委屈一生不成?”

再次聽到這個名字,她的心一陣隱痛,嘴上不說,心里卻沒有一刻忘記。“與其為妾,何嘗不是委屈一輩子?”“希望這世上會有一個男子讓你甘心愿意為妾。”姜玄黎困惑不解地看進慧通的眼睛,“師傅何出此言?徒兒不解。”而慧通從她的眼睛里看見了淚光。又有所不忍,便道:“‘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修行并不一定非要在佛門里。”姜玄黎訕笑了一下,“武則天篤信佛法,卻殺人無數。世間修行的佛法與佛門里的佛法是背道而馳的嗎?”“魔亦可修成佛,所以不如說是佛法攝持了她的心識,否則恐怕我們看不到大唐中興。無論在哪里,佛都渡你。”她看姜玄黎若有所思,便不再說下去。

慧通早就看出姜玄黎稟賦極高,遂將詩詞書畫的一身技藝悉數傳授于她。慧通情不自禁想借由姜玄黎的出色獲得精神的滿足。及至將笄之年的姜玄黎,已能和慧通切磋技藝,互通有無了。

那個白衣勝雪,衣袂翩然的段靈南逐漸成為姜玄黎心中揮之不去的一片清冷月光。那棵庵門不遠處的柳樹也成了姜玄黎不忍多看一眼的地方。一日,慧通交給姜玄黎一把空白折扇,讓她在上面作畫題詩。姜玄黎心有所感,便畫了一株垂柳,在旁邊題了一首唐代韓翃的《章臺柳》: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慧通的遠房妹妹再來時,慧通有意把折扇拿出來,引來她好一番贊嘆,姜玄黎羞紅了臉趕緊跑了出去,回到自己房間時,在門口竟然險些被門檻絆倒。她不知道她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別人推動的。

“她嘴上不說,其實心里對自己的身世一直耿耿于懷,極在意的,”慧通望向姜玄黎的屋子說道。“這個我自然知道該怎么對癥下藥。”慧通點點頭,“我能做的也就這些了。”“姐姐的花魁之名豈是浪得虛名,只怕是青出于藍呢!有了她,好戲就要登場了。”

事后慧通問姜玄黎,“你那折扇上的詩和畫極有意境,我妹妹實在喜歡,我便給了她。你不介意吧?”姜玄黎對慧通這個妹妹的出處已經心照不宣,笑道:“這些物件她見的多了,能稀罕的怕是不多,能看上我的拙作反倒是我受寵若驚呢。”慧通笑逐顏開,”來安,你真是我的忘年之交。你若是在家時,就要行及笄禮了,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嗎?”姜玄黎的目光黯淡下來,“嶺南瘴氣之地,父親身體羸弱,此一去怕是難再見了。在家從父,如今哪還有人為我做主。”慧通輕嘆一聲,“也不知哪家公子能拾到這顆滄海遺珠。”一句話說得姜玄黎心痛如搗,眼圈泛紅。

大概半個月之后,住持找到她,說有位公子想見她。姜玄黎心里立刻想到了段靈南。奈何見面后大失所望,只是一個附庸風雅的中年男子,她一見便覺俗不可奈,來人反復強調甚是喜歡她那把折扇上畫的垂柳,所以再三追問之下才到得此地。希望求得姑娘墨寶一幅。姜玄黎勉強寒暄了幾句,便來到后院寫了一幅字拿去打發了來人。誰知過了兩日,竟接二連三有人來索求字畫。住持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說的話極重,“佛門清凈地,現在因你寄居在此,芳名遠播,紈绔子弟流連之所,如今與秦樓楚館何異!”

住持的話讓姜玄黎寢食難安。慧通看在眼里,勸道:“你與我有師徒一場的緣分,我豈能看你走投無路。你若是不嫌棄,就隨我那個妹妹一起住。她必待你如我一般親厚。她那里來往的皆是達官顯貴,讓她幫你物色一個匹配夫君,總好過在這里寄人籬下,還要被一些凡夫俗子覬覦糾纏。”“自古都是勸人從良為善,我若依你之言到那煙花之地茍且偷生,豈不污我一世清白。”“你錯了!銜月樓里的女子不在妓籍,皆是清倌人。”“既是尋歡之所,哪里有清?”“我只怕姑娘的清名已經被這些慕名而來的人給毀了!”此言一出,姜玄黎如遭雷擊,如夢方醒卻也為時已晚,頓時臉色煞白,險些站立不穩。慧通見狀趁熱打鐵,“銜月樓是蘇杭一帶久負盛名的歡場,以姑娘的聰穎姿質,花魁非你莫屬。你在這里明珠暗投,終是不合時宜。”一番話說得姜玄黎惱羞成怒,卻又有口難辯,“我……我何曾想過會如此……!”慧通見她的話起了效驗,笑道:“姑娘休要惱我,銜月樓是姑娘今后的唯一希望!”姜玄黎目瞪口呆,“你這盤棋下得夠穩又夠狠,我若是不肯呢?”“大家好聚好散,誰也不想看到住持下逐客令。況且你離了這里就能得安生嗎?”慧通意味深長的看了姜玄黎一眼。姜玄黎不禁感到脊背發涼,她已經開始方寸大亂。“站的高才能望的遠,銜月樓會是你登天的梯。遠的不說,前朝的紅拂女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焉知你今后不能飛黃騰達?到那時恐怕還要謝我呢!”

