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壹章 仕女年畫概說

仕女年畫其實就是美女年畫。因為年畫是吉利喜慶的,代表了民眾的理想,集合了人間的一切美好,所以年畫中的女子,是年畫藝人按民間審美標準塑造出來的最美形象。盡管每個人對美有不同標準,年畫中的女子總是符合大多數人審美的標準美女。

各地年畫都有很多仕女年畫,總體而言,這些仕女年畫都力圖塑造盡善盡美的美女形象,而藝術風格上則或多或少有所不同。

如桃花塢仕女年畫端莊典雅,楊柳青仕女年畫雍容華貴,武強仕女年畫艷麗淳樸,楊家埠仕女年畫鄉土味濃。再如平陽仕女年畫清純脫俗,如同清晨的露珠、如同幽谷的清溪,給人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感覺。

或許,這是因為平陽是中國第一幅仕女年畫《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產地,該年畫也稱《四美圖》,是我國的雕版印刷從宗教題材轉向世俗內容的標志性作品,為中國年畫史上仕女畫的主導地位開了先河。所以平陽年畫史上出現了很多仕女年畫代表作品,有《四季美人圖》《漁婦》《吉慶有余》《漁樵喜樂圖》等,這些仕女年畫可以用“清”字來概括:清麗、清新、清爽。

中國仕女年畫藝術的繁榮與我國漢民族民俗內涵的母性特征的影響分不開。母性是人性的本源,母性特征就是傳統家庭特征,母性的光輝照亮人類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彌漫溫馨氣息,母性又是人類借以世代繁衍的根本所在,所以,女性魅力是社會群體的黏合劑,這正是仕女年畫世代不衰的原因。

中國仕女年畫藝術的繁榮與我國漢民族民俗內涵的母性特征的影響分不開。

對母性特征的展示,對生殖繁衍意識的贊頌,加之對傳統文化忠孝節義的道德宣揚,綜合而成為世俗畫表現的主要范疇。

仕女年畫的繁榮,也與女性文化引人入勝有關。女子小時候叫閨女,長大了有閨房,同性朋友稱為閨蜜,這個閨字就有文化來由。閨本是一道門,“閨門”之內,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容。

閨是怎樣的門?

《說文》:“閨,特立之門戶,上圓下方,似圭。”閨門與拱頂門洞是形相近的。

《墨子·備城門》稱城上小門為閨門,是相對而言:“大城丈五為閨門”,城門則要比這高大得多。因此,《荀子》中有“俯而出”所誤以為閨者——宮苑里、府宅中的小門。

《公羊傳·宣公六年》“有人荷畚,自閨而出者”,何體注:“宮中之門謂之闈,其小者謂之閨。”不同于中軸線上的重重宮門,闈、閨是小門,是宮室,或者說具體房間的出入口。宮殿重重,閨是內宮小門;庭院深深,閨是后院房門。縱觀“閨”字的歷史,越來越側重于表示后者,即內宅里的閨房,及由此引申的意義。

就像“大門小戶”可以指代院落人家一樣,“閨”也被用來以門代室,所表示的自然不是門臉房屋,而是內室,如漢代枚乘《七發》:“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

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男主外,女主內”。閨為內室,正好作為女子生活空間的稱謂。于是,“閨”由內室進而特指婦女的居室。

明代《三才圖繪》畫閨,院內居室,一形狀似圭的閨門,房內為婦人課子的情景。

在漫長的封建時代,閨門之內,自上而下提倡那么一種行為規范。這規范被稱為“禮教”是后來的事。漢代《白虎通義》說:“或曰:夫人有謚。夫人一國之母,修閨門之內,則群下亦化之,故設謚以彰其善惡。”

晉代似乎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葛洪《抱樸子·外篇·疾謬》:“而今俗,婦女……之適親戚,承星舉火,不已于行……游戲佛寺,觀視漁畋,登高臨水,出境慶吊,開車褰幃,周章城邑,杯觴路酌,弦歌行奏……”

可見當時風俗,婦女并非是囿于閨門內之小天地的。

南北朝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說:“鄴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衢,綺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為夫訴屈。”

這有點像當代了,婦女持門戶,拋頭露面做得比男人還強。

不過,“閨”最終還是成為專為女子設置的“門”。“閨流”即女流,“閨娃”即女孩;種種禮教,“閨訓”“閨教”“閨箴”“閨德”“閨風”“閨范”,都以女子為傳授對象;閨苑之內,“閨心”“閨情”“閨怨”,全系女兒的感情生活。

白居易《長恨歌》:“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人未識,正由于閨之深——同閨外世界的隔絕。

