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好數學并不難(幾何卷)
- 孫亮朝
- 2692字
- 2020-05-06 18:32:10
讓數學家頭疼了2000多年的問題:平行公理
有一個讓數學家們頭疼了2000多年的一個問題:平行!
我們小學時就學過畫平行線,為什么平行還會讓人頭疼呢?因為平行是所有定義中最難說清的.《幾何原本》上的定義是:在同一平面上,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就叫作平行直線.這句話聽起來還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直線是無限長的,如果這兩條直線不平行,只要它們不斷地延長下去,間距肯定會不斷地收緊變窄,最后一定會相交.所以我們說,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線是平行線.然而,難點是我怎么知道兩條直線是平行的呢?難道真的要把兩條直線無限地延長嗎?如果這兩條直線只是非常接近于平行,我們就得延長到宇宙的另一頭才能看到它們相交,那不累死了呀!因此,我們只能通過別的辦法判定.什么辦法?
歐幾里得給出的辦法是:讓這兩條直線和第三條直線相交.如果相交以后,在同一側內的兩個角加起來等于180度,這兩條直線就平行.這就是《幾何原本》的最后一條公設——第五公設的等價命題.到現在,我們已經把歐幾里得的五條公設全部說清楚了:第一,兩點之間只能畫一條直線,簡稱兩點定線;第二,直線無限長;第三,給定半徑和圓心可以畫個圓;第四,所有的直角都相等;第五,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相交在同一側的兩個內角相加等于平角,這兩條直線就是相互平行的.和前幾條公設相比,第五條的描述太復雜了,所以這也是最讓人頭疼的一條公設.
第五公設之所以讓人頭疼,就是因為它不太直觀,于是很多數學家就想辦法把它從公設里頭剔除掉,如果能夠通過其他的公理把它給證明了,把它降級為一個定理就更好了.可惜的是,2000多年過去了,沒有任何人取得成功.不但沒人成功,反而有人證明了第五公設不可能通過別的公理證明!而且還有人陸續發現了不遵循第五公設的新的幾何學,關于第五公設有意思的故事有很多,即使講一天也講不完,所以我們就不展開討論了.目前我們學的還是歐氏幾何,所以我們只能先把它當作一個公設給記住了.接下來,我們就研究一下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的情況.我們知道,兩條直線相交可以產生四個角,那么如果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就會有兩個交點,產生八個角,如圖4-4所示.我們的故事就從這三條線和八個角的關系開始了.

圖4-4
兩條相互平行的水平直線被一條斜線所截后,產生了從∠1到∠8的八個角,圖中∠4和∠6的關系就是第五公設所說的,在截線同一側的兩個內角,因為它們都在截線的右側,而且在平行線的內側,所以它們兩者之間的關系叫作同旁內角.當然,在它們對面的∠3和∠5也是一對同旁內角,因為它們同在截線的左側,并且也在平行線的內側.根據第五公設,我們可以推導出:如果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相加就等于180度.
同旁內角相加等于180度就能證明兩直線平行,簡稱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這就是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同理,既然這種方法能夠判定平行了,那么是不是說兩條直線平行,它產生的同旁內角就一定互補呢?沒錯!兩條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這也是一條定理,叫平行線的性質定理.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有什么區別?性質定理是在已經知道這兩條直線平行的條件下,可以由此得出哪些角的關系;而判定定理是說,在不知道這兩條直線平行的情況下,應該通過什么條件才能判斷兩條直線平行.那么,是不是只要把判定定理反過來就可以得到性質定理呢,是的!比如,四個角是直角就可以判斷一個四邊形是長方形.那反過來長方形肯定是四個角相等的.但是,性質定理反過來能得到判定定理嗎?這就不一定了,因為圖形的性質不止一個,比如正方形的性質既有四條邊相等,也包含四個角相等.我們不能根據其中的一個條件就判定某個圖形一定是正方形!好了,接下來我們繼續討論平行的問題.在一個相對復雜的圖形上,如何快速找出同旁內角呢?我們可以借助圖4-5中的字母或者漢字的幫助學習一下.

圖4-5
在大寫的英文字母“E”中,由于有上下兩組平行線存在,因此我們至少可以找到三組同旁內角:“E”字圖中的∠1和∠2,∠3和∠4,以及∠1和∠4,都是同旁內角的關系;同樣,在漢字“山”字形的內部,也有著同樣的三組同旁內角.由于我們心中對這些常用字母和漢字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面對一個復雜圖形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些符號快速捕捉到圖形的特征.
說完了字母“E”和漢字“山”,我們再說說字母“F”.在一個大寫的“F”中,同樣存在水平的兩條平行線被一條斜線截斷的情況.在“F”中,兩條水平線中間的∠1和∠2,仍然是同旁內角的關系,兩者之和仍然是180度,但是,在“F”中下面的∠3和上面的∠1又有什么關系呢?顯然,∠3和∠2是鄰補角的關系,因此,∠3和∠2相加也是180度.記得在我們證明對頂角的時候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兩個角加上同一個角都等于180度,這就可以證明這兩個角相等了,過程如下:
∵AB∥CD(已知),
∴∠1+∠2=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180°-∠2(上式兩側同時減去∠2).
又∵∠3=180°-∠2(鄰補角的定義),
∴∠1=∠3(等量減等量,差相等).
像“F”形上下的這兩個角(∠1和∠3),因為它們都在兩條直線下方的右側位置上,所以我們把它們叫作同位角.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這就是平行線的第二個性質定理.同樣,由同位角相等,我們照樣可以推出同旁內角互補,所以根據同位角相等,我們也可以判定兩直線平行,這就是平行線的第二個判定定理.那么,除了字母“F”,還有其他方式能夠發現同位角嗎?如果把不等號放大一下(見圖4-6)我們就會發現:在不等號上,有不止一對同位角,兩條水平線的左上的∠1和∠5、左下的∠3和∠7、右上的∠2和∠6、右下的∠4和∠8都是同位角,這四對同位角都是彼此對應相等的.

圖4-6
此外,在這幅“三線八角”的圖上還有一個角,和同位角對著的,就是同位角的對頂角,比如在右上角的方位上:∠6的同位角是∠2,∠2的對頂角是∠3,∠3和∠6共用一條邊,其他兩條邊相互平行,結果拼成了一個“Z”字形,那么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呢?顯然,因為∠3和∠2是對頂角,它倆是相等的,又因為∠2和∠6相等,所以∠3和∠6也應該是相等的.因為這兩個角存在于兩條平行線內部,同時又交錯分布在截線的兩側,所以就叫內錯角.沒錯,字母“Z”的上下兩個角就是一對內錯角,同樣,字母“N”的左右兩個角也是內錯角關系,除了∠3和∠6之外,∠4和∠5也是一對內錯角.內錯角相等同樣既是平行線的性質定理,又是它的判定定理.
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這三個性質就是平行線的基本性質,同時,這三者之間具有等價的關系,三者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判定兩條直線之間的平行關系.而這些定理全部都是源于歐幾里得第五公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