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一

為什么要研究漢服文化?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古人留下了很多東西,如唐詩宋詞、國畫、民樂等。為什么人們唯獨忘記了傳統服飾?

在《美人云鬢:國風盤發造型實例教程》和《美人點妝:國風妝容與盤發實例教程》相繼出版以后,我看到了一群熱愛漢服的人,他們在世界各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影響周圍的人,讓更多的人認識漢服,了解漢服。漢服是傳統文化中不可丟棄的財富。它經歷過文化斷層,曾經一度遺失在歷史的車輪中,但始終有這么一群人在為它的存在而努力。

在衣食住行中,衣是排在最前面的。研究漢服的形制和發展,有利于我們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經濟狀況和技術發展水平,幫助我們接近歷史的真相。

從廣義上講,漢服歷史屬于藝術史的一個分支,在學界始終處于邊緣位置。其根本原因還是缺乏系統的理論框架和高水準的學術成果,因此很難與主流學術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而這又阻礙了科學話語權的提升。目前,中國古代服飾史的研究有三種情況:第一,側重禮服,無論是繪畫還是墓葬中的服裝,都是禮服比較多,因此我們對古人的日常穿著搭配并沒有特別多的研究;第二,側重形制,以現在關于服裝史的論文題目來看,其基本上都停留在形制的層面,對形制背后的服飾文化卻討論得并不多;第三,方法單一,基本上大家都在就服飾而討論服飾,在跨學科的研究及整合其他領域的知識方面相對少見。

當然,真正的漢服已經不再適于現代場合穿著。如今漢服電商興起,店主售賣的多為改良漢服。這不但沒有什么不妥,反而讓漢服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中,讓更多的人認識它,真正達到傳播的目的。本書中的案例以日常可穿的服裝為主,畢竟衣服的主要功能是穿。

服飾的起源

上古時期人們大多披的是動物皮毛、樹葉草葛,那些就是他們的服裝。此后,服裝定型為上衣下裳,結束了簡單裹披狀態。直至商周時期,中國服裝體系的文化屬性開始形成。

要做一件衣服,首先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材料、工具和技術。而這三個方面在遠古時期就已經有跡可循并逐步發展起來。

關于材料:動物皮毛、麻葛及蠶絲是三種重要的材料。動物皮毛不用多說,遠古時期,獵殺動物以后,將其皮毛制為蔽體衣物,甚為常見。麻葛屬于植物纖維制品,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出土了三塊距今6000多年的炭化葛纖維織物殘片,足以說明遠古時期人們已經開始使用植物纖維制作衣物了。

關于工具:石器、骨針這類工具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使用,石器用來切割植物,骨針用來縫紉制衣。紡輪和紡墜在這個時期也已經出現了。紡墜用來拉長動植物纖維,然后用紡輪把這些拉長的纖維變為紗線,用于紡織和縫紉。

關于技術:編織技術的使用最為普遍,早期的編織是用植物或者動物纖維制成紗線,用手編織出一些較為簡單松散的制品。

遠古時期人們就用此技術制作衣物,到了夏商周時期,人類文明開始形成,社會階級逐步分化,紡織業也愈加發達,這時服裝不再僅是為了滿足原始需求,也開始通過不同的服裝來象征地位、身份和權力。

顧小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雅县| 阿尔山市| 上思县| 阿巴嘎旗| 德惠市| 微山县| 全南县| 普格县| 阿荣旗| 木兰县| 中江县| 南澳县| 黎川县| 金乡县| 抚州市| 临邑县| 报价| 贡山| 湄潭县| 杭州市| 海盐县| 平乡县| 东兴市| 景洪市| 乌恰县| 青田县| 贵阳市| 左云县| 新泰市| 大邑县| 汾西县| 合江县| 改则县| 丰台区| 武冈市| 北川| 静海县| 永春县| 贡觉县| 阿瓦提县|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