在舊時,浙江《金華縣志》“女事婦工,不出閨門,鮮鉆穴逾墻之行”,廣東《徐聞縣志》“大家婦女不出閨門,唯事紡績”,講的就是閨門之內女性的生活。

宋、明兩代,社會提倡“理學”,把“閨”門弄得如同一道屏障——有言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閨范”。

明代湯顯祖《牡丹亭》有出《訓女》,描寫了閨中生活的單調。于是,杜家為女兒延師。于是,《牡丹亭》有了一出《閨塾》。

“閨”和“女”連在一起是閨女。什么時候就不再是閨女了呢?女子行笄禮之后,也就是十五六歲時;或于訂婚以后出嫁之前。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則年至二十歲時也要行笄禮。

盡管古代“閨范”對女子要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然而,從民間年畫上看,到了清代,“閨范”似乎逐漸放開,《仕女游春圖》《游園賞春》《佳人愛菊》《倩女尋梅》《放風箏》《漁樂圖》之類的年畫層出不窮,而且到了清末,還出現了描繪女子習武、女子比武的年畫。仕女年畫記錄了女性開放史。

在年畫形式上,仕女年畫多以貢箋、條屏的形式表現,藝術風格清雅嚴謹,設色明麗而豐富,以印刷、手繪、暈染相結合,線條疏密合理,流暢輕松,背景處理除主要道具外,以大量空白形成一種空靈含蓄的氣氛。這些作品除滿足受眾審美需要以外,還是研究各個時期女性服飾、習俗、生活方式的寶貴資料。

很多文化名人也鐘愛仕女年畫,如賈平凹除了收藏有《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外,還收藏了一幅《天仙送子》。他得意地說:“兩年之間,陡然有兩位天仙四大美人來我陋屋,試想想,古往今來誰有過此等福分?可收藏其實是藏品在收藏人,我的福分卻正是讓我來護佑和奉敬她們的。今夜里,在兩幅年畫前設案焚香,默想著那些雕刻木版的人,印制的人,數百年曾輾轉護佑的人,能否在什么時候兩位天仙四大美人破紙而出就坐在我的書房里慢聲細語呢?看著香煙裊裊而起,我席地而坐,也燃起了一支煙吸著,便兩句話生出心頭——焚香供仙,吸煙自敬。”

“焚香供仙”,表明賈平凹不僅很喜歡仕女年畫,還將其視為圣潔。確實,千百年來,民間年畫藝人為我們創作的眾多仕女年畫,不僅放射出美的魅力,還閃爍著圣潔的光輝。

十美踢球圖/桃花塢年畫

表現清末女子的文娛生活。球即鞠,游戲用具。蹴踢為戲,稱為“蹴鞠”,由宮廷逐漸傳入民間。畫面上有十女二童,個個形態栩栩如生,洋溢著西風東漸時期女性逐漸解放的活潑萌動氣息。

要咱發福/楊家埠年畫

童子騎金魚,金魚多子,古人觀念里多子則多福。

童子手托一盤,盤中一馬,馬上一聚寶盆,寓意馬上發財,古人觀念里發財多金就是福。

女子手持一枝牡丹,牡丹是富貴花,富貴當然是福。

畫面上所有物品都有寓意,所有的寓意都聚集在一個主題——要咱發福。這么多的意象都凝聚在一個焦點,看來是不發福都不行了。

游春圖/高密年畫

春不多,有花則春。地上生長的是欣欣向榮的花朵,衣服上生長著花,折扇上也是花草,整個畫面給人春風撲面、欣欣向榮的喜氣。

孩童的臉如初生之日,增添了這種一切都在茁壯成長的自然之氣。

坐椅仕女/高密年畫

坐椅仕女,端莊而沉靜,沉靜如一汪碧塘,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這風,就是孩子手拎起的三個水果,給畫面增添了動感。

動與靜的哲學,在這幅年畫上表現得如此協調,不著痕跡。

踢毽子/高密年畫

踢毽子/高密年畫

《踢毽子》是高密年畫的代表作,流傳兩百多年,構圖并沒有改變,然而,今天看來仍然是如此清新,而且健美。

坐凳仕女/高密年畫

和《坐椅仕女》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缺少了那風乍起的感覺。但娃娃一揚臉的流轉眼波,仍給沉靜的畫面帶來了動感,并與女子下垂的目光形成了照應。

花能解語/楊家埠年畫

本年畫主題取自宋代詩人陸游的詠石詩句:“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此詩句又源自《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帝(唐明皇)與妃子(楊貴妃)共賞太液池千葉蓮,指妃子與左右曰:‘何如此解語花也。'”