姜玄黎拜別住持,住持似早有準備。慧通的妹妹親自領了一頂轎子來接,在轎中握住她的一只手,對她百般殷勤奉承,而她的耳邊總響起住持最后送她的一句話,“與繁華為伍,始終置身事外。”她不清楚,這是對她的勸誡還是給她的命中批斷。

為你推薦
寶島有信
會員

初見沈淮州的那天,是個炎熱的夏天。矜貴儒雅的貴公子,因為她成了掉進河里渾身濕透的可憐小狗。他對她忍讓縱容,卻因身份,告誡自己不能動心。姜桂兒不承認喜歡沈淮州純屬見色起意,她總說她才是被猛烈追求的那個人。沈淮州寫下的那一封封信,便是證據。她不會告訴任何人,那夜在京滬高鐵上提筆寫下:“展信歡顏”時的滿心激動。

裕露 0讀過
全球貶值,我穿回來后帶飛全家!
會員

“給你十塊錢,離開我兒子!”沈慈:您沒事吧?!沈慈兢兢業業熬到退休,卻不想意外帶著退休工資卡重生回到自己20歲的時候。她發現這個世界瘋了,全球物價貶值了一萬倍!兩塊錢就可以買到最新款頂配的蘋果手機;瓏城市中心的大平層不過幾千塊;幾萬塊就可以躋身福布斯華夏富豪榜百強!沈慈覺得自己也瘋了,因為她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跟著自己一起穿回來了,里面不但有自己辛苦半輩子攢下來的養老錢和棺材本,每月的退休工資竟然還會準時打到卡里。20歲的她一下子就成了億萬富婆!——母親沒苦硬吃閑不住非要工作?她直接買下一百套房讓母親成了包租婆,天天收租。小演員妹妹遭遇帶資咖換角?她搖身一變成了投資人,讓妹妹從女六變大女主,請最紅的男演員給她做配!弟弟向往職業電競,進隊兩年卻只能當替補?她大手一揮買下整個團隊,只為弟弟圓夢,登上世界舞臺!樓盤老板、當紅小生、電競主理人都說:沒辦法,她給的實在是太多了!沈慈這一世沒有別的期許,一心只想帶全家起飛!可周圍總有一群鶯鶯燕燕花枝招展的俊男帥哥跟她表白求愛。沈慈:我只談戀愛,不談愛情。

凜寒將至 21.9萬讀過
燈花笑

陸曈上山學醫七年,歸鄉后發現物是人非。長姐為人所害,香消玉殞,兄長身陷囹圄,含冤九泉;老父上京鳴冤,路遇水禍,母親一夜瘋癲,焚于火中。陸曈收拾收拾醫箱,殺上京洲。欠債還錢,殺人償命!若無判官,我為閻羅!*京中世宦家族接連出事,殿前司指揮使裴云暎暗中調查此事,仁心醫館的醫女成了他的懷疑對象。不過......沒等他找到證據,那姑娘先對他動手了。*瘋批醫女x心機指揮使,日更,每天早上七點更新,請支持正版茶~

千山茶客 43.8萬讀過
重生之女將星
會員

古語云: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禾晏是天生的將星。她是兄長的替代品,征戰沙場多年,平西羌,定南蠻,卻在同族兄長病好之時功成身退,嫁人成親。成親之后,不得夫君寵愛,更身患奇疾,雙目失明,貌美小妾站在她面前溫柔而語:你那毒瞎雙眼的湯藥,可是你族中長輩親自吩咐送來。只有死人才不會泄露秘密,你活著——就是對他們天大的威脅!一代名將,巾幗英雄,死于后宅爭風吃醋的無知婦人手中,何其荒唐!再醒來,她竟成操練場上校尉的女兒,柔弱驕縱,青春爛漫。領我的功勛,要我的命,帶我的兵馬,欺我的情!重來一世,她定要將所失去的一件件奪回來。召天下,紅顏封侯,威震九州!一如軍營深似海,這不,一開始就遇到了她前世的死對頭,那個“兵鋒所指,威驚絕域”的少年將軍。很颯的女將軍xA爆了的狼系少年,雙將軍設定,請支持正版茶~

千山茶客 61.6萬讀過
你結婚,我劫婚
會員

《心動陷阱》新書已發,歡迎收藏沈悠然很慎重的問他:“你為什么要娶我?”“悠然,有染……你這輩子當然只能和我有染。”沈悠然眨了眨眼:“那你呢?”季錦川慢條斯理的合上手中文件:“所以為了公平起見,咱們就只能領了結婚證,你成了合法的季太太,以后我也只能和你有染。”沈悠然:“……”好像挺有道理。遇到季錦川之前,沈悠然認為自己不會再愛上別人,嫁給季錦川之后,沈悠然堅定自己不會再愛上別人。【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季錦川】讀者群號:217052325

桐蕪 208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上思县| 哈密市| 淮北市| 九龙县| 阿尔山市| 靖西县| 贵南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乐都县| 穆棱市| 广南县| 炉霍县| 邓州市| 湖北省| 涟源市| 弋阳县| 临沭县| 云和县| 乳山市| 章丘市| 房产| 米林县| 竹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海丰县| 华容县| 黄冈市| 万荣县| 小金县| 曲沃县| 麻城市| 盐池县| 揭阳市| 新河县| 盐边县| 广平县| 施甸县| 正蓝旗| 子长县|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