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也許是經常去河邊的那個茶館,對茶館邊那棵柳樹便有了特別的情愫。
那里的幾棵柳樹,一年四季都那么的綠,精神抖擻,柳影挺拔。這是幾棵沒有經歷過打頂的樹,所以它們自由地生著,奔放地長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成就了它們家族挺拔的夢。
也許因為這幾棵柳,所以不定期在這兒喝壩壩茶的人很多。這個茶館卻簡陋質樸,初看就像一家農戶,背街臨河,所以不像其他的茶館人多鬧雜。喜歡清靜的我偏偏就鐘情這里,常常邀一幫文朋詩友來此喝茶聊天,仿佛這兒成了我們每個人的精神家園。因為這個茶館,也因為伴我們一起成長的這棵柳樹,讓人有一種遠離城市喧囂和親近大自然的感覺,茶館自然就成了棲息我們心靈的好去處。
每個周末,我都盡力推掉不必要的應酬,到離我最近的河邊喝壩壩茶,因為那兒地處河邊,又有幾棵大柳樹,所以這兒就是在三伏天也不用撐篷張傘,就是下點兒小雨也打不濕衣服,沒有烈日炙烤,也沒有煩人的叫賣,只要往這兒一坐,就像到一個“世外桃源”,一杯清茶,就能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聊起來,只要話題一打開,談天說地,其樂融融。
喝壩壩茶時,有的一副象棋,有的一副川牌,有的一個笑話,有的一個段子……就讓茶館里充滿著歡樂和笑聲。春天,河岸邊的柳樹剛長出新芽,四周的花開得鮮艷奪目,茶客們在這里感受到濃濃的春意;夏天,河風吹拂,綠柳輕輕搖擺,烈日似乎遠離了這閑散之地,茶客們在這兒盡享涼爽;秋天,河水變得清澈,天空變得藍藍的,在有人為收獲而忙碌時,茶客們在這兒盡感秋色;冬季,盡管天氣寒冷,在這兒喝茶的依然大有人在,尤其是遇上有太陽的天氣,茶桌會移到空曠地,曬太陽、喝茶一舉兩得……這壩壩茶,真是讓人越喝越有味,越喝越讓人迷戀。
夏天,喝壩壩茶的人更多,因為在家里悶得難受的人們紛紛傾巢而出,或散步觀花,或靜坐喝茶,或打牌下棋,或談天說地。有時,就是個很平淡的話題,在這兒一說開就變得津津有味;有時,就是很嚴肅的事情,在這里只要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也變得平平淡淡。什么人生得失、事業成敗,盡在一杯清茶中。
記得小時候,我常跟著爺爺去鎮上的茶館,因為爺爺最愛的是喝茶。小鎮上的茶館大多坐落在小鎮臨河的街頭街尾,那些搖著小船來小鎮趕集的人,總是把船往岸邊一靠,便走進岸上的茶館里,泡上一碗茶,天南地北地聊上大半天。因此,小鎮上各行各業的茶館也就應運而生,愛好養鴿的叫信鴿茶館;養群鴨的叫毛毛行茶館;編籮筐背篼的叫篾篾行茶館;買賣耕牛搞中介的叫“偏二客”茶館;搞建筑的叫匠人茶館;打小牌的叫農民茶館……更讓人大飽耳福的,要數茶館里說評書的人,什么《水滸傳》《西游記》《白蛇傳》《西廂記》……從他嘴里一出,把文武戰場、談情說愛,展示得活靈活現,淋漓盡致。
沒事時,只要往這柳樹下一坐,來上一杯清茶,就讓人獲得一分清靜。有時,遇上了兩三好友,茶逢知己話難少,心中藏著的快樂與悲哀都像參茶時一樣,暢快地一瀉而出。有時,偶爾獨自一人,那也別有一番情趣,可以翻翻閑書閑報,還可以豎起耳朵聽聽鄰桌趣聞,還可以望著天空等著看來回的飛鳥,認真觀察銀杏茂密的枝葉是否開始結果。或者干脆閉上眼睛,沐浴著和風暖陽,想想心事,沒準這一閉眼就有個意想不到的靈感來。
尤其是晚上,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我最喜歡獨自來這里喝壩壩茶,在燈光的映照下,看著旁邊清清的河水,仿佛遠離了城里的燈紅酒綠,品味著壩壩茶的樸素和真趣,感受著天地融合,袒露真性,回歸的遠不只喝茶本身。抬頭看看天空,天上的星星還在眨著眼睛,頭頂的月光似乎還是那么亮,那么美。
二
我家鄉的小河邊也有許多柳。柳的姿態婀娜迷人,搖曳多姿,常給人以美的感受,我十分喜歡。
記得我家鄉的小河邊也有一排柳,縱看像一隊排列整齊的士兵,在日夜守護著村莊。橫看卻像一個個含羞的少女,在那初春的陽光下含情地微笑。那日夜奔流不息的小河,似一首十分動聽而悠揚的歌曲,讓柳陶醉,讓柳搖晃著美麗的身姿,如歌似舞地點綴著村莊,村莊因此也變得如詩如畫。