花即女子,即使是聰明伶俐的女子,也會生出是非。這是相對于石頭而言。即使是最美妙的女子,也不如冷冰冰的石頭可人。顯然,這是一種偏見和偏激。

然而,我們也能理解陸游的偏激,只要看看他寫的另一首名詞《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讀罷,我們自然就可以理解陸游被迫休棄唐婉的情感,心的隱痛,讓他對女人生出“花能解語還多事”的感慨。

不過,民間藝人不知道陸游和唐婉的故事,年畫藝人是正面理解“花能解語”的,將“花能解語”作為最美好的寓意,寄托在最美麗可愛的女子形象上。

晚玉生香/楊家埠年畫

典出蘇鶚《杜陽雜編》:唐肅宗賜李輔國香玉辟邪二,各高一尺五寸,奇巧殆非人間所有,其玉之香,可聞于數百步。

玉生香、花解語是一對妙對,見于王實甫《西廂記》雜劇第一本《張君瑞鬧道場》的第二折:“嬌羞花解語,溫柔玉生香。”

此句也成為《紅樓夢》第十九回的壓題詩,詩句為“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晚玉生香》和《花能解語》一樣,都是贊美女子之盡善盡美,從這兩幅年畫的描繪就可形象地感知。

歡樂新年/楊家埠年畫

歡樂新年/楊家埠年畫

題是《歡樂新年》,也可作《新年歡樂》,畫面是母子情深,牡丹富貴。大紅大綠的色彩,恰當地表現了歡樂的氣氛。

女十忙/鳳翔年畫

《女十忙》是一張表現女子勞動場面的年畫,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古代農家婦女將棉花制成布的經過:①彈花;②搓股卷;③紡線;④拐線;⑤漿線;⑥打筒;⑦接線;⑧引線;⑨纏緯紗;⑩織布。這十個操作程序,表現為“女十忙”。

年畫作品以簡練概括、大膽裝飾的藝術手法刻畫出早年農家婦女典型的發式和裝束,以及人物的勞作動態和生產用的各種工具。

中國盛產棉花,自古“男耕女織”的分工,使婦女從小就熟悉種植棉花,且人人都是紡線的能手。

蓮花女子/清

蓮花女子/高密年畫

蓮花多子,多子則多福。蓮花如女子,女子如蓮花。年畫表現了古人對女子繁殖生育的祈禱和祝愿,新婚之家都要貼這幅年畫。

我們今天欣賞這幅年畫,不再在意它的寓意,更多地是欣賞它的美麗。

連年有余/高密年畫

連年有余/楊家埠年畫

童子扛魚,“魚”諧音“余”,故畫名為《連年有余》,祈愿生活富裕。

何仙姑/桃花塢年畫

何仙姑/清

何仙姑是神話傳說“八仙過海”中的八仙之一,也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她的隨身道具是荷花。

蓮花女子/高密年畫

坐在蓮花上的女子,稱為蓮花女子。蓮花、蓮子象征女性旺盛的生育力。

為什么民間年畫中有如此多的“蓮花女子”題材的年畫呢?因為古代觀念里不孝有三、無后乃大,多子多福,所以古代新婚夫妻最關心的是生孩子,如不能生育,則不僅是不幸,而且是最大的罪過。而古代醫學不發達,沒有辦法治愈不育癥,那么,受不育癥困擾的家庭,就只有兩種辦法,一是拜觀音,二是貼《蓮花女子》年畫。這是造成《蓮花女子》年畫的需求廣泛和市場廣大的原因之一。

仕女游春/高密年畫

仕女游春是古代民間年畫藝人樂于表現的題材。春天是美好的,仕女是美麗的,在美好的春天中踏青,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這類年畫的畫面都十分美妙。

放風箏/楊家埠年畫

比仕女游春更活潑的畫面是仕女放風箏。女子帶著孩子一起放風箏,本身就是其樂融融的事情。動感的畫面上,孩子手持風箏線,女子手舉風箏,風箏即將升天,而女子也似乎飄飄然要飛升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凌源市| 五台县| 鹿邑县| 临安市| 昌吉市| 集贤县| 马尔康县| 额尔古纳市| 阿尔山市| 青海省| 西丰县| 洪洞县| 洛扎县| 光泽县| 枝江市| 马山县| 南岸区| 阿巴嘎旗| 定襄县| 敖汉旗| 永定县| 正镶白旗| 佛学| 延津县| 普格县| 安龙县| 英超| 衡山县| 湘潭市| 玛多县| 汝阳县| 朝阳市| 正宁县| 西盟| 定安县| 大丰市| 浪卡子县| 宿州市| 曲阜市|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