仿佛那柳映襯著的小河更充滿著濃濃的春意,小河邊便迎來了洗衣服的女人們,她們那純樸而美麗的身影倒映在水里,與那倒映在水里的柳并列,甚至重疊成一道美麗的風景。仿佛看上去,是水里的柳開了花,花花綠綠的,在微波中搖搖晃晃。可再抬頭看一下岸上的柳,哪有花呀,卻只是一片綠,綠得讓人不敢相信,更是綠得富有詩意。難怪賀知章在《詠柳》中寫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在綠柳的映襯中,轉眼間就進入了夏天,可夏天的柳更顯出一種成熟的美。那有些嫩嫩的枝條,變得粗大而結實,原先那稀疏的葉,也變得密密實實的。在那火辣辣的陽光的照射下,小河似乎變得更加的溫順而充滿靈氣。河岸邊總是坐著勞動累了的山里漢子,在這柳葉兒輕拂,河風吹送中,他們聊著像陳年老酒般的故事,聊著聊著也似乎充滿了激情,同時也有幾分傷感,不知是高興還是憂傷,“撲通”一聲,跳進了河里,在小河里盡情地游來游去。
在夏天的月夜里,河邊的柳下更是充滿著令人神往的色彩。那正在熱戀中的戀人,總是在這月夜里,跑到河邊的柳樹下約會,柳似乎帶給他們思念和甜蜜;而曾經有過夢想的人,也一次又一次在夢中來到柳下,追尋著記憶中的往事;那為愛、為生意、為事業而失意的人,也在這皎潔的月光下,在河邊走走坐坐,聽河水的歌唱,看看柳樹那有如清風明月般的淡然,想想柳樹那有如河水般的灑脫,心中似乎變得開朗起來,回到家里就忘了所有不高興的事。夢中還看見這夏天的柳,像母親的手輕輕地從臉上撫過……
當秋天來臨時,田里的稻子成熟了,河邊的柳也像山里人一樣,充滿著收獲的歡愉,也沉浸在歡樂與溫馨之中。那沿河兩岸的稻田里,便傳來農人們收割時的歡聲笑語,也想起奔忙而堅實的腳步聲。柳這時更像曾經在這片田野上耕種過、收獲過的老人,用心盡情地感受飄浮的稻香,那沉默飽含著對豐收的祝福。
但那一場秋雨的到來,將剛剛收獲過的大地浸潤,也將山里人的心情落得纏纏綿綿的。難怪李商隱在《柳》中寫道:“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在冬天,柳總昂著頭,挺著胸,如一個堅強的男人站在那里,默默地守望著那片曾經耕種收獲的土地,默默地守望自己的家園。這時,那條奔騰的小河也許鋪滿了冰,那往日許多美麗的夢想似乎已經凝固,但心中依然對春天充滿著向往與期待。
當那暖暖的陽光,照在冬天的大地上,結冰的河水也開始融化,便有女人們來到河邊洗衣服洗被子,洗衣時的水聲和高興時的笑聲,將這孤寂的冬天點綴。這時的柳,也在陽光的映照下,精神抖擻,如癡如醉,就像山里人躺在剛曬干的被子里一樣,夢中也充滿著對春的夢想!
三
柳,在我心中就像詩一樣,點綴著我的人生和夢想。
特別是在春天,一場淅淅瀝瀝的清明雨過后,不經意間,桃紅漸褪的河岸上,濕潤的柳梢綠了。真是“晴光暖照里,弱柳扶風,秀色正嫩,千般婀娜”。如果這時坐在茶館里,泡上一杯濃濃的茶,面朝清清的河面,任微風輕拂,那將是“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的境界!
清明節前的夜晚,陶醉在鄭愁予浪漫詩句里的幾個文友,似醉非醉,一改以往常去的光怪陸離且燈影迷離的歌廳,因為我,他們不由自主地來到了這簡陋樸實的茶館品茶。在明月的映照下,不惹眼的茶館竟顯如此寧靜而雅致,特別是那柳,更顯得婀娜多姿,像一位娉婷的姑娘婉約動人。在這似乎遠離了喧囂的城市邊緣,在這遠離了浮躁的另一個天地里,大家盡情地談笑、聊天,朗讀著久違了的詩句。
記得一位漂亮的女詩人即興吟詠了這首名叫《尋覓精神家園》的詩:
我們習慣棲息在城市中心
尋覓寧靜致遠的去處
腳步不自覺邁向城市邊緣
文學火花在這里迸發
藝術光芒在這里閃爍
時光像小馬車
載著鐘情文學的你和我……
更多的時候,我還是喜歡一個人來到這里,泡上一杯茶靜靜地坐一坐,拋開所有高興或不高興的事,盡情地感受這難得的清閑。我喜歡梳理腦海中的人和事,常能捕捉到文學藝術的火花,只有這會兒,我才能真正走出了煩人的塵世,不再為名利得失所累,悠閑地心甘情愿地將自己置身于茶一般恬淡的人生境界中。
有人說,這柳像是從古代的《詩經》或唐詩宋詞中走出來的女子,仿佛要把人帶入遠古的遙想之中。其實,這柳更像一位智慧高深的老者,你無論什么時候來,他都以一種同樣的姿勢站在那里等候你、迎接你,樸實無華,和藹可親,永遠含著真誠而謙和的笑,哪怕只有清風、明月、一杯茶,但足以讓你感到一種久違的親切!
河邊的柳,就這樣被詩點綴得濃濃的,也被茶泡得淡淡的!